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平阳三中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2020、11、1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Br:80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 Ag:108第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醋酸溶于水:CH3COOH =CH3COO- + H+ B熔融状态下的NaHSO4:NaHSO4 = Na+ + H+ +SO42- C碳酸氢钠溶于水:HCO3- +H2O CO32- + H3O+D硫化氢溶于水:H2S 2H+ + S2-2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只有一个水分子能电离,则n是( )A 1104 B 55.6107 C 1107 D 6.0210213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为1.610-15,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D+,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性溶液中pD7B在1L D2O的溶液中溶解0.01mol NaOD(设溶液体积为1L),其中pD12C在1L D2O中溶解0.01mol DCl(设溶液的体积为1L),其中pD=2D向100mL 0.25molL-1的DCl重水溶液中加入50mL 0.2molL-1的NaOD的重水溶液,其中pD24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5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平衡体系中,存在以下电离:H2CO3 H+HCO3- HCO3- H+CO32-,若使溶液的pH增大,则C(CO32-)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6现有pHa和pHb的两种NaOH溶液,已知ba2,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的pH接近于( )A alg2 B blg2 C alg2 D blg27向冰醋酸中不断加水时的变化曲线如右图,若x表示加水的量,则y轴可表示为( )A导电性 BH的物质的量CC(OH) DC(CH3COOH)的电离程度8现有H+ 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溜水稀释至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H+ 浓度仍然相等,则m和n的关系是 m n m n m n 无法确定9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氯化钾10分别在等体积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加入足量镁,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A BCD1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A0.44sB1s C1.33sD2s1225时,某强酸溶液pHa,强碱溶液pHb,且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酸溶液的体积(V1)与碱溶液的体积(V2)的关系是AV1102V2 BV2102V1 C V12V2 D V22V113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该溶液的pH将会(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变 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425时,在浓度均为1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若测得其中C(NH4)分别为a、b、c(单位: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cab C bac D acb15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Cl)c(H+)c(O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16已知,K2HPO4溶液呈碱性,在K2HPO4的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其中磷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平衡为:H+ ,欲使溶液中 、H和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水 B加热 C加氢氧化钠 D加消石灰17某溶液中发生反应:A = 2B + C,A的反应速率(A)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溶液的体积为2L,且起始时只加入A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olL-1min-10t/min20.250.5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02min内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B反应开始的前2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0.375molL1min-1C至2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小值介于0.5mol至1mol之间 D至2min时,c(B)介于1molL1 至1.5molL1 之间 18已知NH4+与HCHO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反应:4NH4+6HCHO(CH2)6N4+4H+6H2O现有一失去标签的铵态氮肥,为了测定其含氮量,称取2.00克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HCHO溶液配成100毫升溶液,再取出10.0毫升,滴入0.100molL1NaOH溶液25.0毫升时恰好完全反应。则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5.0 % B17.8 % C 21.2 % D17.5 %19在Na2S溶液中,下列粒子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c(S2)c(OH)c(HS)c(H2S)Bc(Na+)2c(S2) + c(HS) + c(H2S)Cc(OH)c(H+) + c(HS) +2c(H2S)Dc(Na+) + c(H+)c(S2) + c(HS) + c(OH)20某无色溶液中放入Al片后有H2产生,则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Na、Cl、Ba2、NO3 BNa、Cl、K、BrCS2、Cl、K、AlO2 DHCO3、Cl、Ba2、Na21取某种盐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烧碱溶液、纯碱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后,三支试管中都生成同样的沉淀。此盐是( )A AgNO3 B FeCl3 C Al2(SO4)3 D CuSO422下图为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据图推出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量的浓度正确的是( )ABCDHCl(mol/L)0.120.040.120.09NaOH(mol/L)0.040.120.060.0323向一定量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强碱MOH溶液,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所用的酸过量B 反应生成的盐不水解C 参加反应的酸HA和碱MOH的物质的量相等D 反应后的溶液中C(A)C(M)24把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后,能得到原溶质的是( )把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后,能得到原溶质的是( )A NaHCO3 B FeCl3 C KCl D Na2SO325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分别完全中和X、Y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D若8a、=或)(4)若H(4)理由:H0说明正反应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D物质的量减少。28(12分) N n 仍为Nmol/L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绪饱满进入职场课件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蚌埠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方案
- 幼儿园班务新学期工作方案
- 酒吧营销活动方案年
- 全年销售工作方案
- 调查队面试题及答案
- 旅游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税务延期面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