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船歌》呈示部分析报告_第1页
《六月—船歌》呈示部分析报告_第2页
《六月—船歌》呈示部分析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月船歌呈示部曲式分析报告一、概述1、关于钢琴套曲四季:1876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十二首诗提供给柴可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什么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2、关于“船歌”:船歌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曲调纯朴、流利,通常为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和起伏,以描写船的摇曳晃动。船歌来源于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时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烂漫抒情曲。3、关于六月船歌呈示部的曲式结构:呈示部(332)是个带有展开性中段的三段曲式,大致的曲式图式如下:二、具体的分析如下:1、引子(12):音乐开始的两小节建立在主和弦上的半分解和弦的引子,在中低音区犹如船浆的划动,起着背景铺垫的作用。2、呈示段(312)是个长为10小节、并行不等长的二句式、非方正性的收拢型乐段。上句(36)可分为两个等长的乐节,在句法上,第一乐节不可细分,第二乐节可以分为两个等长的乐汇,呈分裂句法。主题动机(34)包含两种材料,一种是建立在g旋律小调上的上行音阶,从中音区的属音上行至高音区的主音(也是呈示段的最高音后),设为材料a;一种是带有辅助音的下行跳进,由呈示段的最高音折回下行跳进到属音,设为材料b。这个动机旋律宽广,囊括了呈示段的最高音和最低音,见例1。第二乐节顶真进入,前一乐汇跳进下行,后乐汇顶针下行模进,完全终止在主和弦上。例1下句(712)并行进入,离调至关系大调bB大调上。通过截取材料b进行模进,回到原调,扩充了2小节,并在原调上形成完全终止。由三个等长的乐节构成,其中第二乐节还可细分为两个乐汇,在句法上呈对称型句法结构。3、中段(1322)是个展开性中段,由两个乐句构成。展开材料(1314)来自于呈示段的主题动机,与原主题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 调性改为bB大调开始; 材料b的辅音式进行发展成连续上行级进,下行跳进的音程增至四度(设为材料b,见例2); 四分音符律动的等分型伴奏节奏变成等分加逆分的节奏。通过对材料b的截断模进进行发展,构成上句。下句并行进入,转回原调,通过对材料b截断模进、倒影、音程扩大的方式进行发展,开放终止在原调的属和弦上,为再现段的再现作调性准备。例24、再现段(2332)完全再现。但是,终止的调式作了变化,不是在g小调上,而是在同主音大调G大调上。这种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使用,是浪漫主义音乐中的特征之一,从而决定了这首乐曲的时代风格。三、总结综上所述,这一乐曲的主题属概括性主题类的歌唱性主题,具有平静、内秀的性格特征。作曲家改变“船歌”体裁多为6/8拍或12/8拍的惯例,以4/4拍配以“如歌的行板”,发挥“船歌”体裁速度徐缓的特点,并以安静、平稳的和声进行,使音乐一波三折;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使人觉得如同微波荡漾;而建立在旋律小调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