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的启示录测试题(无答案) 教科版_第1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的启示录测试题(无答案) 教科版_第2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的启示录测试题(无答案) 教科版_第3页
九年级政治 第一单元历史的启示录测试题(无答案) 教科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历史的启示录一、基础知识梳理 班级: 姓名: 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 )史,一部民族精神的( )史,也是一部民族发展的( )史。2、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五千多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文明之一。世界各国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的、等。3、由强变弱原因:近代以来,由于 以及 ,也由于 ,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一步步沦为社会。中华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和的民族。4、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之魂 。这一精神在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5、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 、 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热爱和平的传统,始终不渝走 的道路,坚持 政策。6、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由于( )和( ),他们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 ),没有找到( )。(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 )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 、 和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世界对我国实行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的历史使命。由此说明: 。7、中国共产党选择了 作为理论基础,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 和 ,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旧中国,变成了完全 、拥有 和 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 。建立 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新中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表明:只有 ,才能 。8、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祖国的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促使我们( ),( );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 ),( ),( )。由于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仍然是一个 国家,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 、 、 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冷静现分析现实,充分认识我国与的差距,我们要有高度的感,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意识。9、将来, 的历史责任自然要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 ,发扬 ,把 伟大旗帜世代相传。二、判断1、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2、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3、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5、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 )6、中华民族有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 )7、中国的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 )8、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经济的落后;外国侵略者的侵略,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沧桑( )9、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 )10、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勤劳勇敢( )11、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12、我国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坚持团结统一的和平外交政策( )13、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祖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6、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8、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9、冷静分析现实,充分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20、国家的兴旺与衰亡,是大人的责任,与青少年没关系()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始终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22、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强大的生命力( )23、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 )三简答:1、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的条约有哪些?结果(后果)如何? 2、简要说明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 3、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一精神有什么作用?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爱国主义?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历史使命是什么?6、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7、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忧患意识? 8、为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四、选择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我国有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B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描述成一个人间天堂 D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军事著作是孙武的孙子兵法2、西方曾经把中国称为“东方大雄狮”,纷纷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但是近代中国却被列强称为“东亚病夫”,纷纷派兵侵入中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国家 B中国为世界文明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C近代中国落入灾难的深渊,D落后就会挨打要努力提高综合国力。3、近代以来,导致中国落入灾难的深渊的战争有(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的不平等条约包括(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尼布楚条约E马关条约F辛丑条约5、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的原因包括(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B国家的落后,C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D封建统治者的好战。6、近代以来,列强的枪声和炮声不只震碎了腐败的清政府的繁华旧梦,也激起了中华儿女英勇抗争的斗志,表现这一斗志的典型事例有( )A陈胜吴广起义,B虎门销烟,C三元里抗英,D甲午海战,E戊戌变法,F辛亥革命。7、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僵种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满目的伟大成就。这充分说明(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D社会主义制度是当前存在的唯一制度。8、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归根到底是因为( )A中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太低,B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C革命的力量和规模过小,D没有得到西方列强的认可和支持。9、近代中国百年来,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中国要获得独立和富强就必须( )A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D坚决断绝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来往。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 )A人的一生忧愁与欢乐并存,B一个人只有先有忧愁,而后才能收获欢乐,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11、下列各句,能够把个人使命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 D学习要有恒心和自信心12、近代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有人提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两种说法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C现代人的提法更加注重从我做起,D顾炎武的说法责任不明确13、近代中国百年来,各种革命运动的失败,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