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与官德之思考.doc_第1页
人品与官德之思考.doc_第2页
人品与官德之思考.doc_第3页
人品与官德之思考.doc_第4页
人品与官德之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品与官德之思考人生艰辛坎坷,仕途扑朔迷离;但无论何时何地,做人就要讲人品,做官更要讲官德。正所谓经过人生历练,方知人间正道。这是重视人生价值、追求生命意义的人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一、人品是官德的本质 人皆有品。不同的人性格有别,才能各异,人品也不同。下至普通百姓、三教九流,上至商贾大亨、高官要员,性情各异、品类繁多,如此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人品的定义,主要是对人的道德判断,也包括人的全部素质,即人的品格质量。 古人对人品在层次上进行了很细致的划分。唐人赵蕤在长短经一书中将人分成五个层次,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所谓“庸人”,心无信规,口无良言,交友无择,行事无定,见细微而不见大局,随波逐流而难持己。所谓“士人”,心有信念,腹有计谋;智慧不求多,却细细思量;言语不求多,却追求中肯切要;不求做多少事,而要了解所做事情的缘由;处富贵不会有何增益,处贫贱也不会有何损害。所谓“君子”,说话诚实守信,对人心无忌恨;秉性仁义但不炫耀,思虑通达而不武断;对自己的信念始终不渝,自强不息;看去平常自然,似无特别出众之处,但要超过却很难做到。所谓“贤人”,品德合于法度,行为合于规范,言论被天下人奉为道德准则,道性足以教化百姓;使天下富有而不积压财富,普济百姓、度民水火。所谓圣人,道德品性与天地之性融合,了解世事,通达一切;探求万事万物的起源终结,在施“大道”于天下的同时修炼自己的性情;芸芸众生无法了解其德之崇伟,不知其深远浩淼。 张良之师黄石公在素书中把人才品类分为三种:一是“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这种人乃人中之俊。二是“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这种人是人中之豪。三是“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这种人为人中之杰。俊豪杰,分别为三个等级。 孔夫子关于“成人”(即全才)的“五三”标准比较讲究分寸,切合实际。论语记载,子路问什么是全才,孔子先是说:“智”、“清”、“勇”、“艺”、“礼”,接着又说现在的全才也不一定非得这样,只要做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也就可以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正直、勇敢、诚信。 以上几种说法其中的道德判断和才干标准有许多相似之处,因为人的共性存在,人品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范畴。古人对人品的论述,积淀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特质,体现了情感倾向和心理定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和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提倡“德才兼备”,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现在社会的人才观。 人的品质构成中,道德高下是评价人品优劣的主要标准。古人说“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君子“好是懿德”。毛主席说,“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谈到人品,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行。 人品是为“官”者成事之基,立业之本。做官要从做人开始,做官的起点是做人。什么样的“德行”,就是什么样的“人性”,什么样的“人品”自然就是什么样的“官德”了。用百姓的话说,看什么样的官要看他是什么样的人。人品即是官德。在选用干部上,作为领导干部,应把“官德”置于首位,作为被选拔者,应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否则官非清官好官,干部亦非文武兼备,是视事业为儿戏,拿社会开玩笑,对不起群众,对不起俸禄,对不起组织的信任。不管职位高低,有了高尚的品行,才能把为人民服务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成为人民称赞的“好官”。 二、官德是做官的根基“德”的最大特征是“利他”。“大德”源于“大道”,合于天理,顺应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铁肩担道义”,施“大道”于天下者,以天下为己任,是人间楷模,世人尊崇的英雄,是德之极致。鉴于此,官德,首先是对人品中道德品质的放大,就是看他是不是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看他是不是在其位谋其政,是不是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是不是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本,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是小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领导干部的品德如果与人民的意志相违背,终将被人民所抛弃。所以为官者,要做“君子”不作“小人”。时刻牢记以下几点。 ( 一)常想立身之本。守本分是立身之本。对领导干部来说,有本事和守本分好比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领导干部守本分起码要做到三条:一是以诚为本。具体表现在说话要口心一致,办事要言行统一,为人要表里如一,也唯有如此,“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是以实为本。要实事求是,遇事善于明辨是非利害,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三是以公为本。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心地纯洁,公正无私,才能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生长在农村,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深知诚实、公平、守信作为做人之本的重要性。担任领导干部,更不能忘本,忘了做人的基本准则。这是我生活、工作中的一贯做法。这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的,始终不渝。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仅是做人的标准,而且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 (二)常修为官之德。“德之不存,道将焉附。”提高品德修养我觉得要做到三点:一是境界要高。作为领导干部,提高精神境界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当“官”不为发财、为民不遗余力、办事不图回报、工作不讲私心作为基本要求,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制约;二是眼界要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为领导干部,眼界要非常开阔,能够登高望远,深谋远虑。要有战略眼光,把一方社会的发展始终置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下去思考,不能囿于方寸;三是胸怀要宽。“将相头顶堪跑马,公侯肚里好撑船。”古今中外,凡是就成大事业者,多是心地坦荡,胸怀宽广之人。领导干部更应如此,要做一个胸怀宽广的领导。 (三)常怀律己之心。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为清”。为政清廉是对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俗话说:“良田万顷,日食一斗;广厦万千,夜卧八尺。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在名利面前能否持有淡泊之心、超脱之怀,是判断一个人思想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新的时期里,要做到为政清廉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无欲则刚。古人曾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大祸,莫大于不知足。”人有七情六欲,领导也食人间烟火,但在个人欲望上一定要严加克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二是谨防防线。俗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荣誉、金钱、利益、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千万不能动心,一定要谨慎对待“社交圈”和“生活圈”,仔细算好“政治账”、“经济帐”、“社会帐”、“家庭帐”,加强自我约束;三是要慎守坦途。人在逆境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因而也会平安无恙。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骄傲,出问题。愈是在个人成长、进步顺利之时,愈要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时要做到三个自觉,首先自觉改造自己。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人是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目标追求,安全度过“功成”和“身退”两个危险区,不要自毁人生;在价值观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的道理。其次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面前,不伸手,不侥幸,勿忘司马迁的“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想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第三、有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地位、报酬、个人地位方面知足长乐,而把精力放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事业中去。 (四)常谋进取之道。“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在领导的岗位上,组织赋予你一定的权力,首先是交给你一定的责任。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是腐败,一边是政绩,中间是平庸。作为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不仅是组织的要求,也是展示个人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更是一份为人民负责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责任。所以一定要有所作为,不能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反而在其位谋私利,那就不仅是不作为的问题了,而是失职渎职、成为事业的蛀虫,最容易滋生腐败,到那时就是人格崩溃、自毁人生了。 三、修炼人品与官德“器出于养,才出于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好的人品并非与生俱来,好的官德更需后天修炼。儒家崇尚内圣外王之道,在修身方面颇多训示。孔子强调“学”、“思”、“行”;孟子提倡“养气”、“寡欲”、“反求诸己”;中庸则要求做到“自明诚”、“慎独”。现代人要达到人品的优化,则需要在以下三方面下真功夫。 (一)学习。人莫不有长短。善于学习,就能假人之长补己之短。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习不只是读书,更不是读死书,还包括实践,在实践中汲取知识和经验。也就是说的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与肝胆人处事,于无字处读书”,不乏修炼之一道。书本知识要广泛涉猎,而又有所专;无字之书,就是书本以外的知识,还要做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为官不学半个盗”,可见后果严重。 (二)修养。就是在道德、人格、习性等方面塑造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的要求。关于修养,儒家有“三戒”、“九思”之说。所谓“三戒”就是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所谓“九思”就是“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概括起来就是修养可归结为言和行两个方面。古人讲“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一个人如果把一言一行都和人格修养联系起来,就能真正做到克己自律、自强不息。 (三)磨练。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提高自己,是完善人品的关键,正所谓“铄金索坚贞,洗玉求明洁”。任何知识和道德在实践中的融合和贯通,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过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道理人人都懂,过程漫长而艰辛。有人怯阵,有人敷衍。持之以恒最可贵。 品有等级,德有优劣。“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见识,乃有大文章”。人人都求上品,却不知上品来之不易。惟有自我努力刻苦磨练,追求高品位、高格调的人品,才是人生之要义,更是一名为官者的必修课。 做人一辈子,做官一阵子。做一个好人,一个助人为乐、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是我们的基本追求,做个品格高尚的人是我们完成心灵塑造的终极目标。生活不是为了选择做官,但一个人一定要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人品是官德的决定因素。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是好官必须首先是一个好人!也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做个好官,才是一个群众拥护、满意的官。我们允许庸庸碌碌之人存在,我们不苛求每个人都是雷锋,但我们不能允许做官之人有人格方面缺陷。做一个好官是做人的道德升华,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从做人到做官的过程中,道德品质必须保值升值,而不能降值贬值。人品决定官德,官德更提升人品。作为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在群众的眼里都是官,都是人民的公仆。所以要立定根本,先做人后做官,抱定宗旨,为人民办大事,不为自己谋大官。他这样做了,他就从一个普通人上升为一个大家都敬仰、崇尚的人,他的生命价值一定会提升,人生意义也会非同寻常。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众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自己也是最幸福的人。”我们都应该用这样的幸福观来打造自己的人品,塑造自己的人生,最终成为品行高尚、道德至极的领导干部抱老母散步,添了道风景据齐鲁晚报9月15日报道,因80岁的母亲患小脑萎缩难以行动,为了让她活动筋骨,年过半百的儿子老苏便抱着母亲在泉城广场散步。讲究孝道虽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可是说实话,现代人对父母的关爱已大不如前了。看到老苏抱老母散步的新闻,确实让我们感动。应该说,老苏以自己的孝行给泉城广场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而且是一道天然的人文风景。如今在我们周围,子女不孝顺的事情越来越多,有的人虽然自己生活富裕,但是让他们拿出一点钱来孝敬父母,却是难上加难。更有的人置父母于不顾,导致老人连吃住等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有时候,就让我们纳闷:现代人都是怎么了?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最终却落了个晚景凄凉。这种现象多了,就成了普遍的社会问题。看到老苏抱老母亲散步的照片,让我们想起了天下母亲抱孩子的场景。不是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母亲抱大的,可是,当母亲老了,不能动的时候,谁又能像当初母亲抱孩子时那样,经常抱抱母亲呢?我们需要很多这样的正面典型,来唤醒很多人的良知。愿抱老母散步这种感人的场景,在现实中越来越多。愿泉城广场上这一道美丽的风景常在、常新。评论:再谈人品与楼品 作者:王树森 来源:北京晨报 2010-07-08 09:43:45 提要:晚上入睡前,我习惯读上一段古文,因为我觉得先人的文字微言大义,博大精深。再说“作品”,一个楼盘是一系列建筑物的组合,建筑物毕竟不是一件普通的产品,不可移动、不可复制的性质决定了建筑物必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晚上入睡前,我习惯读上一段古文,因为我觉得先人的文字微言大义,博大精深。信手翻阅,看到唐语林中一个“陆元方卖宅”的故事,颇有感触。故事说唐代的陆元方准备卖掉位于东都洛阳的一宗不动产,好容易找到了下家,就在买家将要付款买单的关键时刻,这位陆少保直愣愣地跟人家披露了一条内部信息“此宅甚好,但无出水处耳”。结果可想而知,“买者闻之,遽辞不买”。为此陆先生的家人子侄很不理解,议论纷纷。但陆老先生却态度明朗,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准则“不尔,是欺之也”。宁愿房子不卖,也绝不欺骗消费者。千余年之前的陆元方用实际行动,已经为我们提前破解了“人品与楼品”的课题。读罢这段故事,我转而想到了目前楼市上仍有个别项目存在的华而不实的概念炒作、夸大其词的策划宣传、永不兑现的虚假承诺、有待完善的工程细节。继而又想到了北京晨报搞的“楼品大调查”,想到了蔡照明(微博 博客)先生“楼品及人品”这一宏大而切实的命题,觉得自己有些话要说。说到“品”,我们不妨从中国文字的象形结构上来分析,三人为“众”,三口为“品”。可以说,众人之口即为品,品即是口碑。大众对某人的评价可间接反映出该人的人品。同样,广大购房者对某楼盘的评价即是该楼盘的楼品。说到“楼品”,我认为其至少应涵盖商品、作品、精品、评品这样四个概念。先谈“商品”,目前市场的主流楼盘大多是商品房,是可以公平合法交易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不但要求手续齐全、交易合法、运作规范,同时还必须满足设计的使用功能。再说“作品”,一个楼盘是一系列建筑物的组合,建筑物毕竟不是一件普通的产品,不可移动、不可复制的性质决定了建筑物必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这就要求我们的开发商把建筑产品当做艺术作品,倾注全部情感和精力,追求美感和灵感,把楼盘打造成开发者的匠心之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