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1页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2页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3页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4页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思考: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想想那一个材料更适合做细胞膜?,塑料袋,普通布,弹力布,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资料一】,时间:19世纪末1895年人物:欧文顿(E.Overton)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脂质更容易通细胞膜,提出假说: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资料二】,时间:20世纪初实验: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膜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问题:细胞膜是由哪些化学成分构成的?,验证假说: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资料三】,时间:1925年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思考:细胞膜中的脂质为什么会排列为连续的两层呢?,【资料四】,时间:1959年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实验: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图4-4),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为什么不是“脂质-蛋白质-脂质”呢?,思考:“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这种静态的三明治模型有何不足呢?,【资料五】,时间:20世纪60年代实验:科学家用扫描电镜技术和冰冻蚀刻技术揭示了细胞膜结构中的蛋白颗粒,实验表明:蛋白质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的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资料六】,时间:1970年人物:LarryFrye等(图4-5)实验:,结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资料七】,时间:1972年人物:桑格和尼克森提出假说:流动镶嵌模型,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流动的),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2)功能:参与膜的构成,有载体、识别等作用,(运动的),3、糖类,(1),(2)位置:分布于膜的外侧,(判断膜内外表面的重要标志),(3)作用:,识别、信息交流(糖蛋白、受体);保润滑(富含水分,保护免受干旱),4、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练习,1、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水B、糖类C、蛋白质D、磷脂,答案:,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答案:,3、脂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B、细胞膜上有搬运脂质物质的载体蛋白C、细胞膜外有一层糖蛋白D、磷脂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