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天然太极图,义篇,太极图是原始的天文图。它是我们的祖先,通过立竿见影方法来分方向,辨冷热的实测图,是将一年中太阳影子的长短用曲线相连而成的黑白图。黑白分成为两条阴阳鱼,鱼尾黑白的夹角为23度26分21秒,黑代表阴,白代表阳。它们头尾相接结合成一个整体,天地和万物的变化和发展,都在太极图阴阳变化之中。,天地是一个大太极,人是一个小太极,作为太极文化的太极拳,将阴阳观念贯穿在运动的全过程。阴阳平衡是人体机能的正常体现,也是太极拳每个动作要严格分阴阳、分虚实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太极拳名称的由来。,源篇,“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王庭创编”。【陈王庭】:明末庠生,曾任温县乡兵守备,晚年隐退,过“忙来时耕种,闲来时造拳”的生活。他综合当时军队和民间流传的各家拳法,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吸取阴阳和经络学说,创编成五路拳法。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到十四代传人陈长兴,将陈式太极拳精简归纳,创造性地演变成如今的陈式太极拳框架。陈式太极把拳术、中医吐纳、导引、经络学和易经阴阳八卦五行学结合,外似处女,内似金刚。如行云流水,轻盈运转而连绵不绝,形成陈式太极拳独有之特色。,流篇,杨式太极拳:杨福魁(1799-1871)字露禅,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仆,后随陈德瑚回陈家沟家中做杂活。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见杨聪明伶俐,殷勤做事,诚恳为人,且爱拳术,与陈德瑚商议后,收其为徒。露禅用功练拳,常常深夜苦练,因乏时在长凳上打盹休息。因长凳窄,一不小心便摔掉下来。他醒后继续演练,如此七年之久,终于练成,遂拜别恩师与掌柜,离陈家沟回乡。他回到河北永年县后,经别人推荐,到北平教授拳术,打败无数名家高手,名声大震,被请入清廷皇宫与王府中授拳。由于所学者皆为贵族子弟,金枝玉叶,不适合大体力运动,随使其动作简化,姿势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为中架。再经其孙澄浦修改而成为现在流行的杨式太极拳。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柔和,绵里藏针,姿势顺达。杨澄甫(1883-1936),在北平、上海、广州享有盛誉,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等,是杨式太极拳一代著名宗师。,武式太极拳: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于同乡杨露禅大架套路,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陈长兴教拳。陈长兴介绍他向十五世陈清萍学拳,陈清萍的架小而紧凑合,加圈缠丝,是陈式太极拳小架套路的支流。武禹襄在杨式大架、陈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现代的武式太极拳。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为真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拳为业,武式太极拳开始外传。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孙式太极拳:孙禄堂(1860-1930)河北完县人。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在北平有“活猴”孙禄堂美称。形成现代的开合鼓荡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述真等。,吴式太极拳:杨露禅在清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其学拳,后又学于杨班候。全佑传其子鉴泉,后鉴泉从汉性吴,名吴鉴泉(1870-1942)。其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不忘动,具有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拳徒甚众,逐步形成现代流行的以柔化见长的吴式太极拳。,人篇,陈氏掌门人:陈小旺/陈正雷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它在运动时不断旋腰转背,旋腕转膀,旋踝转膝,形成一动全动、贯串整体的一系列螺旋动作。这路拳速度快爆发力强。,杨氏掌门人:傅声远这套拳是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拳架舒展筒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它适合大多数人学习,老少皆宜。我国太极拳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推广,杨式太极拳立下很大的功劳。,武氏掌门人:乔松茂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小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大套拳以柔顺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最明显的特点是其身形要求做到斜中求正、行步走的是川字步。,吴氏掌门人:马海龙它是由武禹襄在学习陈式太极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式不同于陈式和杨式,自成一家。其特点:姿态紧凑运作舒缓,步法严格分清虚实,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出手不过足尖。,孙氏掌门人:孙永田他先学形意拳,又学八卦掌,再学太极拳。他把三家拳融会贯通后,创立了孙式样太极拳。他的特点: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时皆以开合手相接。故又称活步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朱天才,理篇,宇宙洪荒,天地杳冥,元阳上布,动静离合而立象,万物遂生。人生于世,寒暑燥湿,失之调理,阴差阳错,而病魔缠身,形槁体弱。仔细观察物质世界,无一不处于阴阳动静运动中。从宏观到微观也都有太极浑圆之理。太极拳集导引、经络、阴阳学说于一体,即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实有健身、祛病、技击之妙用。,太极拳是艺术之拳。太极拳是动态的艺术,是动中有静,动静相兼的艺术,是高品味的松柔动态运行艺术。上海已故的太极拳大师傅钟文先生曾说过:太极拳是一门高级艺术。大师们在演练太极拳的时候,他们的神意与太极的阴阳浑为一体,上下相随,虚实分明,动态似行云流水,每个动势均为弧线。运行在环形路线中,飘来飘去似描绘着一个个圆环。可以这样说:太极拳是武术中的舞蹈。,太极拳是养身之拳。人体中分布十二条经络。它充满了气血,并不断地运行,如果什么地方受阻就痛了。太极拳就是通过阴阳和虚实的变化,使经络畅通无阻,从而达到养身的目的。,太极拳是礼仪之拳。中华民族是礼仪之帮,从不主动欺负别人。太极拳可以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高尚品德。它的一招一式都是先礼后兵,都先让一招然后再进攻自卫。,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太极拳和一般健身操不同,除去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深呼吸及横膈运动,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专注心静、用意,这样能中枢神经系统起到良好的影响作用,从而给其他系统及器官活动、改善等打下良好基础。这些都是从传统养生、中医学、现代医学多方面获得论证的益生理论。,益篇,1呼吸,3排汗,2运气,4对称,6长气致柔,5用意,7适动,8心境,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呼吸还配合意念,就是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太极拳锻炼的呼吸方式要求深长匀柔,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经过长期的锻炼,可使呼吸频率减少,增强呼吸效果,保持肺组织有弹性,发展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大肺活量,提高肺通气量和氧结合率。,1,外篇“龟吸大法”?Q:减少呼吸频率对身体有何好处?A:有人研究发现,龟呼吸一次,人要呼吸15次,龟的呼吸比人长15倍,所以龟可以活100多年甚至几百年。这就是深呼吸长寿的道理。人一昼夜呼吸21600次,如果每天练习,使呼吸缩短一半,那么寿命就有可能延长一倍。,太极拳锻炼要气达梢节。人体从外形的四肢八节、筋骨皮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补润泽。良好的血液循环、充盈的血液供给,既是人体各部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人体生命长短的根本条件。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还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2,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除通过眼、耳、鼻、口七窍和谷道排泄外,机体内分泌主要靠汗腺外排。除此,汗毛与汗毛孔尚具有保温、散热的自然调节功能。因此,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调、电扇,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时,却又导致了人体皮肤保暖、散热功能的下降。由于汗毛变懒、汗遥壅塞、肌肤的通透性弱化,人体内脏分泌物、沉积物以及病毒等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阴阳温热失衡,这样那样的疾病便会不染自生。而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家功法,在肌肤的锻炼上有其独到之处。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开合收放之中导引肌肤的膨缩和毛孔的张闭。比一般不练拳的人较好地保持了肌肤的纯洁性和通透性。内分泌渠道畅通,病毒垃圾不易滞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长。,3,习惯定势一方面提高了动作效率,一方面也酿成了人体运动的缺陷。外形的单向运动,天长日久,使大脑中枢神经减弱了逆向调节功能,由此势必导致人体内部机能的左右失衡。右强则左弱,左强则右弱。强者易瘦,弱者易病。太极拳的造型结构,恰恰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换、身形上下互补、形成内外如一的对称运动。抽招换式强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发力时,讲求前吐后撑、上枯下踩。周身上下对立统一、浑然一体。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保持了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克服了单向运动致病缺陷。,4,人体老化,最先发于神经系统的萎缩和衰竭。任何一条神经的萎缩,都将直接导致人体某一器官功能的下降。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她是一种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体的运动。太极拳行功走架,全神贯注,以意导气,所有外形变化,一招一式无不讲求意在身先,意不动身不动,意动身随,意静形止。太极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种意念运动,其次才是形体运动,也即人们常说的形神兼备。反之,练功心不静,意不专,形散意乱,内外失调,便失去了太极拳的运动本质。,5,太极拳运动适度、动静相间;行功走架,进退往来但用意不用拙力,消耗不大;就心境而言,行功走架中强调放松入静。走架或推手时摒弃杂念,动中求静,神意专注,以一念代万念,所以说外形别动心犹静。太极拳的这种独特运动方式,对保持人体机能的中和平衡态量为适宜,故而久练可使人延年。,6,凡是生命力旺盛者,其肢体或肢干都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凡是行将死亡的有机体,都会变得僵硬,枯萎。就人体而言,老年人骨质疏松发脆、关节旋转不灵、韧带松弛、血管干瘪等,无不是失去柔韧性的结果。欲使人体康壮不衰,就必须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弹性。太极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撑裆开胯,抻筋拔骨,缠绕拧翻,所有招式动作,无不在划弧走圆中完成。这种螺旋运动的内含,其实就在于强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内脏各部器官的弹性,亦即柔韧性。,7,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寿。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贪饮、贪食、多忧、多虑、多思、多恼、多惊、多恐,凡欲有多必伤。中医认为,哀伤神、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虑伤心、恐伤肾、食多伤胃。太极拳的锻炼过程就是调节心性的过程。行功走架时,身心各部讲究松、静、空、灵,举手投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难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进阶指南中级心理咨询面试题集及解析
- 栽树知识技能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全真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测试卷及解析
- 公务员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校长防汛培训知识讲座课件
- 2025年初级美容美发师实操技能测试卷
-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安全培训
- 磐安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
-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