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二化学复习材料班级 姓名 座号 1、(2020福建高考10)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2、(2020新课标全国)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B. C. D. 3、(2020山东高考14)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4、(2020重庆)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5、(2020四川)25时,在等体积的 pH=0的H2SO4溶液、0.05mol/L的Ba(OH)2溶液,pH=10的Na2S溶液,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0:10:10 B.1:5:510:510 C.1:20:10:10 D.1:10:10:106、(2020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100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7、(202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醋酸溶液的,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则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C盐酸的,盐酸的D若1mL的盐酸与100mL溶液混合后,溶液的则溶液的8、(2020天津卷)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 c(CH3COO)9、(09年福建理综10)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10、(09年广东理基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BAl3、NO3、Cl、CO32、Na可以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11、(09年天津2)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3-)均增大12、(09年海南6)已知室温时,0.1mo1/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 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13、(09年山东理综15)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酸溶液分别是稀、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a的数值比c点Ku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14、(09年上海化学20)(双选)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3B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00倍15、(09年天津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16、(2020全国II卷6)等浓度的系列稀溶液:乙酸、苯酚、碳酸、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 )A B C D17、(09年全国理综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B CD18、(09年重庆理综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Ba(OH)2、 Na2SO3、FeCl3、KCl BNa2SiO3、Na2SO3、KNO3、NH4ClCNH3H2O、H3PO4、Na2SO4、H2SO4 DNaHCO3、C6H5COOH、C2H5OH、HCl 19、(2020福建卷)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在pH = 12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B在pH 0的溶液中,、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D由01 mol一元碱HA溶液的pH3, 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 + H2OHA + OH-20、(09年安徽理综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4、H、NO3、HCO3 BK+ 、Al3+、SO42 、NH3H2OCNa+、K+、SO32、Cl2 DNa+ 、CH3COO-、CO32、OH- 21、(09年江苏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Mg2、I、NO3C含有0.1 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 Na、Fe3、NO3、SO4222、(09年全国理综卷I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ABa2、NO3、NH4、Cl BCa2、HCO3、NH4、AlO2 CK、Ba2、Cl、HSO3 DMg2、NH4、SO42、K23、(09年四川理综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2、H+、Cl、HSO3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CFeCl2溶液:K+、Na+、SO42、AlO2D=0.1 mol/L的溶液:Na+、K+、SiO32、NO324、(09年重庆理综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AlO2、BrBH、Fe2、SO42、NO3CK、NH4、CO32、OHDCa2、Al3、NO3、Cl25、(2020广东非公开11)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26、(2020江苏高考1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27、(2020天津)25时,向10ml0.01mol/L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 )A.pH7时,c(C6H5O)c(K+)c(H)c(OH)B.pHc(C6H5O)c(H)c(OH)C.VC6H5OH(aq)10ml时,c(K+)c(C6H5O)c(OH)c(H)D.VC6H5OH(aq)20ml时,c(C6H5O)+c(C6H5OH)=2c(K+)28、(2020全国II卷9)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29、(2020上海卷)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NH4+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OH-= H+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NH4+SO42-H+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OH-=H+HS-+H2S30、(2020四川理综卷)有关100ml 0.1 mol/L 、100ml 0.1 mol/L 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个数: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C.溶液中: D.溶液中:31、(09年全国理综卷I10)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32、(09年广东9)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c(Cl2)=2c(ClO-)+c(Cl-)+C(HCl)B氯水中:c(Cl-)c(H+)c(OH-)c(ClO-)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D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33、(09年江苏13)(双选)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42)c(NH4)c(OH)c(H)B0.1molL1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CNa2CO3溶液:c(OH)c(H)c(HCO3)2c(H2CO3)D25时,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c(CH3COO)c(OH)c(CH3COOH)c(H)34、(09年上海化学17)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HCO3)c(ClO)c(OH) Bc(ClO)c(HCO3)c(H) Cc(HClO)c(ClO)c(HCO3)c(H2CO3) Dc(Na)c(H)c(HCO3)c(ClO)c(OH) 35、(09年四川理综12)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氨水、盐酸、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B水电离出的c(H+):C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D和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福州文博中学11-12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材料四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2、符号:H 3、单位:kJmol-14、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规定:吸热反应:H 0 或者值为“+”, 放热反应:H 0 或者值为“-”5、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 燃料的燃烧、 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大多数化合反应能量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H0反应物生成物吸热反应: C+CO2 , H2+CuO、C+H2O、Ba(OH)2.8H2O+NH4Cl、CaCO3高温分解、大多数分解反应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 (吸热反应)7、反应热的本质: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H=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需要吸收的总能量注意:例如:1molH2和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的反应热的计算。1moLH2分子断裂开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Cl2分子断裂开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2molHCl分子形成2molHCl键放出431kJmol-12mol=862kJ的能量,所以,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需要吸收的总能量=862kJmol-436 kJmol-1-243kJmol1=183kJmol-1【相关练习】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2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化学键HHClClClH键能/(kJmol1)436243431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A862 kJmol1 B679 kJmol1 C183 kJmol1 D183 kJmol13.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PO 360 kJmol1;P=O 585 kJmol1;PP 198 kJmol1;O=O 498 kJmol1。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H_。4CO(g)与H2O(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H2O(g)要放出41 kJ的热量BCO(g)和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CO2(g)和H2(g)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 H41 kJmol1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由C(石墨)C(金刚石)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2)标出对应的反应热;(3)标明反应所处的外界条件(常温常压时,可不注明)。【相关练习】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C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2已知3.0 g乙烷完全燃烧在常温下放出的热量为155.98 kJ,则下列关于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C2H6(g)7O2(g)=4CO2(g)6H2O(l) H3 119.6 kJmol1BC2H6(g)O2(g)=2CO(g)3H2O(g) H1 559.8 kJmol1CC2H6(g)O2(g)=2CO2(g)3H2O(g) H1 559.8 kJmol1DC2H6(g)O2(g)=2CO2(g)3H2O(l) H1 559.8 kJmol13已知: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CH4(g)2O2(g)=CO2(g)2H2O(l) H890 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 C14 D234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2(气态)与适量H2(气态)反应,生成NH3(气态),放出92.2 kJ的热量_ _。(2)1 mol N2(气态)与适量O2(气态)反应,生成NO(气态),需吸收68 kJ的热量_ _。(3)1 mol Cu(固态)与适量O2(气态)反应,生成CuO(固态),放出157 kJ的热量_ _。(4)1 mol 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需要吸收131.3 kJ的热量_ _。(5)卫星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1 mol N2H4(气态)在O2(气态)中燃烧,生成N2(气态)和H2O(气态),放出534 kJ的热量_ 。5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 _ 。又已知:H2O(l)=H2O(g)H44 kJmol1。则11.2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kJ。三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一)、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大小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量筒、碎泡沫塑料或硬纸板药品:盐酸(0.5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0.55 molL1)。3实验步骤(1)制作简易的量热器(如图所示) (2)用量筒准确量取反应溶液,准确测量温度(精确到0.1 )。(3)将溶液混合反应,记录终止温度。(4)重复实验步骤(2)(3)三次。4.实验数据的处理H,其中Qcmt。【相关练习】1在一800 mL的大烧杯中放入碎纸屑,把盛有50 mL 0.50 molL1盐酸的200 mL烧杯放到大烧杯中,两只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用泡沫塑料板做成大烧杯盖,通过盖子插入一根玻璃搅拌棒(末端呈半圆环的玻璃棒)和一只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迅速往盐酸溶液中加入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盖好,搅拌溶液,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保持稳定时,记录读数,取出装反应液的烧杯,倒出溶液,清洗干净,保持内外杯壁干燥。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用这一实验可以粗略测定中和热。(1)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2)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3)烧杯如果不盖泡沫塑料板,所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2H2SO4溶液和KOH溶液反应时有热量放出,并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中和反应的实质:_。(2)判断E1和E2的大小关系:E1_E2。(3)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用20 g NaOH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放出_ kJ的热量。 用0.15 mol Ba(O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kJ的热量。(二)、盖斯定律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解释: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3应用: 对于进行得很慢的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的反应,产品不纯(即有副反应发生)的反应,测定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三)、反应热的计算1反应热计算的主要依据是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反应过程的焓变等数据。2反应热的计算方法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系数包括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练习】1已知298 K、101 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s) H2834.9 kJmol1 4Al(s)2O3(g)=2Al2O3(s) H3 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2已知:(1)Fe2O3(s) C(s)=CO2(g)2Fe(s)H1234.1 kJmol1(2)C(s)O2(g)=CO2(g)H2393.5 kJmol1 则2Fe(s)O2(g)=Fe2O3(s) 的H是()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 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3由H2和O2反应生成4.5 g水蒸气放出60.45 kJ的热量,则反应:2H2(g)O2(g)=2H2O(g)的H为() A483.6 kJmol1 B241.8 kJmol1 C120.6 kJmol1 D241.8 kJmol14已知2H2(g)O2(g)= 2H2O(l);H=571.6 kJmol1 CO(g)O2(g)= CO2(g);H=282.8 kJmol1现有CO、H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710.0 kJ,并生成18 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A80% B50% C60% D20%5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应的热效应。 P4(s,白磷)5O2(g)=P4O10(s) H12 983.2 kJmol1 P(s,红磷)O2(g)=P4O10(s) H2738.5 kJmol1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四)、燃烧热和中和热1概念:101kPa时,1_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1。2燃烧热与中和热的重要区别(1)反应环境的区别:燃烧热必须是燃烧反应而且是完全燃烧,有O2参加;而中和热是稀溶液中的酸碱中和反应。(2)反应实质不同: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3)规定物质不同:燃烧热是1 mol纯物质被燃烧;中和热是生成1_mol_H2O。【相关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数值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CO(g)O2(g)=CO2(g) H283 kJmol1BCH4(g)2O2(g)=CO2(g)2H2O(g) H802.3 kJmol1C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DH2(g)Cl2(g)=2HCl(g) H184.6 kJmol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3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 411.0 kJmol1和1 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14已知反应: 101 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1; 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 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稀H2SO4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mol1的热量5下列说法或表示法不正确的是()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B已知2H2(g)O2(g)=2H2O(l)H571.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C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 kJmol1,若将含1 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Ba(OH)2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在101 kPa、25 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285.8 kJmol16.已知: H+(aq)+OH-(aq)=H2O(l); H57.3 kJmol1。现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浓硫酸、稀醋酸分别和1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和H3的大小关系为 ( )A. H1=H2H3 B. H3H2H1 C. H3H1H2 D. H2H17.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117kJ/mol125KJ/mol的热量,但1,3环己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H 23.4kJ/mol,以上事实表明( )A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B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吸热反应C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 D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四.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原电池电极的判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石墨等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能量转换: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子、离子的移向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迁移,阳离子向正极迁移原电池形成条件有电解质溶液,并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构成闭合回路1原电池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几种常见化学电源(1)酸性锌锰干电池 构造:正极:石墨碳棒;负极:锌皮;电解质溶液:糊状氯化铵电极反应:负极:Zn = Zn2+2e- 正极:MnO2+ NH4+ + e-MnO(OH) + NH3电池反应:Zn2NH4Cl2MnO2ZnCl22MnO(OH) + 2NH3(2)碱性锌锰干电池( 以氢氧化钾代替氯化铵做电解质)电池反应:Zn + 2MnO2 + H2O = Zn(OH)2 + Mn2O3其电极反应如下:负极:Zn+2OH-Zn(OH)2+2e- 正极:2MnO2 + H2O +2e-Mn2O3 + 2OH-(3)铅蓄电池 电池反应: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构造: 负极:铅;正极:二氧化铅;电解质溶液:硫酸溶液。电极反应:PbO2 + Pb + 2H2SO4 2PbSO4 + 2H2O负极:Pb + SO42- PbSO4+2e- 正极:PbO2 + 2e- + 4H+ + SO42- PbSO4 + 2H2O优点: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可多次充电,反复利用。(4)氢氧燃料电池电池反应: 2H2 + O2 = 2H2O 优点:能量利用率高构造:负极:氢气;正极:氧气;电解质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 负极:2H2 + 4OH- 4H2O+4e- 正极:O2 + 4e- + 2H2O 4OH-3金属的腐蚀(以钢铁腐蚀为例)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电极反应】负极(铁原子):Fe 2e- = Fe2+正极(碳原子):2H+ + 2e- = H2【环境】酸性较强的溶液的溶液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环境】酸性较弱的溶液或中性溶液的溶液【电极反应】负极:Fe 2e- = Fe2+正极:2H2O + O2 + 4e- = 4OH-4金属的防护加覆盖层牺牲阳极的阴极防护法(原电池原理)外加电源的阴极防护法(电解原理)金属的防护电化学防护改变金属内部结构电解池电极的连接:阴极和外加电源负极相连;阳极和外加电源正极相连电极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子、离子的移向电子由负极流向阴极,再由阳极流向正极阴离子向阳极迁移,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影响离子放电的因素离子浓度:当两种离子放电能力相差不大时,离子浓度可能改变它们的放电顺序。例如电解ZnCl2溶液,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Zn2+ + 2e- Zn电极材料:活泼电极做阳极,电极自身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阳离子的放电能力与金属活动顺序相反电解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前金属的盐溶液(或碱溶液),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F-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氧酸、含氧酸盐、氟化物,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上放电。用惰性电极电解铝离子以后的阳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以后的阴离子所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相当于电解水 5电解池6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食盐水 装置:立体隔膜电解槽 电解前食盐水的精制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Fe3+,Fe3+、Ca2+、Mg2+在电解过程中生成Fe(OH)3、Ca(OH)2、Mg(OH)2,而堵塞石棉隔膜空隙,SO42-影响产品的纯度,所以这些杂质离子必须除去。除去杂质离子的操作及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NaOHNa2CO3过滤HCl或NaOH BaCl2Na2CO3过滤HCl电极反应: 阴极:2H+ + 2e- H2 阳极: 2Cl- - 2e- Cl2电解反应:(2)电解法精炼铜粗铜的成分:铜(锌、铁、镍、银、金、铂等)电极的连接:粗铜做阳极,和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纯铜做阴极,和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解液:硫酸铜或硝酸铜溶液电极反应 阳极:Cu Cu2+2e-,Zn Zn2+2e-,Ni Ni2+2e- 阴极:Cu2+ + 2e- CuAg、Au、Pt不发生反应,沉积到阳极底部,叫做阳极泥。(3)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叫电镀。电极的连接:镀层金属或惰性电极做阳极,和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镀件金属做阴极,和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如铁上镀铜,铜(或石墨)做阳极,铁做阴极。电镀液的选择:选择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如铁上镀铜,选择硫酸铜溶液做电镀液。电极反应:阳极:Cu=Cu2+ +2e-,阴极:Cu2+ +2e- =Cu电镀的特点:若镀层金属做阳极,电镀过程中溶液中阳离子浓度不变;若用惰性电极做阳极,电镀过程中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减小。【相关练习】1、有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作原电池电极时,Z为正极;Y和Z的离子共存于电解液中,Y离子先放电;M的离子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M B. XZMY C. MZXY D. XZYM2.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下列物质不宜选用的是( )A.NaOH B.H2SO4 C.NaCl D.Na2SO43、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恢复到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AgNO3(AgNO3) 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4、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3 6 B.12 3 C.9 31 D.3 2 1 5、白铁(铁上镀锌)马口铁(铁上镀锡)铜质奖章(铁上镀铜),当镀层破坏后,铁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 B C D 6、用Pt作电极,电解串联电路中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的200mL0.3molL-1 NaCl溶液和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松备战22025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火材料特性试题及答案
- 中级会计创新思维测试试题及答案
- 聚焦2024年无人机考试的高难度试题及答案
- 高级会计必考试题及答案攻略2024年
- 考试经验分享与试题及答案
- 选择性清创术与护理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消防事业发展新趋势试题及答案
- 临床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回顾
- 民用航空器维修行业前景试题及答案
- 中医外科学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课件
- 《带上她的眼睛》课件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疑难病例讨论护理
-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范本)
- 棋牌室运营方案策划书
- MOOC 大学摄影-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赛事承办合同
- (高清版)DZT 0248-2014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
-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 太空舱民宿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