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道德理论---百善孝为先_第1页
思想与道德理论---百善孝为先_第2页
思想与道德理论---百善孝为先_第3页
思想与道德理论---百善孝为先_第4页
思想与道德理论---百善孝为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善孝为先,基本字义,1.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敬,廉,道,子贤孙。2.居丧的事:守,吊。3.丧服:戴,衣。,古时对孝的理解,孝,善事父母者。说文孝利亲也。墨子经子爱利亲谓之孝。贾子道术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孝,文之本也。国语周语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诗鲁颂泮水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旧唐书,“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二十四孝,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弃官寻母涤亲溺器,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戏彩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孝是道德总部把孝变成一种时尚,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从四世五世同堂中追求天伦之乐。中国人的逻辑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齐家,然后治国,再平天下。它讲共体。所以儒家的那个“仁”字是“两个人”,就是干任何事的时候都先想到别人。如果儿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想到父母这就是仁,父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想到儿女,还是仁。最后,不但想到父母,还想到非血缘关系的人,就是真正的仁了。,孝是道德总部把孝变成一种时尚,所以在过去,孝是一个道德总部。因此古人从孝着手进行道德建设,真是太聪明了。过去讲举孝廉,其实孝和廉是统一的,如果一个人真有孝心他就会有廉心。他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粮食是养活我们的,所以不敢浪费。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廉,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孝子。不尽孝就是一种浪费,贪污就是一种浪费。最大的节约是道德的节约。,孝是道德总部把孝变成一种时尚,在古代,哪个县要是发现一个逆子,县长要把城墙砍去一角,以示忏悔没有教育好这一方人民,并警示他人。一个社会把孝如此公约,如此维护,哪一个儿女敢不孝敬父母?现在,孝之所以式微,一如诗经所云,“式微式微,胡不归?”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把孝狭隘化,肤浅化。大孝是什么?建功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父母觉得脸上有光、开心。,重建孝的体系,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社会主体或者政府要有一个倡导。第二,孝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要跟上去。第三,整个社会要行动起来,化民成俗,把孝变成一种风尚。,不孝敬老人已不是一年两年事了,而是自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繁荣起来后,不孝敬老人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村有一句话叫,养儿防老,可是现在养儿并不能防老,儿孙满堂也并不能防老,为什么子女有吃有喝,老人却无家可归?,我对“孝”的前景是乐观的。我认为老年人自身也要调整心态,依赖性不能太强。“孝”是一种感觉,来源于相互间的理解和爱,这关键是需要双方调整心态,靠一方硬压另一方是逼不出“孝”来的,那种亲情纽带没了,一切也就都成了形式,也就没有意义了。父母和子女应当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孝”是发展的,不能固守僵化去强求子女无条件顺从,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心态的调整,我觉得以旧标准去说什么“人心不古”并没有什么意义。,专家观点,吴泰昌(文学评论家):我认为“孝敬”就是子女在情感和物质上对父母尽义务,含有敬重的意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完美的“孝”应当在内既是一种子女对父母的真爱,在外又是一种合乎道德规范的尽义务的行为,两者达到统一。当然,也不能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孝敬,父母也应理解子女,双方在情感上达致某种良性的互动才有意义。我更欣赏意外惊喜式的“孝”,父母子女如天天住在一起,因为不是一代人,必然会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也就会有矛盾。而分开住后互相能想着,有空再聚聚,感情就会更深。当然如住在一起,因为条件不允许的缘故,父母也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子女,不要在生活习惯上强求一律,来家长那一套。,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我认为“孝”这个词的含义应该是一种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尊重态度与回报行为,这里面既有物质层面的关怀,也有精神上的慰藉,但与二十四孝图中的那种“孝”不同,决不是那种无原则的顺从。孝敬能带来父母与子女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个词本身的世俗色彩在增强,伦理律令的色彩在日益淡化。我认为判定“孝”与“不孝”的标准可能应该是看这两代人是否相处得和谐;如果不和谐,是否责任在子女一方。,对“孝”的前景我还是抱持着一种较乐观的态度,因为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家庭服务的社会化,将为父母和子女确立某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奠定基础,人们对“孝”的认识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情感意义可能会得到强化,而经济意义反而可能淡化。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舆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