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1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3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4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M点是凸透镜右焦点的像则透镜的焦距是A0.1mB0.2mC0.3mD0.5m2 . 2019年春节,全国各地中华儿女都通过电视看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是通过同步卫星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步卫星相对于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B用户家的电视机C太阳D演播大厅里坐着的观众3 . 二维码(如图)己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用手机扫描它可实现快速登录网页、快速付款.,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二维码不是光源,所以经手机扫瞄后不能成像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4 . 如图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玻璃板后面的水和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虚像,烛焰是实物B烛焰是虚像,水是实物C水和烛焰都是虚像D水和烛焰都是实物5 . 晓彤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森林大火,这是因为( )A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折射后会聚到树木上B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折射到树木上C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树木上D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反射后发散到树木上6 . 如图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D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7 .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投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8 . 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思想家墨子就发现了小孔成像原理,下列诗文意境与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B“楼台倒影入池塘”C“瀑水喷成虹”D“潭清疑水浅”9 .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10 .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C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11 . 下列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B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人们利用超声波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D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引诱、捕杀老鼠12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C凸透镜能使平行主光轴的光会聚焦点,对其它光没有会聚作用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13 . 下面四个单位中,用来表示长度的是( )A摄氏度B米/秒C光年D赫兹14 .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身边物理量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 )A课间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为1minB百米冲刺后的心率约为60次/sC一个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0cmD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15 . 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第1s运动了10m的路程,第2s、第3s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则该物体在3s内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16 . 元旦晚会上,小明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魔术。碗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如图甲),但慢慢往碗中倒水,你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下列图中能解释这一奥秘的光路图是( )ABCD二、填空题17 . 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小孔成像所成的像: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的像;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属于折射形成的是_,属于反射形成的是_。18 .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0度,此时反射角为_度,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度。若使光线垂直入射到O点处,则反射角为_度。19 .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内的速度是则它在第内的速度为_,在内通过的路程是_20 . 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潭清疑水浅” 说的是光的现象;“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为参照物的21 .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5dm=_cm; (2)6.45km=_m;(3)24nm_m; (4)4.48m=_m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三、实验题22 .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_(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_(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时,光屏上已经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捏住凸透镜防止其移动,则光屏上_(有/没有)手指的像或影子,光屏上蜡烛的像_(完整/不完整)。(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前/后)。23 . 图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4)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 .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即刹车距离大。请依据同一辆车,同一段沥青路面上,分别在不下雨时和下雨时测得的路面刹车距离,回答问题。(1)同一段沥青路面,同一辆车的刹车距离和是否下雨的关系是:同一段沥青路面,同一辆车,_。(2)同一段沥青路面,同一辆车,当_时,刹车距离长。25 . 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cm(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6 .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两侧的和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D纸板是用两块纸板和连接起来的,把纸板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观察反射光线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_两侧(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若将纸板各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内;向前或向后折的过程中,在纸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由实验步骤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反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5)自行车尾灯结构如图丙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它的反光效果很好,请在图中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反射光路图27 . 乐乐把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杯琴”,用竹筷敲击不同的瓶子时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如图所示为瓶子跟它被敲击时发出的音符的对应关系。(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瓶子,瓶子发出的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2)请你根据图的信息,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四、计算题28 . 户外探险、攀岩是当今许多青年朋友喜欢的运动方式,所谓攀岩也就是人们借助于岩壁上的某些支撑点通过手脚并用的方式攀上岩壁的运动,在某次室内攀岩比赛中,质量为60kg的小王同学在30s内攀上高为20m的竖直岩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求:(1)小王同学攀岩的速度是多少?(2)小王攀岩过程中至少做了多少功?(3)小王攀岩过程中的功率多大?29 . (1)小明同学站在一座山崖壁前方,大喊一声,经过10s后听到回声,请问这时小明同学离山崖壁有多远?(2)承接第一问,小华同学开车以60m/s的速度向山崖壁驶去,当她的车经过小明同学时,小华按了一下喇叭请问,鸣笛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华将听到汽车鸣笛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30 . 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已知此时气温是15)(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五、作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