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己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BCD3 .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4 . 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B人工取火御寒C过着群居生活D使用打制石器5 .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巨鹿之战 雅克萨之战 戚家军九战九捷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ABCD6 .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是天天要吃的”。我们从儒家“粮店”中获得的精神食粮是无为而治 “仁”有教无类 “礼治”ABCD7 .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天意为之B不习水战C借助东风D骄傲轻敌8 . 下面是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从这一文物我们能知道( )(1)河姆渡人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了(2)河姆渡人会饲养家畜了(3)河姆渡人会使用火了(4)河姆渡人会使用石器了。A(1)(2)(3)(4)B(1)(2)C(1)(3)D(2)(4)9 . 在下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所爆发的农民大起义是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10 .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 )A天下第一楷书B天下第一行书C天下第一草书D天下第一篆书11 .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内容丰富,对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A夏朝B商朝C周朝D商周12 . 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想要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那么你所写字体和书写材料最有可能是A甲骨文刻在龟甲上B小篆或隶书刻在竹简上C楷书刻在竹简上D小篆或隶书写在信笺上13 .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A奖励耕战B承认土地私有C统一度量衡D建立县制14 . 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A“兼爱”“非攻”B“仁政”“礼治”C集权专制D无为而治15 .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任用贤臣、善于纳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提倡节俭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ABCD16 . 学者李零说,中国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大一统”的帝国。“大”是国土大,疆域大,“一统”是制度统一、政令统一、文化统一。以下体现秦朝“一统”的是A天下为公,选贤与能B车同轨、书同文字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17 . 被华夏族尊奉为祖先的是A炎帝和黄帝B尧C舜D禹18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汉时期将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狭义)称为A天竺B安息C大秦D西域19 . 对下侧历史名胜古迹的介绍,不正确的项是A黄帝与炎帝联合大败蚩尤部落B黄帝教人建造宫室,发明舟车C黄帝与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D黄帝治理了洪水20 . 下列关于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B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藏C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D内迁的根本原因是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21 . 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曾经使成都平原称为“天府之国”。这一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白渠D大运河22 .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杜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BCD23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见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C“天下为公”D民族关系发展24 . 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A步兵和骑兵B车兵C水兵D藤甲兵25 . 他是春秋首霸,他的封地大约在图中( )AABBCCDD二、判断题26 . 公元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三、综合题27 .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摘自商君书(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材料三:“秦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李斯谏逐客书(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孝公卒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8 .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三材料四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五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1)材料一中的“秦皇汉武”分别指谁?(2)材料二中,“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三公”各指谁?(3)据材料三中两幅图片,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和文化上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4)材料四中郭沫若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什么?(5)材料五反映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的哪一项措施?29 .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材料一炎黄是(他们所处)时代精神的象征。炎帝是种植五谷的农耕文化的象征,黄帝则是垂衣裳而治天下的礼制文明的象征,二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最初质点。摘编自周洪论炎黄学的学术定位、研究对象与构建原则(1)依据材料一,以下能印证炎黄时代精神的是。(填序号)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在战争压力下,围绕“耕与战”的目标实施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国家集权能力,是各国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集权能力强,行政效率高,存活几率就大;反之,被吞并的几率就大摘编自李学勤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2)依据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主要目的。列举商鞅变法中实现这些目的的措施。材料三访问唐朝的国家日本遣唐使新罗籍官员在唐传播的外来宗教数量70余个最多的一次651人23人4种唐朝的对外政策长安设有外交机构鸿胪寺和接待部门礼宾院等,允许留学生在国子监等一流学校读书,特设“宾贡进士”。佛教、大秦景教等可以在唐设寺传教摘编自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材料四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昭示了一种伦理观: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这种伦理观能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通过个人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为社会造福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五哥伦布是撬动新时代的开启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一天,那时的孩子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了障碍和隔离的世界。而这些孩子们当了祖父母的时候,来自非洲的奴隶在美洲开采着销往中国的银矿,宏大的贸易网首次将两个半球连接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玉米来到了非洲,大黄和桉树走向了欧洲摘编自曼思1493:从哥伦布大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