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唐太宗2 . 下图人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下列史实与她无关的是( )A发展生产B选拔贤才C提倡科举,首创殿试和武举D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3 .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皇朝隋朝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最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的创设C贞观之治D大运河的开凿4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出自李白古风组诗,与此句描述气势相关的事件是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秦灭六国的战争5 . 下列史实的发生,不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B任用姚崇为宰相C玄奘西去天竺D唐朝进入鼎盛时期6 . 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7 . 下列古代盛世社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ABCD8 .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BCD9 . 有人称中日文字比较,有“字同义不同,义同字不同”的特点,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是在什么时候?( )A汉朝B隋唐C契丹D元朝10 .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 )A唐与南诏的关系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突厥的关系D唐与回纥的关系11 . 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12 .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丝绸之路鉴真东渡戚继光抗倭设置驻藏大臣。ABCD13 .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便于隋炀帝出游B巩固西南边防C加强中央集权.巩固隋朝统治D带动沿岸城市发展14 . 宋朝时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出宋朝( )A鼓励人民参军B大力发展科举制C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15 . 下列关于湖南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A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启者,他的著名作品有离骚和吊屈原赋B明朝著名诗人李东阳,是茶陵诗派的创始人C周敦颐认为“诚”是人道德的最高境界,他创立了湖湘学派D醴陵瓷是世界名瓷之一,创始于唐代16 . “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它的主角是( )A杨贵妃B朱温C黄巢D安禄山17 .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帝王,他统治期间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位帝王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18 .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竞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是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19 . 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于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20 .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状元登第)矣”。这反映了北宋政权A渴望收回燕云地区B重文轻武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崇武抑文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请回答:(1)上述言论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2)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3)为此他有哪些具体做法?22 .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为何又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2)在如下图中填出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名称。(3)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皮日休是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你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4)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3 .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土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四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抽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廖燕明太祖论(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科举制的选才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举制度的作用。(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代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有什么消极影响。24 .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 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资借鉴 的地方。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 世局面。(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 相处融洽的君臣。(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 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 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5)人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