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四中高三化学周练---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四中高三化学周练---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四中高三化学周练---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3页
湖南省永州四中高三化学周练---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4页
湖南省永州四中高三化学周练---化学反应与能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州四中高三化学周练-化学反应与能量(09-11-05)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2分)1、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原料来源广 易燃烧、热值高 储存方便 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 B C D2、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 O2=2CO2(g)+H2O(l);H -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3、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在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而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uSO45H2O(s)CuSO4(s)5H2O(l);HQ2kJ/mol,则Q1与Q2的关系是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只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5、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氯化镁 D食盐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已知碳的燃烧热为 y KJ/mol,当7.2 g 的碳在12.8 g 的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 的热量,则可求出 1 mol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时 H(0.5 y2.5x)KJ/mol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7、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均为正值):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w.w.w.k.s.5.u.c.o.m A B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热量 D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8、已知:(1)Zn(s)1/2O2(g) = ZnO(s);DH =348.3 kJ/mol(2)2Ag(s)1/2O2(g) = Ag2O(s);DH =31.0 kJ/mol则Zn(s)Ag2O(s) = ZnO(s)2Ag(s)的DH等于( )A317.3 kJ/mol B379.3 kJ/molC332.8 kJ/mol D317.3 kJ/mol9、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DH1Sn(s、灰)2HCl(aq)SnCl2(aq)H2(g);DH2Sn(s、灰)Sn(s、白);DH32.1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H1DH2 B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环境中,会自行毁坏10、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B已2C(石墨,s)O2(g)2CO(g);H221 kJmol1石墨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已知N2(g)3H2(g) 2 NH3(g) ;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热量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烧热分别为1366.8kJmol1和1411.0 kJmol1,则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12、已知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 H= 4.2 kJ/mol(g)+H2(g)CH3CH2CH2CH3(g) H=118.9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小C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D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g)+H2(g)CH3CH2CH2CH3(g) H=114.7kJ/mol13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有:C(s) + O2(g) = CO(g) ;H = 1105 kJ/mol , CO(g) + O2(g) = CO2(g) ;H =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1725 kJ B 1149 kJ C283kJ D 5175 kJ14、X、Y二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热量大于Y放出的热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W大于Z。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AZ2XBZ2YCW2XDW2Y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15、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周期第_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_(填“强”或“弱”)。 (2)Y的氢化物与Y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 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16、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L-1min-1,则v(O2)= molL-1min-1、v(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17、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_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_;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_(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 +H+的平衡常数K1_。(已知:10-5.602.510-6)(4)常温下,则溶液c(H2CO3)_c(CO32)(填“”、“”或“ ;HCO3H2OCO32H3O(或HCO3-CO32H)。 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