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_第1页
修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_第2页
修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_第3页
修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_第4页
修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能量是单向递减流动的,物质变化也是吗?为什么大气中氧气不会耗尽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功能之二),一、碳循环,.,3,1,2,无机环境中的碳,生物群落中的碳,3,碳循环的主要形式,CO2、碳酸盐,含碳有机物,CO2,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4,1,2,碳是如何由无机环境进入生产者,碳是如何由生产者进入消费者,3,碳是如何进入分解者,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动物摄食,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排遗物,.,5,1,2,碳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碳如何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6,碳循环的图解,化石燃料,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燃烧作用,摄食作用,形成石油、天然气等。,形成石油、天然气等,分解作用,.,7,小结:,(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2)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主要形式:(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主要形式:(4)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CO2,CO2和碳酸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链(网),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有机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8,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B为。(3)图中DC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的形式循环。,答案(1)C生产者(2)CO2消费者分解者(3)光合呼吸(4)化石燃料CO2,.,9,及时反馈,看图回答问题这是_元素的循环。写出所示过程的名称:_,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过程,图中A、B、C、D各是什么生物?A_B_C_D_,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细菌、真菌等,.,10,及时反馈,看图回答问题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_,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_,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反复循环,全球性,.,11,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2,1、概念中的物质是指元素还是化合物?,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2、在哪两者之间循环呢?,3、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呢?,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4、特点是什么?,全球性、循环性,.,13,及时反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带有全球性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14,及时反馈,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植物内也发现了DDT,该现象说明了:()DDT使挥发性物质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科考队将DDT带到了南极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药地区觅食,B,.,15,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全球地表气温的最新分析表明,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0.6。,温室效应,.,16,三、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学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的平衡。(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来源)。大力推行(增加CO2的去路),CO2,碳循环,上升,植树造林,.,17,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氮循环,拓展,.,18,闪电(高能)固氮,工业固氮,生物固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19,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主要以无机物形式,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反复循环,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往复循环,全球性,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四、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20,及时反馈,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21,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出问题: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吗作出假设: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设计实验:探究性试验遵循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