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山东龙口五中(五四制)六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历史老师为某兴趣小组准备了下图所示图书,让他们相互传阅后,写出一篇人物传记,要求必须选取该书中讲到的人物。据此推断,下列四个标题,不符合老师的要求的是A尧舜禅让传美谈B大禹治水传千古C炎黄功绩世人颂D武王伐纣建功名2 .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夏朝的是A主要统治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B我国第一个王朝C约公元前1300年,都城迁到殷稳定下来D统治有400多年,最后一个王是夏桀3 . 铁器的广泛使用是在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东周时期4 .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许多美丽古老的传说。下面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盘古开天地B女娲补天C华夏族的形成D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5 . 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A生产工具的改进B良好的自然环境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D农作物品种多二、综合题6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役的名称。(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7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于百家”。请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四位人物是战国时期四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指出他们所代表的学派分别是什么? (2)在历史活动课中,电视台要招聘百家争鸣栏目主持人,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请你分别为上述四位人物安排最适合主持的栏目。人与自然法制在线和平使者关爱民生(3)上述诸子中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今天借鉴?我们应如何对待诸子百家中的学说?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商君”是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2)材料二体现了商君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请你写出商君变法的其他措施。(3)结合材料三以及所学内容,说一说这次变法的作用。(4)商君最后被处死,请你说一说这次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化稀释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能灌溉A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控疫情培训知识课件
-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文化的重塑
- 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软件个性化用户画像构建-洞察及研究
- 泸州市农民轮换工劳动合同2篇
- 数码相机销售合同3篇
- 2025个人借款合同或借贷合同3篇
- 软膏靶向递送系统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DB44-T 1661-202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 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及答案
- 琉璃瓦施工安全协议书9篇
- 吧员礼仪礼节培训
- 电梯大修协议合同
- 电气安全标准化班组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整本书阅读《格林童话》导读课课件
- 酒店卫生应急预案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外辅导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