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语》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docx_第1页
论《国语》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docx_第2页
论《国语》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0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论国语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杜鹃(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郑州450044)提 要:国语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汇编了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昊、越八国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 价值。其外交辞令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言辞的重视,体现了春秋时代记言说理的艺术成就与技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国语在历史文学上开创了古代史学之先河。在记言、记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左传所继承。关键词:国语;外交辞令;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2017003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语”类史书,是我国 传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取之0”其他学者也指出了柳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侧重于记言,兼有记事。国语所载史实 宗元对国语语言艺术的借鉴。如明人胡应麟在少室山房 大多取材于诸国春秋,汇编了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 笔丛史书占毕一中指出:“柳宗元爱国语,爱其文也;非 吴、越八国史实,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汉代史学家韦昭认为, 国语,非其义也。义诡僻则非,文杰异则爱,弗相掩也。好而国语“包罗天地,探测祸福,发起幽微,章表善恶者,昭然甚 知恶,宗元於国语有焉。”清人刘熙载认为:“吕东莱古文关 明,实与经义并陈,特诸子之论也。”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 键谓柳州文出于国语;王伯厚谓子厚非国语,其文 通六家篇定国语为一家,为“春秋外传”。称其为“六经 多以国语为法。余谓柳文从国语入,不从国语出。”fa。23 之流,三传之亚”。近代史学家梁启超评价国语为“史学界 今人谭家健教授在试论(国语)的文学价值一文中总结出 最初有组织之名著。”1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也说国语 国语语言艺术的三大特色是:(一)通俗化,El语化;(二)风 “是一部可以卓自立的书”,并把它同左传并列为“春秋 格多样化;(三)议论条理化。刨94下面,本文从六个方面来论述 经以后的关于春秋史的重要的私人撰述0”见人们对国语 国语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的研究虽然不多,但评价较高。一、引经据典。生动简练国语在国外汉学的研究中,也颇受重视。其中以日本汉 据陈梦家尚书通论统计,国语中引书的内容共有14 学研究学者取得的成就最大。从日文出版的著作来看,桂湖村 处。其中周语8处,郑语l处,晋语2处,楚语3处。 讲述的国语国字解上下两部分于1917年收录于先哲遗著 国语的外交辞令常常引用前人的文献语句或民谣谚语、历史 追补汉籍国字解全书第四十一卷和第四十二卷,比较有价 典故来增强语言或文章的说服力,生动而简练地说明道理,表达 值。此书由东京早稻田大学编辑部编辑,早稻田大学出版社发 思想情感或作为说理的论据。如周语中记载,因晋文公拥立 行。除了日本汉学家对国语有研究外,法国和俄罗斯也有学 周襄王有功,所以周襄王以阳樊等四地赐之,但“阳民不服”,老 者翻译介绍国语。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高级汉语研究所 百姓不愿降服,晋文公便亲率大军包围阳樊城,劝其归附,在这 1985年就出版了由安德烈荷尔曼翻译的国语法文本。该 关键的时候阳樊人仓葛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他引用俗语“武不 本由荷米马蒂进行补充,成为国语重要的西文译本。1987 可觌,文不可匿。觌武无烈,匿文不昭”,强调圣明的统治者,不 年俄罗斯(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塔斯金翻译、介绍和注 要滥用武力,抹灭文明,应该慎武修文以处理争端,仓葛的一番 释的俄文本国语,也是一部重要的西文译本。说辞,有理有据,义正词严,使得本来想用武力征服阳樊的晋文国语各篇文章风格不一,既有长篇大论的铺陈,也有精 公听后由衷地佩服,感叹地说“是君子之言也”,最终晋文公只好 练简洁的概括。记言水平也有区别,周语意蕴深厚,耐人寻 屈从了仓葛的条件,晋军入城,阳民退出,解除了围兵。 味;晋语记载谋略,机智幽默;鲁语小巧精致,语言隽永。又如吴语记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率军吴语越语楚语流畅华美,妙趣横生,以修辞见长。国 亲征越国,吴军很快打败越军并将勾践困在会稽,越国岌岌可 语的外交辞令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言辞的重视,体现了春秋时 危,于是,大臣文种向越王勾践建议求和。越国外交能臣诸稽 代记言说理的艺术成就与技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 郢在向吴王求和时,引用谚语“狐埋之而狐之,是以无成功”,指 要的意义。正如唐代古文大师柳宗元在非国语序中指出: 出像狐狸挖坑一样,挖了埋,埋了又挖,疑虑过甚、反复不定,终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0”46他 究将一事无成,以此鼓动吴王早下决心与越讲和。在此,运用 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参 谚语,通俗易懂,说服力极强。之国语以博其趣0”删3在报袁君陈秀才书中又说:“左 国语外交辞令中运用引用的手法,不仅有力地论证了观万方数据语言17l点,还增加了说理的形象性及文章的文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上文周语中,“阳人不服晋侯”一文,仓葛的辞令也多次运用 如引用诗经,晋语四:“诗云:上帝临女,无贰尔心。”周 反问手法。仓葛先声夺人,表示阳樊人感念周德,不愿归降晋, 诗日:苹萃征夫,每怀靡及。”引用“书日”类,周语中,“单襄 随即反问“谓君其何德之布以怀柔之,使无有远志?”认为晋文 公日:书日: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晋语九,智伯国日: 公首先应该对阳樊人施以恩德,使百姓不生叛离之心,而非“蔑 “夏书有之日: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等等。引用文 杀其民人”,接着指明晋军此次围攻,正好验证“宜吾不敢服 献语句,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是国语外交辞令的一大特色。 也”的合情合理,进一步揭示出军事征伐只适用于“蛮、夷、戎、国语引经据典以证是非,由于经典语言的权威性,不必展开论 狄之骄逸不虔”,打击少数民族的骄纵不恭行为,而弱小的阳樊 述即可作为论据,充满了哲理性语言,更增强了说服力。人只是“未狎君政,故未承命”,因此,只要晋国对我们阳樊人布 二、运用排比。气势恢弘施恩惠,派遣官吏前来晓谕,我们就会“唯官是征,其敢逆命”,国语的外交辞令常常运用排比,说理深入严密,状物充 您又何必烦劳大军围攻呢!随后仓葛又再次反问,“君之武震, 分准确,抒情酣畅淋漓,以超凡的宏大气势,增强说辞的感染力 无乃玩而顿乎?”您这般耀武扬威,难道不会因滥用武力而使将 和说服力。如楚语上中,申叔士论述正面引导的方法:“诵 士困顿吗?仓葛的反问指出随意发动战争,不但不能震慑天 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制 下,而且还会给晋国的声望带来危害。正如周语上祭公谏穆 节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 王征犬戎所指出的那样:“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 以发之,德音以扬之。”连用十个排比句,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无震。”意思是滥用武力,便会使武力失去威慑作用。最后仓葛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楚语下“王孙圉论国之宝”篇。王孙 又连用三个反问,直接表明态度:“不然,其敢自爱也?且夫阳, 圉到晋国访问,晋定公设宴招待他,晋国赵简子佩带着叮咚作 岂有裔民哉?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指 声的玉饰担任傧相,以显示自己的宝物,并以炫耀的口吻问起 出阳樊没有被放逐的恶民,他们都是周天子的父兄甥舅,具有 楚国名玉白珩。王孙圉先是指出了白珩“未尝为宝”,接着陈述 高贵的王室姻亲地位,晋文公怎么对他们如此苛刻呢?仓葛连 “楚之所宝者”乃是观射父、左史倚相这些人才以及“所以备 用反问辞格,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度和深度,最终迫使晋文公 赋,用以戒不虞者也”的物产,再次强调“若夫白珩,先王之玩 改变主意,撤军解围,让阳樊居民迁出。 也,何宝之焉?”随后连用六组排比句:“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 四、擅用对比。突出利弊 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在外交辞令中,运用对比往往能够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特 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征,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极其深刻、鲜明的印象 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王孙圉以不容争辩的 和感受。如周语中,周襄王用狄人的军队去讨伐郑国后,为事实,理直气盛地从正面陈述了“国之宝,六而已”,深刻阐明楚 了感谢狄人相助,襄王打算娶狄人的女子为王后,大臣富辰借 国以人才为宝、以利于国家的物产为宝的主导思想。排比句的 助对比,陈述婚姻的重要性,规劝襄王友爱亲族、遵循礼制。富 运用,增强了说理的气势,令人信服,无懈可击,撼人心魄,充分 辰首先就指出婚姻是滋生祸福的土壤,“由之利内则福,利外则 体现了王孙圉机敏过人、豪放雄辩的语言风格。又如周语中 取祸”,告诫襄王有利于自己的是福,让外人得益则有祸。接着 记载,周襄王为感谢晋文公拥立自己在王城定位,便以土地酬 又列举大量事实从正反两面加以对比,“昔挚、畴之国也由大 劳晋文公,晋文公推辞不受,但请求死后赐以天子之礼隧葬。 任,杞、缯由大姒,齐、许、申、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内利 周襄王不答应,连用三个排比句:“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 亲亲者也。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须由伯姑,郐由叔;c云,聃由郑 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来阐明先王“规方千里, 姬,息由陈妫,邓由楚曼,罗由季姬,卢由荆妫,是皆外利离亲者 以为甸服”的典章制度,极大地增强了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 也。”指出挚、畴因为大任而得福,杞、缯因为大姒而得福,齐、 和情感力量,使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最后,晋文公 许、申、吕因为大姜而得福,陈因为大姬而得福,这些都是通过 不敢请求隧葬,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周襄王赏赐的土地回国了。婚姻使自己获利而和睦亲族的例子;同时,也有不合礼制婚姻 三、连用反问,咄咄逼人招致败亡的,鄢因仲任而亡,密须因伯姑而亡,郐因叔坛而亡, 反问是国语外交辞令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国语 聃因郑姬而亡,息因陈妫而亡,邓因楚曼而亡,罗因季姬而亡, 运用反问,突出论点,强调内容,能够收到极好的表达效果。如 卢因荆妫而亡,这些都是使外人得益而离弃亲族,自己惨遭灭 前文提到在周语中,周襄王为感谢晋文公拥立自己,便以土 亡的事例。这里,大臣富辰运用正反对比,事实清楚,证据确地酬劳晋文公,但晋文公不受土地,而请求死后赐以天子之礼 凿,利弊突出,其利害一目了然。 隧葬。周襄王不同意,在使用三个排比句后,又连用一串反问,又如吴语中,子胥劝谏吴王夫差不要讨伐齐国,以越为 “岂敢厌欲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 心腹之患与齐鲁为癣疥之患对比,越发显现出越患之急烈。吴 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其若先王与百姓何? 王夫差同意越国的求和之后,就大规模地整顿军队,打算攻打 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周襄 齐国。伍子胥进谏说:“越之在吴,犹人之有心腹之疾也。夫越 王层层反问,步步推进,咄咄逼人,以不可阻挡的充沛气势,全 王之不忘败吴,于其心也俄然,服士以伺吾间。今王非越是图, 面深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打消了晋文公的非分之想。又如 而齐、鲁以为优。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而与我万方数据172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争此地哉?必将越实有吴土。”伍子胥把越国比作吴国的心腹 作乐,在简策上写文章向上天祈祷等等。国语运用委婉含蓄 之患,把齐、鲁比作是疥癣一类的小病,把敌对的两股势力加以 的表达方式,不但能够形象地说明道理,还可以阐述复杂的军国 比较,旨在强调越国对吴国的威胁要远远胜过齐、鲁,通过对照 大事、政治利害关系,同时也更易于被人接受。 比较,突出了强大富裕的越国才是吴王要对付的勘敌,警示吴总之,国语的语言质朴流畅,简洁易懂,富于生活气息, 王不考虑对付越国,不去治疗心腹之患,却去操心征服齐国和 较少古奥晦涩,一些记言幽默风趣。国语的语言艺术也受到 鲁国,治愈无关紧要的疥癣小病,将来势必被吴国所灭。伍子 明清时人的推崇,如明人黄省曾在黄五岳集言:“世儒虽以 胥运用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鲜明的印象。浮夸阔诞者为病,然而文辞高妙,精理非后之操觚者可及。”明五、巧用反语,正话反说代学者王世贞更是大加赞誉,在弁州山入四部稿中言:“其国语中还常使用反语,即l=l头、书面表达的意思与内一tL, 所著记,盖列国辞命载书训诫谏说之辞也。商略帝王,包括宇 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并且一般带有讽刺意味。例如 宙,该治乱,迹善败,按籍而索之,班班详核。悉翅二百四十二晋语八,晋平公射鹌鹑,没有射死,便派竖襄去捕捉,但是竖 年之行事。其论古今天道人事备矣。即寥寥数语,靡不悉张驰 襄没捉到。平公于是大怒,把竖襄拘禁起来,准备处死。晋大 之义,畅彼我之怀,极组织之工,鼓陶铸之巧,学者稍稍掇拾其 夫叔向听说后,连夜去见平公,平公把这件事告诉了叔向。作 芬艳,犹足以文藻群流,黼黻当代,信文章之巨丽也。”国语 为大臣,叔向深知直言进谏君主有时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叔 各国的语言各具特色,清代著名文史学家崔述曾经通评各语: 向运用反语表达方式,利用反话来劝谏。叔向说:“君必杀之。 “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2意思是,周鲁多用 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 古制故训来说明道理,语言平实;晋国记言以表现事件与人物 先君唐叔,射鹌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 取胜,语言流畅;吴越二国多外交辞令,显示出接近战国策中 杀之,勿令远闻。”叔向首先表示坚决支持平公,杀掉竖襄,并列 策士恣肆放达的语言特色。最后,借用我国著名文史学家郭预 举先君唐叔在徒林射犀牛,一箭即中,又用犀牛皮做成一副大 衡教授所言,对国语的语言特色加以总结,“于记言中展现 铠甲,所以被封于晋国。现在晋平公继承了先君唐叔的王位, 故事情节,于情节中糅合虚构与想象以及一些充满幽默风趣的 射鹌鹑没有射死,派人捉也没捉着,这是在张扬自己的耻辱。 生动记述,是国语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创新。这不仅是尚 晋平公只有赶快杀掉竖襄,才不致耻辱远扬。叔向运用反语, 书与春秋所无,而且也是左传有所不及的。”“ 入木三分地讽刺晋平公,使语言极富感染力,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注释:六、含蓄委婉。曲折达意(汉)韦昭国语解叙(M梁启超中圉历史研究法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国语外交辞令重视语气变化的效果,言辞谦卑恭敬,语白寿彝国语散论N人民13报,19621016气委婉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如:晋语二白寿彝中国史学史f第一册)M第一篇中,“梁由靡告于秦穆公日:天降祸于晋国,谗言繁兴,延及寡(唐)柳宗元柳河东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君之绍续昆裔,隐悼播越,托在草莽,未有所依。又重之以寡君(清)刘熙载艺概M1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之不禄,丧乱并臻。以君之灵,鬼神降衷,罪人克伏其辜,群臣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f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崔述洙泗考信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莫敢宁处,将待君命。君若惠顾社稷,不忘先君之好”文郭预衡中国文学史长编(先秦卷)M 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中梁由靡不直说晋献公去世,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