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一、物质的量二、气体摩尔体积,【考点解读】1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知识体系】,【基础过关】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2)物质的量的基准: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可表示为NA,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一、物质的量,2.摩尔质量(M):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g12C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mol12C的质量为12g。同理可推出1mol其他物质的质量。,3.关系式:n,;n,3.关系式:n;n,【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1molNe含有6.021024个电子,AC,【例2】(2010福建卷)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8中含有NA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个NA单质分子C.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典型例题】,A,二、气体摩尔体积,【基础过关】1.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表示符号:Vm3.单位:L/mol(或Lmol-1)4.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5.数学表达式:,6.气体摩尔体积的一个特例就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0)。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22.4L。在理解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时,不能简单地认为“22.4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因为这个22.4L是有特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标准状况,即0和101.325kP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L。因此,22.4L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这里所说的标准状况指的是气体本身所处的状况,而不指其他外界条件的状况。例如“1molH2O(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是错误的,因为在标准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得到气态水的。,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若为22.4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就是标准状况。根据温度、压强对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影响规律知,温度升高一倍或压强降低一半,分子间距将增大一倍;温度降低一半或压强增大一倍,分子间距将减小一半。由此可知,1mol任何气体在0、101kPa条件下的体积与273、202kPa条件下的体积应相等,都约为22.4L。,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T1=T2;P1=P2;V1=V2n1=n2,(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三正比: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V1/V2=n1/n2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p1/p2=n1/n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1/M2=1/2,(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二反比: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同温同体积时,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压强与它们的摩尔质量的反比.p1/p2=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讲解课件
- 开展劳动节主题活动总结
- 河北省邯郸市育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汉字开花课件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中高一(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
- 汉字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 食品安全行业的政策趋势与风险评估
- DB62-T 4539.4-2023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指南 第4部分:物资储用
- DB5307-T 68-2024 丽江市营造林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规范
- 建筑施工合同管理方案
- GB/T 23781-2024黑芝麻糊质量通则
- GB/T 42043-2022航空航天电线的铝合金和铜包铝导体通用性能要求
- GB/T 9867-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机法)
- GB/T 35690-2017弱磁材料相对磁导率的测量方法
- GB/T 1527-2006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 JB∕T 13977-2020 液化天然气(LNG)低温潜液泵
- 年度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
- 110kV企业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及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2022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福建师范大学各学生组织部门简介
- CAMDS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