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0分钟,100分钟)一、选择题(题目包括12项,每项4分,共48分)1.在一个实验中,曼迪用2 3毫升液体在试管中加热。最后一步是()A.取暖用照明酒精灯b .向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c、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D.盖上试剂瓶的瓶盖,放回原位根据问题的意思,a项是正确的。这个问题很容易被选错。请注意,在服用试剂后,试剂瓶应立即将其盖上,并返回其原始位置。回答一2.以下是正确的()A.将浓硝酸储存在无色玻璃瓶中b .用镊子取出白磷,放入水中切割c、将氯酸钾制氧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d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通入氢气前加热解析浓硝酸应该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后的残渣应回收,以节约和防止氯化钾在有机物或可燃物质的情况下燃烧。当氢用于还原氧化铜时,应首先引入氢,然后加热,以防止H2和O2的混合物被加热和爆炸。回答 b3.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A.将橡胶头滴管插入滴瓶中的试剂中,捏住橡胶帽,慢慢松开吸收的试剂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湿的酸碱度测试纸上测量其酸碱度。为了防止蒸发皿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加热时必须加入石棉网。D.用干净的纸擦拭用过的药勺,取出药物分辨率在将橡胶头滴管插入滴瓶之前,挤压橡胶盖,以防止橡胶盖排出的空气浸入试剂中;测量酸碱度时,酸碱度试纸不能弄湿;蒸发皿加热时,不需要添加石棉网。回答 d4.实验室有以下试剂:(1)氢氧化钠溶液;(2)水玻璃;Na2S溶液;Na2CO3溶液氯化铵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硫酸必须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保存的是()A. B.C.d .解析碱性溶液必须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回答 b5.下列混合系统需要分离,相应的物理分离方法是正确的()(1)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2)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3)氯化钠和溴的混合溶液A.液体分离,过滤,萃取和液体分离过滤,过滤,萃取和液体分离C 液体分离,液体分离,萃取和液体分离D 液体分离,过滤,过滤分辨率 两种不混溶的液体应采用液体分离法分离。(2)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应过滤和分离;(3)溴应先用有机溶剂萃取,静态分层后分离。回答一6.从安全角度考虑,不考虑以下操作()A.在进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首先引入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加热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浓硫酸c .当试管中的液体被加热时,试管口不得面对自己或他人。d、用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时,首先将铁屑放入碱液中加热1 1 2分钟决议选项A防止爆炸,选项B防止浓H2SO4飞溅伤人,选项C防止液体飞溅伤人,选项D旨在清除铁屑表面的油渍。回答 d7.以下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地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B准备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 000毫升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摇匀,定容。C去除碱性滴定管顶端的气泡弯曲橡胶管,使玻璃尖端向上倾斜,用两个f握住橡胶管分辨率实验是错误的,因为钠块表面的煤油没有用滤纸擦干净。同时,钠与水反应,烧杯不能装满水。否则,钠粒子会游动,导致溶液飞溅出来。制备KCl溶液时,应将KCl固体溶解在小烧杯中,返回室温,然后转移至容量瓶中。在B区的行动是错误的。分液漏斗中上层的液体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开口倒出,D是错误的。回答 c8.(安庆质检2020)以下关于实验仪器名称或正确实验操作的备注有()分辨率 A是一个基本的滴定管;在B中,从上到下的顺序是“外火焰、内火焰和火焰中心”;c正确;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回答 c9.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组成含有NH4、Fe2+、SO42 -和H2O,下面的实验描述是不正确的()A.将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在试管口产生液体,从而证明晶体组合物含有结晶水B.将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中,得到淡绿色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然后滴加几滴新制备的氯水,溶液变红,证明晶体成分中含有Fe2+C.将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发生,然后滴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晶体成分中含有SO42 -d、将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试管口的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晶体中含有NH4+分辨率当在项目d中测试NH4+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以产生NH3,NH3会使试管口处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湿为蓝色,因为氨遇到水时会产生呈碱性的NH3H2O。所以d是不正确的。回答 d10.下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量为()A.对于装置,双手移开后,导管中的水位高于烧杯中的水位对于装置2,长颈漏斗中的液位保持不变。C.对于装置,长导管中水柱的高度保持不变D.对于装置,在上下移动a管后,a和b两端的液位仍然是水平的。分辨率双手移开后,导管中的水面高于烧杯中的水面,表明试管内的压力因手移开而为负压(温度下降),因此气密性良好。(2)长颈漏斗中的液位保持不变,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装置的长导管中水柱高度保持不变,表明装置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装置上下移动甲管后,甲、乙两端的液位仍保持水平,表明装置漏气。回答 d11.(2020湖南省四市九校联考)下图中的A、B、C代表添加到相应仪器中的试剂。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制备、净化和收集的气体有()编号气体abcANH3浓氨水生石灰苏打石灰B二氧化碳盐酸碳酸钙饱和碳酸氢钠C不稀硝酸铜渣H2ODNO2浓硝酸铜渣氢氧化钠溶液决议干氨气中的碱石灰是固体,应安装在干燥管中。没有气瓶可以清洗,氨气不能用向上排气的方法收集,所以A是错误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在b中的作用是除去挥发的氯化氢气体,b是正确的;碳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不能通过排气的方法收集,所以碳是错误的。D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与NO2反应,导致没有NO2被收集,所以D是错误的。回答 b12.为了证明氯酸钾含有氯,选择给定的试剂和操作,操作顺序是正确的()(1)滴加硝酸银溶液,(2)加水溶解,(3)过滤,取滤液(2)检查乙是否漏水的方法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c使用前的准备工作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一名学生用托盘天平称一个小烧杯的重量。称重前,将天平放在天平的零刻度上。当天平静止时,指针位于天平的右侧。此时,左侧的托盘将是_ _ _ _ _ _ _ _ _ _右侧的托盘(填写“上方”或“下方”)。为了平衡平衡,操作应该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假设小烧杯的最终重量为_ _ _ _ _ _(填入“32.6克”或“32.61克”),请用“”表示重量已放在托盘上,用“”表示从托盘上取下重量的称重过程,并画出行程代码在秤上的位置(画出图表)。重量/克502020105称重(取)重量)过程如果重量和物体放错了地方,得到的材料是_ _ _ _ _ _克(1)容量瓶滴定管温度计(2)加入少量的水盖住塞子,倒立,看是否有水从塞子中渗出;直立后,转动瓶塞180度,倒立,看看是否有水从瓶塞渗出。(3)检查是否渗漏,用自来水冲洗,分别用蒸馏水和溶液冲洗(2)比左侧调节平衡螺母高32.6 g重量/克502020105称重(取)重量)过程27.414.(12分)已知六种白色粉末是硝酸钾、(NH4)2SO4、Al2O3、氯化镁、钡(OH)2和无水硫酸铜中的一种。除蒸馏水外,不得使用其他试剂来鉴别这些物质,并按要求填写以下空白。(1)待测物体实验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被测物质的化学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待测物体实验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被测物质的化学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待测物体实验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被检测物质的化学分子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分辨率硫酸铜(溶解后呈蓝色)和三氧化二铝(不溶于水)可通过蒸馏水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到的物质用作试剂来鉴别其余物质。钡(氢)2溶液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淡蓝色沉淀;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只有白色沉淀为氯化镁;(NH4)2SO4以白色沉淀和气体的形式释放。(1)蒸馏水是蓝色溶液;水不溶性硫酸铜氧化铝(2)从硫酸铜溶液中蓝色沉淀出氢氧化钡(3)钡(羟基)2溶液的白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和白色沉淀的气体;氯化镁无明显现象;(NH4)2SO 4;硝酸钾15.(12分)(2020年上海高考略有变化)根据实验室准备方法和硫化氢气体的性质,完成以下空白处。(1)如果硫化氢气体由七浦发生器产生,产生气体的原料可以是_ _ _ _ _ _。A.稀硫酸和硫化亚铁稀硫酸和硫化钠(2)要组装一套能控制硫化氢气体产量的装置,请在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_ _ _ _(填入数字)。(3)点燃不纯的硫化氢气体可能导致爆炸。为了防止事故,可以连接一个安全装置。下图所示的设备可以通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发挥这一作用。解析(1)要用卡帕发生器产生气体,反应物必须是大量的固体和液体。硝酸有很强的氧化作用,与硫酸亚铁反应时不会产生H2S,所以答案是A和d(2)通过分液漏斗控制酸的滴速来控制反应速率。(3)安全装置的连接方法是改进和缩短16.(14分)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根据合成路线,不合格氮化铝产品的杂质可能是碳或氧化铝。下图所示的设备目前用于检查。氮化铝样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与氮化铝氢氧化钠H2O=naalo 2 NH3反应,根据反应中产生的氨气质量确定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确定杂质的组成。(1)实验操作包括:A.将少量氮化铝样品放入广口瓶中b、从分液漏斗向罐中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检查设备的气密性D.测量收集的氨气的质量E.吹入空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_ _ _ _ _ _ _(按字母顺序排列)。(2) (1)干燥管中的X试剂为_ _ _ _ _ _ _ _(填写字母编号)。A.氯化钙B.P2O5C.碱石灰(2)烧杯中的Y试剂为_ _ _ _ _ _ _ _(同上)。A.稀硫酸b .苯C.naoh溶液(3)如果不吹入空气,实验测得的NH3质量为_ _ _ _ _ _(填写“太大”、“太小”或“不变”)。(4)实验结束后,瓶内仅含无色溶液,杂质为_ _ _ _ _ _。(5)如果在实验中测量的样品的质量为w g,氨气的质量为m g,则样品中氮化铝的质量分数为_ _ _ _ _ _。(6)如果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测量NH3的体积,罐中的Z液体为。A.水B.植物油和水C.四氯化碳和水本主题研究气体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根据考试和询问的目的要求。(1)根据气体制备方法,实验操作的推理顺序应为C A B E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章谈判准备(二)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学习2022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解读全文
- 新职业领域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精 编版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 杭州面试题目精 编:面试官必 备指南
- 2022年员工职业素养培训
- 学习202218岁成人礼解读
-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 行政仓库盘点汇报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GB/T 27696-2011一般起重用4级锻造吊环螺栓
- 2023年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威尔克姆制版软件简明教程张千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 (精选word)公务员录用体检表
- 产前筛查质控工作总结报告
- 阻生牙拔除术PPT
- 框架柱竖筋机械连接不合格处理综合措施
- 2022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