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工程_第1页
1土方工程_第2页
1土方工程_第3页
1土方工程_第4页
1土方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施工,土木系 陈泽世,与鉴别,与鉴别,知识点: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土方量计算、施工辅助工作、土方机械化施工及土方工程质量验收;技能点:能合理选择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案;能对土方量进行计算。学习重点: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工程性质对施工的影响;土方量计算方法;最佳设计平面计算;调配方案优化。学习难点:可松性的应用;最佳设计平面计算;土方量计算;“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方案优化。,第一章 土方工程,1.1 概述,1.2 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开挖,1.4 土方施工机械,1.5 土方填筑与压实,本章作业,本 章 内 容,本章小结,1.1.1 土方工程的种类与特点,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 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主要分部工程之一。 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土(或石)的挖掘、运输、回填和压实等施工过程。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壁支撑等准备和辅助过程。,1.1 概述,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场地平整 基坑(槽)及管沟开挖或地下大型土方开挖 土方运输 土方回填压实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面广量大、劳动繁重,大多为露天作业,施工条件复杂,施工易受地区气候及地质条件影响。对策:采用机械化施工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一、土的工程分类按土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硬石等八类。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见表1.1所示。,1.1.2土的工程分类,表1.1 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方法,土的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二、 土的工程性质,1、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随气候条件、雨雪和地下水的影响而变化,对土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填方密实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土的天然密度: 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的质量。它与土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有关。土的天然密度按下式计算:,2、 土的天然密度和干密度,式中土的天然密度,kg/m3; m 土的总质量,kg; V 土的体积,m3。,干密度: 单位体积中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用下式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土的干密度反映了土的颗粒排列紧密程度。土的干密度愈大,表示土愈密实。土的密实程度主要通过检验填方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来控制。,3、 土的可松性系数,土的可松性:天然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振动夯实,仍然不能完全复原,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KS、KS土的最初、最终可松性系数; 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m3; V2土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m3; V3土经压(夯)实后的体积,m3。,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是计算车辆装运土方体积及挖土机械的主要参数;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是计算填方所需挖土工程量的主要参数,各类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1.1所示。,4、 土的渗透性,土的渗透性:指土体被水透过的性质。土的渗透性用渗透系数表示。渗透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水穿透土层的能力,以m/d表示;它同土的颗粒级配、密实程度等有关,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及选择各类井点的主要参数。土的渗透系数见表1.2所示。 在进行基坑、基槽的开挖、确定降水方案等情况时,要考虑到土的渗透性;,表1.2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表,5、 土的压实系数,土的紧密程度用土的压实系数表示。 cd/ max d土的实际干密度 max土的最大干密度土的干密度可以用“环刀法”进行测定。在考虑土方边坡稳定、进行填土压实等情况时,要考虑到土的密实度,进而考虑到天然密度、干密度及含水量。,1.2 土方过程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2.1 土方边坡,土方边坡大小应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施工工 期、地下水位、坡顶荷载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土方边坡坡度= h/b=1/(b/h)=1m (图1.11) m=b/h称为边坡系数。土方边坡坡度一般在设计文件上有规定,若设计文件上无规定,可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6.2.3的规定执行如表1.3 。m的确定原则: 保证土体稳定、施工安全,又要节省土方。,表1.3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1.2.2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作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15)。即,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底的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图1.16),V1第一段的土方量,m3; L1 第一段的长度,m。,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基槽开挖宽度(放线宽度)的计算:,(1)不放坡,不加挡土板支撑 (2) 不放坡,但要留工作面(见图1.13) (3) 留工作面并加支撑,d基础放灰线宽,mm; a基础底宽,mm; c工作面宽(一般取300mm),(4) 放坡(见图1.14),1.2.3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就是将自然地面改造成人们所要求的平面。计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由设计地面的标高和天然地面的标高之差,可以得到场地各点的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由此可计算场地平整的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一、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一)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应考虑的因素:应满足建筑功能、生产工艺和运输要求。利用地形,尽量使挖填方平衡,减少土方量。要有移动的泄水坡度(2),能满足排水要求。要考虑最高洪水位的影响。,(二)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方法与步骤,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0如图1.17所示。将场地划分成边长为a1040m的若干方格。确定各小方格的角点高程。按照挖填土石方量相等的原则,场地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图1.17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简图,2.对初步场地设计标高(H0)值进行调整。,(1)土的可松性影响 Vw= VwFw h 总填方体积为:,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h,即:,(2)借土或弃土的影响,将部分挖方就近弃于场外(简称弃土)或将部分填方就近取土于场外(简称借土)等,均会引起挖填土方量的变化。 H0” H0 Q/(Na2) Q假定按初步场地设计标高(H0)平整后多余或不足的土方量N场地方格数;a方格边长。,(3)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影响,场地具有单向泄水坡度: Hn H0” li场地具有双向泄水坡度: Hn H0” lxix lyiy l场地任意一点至设计标高H0” 的距离 i场地泄水坡度,二、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凭证土方量计算有 方格网法和 断面法两种。当场地地形较平坦时,宜采用方格网法。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断面部规则时,宜采用断面法。,(一)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步骤:1. 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18所示。,2.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 挖),m; n 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3. 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为“零点”(图1.19)。,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 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 a方格网的边长,m。,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如图1.20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它是确定方格中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4. 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 按方格底面积图形和表1.6所列计算公式,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5. 边坡土方量计算 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棱锥体(图1.21中、),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图1.21中)。,表1.6 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1)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式中 l1边坡的长度; A1边坡的端面积; h2角点的挖土高度; m边坡的坡度系数,m=宽/高。,(2)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边坡体积:,式中l4边坡的长度; A1、A2、A0边坡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3)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例1.1】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1.22所示,方格边长为20m20m,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0,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5,试用公式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解】 (1)计算施工标高。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计算结果列于图1.23中。 h1=251.50-251.40=0.10 h2=251.44-251.25=0.19 h3=251.38-250.85=0.53 h4=251.32-250.60=0.72 h5=251.56-251.90=-0.34h6=251.50-251.60=-0.10 h7=251.44-251.28=0.16 h8=251.38-250.95=0.43 h9=251.62-252.45=-0.83 h10=251.56-252.00=-0.44 h11=251.50-251.70 =-0.20 h12=251.46-251.40=0.06,(2) 计算零点位置。从图1.23中可知,15、26、67、711、1112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此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 15线 x1=4.55(m) 26线 x1=13.10(m) 67线 x1=7.69(m) 711线 x1=8.89(m) 1112线 x1=15.38(m),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置,如图1.23。 (3) 计算方格土方量。方格、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 V(+)=202/4(0.53+0.72+0.16+0.43)=184(m3) V(-)=202/4(0.34+0.10+0.83+0.44)=171(m3) 方格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 V(+)=20/8(4.55+13.10)(0.10+0.19)=12.80(m3) V()=20/8(15.45+6.90)(0.34+0.10)=24.59(m3),方格、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 V(+)=65.73 (m3) V(-)=0.88 (m3) V(+)=2.92 (m3) V(-)=51.10 (m3) V(+)=40.89 (m3) V(-)=5.70 (m3) 方格网总填方量: V(+)=184+12.80+65.73+2.92+40.89=306.34 (m3) 方格网总挖方量: V(-)=171+24.59+0.88+51.10+5.70=253.26 (m3),(4) 边坡土方量计算。如图1.24,、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 V(+)=0.003 (m3) V(+)=V(+)=0.0001 (m3) V(+)=5.22 (m3) V(+)=V(+)=0.06 (m3) V(+)=7.93 (m3),V(+)=V(+)=0.01 (m3) V=0.01 (m3) V11=2.03 (m3) V12=V13=0.02 (m3) V14=3.18 (m3) 边坡总填方量:V(+)=0.003+0.0001+5.22+20.06+7.93+20.01+0.01 =13.29(m3) 边坡总挖方量: V(-)=2.03+20.02+3.18=5.25 (m3),1.3.3 土方调配,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方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土方调配包括:划分调配区,计算土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运价,或单位土方施工费用),确定土方的最优调配方案,绘制土方调配图表。,一、土方调配的原则,力求达到挖填平衡和运距最短。近期施工和后期利用相结合。应分区与全场相结合。土方调配应尽量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二、土方调配的步骤与方法,划分调配区。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计算各挖、填方调配区之间的运距(即每对调配区之间重心之间的距离)确定土方调配的初始方案。土方调配初始方案的优化得到最优方案。绘出土方调配图。,用“表上作业法”来进行土方调配,【例1.2】已知某施工场地有四个挖方区和三个填方区,其相应的挖填土方量和各对调配区的运距如表所示。,2.最优方案的判别,最优方案的判别法有“闭回路法”和“位势法”,二者实质都一样,都是用求检验数ij来判别(ij是运距表中第i行第j列的一个数字),只要所有的检验数ij 0,则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否则,不是最优方案,还需要进行调整。 Cijuivj Cij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造价,或施工费用) ui、vj位势数,C11u1v1 C31u3v1C32u3v2 C22u2v2C33u3v3 C43u4v3,位势,V150,V2100,V360,u10,u2-60,u310,u4-20,求出位势数以后,便可以由下式计算空格内的检验数 。 ijCijuivj 12C12u1v270010030(0) 21C21u2v170(60)50 80( 0) 23C23u2v390(60)60 90( 0),空格的检验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出现了负数,说明初始方案不是最优方案,要进一步进行调整。,3.方案的调整,用“闭回路法”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一个(一般可选最小的一个),从该格出发,沿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