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和湖泊幻灯片.ppt_第1页
中国河流和湖泊幻灯片.ppt_第2页
中国河流和湖泊幻灯片.ppt_第3页
中国河流和湖泊幻灯片.ppt_第4页
中国河流和湖泊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河流的基本概念1、河源、干支流、分水岭2、流域与水系流域-河流及其支流的地面集水(供水)的区域水系-流域内干、支流河道的长短、疏密、深浅、弯曲等外在的形状表现,干流、支流和水系分水岭和流域,河流的基本分类,1、外流河和外流区,2、内流河和内流区,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有的流入内陆湖泊,有的在中途消失。我们把这些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内流区,外流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1、内外流域分界线,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就河流的水量来说,外流河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河还不到5。,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外流区,内流区,内流区,外流区,内流区中的外流区:,外流区中的内流区:,额尔齐斯河,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松嫩平原是因为地势低洼,地表水不能外泄,成为沼泽地,为内流区。,鄂尔多斯高原主要是因为河流稀少,有大量无流区,加之风沙大,蒸发旺,下渗厉害,还有众多盐湖,成为内流区。,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外流河分布概况,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元江(红河)等,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边界河,狮泉河(印度河)、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额尔齐斯河,中俄界河:,中朝界河:,中越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鸭绿江、图们江等,北仑河,国际性河流,黑龙江(阿穆尔河)(俄罗斯),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俄罗斯),怒江(萨尔温江)(缅甸),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印度),澜沧江(湄公河)(缅、泰、老、柬、越),元江(红河)(越南),狮泉河(印度河)(巴基斯坦),内流河分布概况,塔里木河弱水河,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一要看降水量的多少;二要看流域面积大小)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及降水特点)结冰期(决定于最冷月均温)其它:水能蕴藏量、凌汛等,二、外流河和内流河水文特征,(一)外流河水文特征1、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2、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3608年全国卷(36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刚果盆地,刚果河,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刚果盆地,刚果河,盆地,理由:河流从四周汇入中间,最终在西南入海,可见,该处四周高,中间低,而且周边是500米等高线。,36.(1)盆地,刚果盆地,刚果河,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2)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从气候类型,地形,水系特征分析,刚果盆地,刚果河,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3)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水流平缓。,代表性外流河水文特征及成因,流量、流速、水位变化、含沙量、冰期与凌汛等。,东北(松花江)秦淮以北(黄河)秦淮以南(长江),A水量丰富(主要流经半湿润区、湿润区)B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C含沙量小(森林茂密)D有冰期(流经中温带,冬温在0度以下),A水量较少(主要流经半干旱区、半湿润区)B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短(雨季短)C含沙量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D有冰期(流经暖温带,冬温在0度以下)E有凌汛(有结冰期,较低纬流向较高纬),A水量丰富(主要流经湿润区)B水位季节变化小,汛期长(雨季长)C含沙量小(流域内植被好)D无冰期(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度以上),南方和北方水文特征的差异,.受气候影响: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始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始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汛期较长。.从北到南河流汛期由短变长。北方河流流量较小,南方河流流量较大。,(二)内流河水文特征和主要内流河1、内流河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河流主要由雨水补给,河流的补给,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河水由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阅读1、四条河流属于什么河流?它们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为什么?2、黄河、松花江在冬季结冰为什么?长江和珠江结冰吗?为什么?,1、代表性内流河水文特征及成因,西北内陆(塔里木河),水量小(河水最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其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短(79月为汛期)(夏季为汛期,其他季节水量少,冬季断流,属季节性河流)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2、塔里木河的综合整治,下游断流、沿岸胡杨树减少、荒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1)存在的问题:,(3)解决措施:,(2)产生的原因:,A、全球变暖引起的干旱,冰川委缩B、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工农业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大幅度加,尤其是沿途盲目的引水灌溉C、过度放牧、滥垦滥牧等原因引起植被破坏,A、节约用水,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B、跨流域调水(如从博斯腾湖进行调水)C、加强全流域用水的管理和统一调配D、植树种草、退耕还牧等,河流的其他特征的分析,1、流向:由地势决定,(1).根据地势高低或等高线弯曲方向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发源地、长度(流程)、流向、注入海洋、流经地区、支流(多少、形状)、干流、分段、分水岭、流域面积、河道(宽窄、直弯、深浅),2、河流水系特征:,向心状水系(刚果盆地),梳状水系(淮河),扇状水系(海河),树枝状水系(长江、亚马孙河),放射状水系(海南岛),水系形状判定,请判定下图的水系形状?,径流量(水深);结冰期等,通航里程,水运网,水道的宽度,平稳度,3、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例如:,世界上航运价值大的河流:,长江、莱茵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等,世界上航运价值不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北亚三河、雅鲁藏布江等,例:分析评价莱茵河的航运价值。,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水量充沛且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通航期长;流域内国家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有运河与其余河流相通;,自然环境与河流的关系,水量水位结冰期流速含沙量,水网密度长度流向水系形状,主要河流,世界主要河流比较表,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洋;2、上、中、下游的分界;3、主要支流和湖泊;4、水能的分布及主要水电站。,中国第二大河黄河,中国第一长河长江,1、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海洋;2、上、中、下游的分界;3、主要支流;主要水电站。,长江和黄河概况对比,记住:源头、入海、地形区、支流、分界线、水电站、危害,长江,一、水文、水系特征,1.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6621米)西南侧,源头为沱沱河。2.注入海洋:东海3.流经的省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4.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5.我国第一大河:,长度:6300km,居我国首位,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近1/5,居我国首位。,年径流量: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居我国首位。,长江源头和注入的海洋,东海,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长江水系图,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四川盆地,宜昌,湖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巫山,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上中下游划分及各段特点:上游:源头宜昌特点: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富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中游:宜昌湖口特点: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沿线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主要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饶、修五水。下游:湖口入海口特点:江阔水深、少支流、多湖泊沿线主要湖泊:太湖、巢湖,长江水系图,中游,下游,上游:源头宜昌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富水力,中游:宜昌湖口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下游:湖口入海口江阔水深,1、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2、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3、有没有解决办法?,河道变得弯曲了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4、长江中游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5、这样的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多,且南北对称分布),(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削减洪峰天然的调节作用。同时进入汛期同时涨水,加大洪峰),荆江及其分洪工程,荆江:湖北枝江-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迂回曲折,是长江最易泛滥成灾的地方。措施:(1)裁弯取直(2)荆江分洪工程(3)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三峡工程位置示意图,长江水系示意图,唐古拉山,宜宾,重庆,宜昌,武汉,湖口,上海,东海,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洞庭湖,湘江,鄱阳湖,赣江,雅砻江,四川盆地,宜昌,湖口,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巫山,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长江开发利用和治理,1、水能,2、航运,3、灌溉,4、洪涝治理,危害和治理,自然方面(主要因素):人为原因(加剧作用):,植被破坏,含沙量大增;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能力减弱,气候:降水历时长.强度大.雨量多;地貌: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变宽,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水流不畅;河流:南北对称水系;中游多曲流(荆江),1)危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以1998年特大洪水为例进行成因分析),2)治理的一般方法:上中游植树种草、修建水库等中下游整治河道(裁弯取直等)、加固大堤等;退耕还湖,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防洪,主要的措施为:重点治理荆江河段:主要工程是截弯取直工程和荆江分洪工程;兴建其他分洪、蓄洪工程以及水库,调蓄洪水;加固江防大堤工程;实施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其他效益的综合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会在长江的防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长江,经济意义,水能资源,航运条件,旅游资源,自然:水量大、流速慢、江宽水深、含沙量少,终年不冻。人为:河运具备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经济发达,人流、货流量大;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南北。,主要在上游(水量丰富,落差大),水电站:干流(鄂葛洲坝、三峡(防洪.发电.航运))支流(川二滩、鄂丹江口),长江具备巨大航运价值的主因分析,灌溉作用,水量丰富,为流经的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耕区提供灌溉水源。,黄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黄河概述: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巴颜喀拉山,渤海,黄河源头,黄河入海口卫星图,黄河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曲折东流,注入渤海。,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全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480亿平方千米。,注意一下有哪些支流?,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内蒙古河口以北为上游,河口至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旧孟津以下为下游。,河口,旧孟津,中游主要流经哪两个省区?下游主要流经哪两个省区?,上游,中游,下游,黄河的贡献: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上还未出现一座水坝,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并已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等八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电能和灌溉之利。,黄河的忧患:“地上河”示意图,上图是开封市附近的黄河河床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河床比开封市区高出了7米。事实上,黄下游的河床一般都比两岸地面高出34米,有的河段高出10米以上,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世界含沙量最大,黄河每立方米水的年平均含沙量约35千克,高峰时达到570千克。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担)水,六斗泥”。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575千克肥料。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据观测,黄河下游河床现在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历史上,黄河就曾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见下图)。,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根治黄河: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我国人民就一直在摸索治理黄河的方法和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治黄经验。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目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是: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在组织管理方面,把黄土高原的治理“分割”到一家一户。,水土保持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黄河的多沙面貌。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已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灌溉外,在防洪、减淤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在,已建设了一座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水利枢纽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与治理小结:成因:自然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坡度大;人为(超过自然)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轮荒耕作制度)、开矿。措施: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同时结合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以减少入河的泥沙。小流域治理。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黄河断流黄河断流始于1972年,20世纪90年代趋于频繁,断流时间与距离不断延长,黄河下游有变成间歇性河流的危险。从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系统之间矛盾的反映。黄河断流使沿岸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黄河断流的原因?课本87页,黄河凌汛,中国南方大河珠江,发源于云南乌蒙山,向东流的途中汇入各江后注入南海。,流经的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滇、黔、桂、粤,流经地形区: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河长2214千米。,在全国各大河中,珠江汛期最长,水资源十分丰沛,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珠江是一个复合流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四个水系所组成,西江是珠江的主流。,珠江流经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径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没有结冰期,具有良好的航运条件。珠江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通航里程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这里水网密布,沟通海洋,从广州到我国南方大港黄浦港,一般能通航远洋海轮。,开发水利珠江流域各水系水量丰沛,河道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为3348万千瓦。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江上中游,西江上的红水河段落差大,流量大,开发条件优越,素称水利资源的“富矿”。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对珠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将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