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收藏

预览图
编号:821398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66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0-05-28 上传人:为*** IP属地:中国
20
积分
关 键 词: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变频器 常见故障 处理
资源描述:
- 1 - 前言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前 言 本手册是汇川技术公司变频器产品的常见故障处理指导文档,包含故障报警篇(有 故障码显示)、故障现象篇(无故障码显示)、附录等三部分内容,旨在指导本公 司市场服务人员更高效地进行现场故障排查。 常见变频器产品外观 目 录 前 言 ....................................................................................1 ---------------------------故障报警篇 ------------------------- Err.02/03/04 过流故障...........................................................6 Err.05/06/07 过压故障...........................................................12 Err.09 欠压故障.....................................................................15 Err.10 变频器过载故障 ..........................................................18 Err.11 电机过载故障 ..............................................................20 Err.12 输入缺相故障 .............................................................22 Err.13 输出缺相故障 .............................................................24 Err.14 过温故障.....................................................................26 Err.16 通讯故障.....................................................................32 Err.17 接触器故障 .................................................................35 Err.18 电流检测故障 .............................................................36 Err.19 电机调谐故障 .............................................................37 Err.20 码盘故障.....................................................................38 Err.23 输出对地短路故障 ......................................................41 Err.40 逐波限流故障 .............................................................42 Err.42 速度偏差过大故障 ......................................................43 ---------------------------异常现象篇 ------------------------- 电流显示偏差大(偏差 5% 以上) ........................................46 电压显示偏差大(偏差 5% 以上) ........................................48 炸机 ......................................................................................49 电机温度高 ............................................................................50 电机无法停机 ........................................................................51 电机退磁 ...............................................................................52 电机振荡 ...............................................................................53 电机噪声大 ............................................................................54 电机振动大 ............................................................................55 电流大、出力差 ....................................................................57 烧端子 ...................................................................................59 烧电机 ...................................................................................61 上电无显示 ............................................................................62 上电显示 88888 ....................................................................64 上电显示“HC” ..................................................................65 上电跳闸 ...............................................................................66 干扰外围设备 ........................................................................67 跳漏保开关 ............................................................................69 机壳漏电 ...............................................................................71 ---------------------------附 录 ------------------------- 附录 A:变频器系列产品后台使用方法 .................................74 附录 B:变频器主要部件说明 ...............................................80 附录 C:空压机同步机退磁判断方法 ....................................86 版本变更记录 ........................................................................88 频器产品现场问题处理信息收集表 ....................................... 89 Memo NO. _____ Dat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rr.02/03/04 过流故障........................................................... 6 Err.05/06/07 过压故障........................................................... 12 Err.09 欠压故障..................................................................... 15 Err.10 变频器过载故障 .......................................................... 18 Err.11 电机过载故障 .............................................................. 21 Err.12 输入缺相故障 ............................................................. 23 Err.13 输出缺相故障 ............................................................. 25 Err.14 过温故障..................................................................... 27 Err.16 通讯故障..................................................................... 33 Err.17 接触器故障 ................................................................. 36 Err.18 电流检测故障 ............................................................. 37 Err.19 电机调谐故障 ............................................................. 38 Err.20 码盘故障..................................................................... 39 Err.23 输出对地短路故障 ...................................................... 42 Err.40 逐波限流故障 ............................................................. 43 Err.42 速度偏差过大故障 ...................................................... 44 报警类故障 - 6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02/03/04 过流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加速时间太短 ■ 若增长加速时间,故障消失, 则是加速时间过短 ■ 增长加速时间/ 电机相间短路或 对地短路 ■ 拆掉电机电缆,控制方式改 成 VF 运行 (F0-01=2) ■ 若不再报过流,则继续检查电 机原因;若继续报过流,则排查 变频器硬件 / ■ 测量电机相间绝缘和对地绝 缘,可测量线间电阻和对地电 阻。 ■ 若对地电阻为零或很小,则联 系电机厂家更换电机 ■ 线间电阻主要测量三相之间阻 值是否接近 ① ■ 检查线路 ■ 若存在电机线短接的情况,则 将短接的线分开,并保证其可靠 绝缘 / 变频器整流桥 / 逆变 IGBT 损坏 ■ 断电后使用万用表检测变频 器主功率器件 ■ 更换器件或整机② 排线异常 ■ 断电后检查控制板与驱动板 之间的排线是否插紧;检查驱 动板与 IGBT 模块之间的连接线 是否插紧(针对大功率机型)。 ■ 插紧排线/ 霍尔损坏或接线 异常 ■ 检查 4PIN 的霍尔是否有松动 或断开;全部取掉霍尔线进行 排查,若不报故障则通过替换 法逐步确认某相霍尔或霍尔线 有问题; ■ 插好接线,更换霍尔或更换电 缆 / - 7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驱动板拨码异常 ■ 驱动板拨码开关是否与丝印 表说明一致 ■ 修正驱动板拨码。/ 控制板异常 ■ 替换法,更换控制板。判断 更换前后是否能排除故障。 ■ 更换控制板/ 驱动板异常 ■ 替换法,更换驱动板。判断 更换前后是否能排除故障。 ■ 更换驱动板/ 电机未停稳时, 变频器再次启动 ■ 观察运行前电机是否停稳;确 认是否有外力拖动电机;确认 停机方式是否为自由停机 (F6- 10=1);如果是 FVC 控制可通 过 U0-29 确认停机时的反馈速 度 ■ 电机停稳后再起动; ■ 设置为转速跟踪起动 (F6- 00=1); ■ 设置为减速停机 (F6-10=0) / 烧录新软件后未 恢复出厂值 / ■ 恢复出厂值,重新设定参数/ 矢量控制未进行 参数辨识 ■ 记录当前 F1-00~F1-20,然 后再进行参数辨识,对比差异。 ■ 进行参数辨识后运行/ 载波比过低 ( 载 频 / 运行频率 <12) ■ 计算载波比,确认环温是否 有降载频的可能(通过读过流 时变频器温度值) ■ 关闭载波频率随温度调整 (F0- 16=0);提高载频 (F0-15),但 是要考虑变频器降额,确认变频 器温升是否有裕量 / 干扰 问题 干扰误报 ■ 确认工况,是否偶尔报过流, 复位后又能够正常运行,变频 器周围是否有继电器应用 ■ 确保变频器、电机、控制板等 接地;确保霍尔线、控制板与驱 动板之间排线上有磁环;按照干 扰排除方法消除干扰 / 端子起停 时端子受 干扰 ■ 观察启动前电机是否停稳;确 认是否有外力拖动电机;确认 停机方式是否为自由停机 (F6- 10=1);FVC 控制可通过 U0-29 确认停机时的反馈速度 ■ 设为减速停机 (F6-10=0);增 大 DI 端子滤波;按照干扰排除 方法,排除干扰 / 注:①②详见下文。 - 8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电动机绝缘电阻测量步骤如下: 1) 将电动机接线盒内 6 个端头的联片拆开。 2) 把兆欧表放平, 先不接线, 摇动兆欧表。 表针应指向 “∞” 处, 再将表上有 “l” (线路) 和 “e” (接地) 的两接线柱用带线的试夹短接, 慢慢摇动手柄, 表针应指向 “0” 处。 3) 测量电动机三相绕组之间的电阻。将两测试夹分别接到任意两相绕组的任一端头 上,平放摇表,以每分钟 120 转的匀速摇动兆欧表一分钟后,读取表针稳定的指 示值。 4) 用同样方法,依次测量每相绕相与机壳的绝缘电阻值。但应注意,表上标有“e” 或“接地”的接线柱,应接到机壳上无绝缘的地方。 ☞ 判定标准:一般中小型低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 5MΩ。 ② 变频器主功率模块测量步骤如下: 1) 变频器下电 10 分钟后,拆下变频器的输入、输出接线。 2) 万用表测试整流桥是否完好: ●万用表选择二极管档,选择二极管档时,万用表上会显示二极管 符号。 ●红表笔接负母排(-),黑表笔依次接 R、S、T 端子,测试流桥 下桥二极管特性。 ●黑表笔接正母排(+),红表笔依次接 R、S、T 端子,测试整流 桥上桥二极管特性。 黑 红 RST 0.35V-0.45V BR P(+)(-)UVW 二极管档 黑红 RST 0.35V-0.45V BR P(+)(-)UVW 二极管档 图 1-1 万用表测试整流桥二极管特性是否完好 ☞ 判定标准: 整流桥的正常二极管特性一般在0.35V-0.45V之间,且整流桥6个二极 管特性压降基本一致,偏差很小,在0.05V以内;如果某个二极管特性压降接近零 或无穷大,则该二极管可能损坏。 - 9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3) 万用表测试逆变 IGBT 模块是否完好: A. 测试逆变 IGBT 二极管特性是否完好: ●红表笔接负母排(-),黑表笔依次接 U、V、W 端子,测试逆变 IGBT 下桥二极管特性。 ●黑表笔接正母排(+),红表笔依次接 U、V、W 端子。测试逆变 IGBT 上桥二极管特性。 黑 红 RST 0.35V-0.45V BR P(+)(-)UVW 二极管档 黑红 RST 0.35V-0.45V BR P(+)(-)UVW 二极管档 图 1-2 万用表测试逆变 IGBT 二极管特性是否完好 ☞ 判定标准: 逆变桥的正常二极管特性一般在0.35V-0.45V之间,且整流桥6个二极 管特性压降基本一致,偏差很小,在0.05V以内;如果某个二极管特性压降接近零 或无穷大,则该IGBT可能损坏。 - 10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B. 测试逆变 IGBT 的驱动 G.E 端电阻是否正确: ●万用表选择“电阻档”。 找到逆变IGBT模块的G.E端 (不是驱动电阻) , 然后测试6个IGBT的G.E端电阻。 对于分立模块的机器,一般 IGBT 模块上会有一个驱动小板,标明 “LG/LE”(见 下图位置1)对应下桥 IGBT 的 G.E 端;“HG/HE” (见下图位置2)对应上 桥 IGBT 的 G.E 端,因此用万用表测试这两端的电阻即可。 1 2 1 2 ● 对于所有 IGBT 均集成在一个模块中的机器,IGBT 的 G.E 端子 也会有明显的界定,可以明显区别与其他端子,如下图所示。 - 11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 判定标准:逆变IGBT模块G.E端正常电阻为10k或7.5k;若IGBT损坏,G.E端电阻 很低,在100Ω以下。 C. 测试 UVW 相间阻抗和对地(机壳)阻抗是否异常 ● 万用表电阻档测定 U-V、U-W、V-W 之间的电阻,确认输出端子 间是否存在短路情况。 ☞ 判定标准:正常相间阻抗都在MΩ级,阻抗过低说明IGBT模块存在问题。 ● 万用表电阻档测试 UVW 端子与地(变频器机壳)之间的阻抗。 ☞ 判定标准:正常阻抗为MΩ级,如果阻抗较低(如几十Ω或几百kΩ)或阻抗接近 零,则IGBT模块损坏。 IGBT 是否异常的总体判定标准: 以上 ABC 三个条件,任何一个不满足相应的判 定标准,则 IGBT 模块即可能损坏,可更换相应的 IGBT 模块确认问题是否解决。 4) 万用表测试制动部分器件是否完好: A. 测试制动部分的二极管特性是否完好: ●万用表选择 “二极管档” , 如果有制动电阻, 则暂时拆除制动电阻。 ●红表笔接负母排(-),黑表笔依次接 BR(PB)端子,测试制动 IGBT 续流二极管特性是否完好。 ●红表笔接 BR(PB)端,黑表笔接正母排(+),测试制动 IGBT 反并联二极管是否完好。 黑红 RST 0.35V-0.45V BR P(+)(-)UVW 二极管档 黑 红 RST 0.35V-0.45V BR P(+)(-)UVW 二极管档 图 1-3 测试制动部分的二极管特性是否完好 B. 测试制动 IGBT 的 G.E 端电阻是否异常: ●类似于逆变 IGBT 测试方式,测试制动 IGBT 的驱动 G.E 端电阻。 ☞ 判定标准:如果制动部分的二极管特性存在直通或无穷大的情况,则相应器件损 坏;如果制动IGBT的驱动G.E端电阻很小(如100Ω以下),则制动IGBT损坏。 - 12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05/06/07 过压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矢量控制,未进 行参数辨识 ■ 记录 F1-00~F1-20 的值,然 后进行参数调谐(条件允许时, 脱开负载进行动态调谐),调 谐前后的参数差异很大,而且 调谐完以后不报故障,说明未 进行参数调谐 ■ 进行参数辨识后运行/ 减速时间太短 ■ 增大减速时间,观察是否过 压 ■ 如果可以,适当延长减速时间 ■ 如果不能降低减速时间,可配 置制动电阻 ■ 如果不是经常减速,可以增加 过励磁 F2-08 / ■ 通过后台监控频率给定是否 正常 ■ 排查频率源突变或者波动的原 因 ■ 将给定设置为面板控制,观 察是否还过压 加速时间太短 ■ 观察是否是电机加速完成即 将进入恒速时(回调)报过压 故障 ■ 增大加速时间,观察是否还 过压 ■ 如果可以,延长加速时间 ■ 不是频繁启停的应用,可开启 过励磁功能(F2-08),否则可 开启限制发电功率(F2-22/ F2- 23)(见说明书),但该方式 会一定程度加大超调量 ■ 配置制动电阻 / - 13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电机转子处于旋 转状态,变频器 再次启动 ■ 观察变频器启动时,电机是 否未停稳,或者被外力拖动 ■ 等电机停稳,或者脱开负载 进行测试,观察是否过压 ■ 设置为转速跟踪启动(F6- 00=1) / 采用端子启动, 停机方式为自由 停机,端子被干 扰 ■ 增大 DI 端子滤波时间,或者 修改停机方式为减速停机,观 察是否过压 ■ 设为减速停机;加大 DI 端子 滤波时间;根据干扰排查方法, 减小干扰 电机对地短路 ■ 用万用表电阻档或者摇表测 量电机三相绕组对电机外壳是 否有短路现象 ■ 更换电机/ 载波比过低(载 频 / 运行频率 <12) ■ 计算设置的载波频率 / 电机 频率的值,看是否小于 12 ■ 关闭随温度降载频 ■ 提高载波频率,但需要考虑变 频器降额,关注变频器温升,留 有余量 / 制动单元或是制 动电阻异常 ■ 确认制动电阻是否损坏,下 电测试电阻值是否断路,或测 量制动电阻阻值是否过高,与 用户手册推荐值进行对比确认 ■ 制动单元是否报故障; ■ 安装合适的制动电阻 / 制动单 元 ■ 排查制动单元的问题 ① 变频器内部模块 损坏 ■ 下电后,用万用表测试变频 器主功率模块是否损坏,若主 功率损坏则更换变频器 ■ 更换变频器② 电网电压有效值 异常 万用表测试变频器输入端R.S.T 的三相电压 ■ 查看其有效值是否偏高 (380V 系统一般不高于 420V) ■ 查看三相电压是否平衡(RS 电压、ST 电压、RT 电压是否 一致),波动是否明 ■ 万用表测试 1、2 项正常, 但机器停机时报过压,运行后 不报 ■ 排查电网的问题/ 电网电压存在高 瞬态浪涌 ■ 变频器报过压时,如果电源 线并联的其他驱动器也会报过 压,说明是电网的问题 ■ 排查电网的问题。/ 电压检测系数设 置问题 ■ 用万用表测试变频器实际母 线电压,和面板显示值进行对 比 ■ 修改 FF-08,对面板显示电压 进行校准。 / 注:①②详见下文。 - 14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检测制动部分异常 1) 制动电阻问题:首先检查制动电阻是否正确接线,然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制动 电阻两端阻值,制动电阻是否处于开路,若制动电阻开路,则需要排查制动电阻 是否损坏。 2) 制动电阻的选型问题:如果制动电阻选型偏大,则制动时母线电压会上升,可能 导致过压故障。一般地,设备功率越大,制动电阻阻值越小、功率越大,具体选 型可参考“变频器用户手册”。 ② 检测机器内部模块是否完好 检测方法可参见“Err.02/03/04 过流故障”部分②内容。 - 15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09 欠压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输入电压偏低 ■ 上电未运行时,用万用表直流 电压档测量母线电压是否低于欠 压点 ■ 变频器输入端接线牢固可靠 ■ 更换空开 ① 接触器未吸合 ■ 若上电没有接触器吸合声音, 则排查接触器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 所有板子连线正确可靠。 ■ 更换接触器 ■ 更换接触器电源板 ■ 更换驱动板确认 ② 注:①②详见下文。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检测主回路电源输入电压 万用表打到直流电压档,测量变频器母线电压。单相 220V 输入变频器母线电压低 于 210V,三相 380V 输入变频器的母线电压低于 350V(欠压点由 A5-06 设置, 默认是 350V),运行会报警 Err.09。 - 16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表 1-1 变频器输入电源规格要求 电压等级电压有效值允许偏差允许电压偏差范围 220V220V~240V-10%~+10%198V~264V 380V380V~480V-15%~+10%323V~528V 若变频器输入端电压明显偏低,则排查以下原因: 1) 前端空开接触不良:输入空开完全不带电的情况下,多次测试其两端的通断阻值 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输入空开处于断态时,其两端的阻抗为无穷大;处于通 态时,其两端阻抗接近短路,万用表电阻档测试的阻抗为在 0.5Ω 以内。如果输 入空开不方便断电,则在变频器运行时,测试输入空开前后的电压是否一致,如 果明显不一致,则说明输入空开存在问题。 2) 排查配电线路中的其他问题,变频器输入端连线是否打紧。 3) 输入空开前段电压也明显偏低,则需要排查客户配电方面的原因,如变压器容量 是否偏小。 ② 排查接触器问题还是其他原因 打开机器,查看机器盖板,查看机器是否有独立的接触器电源板。接触器和驱动板 样式可参见“附录 B:变频器主要部件说明”。拆开机器后,根据接触器是否接到 一个独立电源板,判断机器是否有独立的接触器电源板。 1) 有独立接触器电源板的机器 驱动板接触器电源板 接触器 接主回路 接主回路 接触器线圈电源 电源板输入 P N 驱动板控 制信号 J1 J2 上电后, 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试接触器线圈+24V电源 (J2端口, 这里只是示意说明, 实际板子不一定是 J2): A. 线圈供电正常,确认接触器 J2 排线是否插好,重新插拔确认;更换接触器确认。 B. 线圈供电不正常,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试接触器控制信号(J1 端口)是否正常。 若控制信号正常,则更换接触器电源板确认; C. 接触器控制信号不正常:查看板间接线是否正确可靠,电压采样系数(FF-08) 是否设置有误(不在 95%~105% 范围内)。 - 17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2) 无独立接触器电源板的机器 驱动板接触器板 接主回路 (螺丝固定) 接触器线 圈电压 J1 上电后,万用表直流电压测试图中的 J1 端口电压(图中只是示意,实际板子上可能不 是 J1),检查接触器线圈 +24V 供电电源是否正常: A. 线圈供电正常,更换接触器确认; B. 线圈供电不正常,查看板间接线是否正确可靠;电压采样系数(FF-08)是否设 置有误 (不在95%~105%范围内) ;如果没有以上没有问题, 则更换驱动板确认。 - 18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10 变频器过载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电流显示错误 ■ 如果有钳表,可测量实际电流 有效值,确认实际电机运行电 流与面板显示电流是否存在明 显偏差 ■ 机型设置错误,检查 FF- 01、FF-02、FF-03 是否与铭 牌匹配 ■ 电流检测系数 FF-09 明显偏 离 100%,正常情况下,该值 为 100%5% ■ 驱动板上,电流检测的拨码 不对,与 PCB 上的丝印表不 对应 / VF 控制下转矩提 升设置不合适 ■ 确认 F3-01 转矩提升是否设 置过大,改为 0.1%,后重新调 试确认 ■ 减小 F3-01/ 负载过重,变频 器容量小 / ■ 查看详细说明① 电机参数不正确, 控制异常 ■ 记录 F1-00~F1-20 的值,然 后进行参数调谐(条件允许时, 进行动态调谐),若调谐前后 的参数差异很大,而且调谐完 以后不报故障,说明未进行调 谐 ■ 进行参数调谐/ FVC 控制下,编 码器反馈异常 ■ 参考“Err.20 故障”检测 ■ 排除编码器问题/ 电机未停稳时, 变频器再次启动 ■ 检查变频器在启动时,电机转 子是否处于旋转状态。 (未停稳, 或者是有外力拖动) ■ 设置为转速追踪启动(F6- 00=1) / - 19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电机堵转 ■ 若为空压机,应检查运行方向 是否反向 ■ 检查电机与机械设备“抱死” (如刹车、液压闸之类设备) ■ 若为空压机反转导致过载, 修改 F0-09 或者更改电机任意 两相相序 ■ 排除堵转 / 变频器设置载频 高于默认载频 ■ 检查 F0-15 是否大于出厂值, 并导致变频器降额 ■ 降低载频或更换更大功率变 频器 / 电机高速弱磁 ■ 负载恒定的情况下,观察电机 在额定频率以下运行时的电流, 以及弱磁区运行的电流。确认 是否弱磁时电流更大 ■ 检查电网电压是否偏低 ■ 若为同步机,参考“反电势估 算方法”估算电机反电动势 ■ 若电网电压偏低,需要改善 电网环境或者限制最高运行频 率 ■ 若为同步机,除了改善电网 环境或者限制最高运行频率, 特定场合需要更改电机设计, 降低反电动势 / 同步电机退磁 ■ 如果电机之前的运行中电流正 常,若负载和变频器均未变化, 而出现电流变大,倾向于电机 退磁,确切的判断方式参见“反 电势估算方法” ■ 更换或者维修电机/ 电机星型、三角 型接法错误 ■ 将电机额定电压从 220V 修改 为 380V 再调试,观察是否可运 行 ■ 打开电机确认电机星三角接法 ■ 查看电机铭牌,修改星型、 三角型接法 / 排线异常 ■ 检查控制板与驱动板之间的排 线是否插紧; ■ 检查驱动板与 IGBT 模块之间 的驱动是否插紧 ■ 霍尔接线是否正常 ■ 插紧排线/ 应用负载特性问 题 ■ 了解行业应用负载特性,如球 磨机是加了水以后负载反而减 小,空载反而负载大 ■ 根据负载情况采取相关措 施,使启动时负载不至于过大 / 注:①详见下文。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变频器负载判断方法 1) 同步机观察功率因数角,计算功率因数,若同步机功率因数角 U0-37 在 35以 内可认为出力没问题,是负载较重的问题; 2) 异步机运行 VF(运行频率在 50%~80% 额定频率),同样负载下,对比输出电 流大小,若矢量控制下输出电流明显大于 VF,则判断出力差,否则负载重。 - 20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11 电机过载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VF 控制下转矩提 升过大 ■ 确认 F3-01 转矩提升是否设置 过大,改小后重新调试确认 ■ 减小 F3-01/ 电机额定电流设置 过小,或者 F9-01 设置过小 ■ 检查参数 F1-03/F9-01 ■ 设置合适参数/ 矢量控制未进行参 数辨识 ■ 记录 F1-00~F1-20 的值,然 后进行参数调谐(条件允许时, 进行动态调谐),若调谐前后的 参数差异很大,而且调谐完以后 不报故障,说明未进行调谐 ■ 进行参数辨识后运行/ FVC 控制下,编 码器反馈异常 ■ 参考“Err.20 故障”检测 ■ 排除编码器问题/ 电流显示错误 ■ 如果有钳表,可测量实际电流 有效值,确认实际电机运行电流 与面板显示电流是否存在明显偏 差 ■ 机型设置错误,检查 FF- 01、FF-02、FF-03 是否与铭 牌匹配 ■ 电流检测系数 FF-09,正 常情况下,该值的范围为 95%~105% ■ 驱动板上,电流检测的拨码 不对,与 PCB 上的丝印表不 对应 / - 21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电机堵转 ■ 若为空压机,应检查运行方向 是否反向 ■ 检查电机与机械设备“抱死” (如刹车、液压闸之类设备) ■ 若为空压机反转导致过载, 修改 F0-09 ■ 排除堵转 / 电机未停稳时,变 频器再次启动 ■ 检查变频器在启动时,电机转 子是否处于旋转状态。 (未停稳, 或者是有外力拖动) ■ 设置为转速追踪启动(F6- 10) / 电机高速弱磁 ■ 负载恒定的情况下,观察电机 在额定频率以下运行时的电流, 以及弱磁区运行的电流。确认是 否弱磁时电流更大 ■ 检查电网电压是否偏低 ■ 若为同步机,参考“反电势估 算方法”估算电机反电动势 ■ 若电网电压偏低,需要改善 电网环境或者限制最高运行频 率 ■ 若为同步机,除了改善电网 环境或者限制最高运行频率, 特定场合需要更改电机设计, 降低反电动势 / 同步电机退磁 ■ 如果电机之前的运行中电流正 常,若负载和变频器均未变化, 而出现电流变大,倾向于电机退 磁,确切的判断方式参见“反电 势估算方法” ■ 更换或者维修电机/ 电机星型、三角型 接法错误 ■ 1. 将电机额定电压从 220V 修 改为 380V 再调试,观察是否可 运行 ■ 打开电机确认电机星三角接法 ■ 修改星型、三角型接法/ 负载过重,变频器 容量小 / ■ 查看详细说明① 应用负载特性问题 ■ 了解行业应用负载特性,如球 磨机是加了水以后负载反而减 小,空载反而负载大。 ■ 根据负载情况采取相关措 施,使启动时负载不至于过大 / 排线异常 ■ 检查控制板与驱动板之间的排 线是否插紧 ■ 检查驱动板与 IGBT 模块之间 的驱动线是否插紧 ■ 霍尔插线是否正常 / 变频器整流桥 / 逆 变 IGBT 损坏 ■ 下电后,用万用表测试变频器 主功率模块是否损坏 ■ 更换变频器/ 注:①详见下文。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变频器负载判断方法 参见“Err.10 变频器过载故障”部分①内容。 - 22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12 输入缺相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共母线方式未屏 蔽输入缺相检测 ■ 变频器是否接三相电源输入,正 负母线和其它变频器是能量回馈共 母线方式 ■ 屏蔽输入缺相保护功能 (F9-12=10) / 输入端接线问题 ■ 三相输入接线端子是否打紧,有 无松动的情况 ■ 变频器输入三相线有无断线的情 况 ■ 将接线端子螺丝打紧 ■ 保证输入接线正确可靠。 / 输入端电压问题 ■ 排查现场配电的相关问题 ■ 更换相同规格的前端空开 ■ 变频器输入端加装输入电 抗器 ① 防雷板异常 ■ 防雷板与驱动板之间连线是否正 确可靠;更换防雷板确认 ■ 更换防雷板② 注:①②详见下文。 - 23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变频器输入端电压问题排查 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试变频器输入端三相电压,若存在明显波动、跌落或三相不平 衡,则需要排查是电网问题还是输入空开问题。对于 380V/480V 输入等级变频器, 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是 323V~528V(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试)。三相之间相差 15% 以上即可认为三相不平衡。 1) 输入空开问题 A.输入空开可以完全不带电 (前面有总开关且客户允许关闭) :万用表打到电阻档, 多次测试输入空开的通断电阻是否正常,正常通态电阻为零,断态电阻无穷大。 B. 输入空开不方便断电(前面总开关不允许断电):万用表打到交流电压档,在 空开闭合的前提下,变频器运行时,分别测试输入空开前端和后端的三相电压 是否分别一致。如前端三相电压正常,而后端电压其中有一相不正常,说明空 开存在问题,需要更换空开。 2) 输入电网问题 输入电网谐波明显可能会误触发 Err.12 故障,在变频器加装三相交流电抗器可有 效抑制谐波, 从而避免误报, 现场可协调客户再变频器前端加装输入交流电抗器, 具体型号在变频器用户手册里面有推荐。 ② 防雷板异常 45kW 及以上机器有独立防雷板,防雷板上有输入缺相检测电路,其通过一个 2pin 端子接到驱动板,查看防雷板与驱动板之间的输入缺相信号线是否连接可靠;若防 雷板是否明显损坏或腐蚀严重,更换防雷板确认问题是否解决。防雷板样式和位置 可参见“附录 B:变频器主要部件说明”。 驱动板防雷板 接三相 RST输入 缺相信号 检测 J1 图 1-4 MD500 45kW 及以上机器防雷板与驱动板示意 - 24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13 输出缺相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z 二、排障流程 可能的原因检测方法处理措施备注 变频器输出接线 未打紧 ■ 变频器输出端接线是否打紧 ■ 将变频器输出线打紧/ 变频器输出线断 开 ■ 下电后,万用表电阻档测试 UV、VW、UW 之间的电阻,看 是否存在开路或电阻较大的情况。 ■ 更换电机线缆/ 变频器后端的接 触器主端子触点 损坏或氧化 ■ 下电后,万用表测试输出端接 触器是否正常 ■ 更换变频器后端接触器① 霍尔及线缆异常 ■ 确认霍尔线缆相序是否对应 (U-U、V-V、W-W),同时与驱 动相序是否一致 ■ 霍尔端连线是否插紧,针脚是 否偏移 ■ 以上无问题,则更换霍尔确认 ■ 霍尔线缆相序与驱动相序对 应插接 ■ 保证霍尔端连线可靠 ■ 更换霍尔 ② 驱动板电流检测 拨码有误 ■ 参考驱动板上丝印表中电流检 测拨码规则,检查驱动板上的电 流检测拨码是否正常,三个拨码 开关有无差异 ■ 按照机型正确拔码③ 驱动板异常 ■ 更换新的驱动板确认 ■ 更换驱动板/ 电机损坏 ■ 将电机侧接线断开,测试电机 绕组间是否存在开路情况 ■ 与客户协调更换电机④ 注:①②③④详见下文。 - 25 - 故障报警篇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三、详细检测方法与处理措施 ① 检测变频器后端接触器触点是否氧化 变频器下电后,测试输出端接触器的接通、断开电阻是否正常,断开是电阻应该为 无穷大(电阻为几 MΩ 以上);接通后,电阻接近短路,一般为 1Ω 以内。 ② 确认霍尔规格选型 45kW 以上机器采用霍尔采样电流,霍尔元件上面标有电流规格,每个机型对应的 霍尔规格如下: 表 1-2 各个功率机器所对应的霍尔规格 变频器功率霍尔规格 45G/55P、55G/75P、75G/90P200A 90G/110P、110G/132P300A 132G/160P、160G/200P500A 200G/220P/250P、220G/280P、250G/315P600A 280G/355P、315G/400P、355G/450P800A 400G/450G/500P1500A 机器的霍尔样式和位置可参见“附录 B:变频器主要部件说明”。 ③ 确认电流检测拨码开关位置 请参见“电流显示偏差大”环节②内容。 ④ 电机内部绕组断开或接触不良 变频器拆下电机线,用用万用表测试电机绕组之间的阻抗,正常阻值极低,在几 Ω 以内;如果阻抗明显偏大,如几 kΩ、几十 kΩ 甚至几百 kΩ,说明电机内部绕 组断开导致输出缺相问题。 - 26 - 故障报警篇 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Err.14 过温故障 一、故障现象 MF.KRUN STO P RES QUIC K PRG ENT ER RU N LOCAL/RE MOT FED/R EV TUNE/ TC RP M % AV H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8213981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