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拓展练习试题(通用)_第1页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拓展练习试题(通用)_第2页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拓展练习试题(通用)_第3页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拓展练习试题(通用)_第4页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拓展练习试题(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拓展练习试题类题1化学与传统文化1.中草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到其疗效。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解析】由图可知,箅渣取液通过筛子将草药渣与液体分开,C项正确。【答案】C2.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是指()。A.氢氟酸、食盐水B.氨水、碘酒C.石灰水、硝酸D.稀硫酸、食醋【解析】“鼻冲水”气甚辛烈是指氨水的刺激性气味,“刀创水”涂伤口利用的是碘酒的杀菌消毒作用,B项正确。【答案】B3.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解析】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但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并非水解过程,故A项错误。【答案】A4.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B.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体,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C.清初泉州府志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D.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育(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解析】“丹砂烧之成水银”是指HgS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单质,不是熔化过程,故B项错误。【答案】B5.天工开物中的燔石篇载有:“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掘取受燔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A.石膏B.石灰石C.熟石灰D.生石灰【解析】题中描述了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涉及的物质是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不涉及石膏,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6.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解析】“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A项正确;“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未涉及化学变化,B项正确;霾尘中有气溶胶,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和S单质,“积变又成丹砂”即常温下两者又可以重新化合为硫化汞,由于两个过程的反应条件不同,故其不是可逆反应,D项错误。【答案】D类题2化学与生产、生活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工艺装饰材料天然水晶,属于硅酸盐产品C.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解析】甲骨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物质,A项错误;天然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项错误;“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不同性质的碳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错误;植物纤维无毒、无味,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项正确。【答案】D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B.氢氧化铝和碳酸钠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或燃油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变化;次氯酸盐漂白纸浆,利用的是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漂白,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较强,能与胃酸剧烈反应,对身体不利,因此不能用来中和胃酸,B项错误。“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属于酯类,可以发生皂化反应制取肥皂,以及通过化学反应制燃油,C项正确。氧化钙可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二氧化碳的量不会减少,不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项错误。【答案】C9.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B.“山东疫苗案”涉及的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C.2020年11月福建东港石化“碳九”泄漏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碳九”通常是指一系列含9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D.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解析】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是纤维素,故D项错误。【答案】D10.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石油裂化和裂解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食盐、糖、醋可用作调味剂,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解析】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5%的无机高分子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石油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一般来说,金属内胆是不锈钢材质的,所以镁棒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从而保护了金属内胆,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项正确;食盐、糖、醋可用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项错误。【答案】C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袋内放置铁粉与放置硅酸干凝胶的作用相同B.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同C.工业生产玻璃和高炉炼铁均需用到石灰石D.氯气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与医用酒精用于皮肤表面杀菌消毒原理相似【解析】食品包装袋内放置的铁粉是脱氧剂,防止食品氧化变质,而放置的硅酸干凝胶是作干燥剂,它们的作用不同,A项错误;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含油脂,而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含烃,化学成分不相同,B项错误;制普通玻璃的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冶炼生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均需要用到石灰石,C项正确;氯气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而酒精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二者作用不相似,D项错误。【答案】C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SO4作补血剂时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以增强药效B.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剂与防腐剂D.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解析】FeSO4作补血剂时要预防其氧化变质为Fe3+,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够与Fe3+反应使其变为Fe2+,因此FeSO4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可增强药效,A项正确;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能与胃酸剧烈反应,所以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错误;食盐具有咸味,是常用的调味剂,食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其保鲜期可以延长,因此可作为防腐剂,C项正确;碘化银具有感光性,分解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水蒸气聚集形成水滴,因而可用于人工降雨,D项正确。【答案】B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熟悉的塑料、合成纤维、油脂为三大合成材料B.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C.锅炉水垢中的CaSO4通常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再加酸溶液除去D.过量石灰可用于修复酸雨侵蚀的土壤【解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故A项错误;明矾净水的原理是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沉降,“84”消毒液的原理是氧化消毒,故B项错误;锅炉水垢中的CaSO4通常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生成更难溶的CaCO3,再加酸溶液除去,故C项正确;石灰过量,会使土壤板结,故D项错误。【答案】C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棉花、蚕丝、腈纶均为天然纤维B.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乙酸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D.纯碱溶液可用于去除餐具表面的油污【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是天然纤维,故A项错误;淀粉是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酸,故B项正确;氢氧化铝是弱碱,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故C项正确;纯碱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可以用于去除餐具表面的油污,故D项正确。【答案】A15.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B.“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该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C.“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该过程中涉及了焰色反应D.医用酒精可杀菌消毒利用的是乙醇的强氧化性使细菌、病毒死亡【解析】硫酸铜涂铁,利用铁单质的金属性强于铜,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属于置换反应,B项正确;乙醇不具有强氧化性,医用酒精杀菌利用的是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D项错误。【答案】D类题3化学与环境16.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家庭装修所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可用水溶解吸收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含汞废旧电池需回收处理是因为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土壤和水体D.某酸雨样品放置过程中pH减小是因为溶解了更多的CO2【解析】苯不溶于水,常温常压下,甲醛在水中的溶解度也不大,所以用水难以消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苯蒸气,A项错误;明矾KAl(SO4)212H2O不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只具有使废水中悬浮杂质沉降的作用,B项错误;汞等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含汞废旧电池会影响土壤和水体中生物生长,甚至使生物死亡,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健康,所以含汞废旧电池需回收处理,C项正确;酸雨中溶解了SO2,酸雨样品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反应2SO2+O2+2H2O2H2SO4或2H2SO3+O22H2SO4,生成强酸,溶液的酸性增强,pH减小,D项错误。【答案】C17.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规模仅次于夏季奥运会的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举办。“绿色”是成都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组织理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成都市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B.兴建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场馆所用到的金属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D.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解析】压缩天然气(C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所以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故A项正确;合金可以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如生铁中含有碳元素,故B项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而不是治理污染,故C项错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故D项正确。【答案】C18.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的可燃冰(CH4nH2O)可能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C.某些桶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D.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单质有关【解析】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可燃冰(CH4nH2O)中只含C、H、O元素,所以不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大力实施矿物燃料的脱硫、脱硝技术,可减少SO2、NO2的排放,故B项正确;1 mol乙二醇分子内含2 mol OH,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乙二醇易溶于水,故C项错误;二氧化硅能使光发生全反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用于信号传输,所以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单质无关,与二氧化硅有关,故D项错误。【答案】B元素化合物类题1物质性质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B.钠能与0.1 molL-1 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C.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化为Na2CO3D.向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溶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A项正确;钠会先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不能置换出铜,B项错误;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首先生成氧化钠,然后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晶体,最后碳酸钠晶体失水得到碳酸钠粉末,C项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若氯气少量,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D项正确。【答案】B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解析】Li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2O,A项错误;通入SO2后无BaSO3沉淀生成,因为酸性HClH2SO3,BaSO3+2HClBaCl2+H2O+SO2,B项错误;酸性H2CO3HClO,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得出反应为CO2+H2O+Ca(ClO)2CaCO3+2HClO,C项正确;溶液中发生反应2NH3+2H2O+CuSO4Cu(OH)2+(NH4)2SO4,接着Cu(OH)2CuO+H2O,D项错误。【答案】C3.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C.制备AlCl3、FeCl3、CuCl2固体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解析】铝对应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项不正确。铜放置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与水缓慢地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铜绿),B项不正确。AlCl3、FeCl3、CuCl2均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HCl,溶液在加热时会促进水解,同时生成的HCl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当溶液蒸干后最终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C项正确。Al属于活泼金属,在水溶液中Al3+不会放电生成铝单质;Fe3+在水溶液中会放电,但产物是Fe2+,而不是铁单质;只有Cu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D项不正确。【答案】C4.利用待测样品和指定的试剂设计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待测样品试剂A检验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是否被氧化硫酸亚铁片的水溶液铁氰化钾溶液B检验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洁厕剂硝酸银溶液C检验患者是否患糖尿病患者尿液硫酸铜溶液、纯碱溶液D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海带灰浸出液氯水、淀粉溶液【解析】检验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是否被氧化,要取硫酸亚铁片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含有Fe3+,该补铁剂被氧化,否则未被氧化,A项错误;能够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是HCl,也可能是NaCl、Na2CO3、Na2SO4等物质,因此用AgNO3溶液不能证明洁厕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B项错误;检验患者是否患糖尿病,要取患者尿液,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至尿液样品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C项错误;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方法是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2I-2Cl-+I2,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D项正确。【答案】D5.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为NaAl(OH)2CO3。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B.该物质组成固定,它是纯净物C.胃溃疡患者适合服用该药剂D.等物质的量的Al(OH)3消耗HCl的量比该物质消耗HCl的量少【解析】双羟基铝碳酸钠可以看成Na2CO3Al(OH)3Al(OH)CO3,它具有碳酸盐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A项正确;该药剂遇胃酸产生CO2,会加剧胃溃疡,C项错误;Al(OH)3+3HClAlCl3+3H2O,NaAl(OH)2CO3+4HClNaCl+AlCl3+CO2+3H2O,D项正确。【答案】C6.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A.加热条件下,Na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锂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锂B.相同温度下,Ca(HCO3)2的溶解度大于CaCO3,则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C.Al3+与S2-在溶液中可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Fe3+与S2-也只如此D.常温下,铝质或铁质容器可以贮运浓硫酸,也可贮运浓硝酸【解析】加热条件下,Na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但是Li的金属活动性弱于Na,Li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A项错误;一般难溶性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如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HCO3)2,而可溶性碳酸盐的溶解度大于相应的碳酸氢盐,如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B项错误;Fe3+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均能使铁或铝钝化,D项正确。【答案】D类题2物质转化7.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所示一步转化关系的是()。选项XYZANaNaOHNaHCO3BCuCuSO4Cu(OH)2CCCOCO2DSiSiO2H2SiO3【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X、Y、Z代入图中进行判断。C项,CO2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镁反应可以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答案】C8.下表各组化合物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是()。选项化合物ABCDYCO2Fe2O3C2H5OHFeCl3WMgOAl2O3C2H5ONaCuCl2【解析】A项,2Mg+CO22MgO+C;B项,Fe2O3+2Al2Fe+Al2O3;C项,2Na+2CH3CH2OH2CH3CH2ONa+H2;D项,Cu+2FeCl3CuCl2+2FeCl2,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答案】D9.下列各步制取物质的方法中,最终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AlAl2O3Al(NO3)3Al(NO3)3晶体B.CuCuOCuSO4溶液CuSO45H2OC.FeFeCl3Fe(OH)3Fe2O3D.CuSO4溶液CuSCuS【解析】因为HNO3易挥发,Al3+水解平衡右移,最终蒸干灼烧得到Al2O3,无法达到目的,故A项错误。【答案】A10.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XYZ物质转化关系ACuCuOCu(OH)2BSiSiO2H2SiO3CNaHCO3Na2CO3NaOHDFeCl2FeOFeCl3【解析】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与C或H2等反应生成Cu,Cu(OH)2无法一步转化为Cu,且CuO无法一步转化为Cu(OH)2,A项错误;Si与O2反应生成SiO2,SiO2与H2或C等反应生成Si,SiO2无法一步转化为H2SiO3,H2SiO3无法一步转化为Si,B项错误;NaHCO3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Na2CO3,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过量CO2反应能直接生成NaHCO3,C项正确;FeCl2不能一步转化为FeO,FeO与HCl反应能生成FeCl2,FeO无法一步转化为FeCl3,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D项错误。【答案】C11.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NaNa2O2Na2CO3B.CuCuOCuSO4C.Al2O3Al(OH)3Al3+D.Fe(OH)3Fe2O3Fe3+【解析】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生成Na2CO3,能一步实现,A项不符合题意;Cu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uO,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能一步实现,B项不符合题意;Al2O3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不能一步实现,C项符合题意;Fe(OH)3受热分解生成Fe2O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3+,能一步实现,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类题3物质推断12.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气体是()。CO、O2Cl2、CH4NO2、O2N2、H2A.B.C.D.【解析】本题考查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在滴加水后必须减小。CH4+Cl2CH3Cl+HCl,HCl极易溶于水,气体压强减小;4NO2+O2+2H2O4HNO3,气体压强减小。【答案】D13.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AlCl3B.Na2OC.FeCl2D.SiO2【解析】AlCl3可由单质Al与Cl2反应制得,AlCl3与Ba(HCO3)2反应生成CO2和Al(OH)3沉淀,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A项正确;Na2O与Ba(HCO3)2反应生成BaCO3沉淀、Na2CO3和H2O,没有气体生成,B项错误;因为Cl2具有强氧化性,Cl2与Fe反应只能生成FeCl3,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C项错误;SiO2与Ba(HCO3)2不反应,D项错误。【答案】A14.X、Y、Z是常见的三种单质,X、Y、Z及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Y、W、M、N的水溶液呈酸性。若W+ZM+N,且常温下只有Y为气体,则X、Y、Z分别为()。A.Fe、Cl2、CuB.Fe、Cl2、H2C.Cu、Cl2、FeD.Fe、Cl2、Mg【解析】X、Y、Z是常见的三种单质,常温下只有Y为气体,X与Y、Y与Z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Y和Z反应生成的M与X反应又生成Z,说明是置换反应,Y、W、M、N的水溶液呈酸性,结合转化关系得到,Y为Cl2,N为FeCl2,W为FeCl3,X为Fe;由W+ZM+N,推断Z为Cu,M为CuCl2,故X、Y、Z分别为Fe、Cl2、Cu。【答案】A15.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肯定有SO2和NO肯定没有Cl2、O2和NO2可能有Cl2和O2肯定只有NOA.B.C.D.【解析】混合气体无色说明其中一定没有Cl2、NO2,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O,由于NO和O2常温下即可反应生成NO2,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NO的同时就一定不含有O2,故A项正确。【答案】A16.在某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可能是()。A.Fe3+、Mg2+、Al3+、Cu2+B.H+、Ba2+、Al3+、Na+C.H+、Mg2+、Al3+、K+D.Mg2+、Al3+、Fe2+、NH4+【解析】观察图像可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氢离子,A、D两项不符合题意。从图像看出,最终沉淀不能完全溶解,说明可能有镁离子,C项符合题意。【答案】C阿伏加德罗常数1.2020年11月,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CGPM)第26次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摩尔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单元,这个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基于这一新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了。新定义将于2020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水蒸气通过过量的Na2O2使Na2O2增重2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B.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31 g白磷中含PP键的数目为1.5NAC.1.0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为0.1NAD.4.4 g CO2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有36 g水参与反应,固体增重4 g,转移2 mol电子,若水蒸气通过过量的Na2O2使Na2O2增重2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A项正确;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31 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31 g124 gmol-1=0.25 mol,则其含有的PP键的数目为60.25NA=1.5NA,B项正确;S2-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1.0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有的S2-数目小于0.1NA,C项错误;CO2和N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4,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所以4.4 g CO2和N2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D项正确。【答案】C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5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NH4+的数目为0.5NAB.25 时,pH=12的NaOH溶液含有的OH-数目为0.01NAC.32 g 18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2NAD.质量均为78 g的Na2O2和Na2S固体,其离子总数均为3NA【解析】NH4+在溶液中会水解,1 L 0.5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NH4+的数目小于0.5NA,故A项错误;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OH溶液含有的OH-数目,故B项错误;18O2的摩尔质量是36 gmol-1,32 g 18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是23236NA=169NA,故C项错误;Na2O2和Na2S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之比均为21,质量均为78 g的Na2O2和Na2S固体,物质的量均为1 mol,其离子总数均为3NA,故D项正确。【答案】D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 BaCl2溶液与0.1 molL-1 Ba(OH)2溶液中的Ba2+数目一定相等B.标准状况下,11.2 L C4H8中一定含有0.5NA个碳碳双键C.常温常压下,12.0 g 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为0.2NAD.0.5 mol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5NA【解析】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两溶液中的Ba2+数目,故A项错误;C4H8中不一定含有碳碳双键,故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钠离子,12.0 g 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为0.1NA,故C项错误;每个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62+5=17,0.5 mol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5NA,故D项正确。【答案】D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4NAB.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NAD.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解析】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碘单质,0.2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6NA,故A项错误;NO2和N2O4的实验式都是NO2,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46 g46 gmol-13NA mol-1=3NA,故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2.24 L 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0.1 mol,故C项错误;常温下,铁在浓H2SO4中钝化,故D项错误。【答案】B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0.1NA个NH4+B.7.8 g Na2S晶体中含有0.1NA个Na2S分子C.若100 mL某饮料中含钠离子23 mg,则钠离子浓度为0.01 molL-1D.28 g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碳碳双键【解析】铵根离子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铵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1NA,A项错误。Na2S是离子化合物,晶体中不存在Na2S分子,B项错误。n(Na+)=0.023 g23 gmol-1=0.001 mol,故c(Na+)=0.001mol0.1 L=0.01 molL-1,C项正确。若28 g全为乙烯,其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NA个碳碳双键,若全为丙烯,则其物质的量小于1 mol,因此28 g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小于NA,D项错误。【答案】C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中质子数为1.8NAB.28 g C2H4和C2H6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目为4NAC.60 g乙酸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AD.1 L 0.1 molL-1 HF的水溶液中HF共价键数目为0.1NA【解析】标准状况下,CH3OH为液体,无法计算2.24 L CH3OH的物质的量,故A项错误;C2H4和C2H6的摩尔质量不同,28 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含有的H原子数无法计算,故B项错误;60 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乙酸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8NA,故C项正确;HF溶于水后部分电离,共价键部分被破坏,溶液中含有的HF共价键数目小于0.1NA,故D项错误。【答案】C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B.3.4 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C.标准状况下,11.2 L氯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D.常温常压下,92 g C2H6O中所含乙醇分子数为2NA【解析】由于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2 mol SO2和1 mol O2反应生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充分反应后得到的SO3的分子数小于2NA,A项错误;3.4 g氨气为0.2 mol,含有NH共价键数目为0.6NA,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氯气和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含有1 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NA,C项正确;分子式为C2H6O的物质可以为乙醇或二甲醚,D项错误。【答案】C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2 mol NO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为0.1NAC.常温常压下,28 g CO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D.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A【解析】NO和O2在常温下发生反应2NO+O22NO2,反应产生的NO2会进一步发生可逆反应2NO2N2O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NO与1 mol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O2,由于一部分NO2转化为N2O4,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2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甲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28 g CO的物质的量为28 g28 gmol-1=1 mol,由于1个CO分子中含有14个质子,所以1 mol C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C项正确;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30 g30 gmol-1=1 mol,由于1个乙烷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所以1 mol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7NA,D项错误。【答案】C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1 mol NH4Cl固体中含NH4+数目小于0.1NAB.常温常压下,2.24 L O3中氧原子数目为0.3NAC.4.6 g NO2、N2O4混合气体中原子数目为0.3NAD.常温下,pH=1的硫酸溶液中H+数目为0.1NA【解析】NH4Cl固体中NH4+不会发生水解,0.1 mol NH4Cl固体中NH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A项错误;常温常压下,2.24 L O3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氧原子的数目小于0.3NA,故B项错误;溶液体积没有确定,无法计算H+的物质的量,故D项错误。【答案】C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B.标准状况下,44.8 L三氯甲烷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AC.0.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22.4 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解析】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B项错误;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无法计算溶液中的钠离子的数目,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氧气反应后氧元素可能变为-2价,也可能变为-1价,因此1 mol 氧气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在2NA4NA之间,D项错误。【答案】A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5.6 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B.18 g H218O和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9NAC.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D.0.4 mol NH3与0.6 mol 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A【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5.6 g铁的物质的量为5.6 g56 gmol-1=0.1 mol,根据关系式3FeFe3O48e-可知,转移的电子数为0.1 mol83NA mol-1=415NA,故A项错误;H218O和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 gmol-1,且1 mol H218O和D2O所含的中子数均为10NA,则18 g H218O和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18 g20 gmol-110NA mol-1=9NA,故B项正确;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得到的产物为四种氯代甲烷和氯化氢的混合物,则CH3Cl分子数小于1.0NA,故C项错误;4NH3+5O24NO+6H2O,0.4 mol NH3与0.6 mol 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氧气剩余,则部分生成的一氧化氮与剩余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最终生成的一氧化氮分子数小于0.4NA,故D项错误。【答案】B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B.18 g葡萄糖(C6H12O6)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0.6NAC.常温下,0.2 L 0.5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2NAD.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解析】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故A项错误;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18 g葡萄糖中含有羟基的物质的量为18 g5180 gmol-1=0.5 mol,故B项错误;根据原子守恒,N原子物质的量为0.2 L0.5 molL-12=0.2 mol,故C项错误;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8 g56 gmol-183=0.8 mol,故D项正确。【答案】D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35.5 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B.60 g甲酸甲酯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 L PH3与3.4 g H2S气体分子所含电子数目均为1.8NA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O2和Na2O所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NA【解析】35.5 g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而氯气和碱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 mol氯气转移1 mol 电子,故0.5 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A项正确;甲酸甲酯和葡萄糖的实验式均为CH2O,60 g甲酸甲酯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有CH2O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含2NA个碳原子,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 PH3与3.4 g H2S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而PH3和H2S中均含18个电子,故0.1 mol PH3和0.1 mol H2S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8NA,C项正确;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明确,故其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不一定是NA,D项错误。【答案】D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L pH=1的H2SO4溶液,含H+的数目为2NAB.质量均为1.7 g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含有的质子数均为0.9NAC.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D.1 mol C2H6O含有CH键数目一定是6NA【解析】10 L pH=1的H2SO4溶液,n(H+)=0.1 molL-110 L=1 mol,所以含H+的数目为NA,A项错误;1.7 g羟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由于每个羟基和氢氧根离子中都含有9个质子,所以0.1 mol羟基与0.1 mol氢氧根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0.9NA,B项正确;Cl2溶于水,只有少量与水反应产生HCl和HClO,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NA,C项错误;C2H6O表示的物质可能是CH3OCH3,也可能是CH3CH2OH,所以1 mol C2H6O含有CH键数目不一定是6NA,D项错误。【答案】B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含0.1 mol Na2SO4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B.2 g由H218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C.1 mol CnH2n+2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A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2、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解析】溶液中阴离子有SO42-和OH-,SO42-是0.1 mol,故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A项正确;H218O和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故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个H218O和2H2O中的质子数都为10,所以0.1 mol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B项正确;1 mol CnH2n+2中含有(n-1) mol碳碳键,(2n+2) mol碳氢键,总共有(3n+1) mol共价键,故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A,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氯原子的数目为NA,由于Cl2部分溶于水,所以溶液中Cl2、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小于NA,D项错误。【答案】D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6 g金属钠与氧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目不一定为0.2NAB.25 时,1 L pH=4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4NAC.常温常压下,32 g SO2与11.2 L CO2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0.5NAD.一定条件下,丁烷催化裂化生成1 mol C2H4时,消耗丁烷的分子数目为NA【解析】金属钠与氧气反应,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1,4.6 g金属钠与氧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目一定为0.2NA,故A项错误;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pH=4的NH4Cl溶液中c(H+)=10-4 molL-1,则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10-4NA,故B项正确;常温常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