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6周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 (2017七上钦州月考)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 . 云南境内B . 北京境内C . 陕西境内D . 浙江境内2. (3分) (2017七上临城期中) 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们使用了打制石器B . 他们过着群居生活C . 他们已经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D .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3. (3分) (2015七上山西期末) 历史课上,一位同学以原始社会“北京人的生活”为题写了一篇想象短文,以下是摘自他的短文的部分内容。你认为哪一句内容是符合史实的( )A . 吃到香喷喷的米饭,因为他们已会使用天然火B . 过着群居的生活C .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D . 能制作陶器4. (3分) (2019七上横山月考) 在元谋人化石出土的地方,人们发现了能够证明元谋人为古人类,且与古猿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最有力的证据。这一证据是( ) A . 粗糙的石器工具B . 元谋人的牙齿化石C . 烧制的陶瓷碎片D . 大量的稻谷种子5. (3分) (2019七上融安期中)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6. (3分) (2017九下深圳月考) 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7. (3分) (2014聊城)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 . B . C . D . 8. (3分) (2017七上河源月考) 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A . 生产工具的改进B . 种植技术的发展C . 建筑技术的进步D . 饲养水平的提高9. (3分) (2017七上乌鲁木齐期中) 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居民时代,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青铜工具D . 铁工具10. (3分) (2017七上南雄期中) “我中华民族,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天水一方,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 A . 黄帝B . 炎帝C . 大禹D . 商汤11. (3分) (2016七上惠来期中) 小华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A . 黄帝陵B . 大禹陵C . 秦始皇陵D . 中山陵12. (3分) (2017七上兴文期中) 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 . 涿鹿B . 牧野C . 阪泉D . 长平13. (3分) (2017七上揭西月考) 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 A .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B . 学会煮盐C . 创造文字,制作音律,擅长纺织D . 制作陶器,通商交换14. (3分)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下列无法从该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A . 奴隶的社会地位低下B . 奴隶像牲口一样随意被杀害C . 殉葬制度盛行D . 奴隶社会经济十分繁荣15. (3分) 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 )A . 尧传舜B . 舜传禹C . 禹传伯益D . 禹传子,家天下16. (3分) (2019滨州)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17. (3分) (2018七上江城期中)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8. (3分) (2018七上高邮期中)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 .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搞好关系C . 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不得人心D . 外来势力的入侵19. (3分) 夏、商、西周的兴亡;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中华文化的勃兴。根据以上信息应确定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 . 统一国家的建立D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0. (3分) 下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室。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 )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21. (3分) (2017七上临河期中) 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 ) A . 夏B . 商C . 周D . 秦22. (3分) (2019七上邵阳期中) 海外华人常自豪她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 .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D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23. (3分) (2019七上双城期末) 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是一种成熟的文字B .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C . 出现于商朝D .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24. (3分) (2018七上深圳月考) 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隋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 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 . 使用陶器器皿C . 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 . 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25. (3分) (2018七上高要期中) 关于早期中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远古传说是研究夏朝历史的重要依据B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C . 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D . 都江堰是春秋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二、 综合题(共2小题,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3.0分) (2019七上滨州期中)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 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这一远古居民生活在哪一流域? (2) 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河南安阳,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3) 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 (4) 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7. (12分) (2019七上襄汾月考) 历史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认真思索的心,就能探索清楚历史的脉搏。请大家一起跟着下面的问题,来感受历史。 (1) 【任务一:(图片呈现,辨析历史材料)】 依据下表提示,将上述图片的序号填入表格中适当的位置。类别历史遗物历史遗址远古传说_(2) 将上述图片材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 【任务二:(文本研读,关注古老文字)】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到目前为止共出土了15万余片。它们是研究商用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5000余个。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笔画结构不仪已经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你从材料中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4) 【任务三:(情景再现,了解远古人类)】 1929年发现这种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其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材料所述与哪种原始人吻合?他们生活在哪个石器时代?这一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5) 【任务四:(构建联系,解读古代制度)】根据如框词语提供的信息,以“制度管理”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并用示意图把该古代制度形象地展示出来。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