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评估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评估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评估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评估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评估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下选项中,可以用于判断北京人已经使用火的依据是( )A遗址中出土北京人头盖骨B北京人遗址出土有石器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2 .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3 .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果给“夏商周时期”归纳时代特征,最恰切的是A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B早期国家的产生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4 .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人物B他们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贡献C传说他们有许多创造发明D他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5 . 我们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得出的规律是A军队决定存亡B文化决定存亡C民心决定存亡D分封制决定存亡6 . 下图所示为利簋,簋内有铭文33字,记述了武王伐纣的事迹。这件青铜器见证了A夏朝灭亡B盘庚迁殷C西周建立D平王东迁7 . 相传禹铸九鼎,“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8 .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包括知道天文、历法会建造房子会制作青铜器会种植庄稼ABCD9 .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原始人类遗存时,多次提到“龙骨山”“使用天然火”。此遗存生活的人可能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10 . 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使用骨针缝衣 使用天然火 种植水稻 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ABCD11 . “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能够使用并保存火种”的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剩人D半坡人12 . 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辽宁红山遗址 浙江良渚遗址ABCD13 . 苏州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等,与以上遗址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14 . 史称“上古三代”指的是A夏、商、周B商、周、春秋C夏、商、东周D夏、商、春秋15 . 生活在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下列不属于他们使用火的用途的是( )A烧烤食物B照明C防寒D制造火药二、综合题16 . 看图片可以感受历史。下面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黄帝、尧、舜、禹的画像,仔细观察,回答问题。(1)图中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图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这种制度叫什么?(3)这些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你认为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谈谈你的看法。17 .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一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早期人类的名称。(2)在上述三个早期人类中,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哪一个不同于其他两个,为什么?生活于北京周口店的两种原始人类又有哪些相同点?(3)文物是形象的历史。请将图二中文物与图一中早期人类对应搭配。并结合所学史实,说说从图二文物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4)从图一看,我国早期人类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18 . 图片信息题:(1)图A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其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2)图B中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铸造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3)图C中的文物是什么?(4)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十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言之有理即可)三、辨析题1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材料三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图1)材料四 1912年,孙中山先生撰写了歌颂黄帝的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寥寥32字,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始祖的感恩追思之情。材料五如图2。材料六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请回答:(1)通过对材料一所含信息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从材料二中骨针、有孔兽牙及磨光石珠来看,该早期人类已掌握了哪些技术?(3)材料三中的遗址代表的古人类的住房样式是什么?位于什么流域?(4)材料四中“轩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