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武义中学2020高二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测试1.生活离不开化学。当放在空气中时,由某种金属制成的容器表面会逐渐变暗。例如,表面变黑的容器将浸泡在装满盐水的铝容器中。一段时间后,黑色会完全褪色。下列习语与这种金属有关()A.紫色的腰和银色的b .石头变成金色c .铜鸵鸟刺d .铁橡树变成针回答一分析当放在空气中时,由某种金属制成的容器表面会逐渐变暗。例如,表面变黑的容器将浸泡在装满盐水的铝容器中。一段时间后,黑色会完全褪色。金属是银,表面会逐渐变暗,产生Ag2S。银被放在铝容器中。因为铝的活性比银大,所以铝是负电极并失去电子。银是正极。银表面的Ag2S获得电子并沉淀元素银。a .紫腰银涉及金属银,所以a是正确的;(b)石头形成黄金的点涉及金属黄金,因此b是错误的;铜鸵鸟刺涉及金属铜,所以c错了;铁针制造涉及金属铁,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选择一个。2.NA代表雅芳伽德雷欧常数的值。硫化钠,俗称“臭碱”,广泛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行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 42CNa2S2co 2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1 mol/lna2so4溶液中的氧原子数量必须大于4NA。B.11.0.1mol/LNa2S溶液含有少于0.1NA的阴离子C.当生成1摩尔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D.通常,11.2LCO2中的质子数为11NA。回答 c分析A.没有标明溶液的体积,也无法确定1摩尔/2so 4溶液中的氧原子数量。选项一是错误的;B. 1L0.1mol/LNa2S溶液含有0.1molNa2S。硫离子水解生成硫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数量大于0.1NA。选项B是错误的。c、根据方程,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生成1摩尔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选项c正确;在正常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升/摩尔,因此11.2LCO2物质的量不是0.5摩尔,并且包含的质子数小于11NA。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是c。要点:本主题检查雅芳伽德雷欧常数的计算。应注意摩尔体积的使用: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是气体、标准温度和压力水、四氯化碳、氟化氢等。是液体,不能使用。(2)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力为0,101千帕,仅指示体积不能计算材料量。本主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应注意水解对离子数量的影响,这可根据水解方程式进行判断。3.众所周知,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元素,y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a元素与y元素属于同一主族,是主族中原子序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d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其最高氧化态可与a形成D3A2.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相应酸的酸度:A2X5 y x d元素碳、氮原子结构示意图。非金属性质:x y回答一分析分析X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然后X是O;元素Y是空气中最丰富的元素,Y是元素N;元素A与元素Y属于同一个主族,是主族中原子序数最大的非金属元素,元素A是元素砷;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个周期,其最高氧化态可与A形成D3A2,然后D为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和求解。根据以上分析,x是o,y是n,a是As,d是Mg。A.As2O5和As2O3都是酸性氧化物,没有酸性。一个符合问题的含义;离子核外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当离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时,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As3-核有4个电子层,N3-,O2-,Mg2有2个电子层,所以简单离子本主题研究元素周期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含量等分析来判断元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并不难。4.从以下实验操作中获得的实验现象和结论是正确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引入硅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比硅酸更酸。B三氯化铁溶液中引入了足够的H2S形成了两种沉淀物。Fe3比硫更具氧化性C将少量新生产的氯水滴入无色溶液中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最初的解决方案包括D向氯化银固体中滴加饱和的四氯化纳溶液产生砖红色沉淀ksp:Ag2Cr 4 AgClA.阿布。不列颠哥伦比亚。光盘。D回答 c分析详细说明答:由于盐酸的挥发性,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在直接引入硅酸钠溶液时会发生反应:Co2h20na2sio3=h2sio3 2na2co3,所以不能证明碳酸比硅酸更酸,a是错误的;B.当三氯化铁溶液中引入足够的H2S时,会发生反应:二氯化铁H2S=二氯化铁硫二盐酸,只能形成硫的沉淀,从而证明三氯化铁比硫更具氧化性,而硼是错误的;(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生成的氯水,加入淀粉后溶液变为蓝色,表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I2,然后在加入氯水反应前溶液中含有I-,Cl222i-=2Cl-I2,C正确;D.对于相同类型的不溶性电解质,Ksp很小,首先沉淀,而AgCl和Ag2CrO4属于不同类型,因此Ksp和d不能用现象直接比较。因此,合理的选择是c。亮点本主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的知识。这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反应和现象、非金属比较、沉淀生成和实验技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重点放在分析和实验能力的考试上。重视实验的评价分析。选项D是解决方案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个问题并不难。5.高锰酸钾可以通过电解来制备。该设备如图所示。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阳极电极反应式:MnO42 - e-=MnO4 -B.该装置的离子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当电路通过一摩尔电子时,阴极室中的电解质溶液增加2摩尔离子D.如果电解流出物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钾物质的量之比为abc,流入电解槽的电解液中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钾物质的量之比为(ab)(ca)回答 d分析细节答:在阳极中,四氧化二锰-失去电子并被氧化生成四氧化二锰-,那么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四氧化二锰-e-=四氧化二锰-,答是正确的;B.因为阳极MnO42-失去电子并被氧化生成MnO4-,所以溶液中阴离子携带的负电荷数量减少。根据溶液为电中性,溶液中的k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区域,因此该装置的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正确;(c)当电路通过摩尔电子时,电子通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室,在阴极室发生反应:2h2e-=H2 2。对于每次amol电子转移,反应可疑地产生amolOH-,向阴极室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2摩尔离子,并且c是正确的;d .如果电解流出物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钾物质的量之比为abc,根据相同的电子转移数,由于每次反应产生1摩尔高锰酸钾,因此将同时产生1摩尔氢氧化钾,同时消耗1摩尔高锰酸钾。由于反应生成了高锰酸钾,所以流入电解槽的电解液中的硫酸钾和氢氧化钾的比例为(A-B):(C-A),D是错误的;因此,合理的选择是c。6.一种新型可逆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总反应为:铝3CN (AlCl 4) 4ALCL 4-4AL2 Cl 7-3CN(氯化萘代表石墨)。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A.放电时,铝是负极,失去的电子被氧化成Al2Cl7-,方程式为al-3e-7acl4-=4a12cl7-,有误差;b .放电时,四氯化铝移动到负极,与铝反应生成Al2Cl7-,b误差;(c)充电时,阳极失去电子并发生氧化反应。石墨没有价态变化。失去电子的是四氯化铝,反应是四氯化铝-e-=cn(四氯化铝)。c是正确的;D. Cn(AlCl4)被减少到只有1摩尔电子,所以d是错误的。所以选择c。7.在一定温度下,将N摩尔-1氨水滴入10毫升1.0摩尔-1盐酸中。溶液的酸碱度和温度随氨水加入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点a kw=1.010-14b点:c (nh) c (cl-) c (h ) c (oh-)在25时,氯化铵的水解常数为(n-1)10-7(用n表示)D.d .水的离子化程度最高。回答 c分析详细说明答:水的离子产物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离子产物常数越小。当A点的溶液温度低于25时,水的离子积KW为1.010-14,因此A是错误的。在b点和b点,当溶液的ph值为7时,则c(H )c(羟基-),根据电荷守恒,c(氯-)c(NH4),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为c(氯-)c(NH4 )c(氢)c(羟基-),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C.根据图像,当25下溶液的pH=7时,则:c (h)=c (oh-)=10-7 mol-1,c (NH4)=c (cl-)=0.5 mol/l。根据材料守恒,c (nh3h2o)=(0.5n-0.5) mol/l,则NH4Cl在25下的水解常数为:K=(n-1)10-7,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D点和B点的溶液温度最高,表明此时两种溶液刚刚反应生成氯化铵,铵离子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那么A点和D点都抑制了水的电离,而B点的电离程度最高,所以D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c。解决酸碱中和滴定问题的难点在于,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我们需要将一个动态过程转换成一个静态点来进行分析。这种图像问题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点进行分段分析。一个是滴定终点,当酸和碱刚刚被中和时,它是单一的盐溶液,只需要考虑水解。另一点是pH7,此时溶液是中性的,应该从守恒的角度考虑。8.索氏提取法是测定动植物样品中粗脂肪含量的标准方法。其原理是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醚连续、重复、反复地从动物和植物样品中提取粗脂肪。具体步骤如下:(1)包装:将滤纸制成滤纸筒,放入烘箱烘干,移至X仪器,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记录质量为A;用一定质量的样品包裹滤纸筒,在烘箱中干燥,移至仪器X,冷却至室温,在称重瓶中称重,质量记录为B(2)提取:用长镊子将装有样品的滤纸筒放入提取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醚,使滤纸筒完全浸入乙醚中,连接冷凝水,加热并调节温度,使冷凝的无水乙醚滴成一条连续的线,直到检查提取筒中的无水乙醚无油迹,滤纸滴下(约6h-12h)。(3)称重:提取后,用长镊子取出滤纸筒,在通风的地方挥发无水乙醚。无水乙醚挥发后,将滤纸筒放入烘箱中烘干,移至X仪器,冷却至室温,然后放入称量瓶中称量。质量被记录为c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三次使用的仪器X的名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为了提高b对于乙醚蒸汽的冷凝效果,索氏提取器可以使用以下_ _ _ _ _ _(字母填充)代替。空气冷凝管直冷凝管蛇形冷凝管(2)在实验中,必须注意乙醚的安全使用,如不使用明火加热和保持室内通风。等等。为了防止乙醚挥发(3)实验中温度应控制在70 80之间。考虑到安全和其他因素,加热方式应为_ _ _ _ _ _。当无水乙醚被加热煮沸时,蒸汽通过空气导管上升,冷凝成液体并滴入萃取筒。当液位超过回流管的最高点时,萃取液流回萃取器(烧瓶).这个过程是连续的、重复的和重复的,萃取液回流到萃取器(烧瓶)中的物理现象是_ _ _ _ _ _。与一般的提取方法相比,索氏提取法具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优点。(4)数据处理:样品中纯脂肪的百分比为_ _ _ _ _ _ _ _(填入“、”或“=”(B-C)/(B-A)100%;测定中的样品、装置和乙醚需要脱水,否则测定结果_ _ _ _ _ _(填写“高”、“低”或“无影响”)。回答 (1)。干燥器(2)。c (3)。a (4)。取少量乙醚,滴加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摇吧。如果溶液变黄,它含有过氧化物,否则它不含(5)。恒温加热炉和水浴加热(6)。虹吸管(7)。连续、重复和多次提取。每次萃取都是纯溶剂,萃取效率高(8)。(9)。高的分析(1)将实验中使用三次的仪器X放入烘箱中烘干,名称为烘干机;为了提高乙醚蒸汽的冷凝效果,应该增加冷凝的接触面积,所以索氏提取器可以选择蛇形冷凝管,答案是C;(2)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乙醚的安全使用,如不要明火加热,保持室内通风。为了防止乙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燃烧爆炸,冷凝管的上口经常连接有一个球形的干燥管,管内填充的药物起到干燥和吸附的作用,只能容纳固体药物,所以答案是A;检查无水乙醚是否含有过氧化物的方法是取少量乙醚,滴加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振荡,如果溶液变黄,则含有过氧化物,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机车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机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师基本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塑钢窗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餐馆转让经营合同示例
- 2025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学习任务单
- 公司财务知识培训宣传稿课件
- 大数据行业编程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终止房屋租赁合同通知模板
- 2025茶叶销售合同范文
- JGJ64-2017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首发)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质量控制
- 日喀则市重点中学2024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小学美术中的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3900字】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如何预防和治疗肾结石
- 电子电工实训报告-大二
- 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 公路工程试验及检测收费标准
- 情归巴黎英语文本及语法详细讲解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