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优化,NetworkOptimization,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谢金星办公室:理科楼2266#(电话:62787812)Email:jxie,清华大学课号:70420133,第4章动态规划(DynamicProgramming),2,动态规划问题的例子,例(续例1.2)最短路问题(ShortestPathProblem),许多网络优化问题要用到动态规划技术,S,T,特点:多阶段决策-子决策仍然最优-动态规划(DP)技术,动态规划R.E.Bellman(1950s),3,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若干个可能的策略(Policy)(如行动、方案)中选取最好的策略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决策模型包含三个最基本的因素:(1)自然状态(或简称状态,State):这是指决策活动中决策者无法控制的一些因素,即决策时客观对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状态的集合称为状态集合或状态空间.(2)策略:这是指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可以采取的行动方案.策略的集合称为策略集合或策略空间.(3)益损值:这是指决策活动中决策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所获得的收益或损失值.它是策略和状态的函数,也是决策活动的目标和基础.,4.1.1多阶段决策模型,战略决策(高层决策)、战术决策(中层决策)、操作决策(基本决策)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单阶段决策(一次决策)、多阶段决策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或风险型决策(随机决策、模糊决策),4,多阶段决策过程,多阶段决策(Multi-StageDecisionMaking),是将决策问题的全过程恰当地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每个子过程为一个阶段),以便按照一定的次序去求解.阶段一般是根据时间和空间的自然特征来划分,以便于问题的求解为目的.描述阶段的变量称为阶段变量,一般用k表示.从第k个阶段开始点到全过程终点的过程称为后部子过程,或k子过程.,在多阶段决策问题中,状态表示每个阶段开始时所处的自然状况或客观条件.描述过程状态的变量称为状态变量,一般用xk表示第k个阶段的状态变量.,当过程处于某个阶段的某个状态时,从该状态演变为下一个阶段某状态的选择,称为决策(抉择,Decision).描述决策的变量称为决策变量,一般用uk表示第k个阶段的决策变量,而用Uk(xk)表示第k个阶段xk状态下的所有允许决策的集合.,5,状态转移方程,无后效性的多阶段决策过程,动态规划中,多阶段决策问题具有无后效性(马尔科夫性质),即当某阶段的状态一旦确定,则此后过程的演变不再受此前各状态和决策的影响,或者说“未来与过去无关”.即由状态xk出发的后部子过程可以看成一个以xk为初始状态的独立过程.,相应于后部子过程(k子过程)的决策序列称为子策略,记为pk,n(xk),所有允许子策略的集合记为Pk,n(xk).,由所有各阶段的决策组成的决策序列称为全过程策略,或简称策略,记为p1,n(x1).可供选择的所有全过程策略的集合构成允许策略集合,记为P1,n(x1).其中能使总体性能达到最优的策略称为最优策略,一般记为,6,一般记为,无后效性的多阶段决策过程-准则函数及可分性,准则函数/指标函数(CriterionFunction)是衡量策略好坏的尺度(益损值).定义在全过程上的准则函数相当于目标函数,一般记为V1,n(x1;p1,n),或简记为V1,n定义在k子过程上的准则函数,记为Vk,n(xk;pk,n),简记为Vk,n准则函数在第k阶段一个阶段内的取值称为第k阶段的准则函数,记为vk(xk;uk),最优性原理中,准则函数具有(阶段)可分性,即,7,4.1.2最优性定理,定理4.1设有一个准则函数可分的无后效性的多阶段决策过程,阶段变量k=1,2,n,允许策略是最优策略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1kn,当初始状态为x1时,有(4.3)式中,即是由给定的初始状态x1和子策略p1,k-1所确定的第k阶段的状态.,证明:必要性.设允许策略是最优策略,则,8,最优性定理,充分性.设允许策略满足定理的条件(4.3),为任一允许策略,则,因为,所以,是最优策略,证毕,9,“全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不管该最优策略上某状态以前的状态和决策如何,对该状态而言,余下的诸决策必定构成最优子策略.”即:最优策略的任一后部子策略都是最优的.,4.1.3最优化原理,这只是最优性定理的一个推论,即最优策略的必要条件.,10,建立动态规划模型的基本过程是:(1)正确划分阶段,选择阶段变量k.(2)对每个阶段,正确选择状态变量xk.选择状态变量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要能够正确描述受控过程的演变特性,二是要满足无后效性.(3)对每个阶段,正确选择决策变量uk.(4)列出相邻阶段的状态转移方程:xk+1=Tk(xk,uk).(5)列出按阶段可分的准则函数V1,n.,假设问题的目标是极小化,42动态规划基本方程,11,逆序递推,fk(xk)表示第k阶段初始状态为xk时,k后部子过程的最优准则函数,12,顺序递推,fk(xk+1)表示第k阶段(结束)状态为xk+1时,起始阶段到k阶段(可以称为k前部子过程)的最优准则函数,优点:1、动态规划方法可以处理广泛的实际优化问题;2、可以得到各阶段的一系列最优解.,缺点:隐式枚举方法-指数算法,当问题规模较大时,也会遇到维数障碍(维数灾)的问题.,13,例4.1(资源分配问题)某公司现有M台设备准备分配给该公司所属的N家工厂.当分配台uk设备给工厂k时,工厂k利用这些设备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假设非负)为gk(uk)(假设为非降函数).应当如何分配设备资源,使得公司总利润最大?,上述问题可能是非线性整数规划,甚至gk(uk)没有显式表达式,43应用动态规划方法的几个例子,14,状态变量xk-第k阶段初分配者手中拥有的设备台数.由题意可知x0=M,xN+1=0,资源分配问题,阶段k的准则函数为,共有N个工厂,可以把问题分解为N个阶段:当阶段k=N时,把手中设备分配给工厂N;当阶段k=N-1时,把手中设备分配给工厂N-1;依次类推;在任意阶段k时,把手中设备分配给工厂k;当阶段k=1时,把手中设备分配给工厂1.,决策变量uk-第k阶段分配给工厂k的设备台数(),15,资源分配问题,用fk(xk)表示将手中资源xk分配给工厂k,k+1,N时的最大利润,原问题即为计算f1(M),M=4,N=3,边界条件f4(x4)=f4(0)=0,k=3时:(增函数),具体计算(例),16,资源分配问题,k=2时:,17,资源分配问题,k=1时:,最优解,最大利润为.,推广1:二维(或多维)资源分配问题,推广2: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如:,M=4,N=3,18,例4.2(Single-levelUncapacitatedLotsizing)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用以满足市场需求,且已知在时段t中的市场需求为dt.在某时段t,如果开工生产,则生产开工所需的生产准备费为st,单件产品的生产费为ct.在某时段t期末,如果有产品库存,单件产品的库存费为ht.假设初始库存为0,不考虑能力限制,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可以保证按时满足生产,且使总费用最小?(WagnerWhitin,1958),单产品、无能力限制的批量问题,假设在时段t,产品的生产量为xt,期末产品的库存为It(I0=0);用二进制变量yt表示在时段t工厂是否进行生产准备.,19,可以只考虑,当ct为常数,目标函数变为,单产品、无能力限制的批量问题,可以证明:一定存在满足条件的最优解.,假设费用均非负,则在最优解中,即,用ft表示当t时段初始库存为0时,从t时段到T时段的子问题的最优费用值,最优值(费用)为f1.计算复杂性为,20,旅行商问题-动态规划方法,例4.3(旅行商问题,即TSP)NP-Hard,记n个城市为1,2,n.对于给定的集合和,记C(S,k)是由城市1出发,遍历S中每个城市恰好一次,最后终止在城市k的最优费用.,则当S中只有一个元素k时,C(S,k)=d1,k;当S中有多于一个元素时,C(S,k)=,这一方程的求解要求对一切给定大小的集合S及S中的每个可能的元素k,计算C(S,k)的值.,当时,如果C(S,k)的值对都已经通过计算得到,则最优环游的最小费用为,21,上述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都是非多项式的.但是,如果与完全枚举法所需进行的(n-1)!次环游的枚举相比,其计算量的节省是明显的.,旅行商问题-动态规划方法,计算中所需的加法和比较的次数等于,如果我们把C(S,k)的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