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游区PPT课件_第1页
天津旅游区PPT课件_第2页
天津旅游区PPT课件_第3页
天津旅游区PPT课件_第4页
天津旅游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天津市行政区划,天津由于明朝燕王朱棣在此地渡河夺了天下,故定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的地方。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市区依海河而建,景色优美。海河五大支流在此汇合入海口,为天津的母亲河。天津基本信息面积:11,917.3平方公里人口:常住人口1,293万行政区划分:共16个。其中,1个副省级新区(滨海新区)、12个市辖区、3个市辖县(静海县、宁河县、蓟县)。,广播电视塔,天津广播电视台塔,位于市区西南的天塔湖中,津门十景之一,景名“天塔旋云”。塔高415.2米,是世界第六。可同时播出数套电视及广播节目。天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楼、天线五部分组成,在248-278米处的塔楼内设有瞭望厅和旋转餐厅,在第二层的瞭望厅内有望远镜可以观看景,色,旋转餐厅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如果说白天的天塔要用雄伟壮观来形容的话,那么夜晚的天塔则要用瑰丽多彩来描述。夜色和霓虹灯给了天塔一种别样的风情。如今的,天塔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和广播电视发射多功能于一体。还可为公安、消防、交通、气象、通讯、环保等提供综合性服务。,黄崖关长城,黄崖关长城在蓟县北3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始建于公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景区。黄崖关长城东达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关,西接北京平谷的将军关,全长42公里,是中国古长城的一部分,有楼台66座,即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东军事险要之地。自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军民协力共计修复边墙3250米,敌台20座,为中国修复长城工程中最长的一处。1990年,黄崖关长城被选入“津门十景”。,黄崖关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城因此得名。,黄崖关长城以关城为中心,向泃河两崖延伸,东芝半拉缸山有悬崖为屏。西抵王峁顶山,有峭壁为倚,全段长城建筑在海拔736米的山脊之上。这一段长城建筑特点是:台墙有砖有石,敌楼有方有圆。砌垒砖有空心有实心。,黄崖关长城以年代久,变化多,布局巧,设施全成为长城建筑史上的杰作,有长城博物馆、“水关”、“八卦城”、石刻碑林等景点。,1994年以来,黄崖关长城先后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十佳青少年文化活动娱乐场所”等称号。,古文化街,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1989年,以经营景泰蓝、苏绣、内画水晶为主的乔香阁落户古文化街。20年来,乔香阁适时扩大经营范围,并将销售渠道拓展到了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如今,乔香阁内的商品种类增多至景泰蓝、苏绣、内画水晶、珍珠、翡翠、翡翠手镯、工艺伞、工艺宝剑、华服等十几种。还有店主独具匠心手工编织的水晶、珍珠、碧玺各种材质的项链。在这条街上还有多家老字号店铺,像果仁张、皮糖张、崩豆张、泥人张等全国闻名的老字号招牌。,盘山风景区,位于天津蓟县城区西北,属燕山余脉,被誉为“京东第一山”,景区面积106平方千米。盘山风景区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于一身,为国家5A级景区。盘山风景奇秀,清乾隆皇帝曾28次游盘山,发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盘山山势雄伟险峻,峰峦秀丽清幽,以“五峰、八石、三盘”著称。,盘山风景区,从盘山西路登山,山势呈上、中、下三盘,景色各异,上盘松、中盘石、,下盘水,人称“三盘之胜”。盘山人文景观丰富,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重,历史上曾建有72座寺庙、13座玲珑宝塔,一座皇家园林。现有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舍利塔等古代建筑。盘山现已恢复开放了五大景区,三百余处景点,建设开通了入胜、云松、挂月三条客运索道,开通了景区环保观光车。盘山脚下有高中档宾馆十多家,独具特色的农家院300多户。,水上公园,天津水上公园位于市区西南部,水上公园始建于1950年,面积为125公顷。其中,水面面积为75公顷,陆地面积为50公顷,绿化面积达35万平米,园林花木近200个品种,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2009年,水上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定位为“北方西湖,水上四季”。,天津水上公园由三湖五岛构成(东湖、西湖、南湖;春岛、夏岛、秋岛、冬岛、灜岛)。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荷花吐艳,玉带碧水之间众岛与眺远亭遥相辉映;七座石拱桥与多处仿明清建筑争相媲美;三处明清式长廊镶嵌绿茵之中;“水景长堤”、“水晶广场”多姿水景,步移景异,异;诱人眼帘;盆景园、神户园、水生植物园风格独具,美不胜收;翠堤览胜、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韵等景观区域季相突出。,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塘沽区东南,海河入海口两岸。该区域地处天津市区东部约45公里处,紧邻塘沽区开发区,距塘沽区中心约8公里。,遗址公园规划四周范围为:东至海河渔船闸引河主航道和海河入海口主航道连线,西至滨海大道西侧,200米的吹泥地中的小路,南至津沽路东的草地的南缘,北至滨,海大道与海河渔船闸引河主航道交点,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在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炮台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鸦片战争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大部分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1901年清政府签辛丑条约,炮台被拆毁,仅余遗址,唯有南岸“海”字炮台,上砖下石建筑,内部三合土夯实,还保存完好,为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抗御外侮的铁证。,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南市食品街南市食品街的4个门楼为仿清式古建筑,高245米,宽16米。门楼屋顶为重檐殿式木结构。8个飞檐翼角外观一致,翼角头上装有琉璃瓦套兽、戗兽和龙、凤、狮、仙人走兽。绿色琉璃瓦屋面,正脊的两头安有两个正吻兽。屋檐下的额仿、垫板、梁枋上,有金碧彩画。,食品街聚集了我国的8大菜系,在南市食品街即可寻到其中的6大菜系,分别是鲁菜馆(山东风味)中的蓬莱香饭庄、聚英德饭馆、华林酒家、九河楼海鲜菜馆、野味餐厅、凤凰(图库酒家);苏菜馆(江苏风味)中的苏州得月楼;川菜馆(四川风味)中的峨嵋酒家;徽菜馆(安徽风味)中的古井大酒家;粤菜馆(广东风味)中的羊城酒家、潮州餐厅、天津香港餐厅;浙菜馆(浙江风味)中的浙江酒楼;湘菜馆(湖南风味)中的津湘饭庄;闽菜馆(福建风味)中的津闽餐厅。,津门三绝(食品),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包子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狗不理包子被公推为“天津三绝”食品之首。它不仅用料精,口味好,做工上还有明确的标准,特别要求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来品尝狗不理的朋友们可以数一数,保准没错!历经了一百四十多年的狗不理包子,除了传统口味的猪肉包、三鲜包,现在还有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百包百味,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狗不理包子不仅在历史上为慈禧太后喜爱;今天,也深得大众百姓和外国友人的青睐!,桂发祥麻花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天津三绝食品之一,用优质糯米作皮面,优质红小豆、赤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成品外型呈扁球状,淡金黄色,皮外酥脆内软粘,馅心黑红细腻,香甜适口,是津门多年来深受欢迎的标志性特产。耳朵眼炸糕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由于精工细做,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加之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旺销不衰。1957年该店加入公私的合营,78年经市饮食公司定名为“耳朵眼炸糕店”。,.,22,津门三绝(民艺),.,23,泥人张泥人,泥人张彩塑为天津的一种民间文化,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4,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雍、乾至光绪初期为鼎盛期,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勾、刻、刷、画、裱等纯手工制作。杨柳青年画具有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二零零七年六月八日,天津杨柳青画社获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二零一零年五月九日,世博天津活动周开幕,杨柳青年画作为参展项目向世人展示。,风筝魏风筝,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从此成为受国内外众多博物馆所青睐的珍贵藏品。“魏记”风筝选材讲究,做工细致。风筝面多以丝绸和绢为材料,骨架则选用弹性较大、质地细腻的福建毛竹。精工制作出的风筝造型逼真生动,色彩富于传统民族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