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火药什么时期开始用于军事A北宋B南宋C唐末D元朝2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3 . 据统计,春秋时期耕地面积约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春秋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B分封制的瓦解C战争的频繁D兴修水利4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A统一度量衡B统一货币C修筑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5 .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从( )开始,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正统思想。”这一改变从哪一朝代开始A秦朝B西汉C北魏D唐朝6 . 位于苏州古城人民路上的北寺塔(又称报恩寺塔)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相传是某位帝王为其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这位帝王就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袁绍7 . 史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统理中国”指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全国B汉高祖建立西汉C汉景帝文景之治D汉武帝巩固一统8 . 在中国的奴隶社会,青铜文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中与二里头文化遗址和三星堆文化遗址相关的朝代分别是( )A夏朝和商朝B商朝和西周C西周和春秋D春秋和战国9 .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 )A“兼爱”“非攻”B民贵君轻C君主集权D人定胜天10 . 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大兴文字狱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D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11 .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这件事说明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B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C楚庄王想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D楚庄王想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12 . 一位同学参加一档网络节目上的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B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13 . 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旨”或“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何种特点 ( )A皇帝独尊B君权神授C皇权至上D皇位世袭14 . 梁启超先生曾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所具有的特点是A错综复杂B杂居交汇C多元一体D扩张征服15 . 下图出土的文物“商鞅铜方量”,可以证实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 )A确立县制B奖励军功C统一度量衡D废除井田制二、简答题16 . 下课了,同学们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李莉说: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统一了货币、度量衡等措施。王玲说:秦朝还统一了文字,全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规范字隶书。以上两位同学的对话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三、综合题17 .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l与图2中,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政治文明的成果呢? 2014年6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正式获批,这一新区该归属图1中哪些诸侯国管辖呢?(2)根据所学知识,图2中的人物身份,由上而下对应分别是哪些呢?由上而下对应的第二等级具有哪些义务和权利呢?(3)根据所学,图3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些社会变化呢?(4)根据所学,图4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些社会变化呢?(5)从图3到图4,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一社会变化呢?(6)图5中,反映的是这一时期的哪一政治文明成果呢?根据所学回答,现在的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应该隶属当时哪一机构管辖呢?1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图材料二 “苟(如果)可以强国,不法(效法)其故(过去的成规);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遵循旧的礼制)。”商鞅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国策请回答:(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概括出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发展的主要标志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的主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归纳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秦社会制度产生深刻变化的措施。(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