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教案学校: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姓名: 全册教材整体分析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二)数的运算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3.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7.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二)测量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三、统计与概率简单数据统计过程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3.认识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4.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四、综合与实践1.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的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1.大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2.积的变化规律与商不变的性质3.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5.几何图形的相关概念与特征教学难点:1.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与调商2.量角与画角3.综合与实践 教材的编写特点:一、教材说明1.在大的单元前适当编排了“主题情境”。 (1)自然情境类主题图。比如,P2(2)活动方式类主题图。比如,P45 2.例题的设计大多展示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情境。(1)突显探究内容的活动情境,侧重解决探究什么的问题。如: P13 P105 (2)突显探索要求和形式的活动情境,侧重解决怎么探究的问题。如: P35 P37 (3)显示完整探索的活动情境,体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 P5 P133.安排了 “综合与实践”。 本册安排了2个: P33P34 1亿有多大 P110P111 你寄过贺卡吗这个内容在新课标里将三个学段统一称为“综合与实践”。旧课标13年级叫“实践活动”,46年级叫“综合应用”,79年级叫“探究式学习”。 从更名中更加凸显综合运用知识、问题解决的能力。4.系统地编排了“数学广角”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编排目的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广角的编排,很明显地将以往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隐线变为主线,为的是落实数学学习的本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即不仅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需把握的是对于里面承载的知识点不是考点,但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承载在其他知识中考查的。P112P1164个最优化的策略问题。5.编写了“你知道吗”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是必学内容,都需要知道的。从知道到什么程度上看,涉及到如下三个层面:(1)对知识的拓展,感受数学的文化内涵。属于阅读资料,作为一般了解,很难作为知识点考查的。 P7、P22、P32 (2)是为配合二维目标所增加的探究过程的素材。P4;P57(3)本身就是知识小点,属于要求中的知道层面。P44; P69 6.编排了 “数学游戏”、“阅读资料”、“思考题”或“选做题”等内容作为拓展资料。 7.新知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 做一做、习题中都有可能体现了新的知识点,另外,本套教材习题量小、覆盖面窄,不利于学生的专项训练,教师备课时应尽量从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或目标检测中有针对性的找一些练习题,作为补充。如P95、6 8.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编排,形式比较多样。(1)单独编排。如第五单元P96 。(2)在练习的编排中整体呈现整理与复习的内容。如第一单元,从P28P32练习三。(3)在练习的编排中部分呈现整理与复习的内容。如第三单元,从P62、7P63、11,第六单元,从P108、4P109、6(4)没整体编排整理与复习的内容。如第二单元;第四单元。二、知识体系第一个领域: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 (1)亿以内(上)大数的意义(2)亿以内(上)大数的读、写(3)亿以内(上)数的大小比较 (4)亿以内(上)大数的改写(近似数)(5)对自然数相关知识的认识 (6)对大数的估计 (7)十进制计数法,对数位顺序表的完整认识2.数的运算:计算方法类:(1)计算器的使用:计算器的认识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的计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2)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笔算;估算(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口算;估算 ;笔算指导计算类:(1)积的变化规律及简单应用(2)商不变的性质及应用运用计算类:(3)抽象数量及关系(4)运用数量关系解决两步的实际问题第二个领域: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1)线段、直线、射线(2)角(3)平角和周角(4)垂线和平行线(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测量:(6)画直线、射线和线段(7)量角(8)画角(9)画垂线、平行线第三个领域:统计与概率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四个领域:综合与实践1. 综合与实践(1)1亿有多大?(第一领域)(2)你寄过贺卡吗? (第三领域)2.数学广角运筹学(优化思想、对策论方法)(1)烙饼问题优化思想(2)沏茶问题优化思想(3)码头卸货问题优化思想(4)田忌赛马对策论方法三、所需的主要基础知识 1、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法 2、一位数乘、除法的口算和笔算的算理 3、单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进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进度(仅供参考)周次日期内容课时备注129月2日9月6日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5节)1 教材P2-P4 例12 教材P5 例23 教材P6P7 例34 教材P8P12 读、写数的练习课439月9日9月13日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5节)5 教材P13 例4 6 教材P14P15 例5例67 教材P16P17 对比训练课8 教材P19P120 数的产生449月16日9月20日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5节)9 教材P21P22 例1例210. 教材P22 读写数的训练和比大小11. 教材P22 例3 3中秋节放假1天59月23日9月27日12. 教材P23P26 例113.教材P27 例214.单元练习、弥补15.教材P33 一亿有多大 469月30日10月4日国庆节放假710月7日10月11日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5节)1.教材P35-P36 直线、射线和角2.教材P37-P38 例1 3.教材P41 例2例34.教材P42 例44本周12号上班810月14日10月18日5.单元练习、弥补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1节)1.教材P45P48 例12.有关口算的练习3.教材P49 例14910月21日10月25日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1节)4.教材P50 有关笔算乘法的练习5.教材P53 例26.教材P54 例37.教材P55 有关笔算乘法的练习41010月28日11月1日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1节)8.教材P58 例49.教材P60 例5三位数乘两位数10. 单元练习、弥补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节)1. 教材P64P65 垂直与平行41111月4日11月8日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节)2. 教材P66-P67 例2 例33. 教材P70P71 例14. 教材P71 例25. 第二、四单元的复习41211月11日11月15日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节)6. 第二、四单元的检测、弥补7. 教材P77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2节)1.教材P78 例12教材P81-P82 例141311月18日11月22日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2节)3.教材P83 笔算除法的练习4.教材 P84 例2(1)5.教材 P84 例2(2)6.教材P85 例34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及以上两个相邻单位间的关系。2.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亿”为单位的数,会用“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值。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 1.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中的相关知识。 2.亿以内数的读法。 3.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2.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2.填空(1)10 个一千是( ),(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2)从个位起,第五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七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计数单位是( )。(3)1 702 030 009 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4)十万十万地数,数 100 次是( )。(5)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左边一位是( )。(6)10个十万是( ),1亿里有10个()。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例2)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读一读 填一填(a )60000006 (c )60006000 (e )60600606(b )60000060 (d )60060006 ( f )60600665只读一个零( ) 读出两个零( ) 读出三个零( ) 一个零也不读(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根据以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类推迁移的能力。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亿以内含有两级数的写方法。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 (1) 500505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上的“5”表示( )个( ),中间的“5”表示( )个( ),最后的“5”表示( )个( ),这个数读作( )。 (2)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舍面积是十七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二位;藏书二千一百六十万册,居世界第五位。第一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第二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教学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写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数。2.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数感和分析判断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巩固亿以内读数和写数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正确读写数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 1. 十万有( )个万,一千万是( )个万,一百万有( )个十万。一千万是( )个一百万,( )个一千万是一亿。 2. 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九位是( )位;第( )位是百万位;亿位的右边一位是( )位,左边一位是( )位。 3. 万级的四个数位是 位、 位、 位和 位。 4. 50505000是一个( )位数, 读作( )最高位上的“5”表示( )个( ),中间的“5”表示( )个( ),最后的“5”表示( )个( ),这个数读作( ) 5. 40038000中,4在( )位上,表示有( )个( ),8在( )位上,表示( )个( )。 6. 6个万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2、 写出下面各数。一百六十三万八千四百 三千零五万六千 四百万零三十写作: 写作: 写作:八千万五千 一百零万四千八百 五千零四十万九千写作: 写作: 写作:第五课时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使学生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 一、将下列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606060 666000 660060 606006 568210 569802 650024 1000000 600524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改写整万的数。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3.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数的”改写”和”略写”的方法。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0850000=( )万 1300000=( )万 2. 选一选。(1)下面哪个数的近似数是205万。( ) 2054201 2055000 2044239(2) 下面的做法哪个是错的。( ) 2035444204万 800000=8万 900000=90万第七课时教学内容: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4.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 )。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 )。第八课时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景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总结多位数的读法。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以亿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的读法推广到亿级,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出亿以上的数。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 1. 500505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上的“5”表示( )个( ),中间的“5”表示( )个( ),最后的“5”表示( )个( ),这个数读作( )。 2. 30060005000是一个( )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个()。这个数读作( ). 3. 读一读,填一填 7010600040 71640000000 700060400 701000640 7010600004 读一个0 读两个0 读三个0 第九课时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写法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迁移能力。3.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以亿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的写法推广到亿级,能正确写亿级的数。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三十九亿六千万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二十八亿七千万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第一条横线上的数写作:( );第二条横线上的数写作:()。2. 3个十亿、6个万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第十课时教学内容: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3.使学生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改写、求近似数的方法。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500000000 48000000000 7200000000 100000000002.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4005000 ( )亿 452081750 ( )亿 270400 ( )万 1873000000吨 ( )亿吨3. 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437000000 2695000000千克 589000000 2049000000米4. 判断下面各题。(1)795000 79万 ( )(2)5304900 530万 ( )(3)170000000=17亿 ( )第十一课时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4.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5.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 1.用计算器计算(P30/11)128+284 739254 532-178 297756919 36+228-179 4577 1572639 353-95+483 25488236 37172.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再找一找规律。(P27/做一做)99=1 1089= 11079= 111069=1111059= 11111049= 111111039= 1111111029= 11111111019=第十二课时教学内容:一亿有多大教学课型: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的形成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4.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感知一亿的大小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推算,进一步感受1亿有多大。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知道平角、周角的概念以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绘画指定读书的角。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直线、线段、射线以及平角、周角,引导学生探索出量角、画角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绘画指定度数的角。教学难点: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内容: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教学重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线段是直的,有( )个端点;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线;从线段的一个端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线;( )可以量出长度;射线都可以(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点叫做它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 下面的图形中( )是直线?4. 下面的图形中( )是射线?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学内容:用量角器量角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 下图中共有( )个角。2. 1)以OD为边的角有( );(2)AOB=AOE-( ) AOE=( )+( )第三课时:角的分类教学内容:角的分类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2.在经历角的分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重点:知道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数范围,能识别这些角。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把我们所认识的角的种类按度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角( )角( )角( )角( )角2.按角的大小连一连。3.数一数:图中一共有( )个角,其中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 )个,平角( )个。第四课时:角的画法和 角的巩固练习教学内容:角的画法和 角的巩固练习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2.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能力,并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圆里。99 20 179 38 116 89 14 57 锐角 钝角2.分别画出65度和150度的角。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35、105、165的角。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3. 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教学难点: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口算乘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文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教学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3. 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305= 2380= 1506= 713= 460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有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 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2. 让学生感悟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为后面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埋下伏笔。3. 在估算过程中,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 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6.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教科书48页的第7题。笔算乘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课文第49页的例1、“做一做”,练习七的第14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2.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3.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3412= 17647 42536 23782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文练习七的第511题)教学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的技能。3.使学生经历巩固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5.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小量做了一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题,他把乘数18看成了15,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609,那么正确的积是多少?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因数中间 或末尾有0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52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6030= 10630=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课文第54页内容及练习八的第59.题)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4.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课文第58页的例4,“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 ,宽扩大到原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乘法估算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课文第60页的例5、相应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中的第16题)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教学难点: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 到吗?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 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高。教学关键: 加强作图的训练与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第一课时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教学内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2.使学生能体会到垂直与平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学生动手做“做一做”的第2题,小组交流两根小棒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 画垂线教学内容: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按要求画垂线。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懂得垂线段最短。 教学重点: 垂线段的画法。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让学生说一说69页5、6两题的答题思路和理由。 第3课时 画平行线、画长方形教学内容:画平行线,画长方形的方法(课本67页例3及练习十一)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直尺、三角尺画直线。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的画好长方形和正方形。3.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教学重点:学画平行线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教学过程:(各校引导老师依据学情自行制定)监控题:画一个具体要求(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第4课时 四边形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特征教学内容:课本70页例1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将四边形分类,能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2.通过活动,能推断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习惯培养点:(各校引导老师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高铁周边经济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金融投资咨询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VR内容制作与传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6中国智能健康管理平台行业竞争格局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 2026中国智慧医院建设标准与运营效益评估体系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方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2025年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生物质燃料颗粒可行性研究报告
- 《资产负债表(适用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组织)》
- 网络安全教师培训会议
- 《发票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跨学科实践 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 民兵潜力数据调查培训
- 辽海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教案81用好电子小帮手之活动一电子产品走近你我他
- 离职员工不损害公司声誉保证书
- 3.8 第1课时弧长的计算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 初中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校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