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1、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 盍:为何不。垣墉:墙壁。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1)其子(患)之患:_ (2)(弗)食鸡则已耳弗:_ (3)(去)饥寒犹远去:_ 2翻译下列句子。 (1)是非若所知也。 译文:_ (2)不病于无鸡乎? 译文:_ (3)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_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_ (江苏沈沙沙设计) 2、重寸阴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於饥寒,富贵则流於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於上,体貌衰於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节选自曹丕典论论文): 尺璧:直径一尺之大璧,极珍贵的玉石。营:治理。千载之功:根据上文系指“立言”。迁化:死去。 注释 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1)(贱)尺璧贱:_ (2)贫贱则(慑)於饥寒慑:_ (3)富贵则(流)於逸乐流:_ (4)(遗)千载之功遗: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月逝於上,体貌衰於下。 译文:_ (2)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译文:_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 4请写出两句关于时间的名言。 (1)_ (2)_ 译文 古人轻视直径一尺的碧玉,却重视极短暂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白白流逝过去罢了。可是,人们多数都不愿发奋努力:处在贫贱的境遇中就畏惧饥寒之迫,处在富贵的环境中就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立言。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消逝,而人的身体容貌也在一天天衰老,很快地随同万物一起迁移消亡,这是胸怀大志的人最痛心的事啊! (河北高志峰设计) 3、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 逆旅:旅馆。过客:过路的旅客。浮生:以为世事无定,生命短促,好像浮萍生活在水面上一样。几何:多少,多久。秉:执持,拿。良:确定。以:原因。烟景:指春天的景色。大块:指大地。假:借,这里是提供的意思。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天伦:旧时用为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群季:众位弟弟。季,幼小。惠连:指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在这里,李白是借以赞喻众弟的才华。康乐: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世称谢康乐。这里作者是借以自喻。幽赏:幽雅地观赏。琼筵:华贵的筵宴。羽觞:古代的酒器。“罚依金谷”句:晋代石崇,家有金谷园,经常宴客于园中,当筵赋诗,没有写成的就罚酒三杯。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逆()秉()筵()觞() 2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1)群季(俊季)_(2)何伸(雅怀)_ (3)幽赏未(已)_(4)(皆)为惠连_ 3下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之:万物之逆旅会桃李之芳园 B以:良有以也以草虫为林 C乐:序天伦之乐事不亦乐乎 D游:秉烛夜游神游其中 4翻译下列句子。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_ (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_ 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_ 6走进春天你会有怎样的感悟?用一个排比句表达你的感悟。 答:_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在世好像做梦一般,寻欢作乐能有多久?所以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里游玩,实在是有道理的。何况温暖的春天用它瑰丽的景色在召唤着我,天地万物又提供我如锦似绣的图像呢?现在我们聚集在桃李芬芳的名园,畅叙父子、兄弟之间的乐事。弟弟们才华出众,都像谢惠连一样;而我吟哦诗篇,独自以为不如谢灵运而感到惭愧。幽雅地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还没有完结,高谈阔论又转入到清新的话题。大家围坐在花丛中,摆开丰盛的宴席,频频举杯在皎洁的月光下酣醉。没有出色的作品,怎么能抒发幽雅的情怀?如果有作诗不成的,就照金谷园的成例罚酒三杯。 (湖北黄松海设计) 4、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注释:并日而食:两天才能吃到一天的饭。非计:不正确的计谋、策略。进趋:赶快进兵。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寄:_ (2)兵甲已足 兵甲:_ (3)思惟北征 思:_;惟:_ 2在两个选段中,先后出现了“先帝”、“陛下”等称呼,下列概括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先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陛下”指的是刘备。 B“先帝”指的是汉高祖刘邦,“陛下”指的是刘禅。 C“先帝”指的是刘备,“陛下”指的是刘禅。 D“先帝”指的是刘备,“陛下”指的是孙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_ (2)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译文:_ 4甲乙两段文字不仅都提出了“北征”的建议,而且还分析了当时的“有利条件”,请从文章中找出表现“有利条件”的句子。 甲文:_ 乙文:_ 5通过以上两个选段的阅读,结合三国演义和其他有关史籍,你认为诸葛亮对蜀汉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对诸葛亮的这一态度持何看法? 请用一个双音节词来概括诸葛亮对蜀汉的态度:_ 我的看法:_ (阎永锋设计) 5、柳敬亭说书张岱 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口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齚舌死也。 注释 白文:只说不唱的说书,即评书,评话。找截:补叙插说和剪裁煞停。(口勃)夹(b goi):吆喝的声音。筋节处:紧要处,关键处。沽(g):买。謈(b):因痛而大声呼喊。甓(p):砖。著色:渲染,描绘。掉舌:犹鼓舌,即开口说话。咕哔(ch b):低声细语。欠伸:打哈欠,伸懒腰。丙夜:半夜三更。素瓷:白色瓷器。此处指白色雅洁的茶具。齚(z):咬 1解释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叱咤:_ (2)款款:_ (3)疾徐:_ (4)谛听:_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指代意义。 (1)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 其:_ (2)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 之:_ 3翻译下列句子。 (1)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 译文:_ (2)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译文:_ 4武松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重要人物。除了文中讲到的“景阳冈武松打虎”外,小说中还有_、_等与武松有关的精彩故事。 5请概括这则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答:_ 6柳敬亭说书的高超艺术技巧和才能,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 (向明康设计)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车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令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音节。(每句只标一处) 以 天 下 之 所 顺,攻 亲 戚 之 所 畔。 2解释下列句于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委而去之 委:_ (2)多助之至 至:_ (3)七里之郭 郭:_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_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_ 4文章作者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_思想的代表人物,请再举出一个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并简要说出其主要思想。 答:_ 5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例说明。 答:_ 6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 (赵树林设计) 7、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乙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同阵)在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国王的亲兵)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同檎)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读音qng,勍敌强大的敌人)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读音gu,老,高年),获则取之,何有於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叁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读音chn,队列参差不齐)可也。” (选自左传子鱼论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又何间焉间:_ (2)肉食者鄙鄙:_ (3)小信未孚孚:_ (4)小大之狱狱:_ (5)楚人伐宋以救郑伐:_ (6)国人皆咎公咎:_ (7)寡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鼓:_ (8)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及: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人见。问:“何以战?” 译文:_ (2)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_ (3)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译文:_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译文:_ (5)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 译文:_ (6)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 (7)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译文:_ (8)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译文:_ 3请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对象- A公与之乘。指代:_ B登轼而望之。指代:_ C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指代:_ D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指代:_ 4选文甲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答:_ 5你从选文乙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_ 6请简要评价一下鲁庄公、宋襄公这两个人物。 鲁庄公:_ 宋襄公:_ 7选文甲与选文乙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你从内容、结构及语言等方面作一个简单比较。 答:_ (胡涛海设计) 8、观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现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天下之伟观山观:_ (2)震撼激射,吞大沃日沃:_ (3)如履平地履:_ (4)皆披发文身文: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译文:_ (2)倏尔黄炯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译文:_ 3文中为什么要写到观潮人之多? 答:_ 4第段是怎样描绘海潮的壮观景象的? 答:_ 5展示特长。(选择自己擅长与喜欢的一个题目作答) (1)拟对联。(自拟一副对联,描绘文中水军演习的情景) 上联:_ 下联:_ (2)绘插图。(用简笔勾勒的方法在方框内给上文描绘浙江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文字配上一幅插图) (3)描场面。(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岸上观潮”的场面)(不超过100字) 答:_ (周旺平设计) 9、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文,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肾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虏人欲得某文。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为之;阴冀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虏人大喜,以大宗城卤获妇饷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朱熹记孙觌事) 注释 虏营:金国。下句的“虏人”:金国皇帝。某文:这里指投降的文书,降表。孙觌(d):宋代文学家,工诗文,尤擅骈文,为人无行,被人不齿。阴冀:私下里希望。宿成:早就写好。大宗:与皇帝同宗亲近的贵族;卤获;虏获。饷:赏赐。孙觌活到89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C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过湘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其后每语人曰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B然则子之在虏营也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 译文:_ 4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则在记叙中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8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人人都有“义”,只是“贤者能勿丧耳”。 C.乙文中的孙觌很快就写好“降表”,而且文句优美,其目的是为钦宗皇帝分忧。 D乙文中的孙觌就是甲文中孟子所说的“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那一类人。 5联系甲文的内容,根据乙文中人物的言行,你认为孙觌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 (朱正连设计) 10、祖士少好财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履?”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祖士少”句:祖士少、阮遥集均为人名。屐(j):木头鞋,泛指鞋。屏当:料理,收拾。簏(l):竹箱。量:“双”的意思。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诵读节奏。 未 知 一 生 当 著 几 量 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人有诣祖诣:_ (2)倾身障之障:_ (3)或有诣阮或:_ (4)于是胜负始分始:_ 3请用自己的话说出当有人去拜访祖士少和阮遥集时,他们两人各在干什么? 答:_ 4“于是胜负始分”,作者并未言明谁胜谁负,你认为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为什么? 答:_ 5本文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_ (钟庆平设计) 11、召伯忧民汉韩婴 昔者周道之盛,召伯在朝,有司请营召以居。召伯曰:“嗟!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于是出而就蒸庶,于阡陌陇亩之间而听断焉。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说,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尔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关而歌之。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邵伯所茇。” (选自韩诗外传,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 召伯:周武王之子。下文“邵伯”同此。营召以居:为召伯营造房屋。蒸庶:平民百姓。蒸,通“烝”(zhng),众陇亩:意指“田野”。垄,田地分界的埂子。听断:处理决断。稔:庄稼成熟 。元元:平民百姓。蔽芾(pi):植物弱小或树叶初生状。茇(b):在草间住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而就蒸庶就:_ (2)民给家足给:_ (3)倍力以劝劝_ (4)阡陌陇亩阡陌:_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宇的一项是( )。 A召伯暴处远野。 B百姓大说,耕桑者倍力以劝。 C.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与“庐于树下”中的“庐”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策之不以其道。 D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 译文:_ (2)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 译文:_ 5召伯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效法或借鉴?“甘棠之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_ (朱贤中设计) 12、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注释 街宇: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三径:庭院里的小路。扶老:拐杖。岫(xi):山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豁然: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怡然:_ (3)舟遥遥以轻飏飏:_ (4)引壶觞以自酌引: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 屋舍俨然 B载欣载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眄庭柯以怡颜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D策扶老以流憩 策之不以其道 3根据相应选段用文中原句回答: (1)甲段中表现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 (2)乙段中以景来衬托作者归田的欢快心情的句子是: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_ (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文:_ 5就两段选文各自体现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进行比较,然后谈谈你的看法。 甲段:_ 乙段:_ (耿世诚设计) 13、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可爱者甚蕃蕃:_ (2)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盛:_ (3)陶后鲜有闻鲜:_ 2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_ 3仔细体会上文,用自己的话概述莲花的特点,并写出一位具有莲的特点的历史人物。 答:_ 4仔细揣摩上文,说说文章为什么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后面。 答:_ (朱碧玉设计) 14、记承天寺夜游田贺书设计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 2请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至:_ (2)怀民亦未寝 寝:_ (3)相与步于中庭 庭: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译文: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_ 5抒情寓于叙事、写景之中是本文的突出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_ 15、黄志伟设计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乙】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选自孟子) 1.下列各项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有()。(不定项选择) A.故曰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B.人告之以有过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以天下之所顺人告之以有过 D.是与人为善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2.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不恰当的项有()。(不定项选择) A.委(放弃)而去(离开)之B.兵(兵器)革非不坚利也 C.夫(大丈夫)环而攻之而不胜D.禹闻善(善于)言 3.请根据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_ (2)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_ 4.请用单竖线和双竖线把【甲】文的大小层次分别标示出来。 5.【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它们的顺序能交换吗?为什么? 答:_ 6.请从【乙】文中选取恰当的词句作为语段的标题,并说说它的本意和词义变化。 答:_ 7.请用【甲】文中的原句回答“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的原因。 答:_ 8.【甲】文谈到决定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_ 9.【甲】【乙】两文的结构完全相同吗?请作具体比较分析。 答:_ 10.两个语段的朗读语气完全相同吗?试作简要分析。 答:_ 参考答案文言文参考答案1赵人患鼠参考答案: 1(1)担心(2)不(3)离2(1)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2)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3)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分析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为了维护大的利益,就要容忍小的弊端。 2重寸阴参考答案: 1(1)意动用法,以尺璧为贱(2)恐惧(3)放纵(4)丢弃、遗弃2(1)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消逝,而人的身体容貌也在一天天衰老。(2)很快地随同万物一起迁移消亡,这是胸怀大志的人最痛心的事啊!3做事应当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能只看眼前的一点儿小利。4略 3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参考答案: 1略2(1)才华出众(2)幽雅的情怀(3)止(4)都3B(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把”)4(1)何况温暖的春天用它瑰丽的景色在召唤着我,天地万物又提供我如锦似绣的图像呢?(2)大家围坐在花丛中,摆开丰盛的宴席,频频举杯在皎洁的月光下酣醉。5本文抒发了作者与兄弟聚会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愉悦之情。(大意相同即可)6例如:走进春天,我会越发意气风发地去享受春阳的温暖;走进春天,我会更加朝气蓬勃地去开辟崭新的天地;走进春天,我会倍加努力地去描绘人生壮丽的诗篇。4.(1)托付(2)军队和装备(3)所思所想;只有,只是 2. 3.(1)这就是我用以报答先帝而尽忠陛下的职分啊。(2)(自从)我承受遗命那天(开始),(每日)睡不安宁,吃不好饭。 4.【甲】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乙】文:“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5.诸葛亮对蜀汉的态度:忠诚;我的看法:允许从各个角度来谈,此略。 5柳敬亭说书 1(1)吆喝(2)慢慢(3)快慢(4)仔细听 2.(1)指代柳敬亭(2)指代世上其他读书人 3.(1)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他就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2)说得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吞有吐,有高有低,合情合理,深刻精妙。 4.水浒传 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 5.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柳敬亭讲述水浒故事的情景,表现了柳敬亭高超的说书艺术才能。 6.在复述课文、讲述故事和进行演讲这些学习活动时,均可以学习和借鉴柳敬亭的说书艺术技巧。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1)放弃(2)极点(3)外城(4)限制 3.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而已,战就一定胜利。(意思对即可) 4.儒家 例如: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相友爱。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老子、孙子等,思想略) 5.用双重否定排比句,强化语势。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其他举例正确,言之有理也可)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1)参与(2)目光短浅(3)为人所信服(4)诉讼案件(5)攻打(6)归罪(他)(7)击鼓(进攻)(8)到 2.(1)于是入宫觐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2)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3)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4)(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5)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6)司马公孙固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7)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裔,也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列的军队。”(8)君王不懂得作战,强敌的军队,在险隘的地方不能成列,这是上天赞助我们。 3A曹刿 B齐师 C商 D.楚军 4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非肉食者”曹刿的“远谋”,即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5.要知己知彼,审时度势,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本本出发,不干脱离实际、一厢情愿的傻事,不可沽名学霸王。 6.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应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能放手让曹刿正确指挥,还向曹刿询问战争如此进行的理由,说明他跟昏君还是有区别的。宋襄公不顾国力疲弱,妄想当霸主,不自量力;在与楚国决战时,他想以“仁义”笼络人心,提出了迂腐的主张,拒绝接受正确意见,刚愎自用。 7略 8观潮 1.(1)景象(2)用水淋洗(3)踩(4)画文彩 2.(1)随着潮水越来越近,(潮水)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而来。(2)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 3.观潮人之多是为了说明江潮与精彩的水上表演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为了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与水上表演之精彩。 4.首先是总写海潮之盛,接着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描绘,同时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把海潮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出来。 5.(1)如:艨艟列队从容呈五阵之势;水兵技艺精湛显英豪之勇。(2)提示:图画画面能表现浙江潮之雄伟壮观即可。(3)提示:描绘场面应加入自己的想象,描述语言应生动形象,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91D 2D 3所以(因此)大多数事情是失败的,很少能成功,自身却不能幸免。 4C 5没有廉耻的人;是个卖主求荣的汉奸;是个无义之人;贪生怕死的小人等。(任何一点都对) 10祖士少好财 1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履 2.(1)去、到(2)遮挡(3)有人(4)才 3.祖士少在料理他的财物,阮遥集在吹火给木屐上蜡。 4.好屐者胜,因为他神态悠闲舒适,把爱好作为生命享受。 5.可以谈对爱好的看法,爱好应使人身心受益,而不是怯于见人。 11召伯忧民 1(1)靠近,意为“到”(2)丰足(3)勉励(4)田间小路 2C 3B 4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清洗施工合同6篇
- 广播剧后期课件
- Hsp90β-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医疗救援服务协议书范文9篇
- 2025年芜湖安徽工程大学部分专业技术岗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Glyco-α-muricholanoic-aci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全自动地热恒压供水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科创大数据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第二单元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2025少先队基础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陶艺制作与技法作业指导书
- 《SAP培训资料》课件
-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