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ppt_第1页
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ppt_第2页
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ppt_第3页
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ppt_第4页
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2007年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设计者:张志先单位:岳西县汤池中学,当今作文的一些新的特点,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自1999年开始采用话题作文,到2004年全国一些省市单独命题,这段时间,高考作文命题几乎是话题作文,因此,这是我国作文命题的话题时代。2005年全国各省市单独命题增多,作文命题中作文命题形式逐渐多样化,到2006年十七套试题,2007年十九套作文题演变为多种形式并存,开放又限制,话题作文不再为主要形式。因此,称此时为后话题时代。,一、命题的形式变化2007年全国出现十九套高考试题,作文命题呈现多种形式并存,开放又限制的变化趋势。题型包括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等。,1.话题作文,这是较为熟悉的一种命题形式。这里要指出的是,有的材料(或导语)对作文内容立意有限制作用;有的没有限制作用,只是起引导考生写作和开启考生写作思路的的作用。这在审题立意方面一定要认真辨析。对此,大家已比较熟悉,在此不再赘述。,2.新命题作文,这是相对“老”命题作文说的。老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多,而新命题作文有了新的变化,和以往命题作文均限定文体不同,新命题作文大多不限定文体。例如,2006年北京“北京的符号”,2007年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都未限定文体。考生完全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3.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相对前些年的“老”材料作文而言的。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的材料作文,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一般有最佳立意,而现在一般可有多个立意,“可以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写作,不单单强调最佳立意。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则故事、一条新闻、一首短诗、几句名言、几则事例、一段对话、一个开头、一幅漫画等。对此,我们要积极备考,正确认识。,二、命题的内容变化1、注重体验:只有参与生活,体验人生,才可能写出有真挚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来。2、讲求理性:理性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3、弘扬人文精神:要关心、理解、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平等的对话,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身怀忧虑。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人的发展进程中,善于反思,善于审视自我。,真题回放,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得抄袭.,解读2007年安徽省高考命题作文,2006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是话题作文“读”,这是一个招致不少专家学者、中学语文教师反对的题目。,再分析2007年高考作文题让我们分别来看“提篮”“春光”的意思.把提篮与春光组成一个短语,应当是安徽省命题专家的首创了。,提篮即篮子,它代表了什么?那么,春光呢?,提篮春光看妈妈要注意动词“看”.如果仅仅停留在“看”的表面,而没有挖掘深层次的底蕴,就意味着没有完全理解命题人的意图。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妈妈”想象成祖国等其他意象。,2006年的“读”到现在的“看妈妈”,对象由多种变为一种,命题人员显然意识到了去年“读”的后果。暗示了什么呢?,通过明显带有童年印记的篮子,来反映在人的春天时节的生活,反映了在你成长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人妈妈的身上,你是如何理解、对待的,对妈妈的付出你是如何感悟的。,此话题由去年的过与宽泛、容易流于空洞,过渡到要学生写身边的事,讴身边的人,抒真实的情,强调学生作文要贴近自己,贴近生活,强调对主体感情的体验,对客体的感知判断能力,还高考作文以本来面目,倡导学生我手写我感,是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的忠实体现。,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人文精神”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人已经变得“唯我独尊”了,所以“提篮春光看妈妈”明显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要想写好此篇文章,就必须回答以下问题:人,应当如何审视自己、看待他人?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对他人的付出我们是置若罔闻还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总体来看,此话题意在劝导人们(高中生)在人的发展历程中,如何看待别人(妈妈)的付出与关爱,重在剖析人的灵魂深处中那根脆弱的琴弦。,2007年高考作文题我相信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可是有话可说并不代表有分可得。我们应当清楚,越是写平常的内容,得高分就越是困难。那么如何独辟蹊径呢?,“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章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启迪,对命运的把握,写作时,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