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元朝统治者再划分行中书省时,打破“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A改变以前地方无权状态B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C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宣政院印2 . 下列不属于明朝的成就的是A戚继光抗倭B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C宋应星编写天工开物D设台湾俯,隶属于福建省3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与其作用相同的是(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元世祖实行行省制D雍正帝设军机处4 . 小明正在收集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的图片资料,据此分析,他正在为下列哪一图片展做准备( )A明朝科技的辉煌B清朝文学的发展C明朝建筑顶峰D清朝书画展5 . 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民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使唐朝由盛转衰。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6 . “迄今井邑犹荒凉(不断的战争使得城乡一片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居民主要依靠边境市场过生活)。马军步军自来往(双方军队各自在边境来回巡逻),南客北客相经商(南北双方客商进行着繁忙贸易)。”金代文人刘迎的这首诗反映出的宋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统治者之间的和亲B双方互相派驻使节C繁忙的经济贸易交流D双方激烈持久的战争7 . (题文)扬州的兴衰曾经和大运河息息相关,隋代大运河有一段流经扬州是A邗沟B永济渠C通济渠D江南河8 . 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B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懂得造纸C光武帝改进了造纸术D造纸术发明后,逐步传到世界各地9 .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专制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新生产关系的萌发10 .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群星荟萃的诗坛上,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苏轼二、综合题11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一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3)材料三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4)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5)通过对唐朝的学习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12 . 学习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每个王朝都会经历由盛而衰的一个过程,而下一朝统治者又会吸取他的教训,进一步加强王权。回顾历史我们不光有兴叹,还要以史为鉴,借古知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王朝盛世材料一:“文皇南面坐,夷狄干群趋来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唐柳宗元(1)“文皇”指的是谁?他开创的治世是哪一个?他之后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个女皇帝是谁?她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二: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生产,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朝的改革措施。(2)该次改革后出现了什么治世?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哪一个?(3)材料一、二中涉及到的三位帝王在治国上有何共同之处?(二)穷途末路材料三:“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李世民(4)李世民认为隋炀帝“身戳国灭”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材料四:“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闻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明末流传的民谣(5)“闯王”指的是谁?他们推翻了哪个王朝?起义的根源是什么?(三)鉴古知今(6)以上材料中朝代的兴亡,给我们当代执政者的警示有哪些?13 .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