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ppt_第1页
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ppt_第2页
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ppt_第3页
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ppt_第4页
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邹顺康(023)6825372213509497866shunkang,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教师人际沟通与协调的目的是_建构和谐的人伦关系沟通与协调的方法是手段,和谐是目的。,通过沟通与协调实现: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配合中相互理解做到:人伦和谐事业齐心,一、教师人际沟通的伦理协调通过人际沟通的伦理协调:把握伦理关系,找准角色定位,领会行为应当,建立和谐关系。,何谓“伦理”?“伦者,识人事之序也”,可见、“伦”乃是对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界定。“理”的原义作动词,是“治玉”之意。战国策中有这样一句话:“玉之未理者为璞,玉虽至坚,治之得其鳃理以成其器。”“理”后引申为道理和准则之意。,“伦理”连用其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这种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伦理具体体现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君臣有义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夫能妻贤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汝诚吾信,要注意弄清楚两个问题:(1)理从何来?“理”来自于“伦”,(2)理有何意?建构“和谐”行为有伦万事和顺;万物有伦天地序达。,师生人际沟通的特殊性:*师生伦理关系作为教师职业伦理的主体,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师生伦理属于不对称型伦理关系对称型伦理关系:伦理对当事人双方的义务要求不仅是双向的,而且在要求的程度上完全相同的伦理关系。不对称型伦理关系:伦理对当事人双方的义务虽然是双向的,但在要求的程度上却并不完全相同的伦理关系。,二、教师人际沟通的人格(道德)协调赢得人格尊重是最好的人际沟通,如何赢得人格尊重?培养“做人为师”的内在德性德性如何培养?关键在于要“得道”,所以在中国古代“德”通“得”。论语集注中说:“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即是要通过得“道”将“做人”所应当遵循的各种原则和规范内化于心,并将之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培养并形成自己做人的内在德性。,“道”从何来?事实上,“道”是源于“人伦之理”的。伦理道德“为教之理”就是“为师之道”,通过得“道”化“德”,我们就拥有了“做人为师”的内在德性,从而赢得人们的人格尊重。,生,成,化,道德人格如何实现人际关系的沟通与协调?伦理沟通强调关系维护;道德沟通强调个体自觉。伦理沟通强调义务双向;道德沟通强调义务单向。,伦理沟通强调“应当之理”;道德沟通强调“境界追求”。,三、教师人际沟通的心理协调优势心理容易形成自傲劣势心理容易导致自卑二者都容易导致教师人际沟通的障碍,优势心理需要“减损”,以克服自我膨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盈满,则思江海下百川”。,劣势心理需要“补偿”以克服自我否定:关键在于发现和发掘自我优势核心优势边缘优势交叉优势,四、教师人际沟通的性情协调通过良好的性情提高自己的人文技能或交往技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情商”(humanskill),一个人内在的性情决定着其外在情商的高低。性情好的人情商高;性情差的人情商低。俗话说:“朋友多不多,要看性情好不好;事业成不成,要看情商高不高”,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情商的高低是由一个人内在的性情所决定的。所以人际的沟通与协调,一定要注意培养性情。,情绪,表层,性情,中层,心理,深层,良好的性情应当是:不孤僻,要开朗;不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