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1、城市化: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农业人口是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是城市地区,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2、城市生态系统:人际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设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3 .城市人口容量:在一定时期,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可以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和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6、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寻求区域生态系统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多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区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与建议。7 .城市生态评价: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共设施、绿化地带的环境影响评价。8、城市生态建设: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系统物质循环和能源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适应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入手,走上舞台,实现系统运行良好的城市。11 .网络管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和及时的信息通信,推进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12 .总体公理:13 .生态足迹:1:维持个人、地区、国家或世界的生存所需,以及吸收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生态生产力的地区面积。 是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的测度。 2 :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消费的资源和接受资源的废弃物所占的生物生产性空间。二、填空问题:每空一点,共计15分。1、城市生态学采用生态思维方式,应用整体、综合生物等观点研究和解决城市生态问题。2、城市是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工作、休息和生活。3 .人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又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4 .人口迁移理论指出,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正在增加到高出生率-死亡率-高增长率类型。5 .城市热岛现象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6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天然降雨和降雪。7 .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人工食物链和自然食物链两种类型。8、能源结构是指能源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能反映一个国家和城市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 我国城市以煤炭为主要能源。9 .景观生态学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角度研究其结构、功能、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探讨景观优化利用和管理保护的原理和方法。10 .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是斑块、廊道和基质。11 .城市生态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12 .城市生态管理的途径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社会方法和数学模拟方法。13 .城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结构;2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3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方法;4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演绎;5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节控制。三、简单解答:每小题10分,共50分。1 .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是什么?1 .生态位原理2 .基于多样性的稳定性原理3 .食物链(网)原理4 .系统整体的功能最佳原理5 .环境承载力原理2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 .总体公理2 .时空尺度原理3 .等级组织原理4 .马赛克稳定性原理5 .生态控制原理6 .景观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原理7 .生态流集成和扩散原理8 .尺度效应和等级结构原理9 .空间异质性和景观过程原理10 .景观变化和稳定性原理3 .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哪些?(1)改善局部气候1 .调节气温:城市植被夏季可以降低气温,冬季可以稍微提高气温。2 .植被遮阳作用3 .广阔的绿地和水面对改善气温有显着作用4 .调节湿度:植物的蒸散作用增加了空气湿度5、风沙防治、气流调节作用,林带降低风速,调节气流,具有风沙防治效果。 关系到绿地的构造(2)吸收o2释放o2(3)净化作用1 .吸收有害气体:老叶、成熟叶的吸收能力高于嫩叶,生长季节的用药能力大。2 .集尘:枝冠密,降低风速,沉降粉尘。 你知道吗? 的双曲馀弦值。 叶子表面粗糙,有毛,分泌油脂吸附大量粉尘。3 .阻断放射性物质和放射线的传播,并发挥过滤和吸收的作用。 4 .城市植被可减少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数量。(4)城市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4 .城市热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5 .城市化带来的生态后果是什么?环境恶化、公害多发、居民生活条件差、道德观念激变、犯罪率上升、居民缺乏安全感等环境污染尤为突出。1 .人口、产业、物资集中在城市,经济发生变化,农业活动不再是主导经济2 .能源结构发生变化,需水量增加3 .交通方便4 .信息传递快5 .不透水地增加,绿地减少6 .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6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其主体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城市的所有设施都是人创造的,人的生命活动是生态系统中能源、物质、信息流动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再生产过程。人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消费者,人类居营养逆金字塔之首。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宰者,人是该系统中的调节者,也是被调节者。2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行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所需食物的大部分能源和物质必须从其他生态系统人工进口。 同时,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建设、交通、运输等需要能源和物质的供给。 这些也必须从外部输入。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流可以归纳为五个过程:开采制造运输使用废弃3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通过外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功能;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营养关系逆转,系统关系不稳定;4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7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 .整体优化原则2 .异质性原则3 .多样性原则4 .景观个性原则5 .遗址保护原则6 .生态关系协调原则7 .综合原则8 .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包括景观的生态分类、构造和动态分析、功能分化等(2)景观生态评价:包括经济社会评价和自然评价(3)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4)景观管理:负责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成果实施的问题及时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9 .简述城市生态评价的一般程序。1 .确定系统边界包括所研究系统性质的确定和范围的确定边界必须在管理上或地理上有明确的界定自然地理联系和社会经济联系分为密切的地区2、系统认识3、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了适应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相应指标体系类似性质的研究尽可能保持指标体系的一致性你可以比较所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必须重视系统结构功能指标的整体性和体系性可以相互联系城市生态系统各方面或各项具体问题的研究4、数据采集和处理:包括系统组成部分识别、效能识别、过程识别10 .城市生态社区建设的道路是什么?1、合理规划:各系统协调发展和各种生态流畅2、加强社区管理:强调维护社区生态环境和提高全民生态意识,促进社会发展符合生态规律的服务功能、协调功能、高效功能、参与功能3、提高社区环境质量:节约能源,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污染排放,降低生活午睡集中处理率和提高生活废水回收率的噪音4、加强绿地体系建设: 1、建筑物内外绿化;2、道路绿化;3、建设街区公园,结合生态设计;4、住宅间绿化5 .全面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物质形态和生活质量统一,协调发展的积极精神状态和健康的文化氛围6、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有法、有法、有法、有法、法严11 .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 .从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本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价值取向。2、生态结构合理、生态功能高效是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3 .运用城市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建设和协调管理城市,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运行特征。4 .按时代要求,生态城市应完成的首要历史任务是积极应对当前发生的生态危机,逐步应对。五是以能力建设为本位,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文明创造能力,是生态城市的本质和核心。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和谐性:指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和谐,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指人际关系的和谐。2、效率:人力、物资、财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废物循环再生、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3、整体性:将城市视为符合社会经济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三者在整体协调下寻求发展,使整体生态化。4、可持续发展: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满足进士后代的发展和环境需求。5、区域:生态城市是城乡结合的区域城市,融入区域,区域是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依据。6、全球:是对理想城市的全球共同追求,需要合作。7、特色:生态城市没有样板,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13 .城市生态管理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管理和控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安排。 中心是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人类在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基本目的是优化生态系统,即实现效率和协调,指导可持续发展观点,其原则是:1.人与自然协调原则2 .资源利用与更新协调原则3 .环境压力与环境承载力协调原则4.3项利益统一原则5 .城乡协调原则14 .为什么网络管理是生态城市管理的路径选择?面对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出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我国城市管理应转变传统管理思路,强调对“发展”的理解从经济增长转变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把对“管理”的理解从政府单一行政管理转变为政府、企业、公共组织和公共参与的城市管理进程。 网络管理是基于这一变革理念提出的新城市。政府参与网络管理的动力第三部门参与网络管理的动力公共参与网络管理的动力营利性企业参与网络管理的动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培育多元管理主体。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