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C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C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C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C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 A . 山顶洞人B . 元谋人C . 蓝田人D . 北京人2. (2分) (2017七上张家港期中)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下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8七上惠安期中) 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粟的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人C . 半坡人D . 山顶洞人4. (2分) (2018七上罗湖期末)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选择在大河流域生活,主要是因为( ) A . 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B . 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C . 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种植D . 邻近大河,便于生活取水5. (2分) (2016七上启东期中) 相传在黄帝时期谁创造了文字( )A . 嫘祖B . 隶首C . 伶伦D . 仓颉6. (2分) (2017七上运城月考) 传说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是靠民主推选的,这种制度称为( )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禅让制D . 郡县制7. (2分) (2017七上金堂期中) 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句话主要是评价( )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刺史制8. (2分) (2017七上句容期中) 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文明的是( )石器 青铜器 甲骨文 铁犁牛耕A . B . C . D . 9. (2分) (2017七上江津期中) 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0. (2分)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 B . C . D . 11. (2分) (2015七上鄂托克旗期末) 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充分反映了( )A . 古代人民的智慧B . 秦灭六国的惨烈C . 焚书坑儒的残暴D . 闭关锁国的愚昧12. (2分)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A . 韩非子B . 孙子兵法C . 道德经D . 论语13. (2分) (2017七上兴城期中) 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 A .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B . 主张“春秋无义战”C .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D . 提出“仁”的学说14. (2分) (2018九下东城模拟) 下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的目录截图,图中两个空白书名号中应填写的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墨子D . 韩非子15. (2分) (2018七上广南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 战争频繁B . 诸侯争霸C . 富国强兵D . 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16. (2分) (2019九下滨海月考)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 A . 对匈奴实行“和亲”B . 在长安设立太学C . 抵御匈奴,巩固边防D . 统一度量衡17. (2分) (2016七上滨海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 国人暴动B . 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C . 陈胜、吴广起义D . 项羽、刘邦起义18. (2分) (2019中山模拟)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己。”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 . 王位世袭制B . 分封制C . 中央集权制D . 行省制19. (2分) (2019七上宁城期末) 下列史事中,动摇了东汉统治,使其逐渐走向衰亡的是( ) A . 王莽夺权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 . 佛教传播D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20. (2分) (2019七上成武期末) 导致政治腐朽不堪,从而动摇了东汉统治的是 A .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B . 州牧割据C . 黄巾起义D . 光武中兴21. (2分) 下列组合有错的一项是( )A . 蔡伦“蔡侯纸”B . 张衡地动仪C . 张仲景“五禽戏”D . 王羲之兰亭序22. (2分) (2019益阳)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 华佗草本纲目B . 司马迁史记C . 宋应星农政全书D . 罗贯中红楼梦23. (2分) (2017九下重庆月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你判断曹操的志在何处( ) A . 统一天下B . 消灭有袁绍C . 统一北方D . 建立魏国24. (2分) (2019海林模拟)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 A . 魏、蜀、西晋B . 魏、蜀、吴C . 吴、东晋、梁D . 宋、齐、梁25. (2分) (2017七上滨州月考)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B . 官渡之战C . 赤壁之战D . 淝水之战26. (2分) (2018九下东城模拟) 某位同学为更好地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特绘制了下面的年代尺,图中分别应该填写的是( )A . 魏、蜀、吴、西晋、东晋B . 魏、蜀、吴、东晋、西晋C . 吴、蜀、魏、西晋、东晋D . 蜀、魏、吴、东晋、西晋27. (2分) 南京是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是( )A . 吴国B . 辽代C . 北宋D . 元朝28. (2分) 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活跃的都市,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 A . 建康B . 成都C . 洛阳D . 广州29. (2分) 2012年8月,中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把圆周率这个无穷小数,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 )A . 董仲舒B . 祖冲之C . 贾思勰D . 郦道元30. (2分) (2016七上揭西期末)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 . 关汉卿B . 苏轼C . 王羲之D . 曹雪芹二、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共3题;共40分)31. (14.0分) (2017深圳模拟) 自古至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小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请回答:(1) 材料一中“魏主”是谁?他在诏书中推行了什么政策?他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 材料二中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路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与明治维新前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与明治维新同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 材料三中社会主义能够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邓小平所说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指什么?这种“僵化的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影响?(4) 根据材料四说明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5) 综合上述改革,你觉得评价改革成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32. (14.0分) (2017七上彝良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井乙勿视,非弄乙勿听,非本L勿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5中所示人物是谁?根据材料概括其核心思想和政治思想。(2)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留下了许多名言,你还知道哪些?试举两例。(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哪一位皇帝接受,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3. (12.0分) (2019七下顺德月考)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争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吴钓中国古代的大航海时代材料三: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国家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摘编自徐伟云徐伟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1) 据材料一,概括“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原因。 (2) 据材料二指出唐中后期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变化及其原因。 (3) 据材料三说明海外贸易的兴盛与宋代采取的对“北方国家”有关政策之间的联系。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30小题,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