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教研联盟考试试卷_第1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教研联盟考试试卷_第2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教研联盟考试试卷_第3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教研联盟考试试卷_第4页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教研联盟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教研联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八上萨尔图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 速度大的物体一定运动的快C . 用多次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 . 用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2. (2分) (2018八上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 A . 菲菲正确B . 翔翔正确C . 两人都正确D . 两人都不正确3. (2分)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 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 .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4. (2分)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 . 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 . 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 . 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 . 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5. (2分) (2017九上锡山期中)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 , 功率分别为P1和P2 , 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F1F2 P1P2B . F1=F2 P1P2C . F1=F2 P1P2 D . F1F2 P1P26. (2分)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 声波具有能量C .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D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7. (2分) (2015八上大同期末)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B .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C . 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D . 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8. (2分) (2017攀枝花) 如图所示的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 . 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C . 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 . 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9. (2分) (2017长沙)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 下列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 A . 铜B . 冰C . 松香D . 海波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11. (4分) 观察思考:面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人们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时,不断地努力探索下面是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你能根据介绍说出他们的名字吗?(1) 如图1,他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是_ (2) 如图2,他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是_ (3) 如图3,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体系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从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他是_ (4) 如图4,他被誉为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他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发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的差异他是_ 12. (3分) (2016河南) 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_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不同13. (5分)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2)如图所示,是因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空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是通过_传播而来,随着飞机运离听到的声音响度_(变大/不变/变小)14. (2分) (2018八上无锡期中) 天气非常热,小欣想吃冰棍解暑。当他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由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若是冰棍刚从冰柜中取出就吃,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5. (2分) (2018八上武宣月考) 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_m/s,2min后它通过的路程是_m。16. (2分) (2014淮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_控制噪声 17. (2分) (2019八上江油月考)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规律制成的.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_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3分)18. (2分) (2017九上重庆期中) 重庆一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物理实验兴趣高昂,以下是他们对初三热学重点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 (1) 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实验,实验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2342324252627温度/6420001234由数据可以推断,该固体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8min时,物质处于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2) 同组的小丽同学在完成实验后,仍意犹未尽,随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选填“多”或“少”)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更大的结论?答:_(选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假设热量损失相同,写出一个原因即可)19. (6分) (2019八上钢城月考)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 根据实验的原理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 (2) 图中AB段的距离sAB_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cm/s (3)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 (4) 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由静止开始下滑。 (5) vBC_vAC(填“”、“”或“”) (6) 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选填“A”或“B”) 20. (5分) 在学习吉他演奏时,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否受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进行研究,他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横截面积有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长短有关三、琴弦发出声间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中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便借来一个能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3) 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完成E琴弦的规格,请在表格的空格中填好空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_F铜1000.76G铁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松紧可能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应该选用同一根琴弦,只改变琴弦的_进行实验(5) 本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21. (5分) (2016八上临清期中)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22. (5分) 小明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丰都和成都间往返D5125次和D5126次动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他了解到D5125次列车是由丰都开往成都,D5126次列车是由成都开往丰都丰都到成都铁路线全长450km,丰都距离重庆120km车次到、发站时间丰都重庆成都D5125到站时间15:0517:15发车时间14:1015:09D5126到站时间21:1520:10发车时间20:1518:09根据火车时刻表计算D5125次列车由重庆驶往成都的平均速度多大?五、 综合能力题 (共3题;共8分)23. (1分) (2018河南模拟) 图中体温计测量病人的体温为_;24. (3分)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如图甲所示(1)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_(2)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3) 小明、小华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是正确的25. (4分) (2018临沂)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 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 (2)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 (3) 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 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_(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