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护理PPT课件_第1页
引流管护理PPT课件_第2页
引流管护理PPT课件_第3页
引流管护理PPT课件_第4页
引流管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青青神外一,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注意事项,.,2,主要内容,.,3,相关解剖知识硬膜:为一层坚韧纤维膜,由2层合在一起构成,在颅内硬膜与颅骨内面紧密相贴。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蛛网膜:为1层很薄的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蛛网膜与深面的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蛛网状,为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在上矢状窦两旁蛛网膜形成许多突起突入到窦内,称蛛网膜颗粒,是脑脊液回流到静脉窦的最后通路。软膜:紧贴在脑和脊髓表面的薄。,.,4,脑的被膜,.,5,.,6,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左、右外侧孔后正中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循环途径,Cerebralspinalfluid,.,7,神外常见引流管,.,8,脑室引流管,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整角进行穿刺。,.,9,脑室引流管护理,(1)体位:取平卧位,保持安静。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患者,应予约束,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而发生意外。搬运病人时:暂夹闭引流管。(2)固定:仰卧位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外耳道水平)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成人颅内压力0.7-2.0kpa儿童0.5-1.0kpa),侧卧位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cm。脑室引流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速、过快。因患者原处于颅内高压状态,骤然减压会使脑室塌陷,导致硬膜下血肿。,11:39,.,10,脑室引流管护理,(3)引流速度和量:术后早期应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颅内感染病人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补充电解质。正常人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每日分泌400500ml。,11:39,.,11,脑室引流管护理,(4)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11:39,.,12,脑室引流管护理,(5)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有大量血液或血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11:39,.,13,脑室引流管护理,(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流入脑室,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14,脑室引流管护理,(7)拔管:一般术后34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d。拔管前1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打开引流管。而拔除后应检查引流管末端有无折断,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15,脑室引流管放置高度,平卧位: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即外耳道水平)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16,1.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术中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护理,2.术前用药,2.保持引流通畅,3.观察引流量、色、质和速度,5.预防感染,6.基础护理,7.及时拔管,腰池引流的护理,4.加强营养,.,17,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高压性头痛特征:剧烈持续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低压性头痛特征: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给予放低床头、停止或放慢引流速度后头痛缓解二、引流管的固定因引流管位于腰背部,患者翻身时容易引起引流管牵拉、受压、扭曲等。因此要经常观察置管情况和引流是否通畅,并注意随患者的体位变化随时调整引流管,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对引流管护理的宣教。,腰池引流管护理,.,18,腰池引流管护理,三、严格控制引流速度腰穿持续引流的引流管很细,每分钟的引流量较少,为保持引流畅通,引流袋应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引流袋低于创口1520厘米。若引流速度不加以调控,引流脑脊液过多,除可造成颅内低压外,还可出现气颅等并发症这是由于虹吸作用使空气自漏口或引流管进入而产生张力性气颅。因此应根据不同病因严格控制流速lo滴/min,一般以25滴/min为宜,.,19,腰池引流管护理,四、及时拔管在蛛网膜下隙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停止,应及时拔除引流管。否则,尽管每天行局部的消毒和更换敷料,仍有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拔管前先试行夹管2448h,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除仍注意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拔管后置管部位有脑脊液溢出,给予缝合1针加压包扎,严格卧床。,.,20,创腔引流管护理术后护理,引流残余组织液、血液、冲洗液、瘤腔内残余物。术后引流袋的位置与创腔水平,第二天稍低于创腔。体位全麻未醒及昏迷病人采取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意识清醒,血压平稳以后宜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术后24至48小时,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以免颅内压增高,加重脑出血,或造成二次出血保持头和脊柱在同一直线上,头部过伸或者过屈,都会影响呼吸和静脉回流,11:39,.,21,创腔引流管护理术后护理,神志清楚者,术后8小时可进食流质饮食,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的变化,颅压升高后生命体征会出现二慢一高(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颅内高压三主征:头痛、剧烈呕吐、视乳头水肿术后血压维持160/100mmHg,对血压过高且有颅压升高表现的患者,按医嘱给予脱水剂,有效适度的降压,避免血压过低,使脑灌注量不足,加重脑损伤。,.,22,硬膜外引流管,神经外科开颅手术要对硬膜进行缝合,若因客观原因不能对硬膜进行有效缝合时,硬膜下组织液和血液及血性分泌物会经潺口流向硬膜外,在硬膜外形成血肿,压迫脑组织,进而产生脑水肿、脑积水、颅内压增高,为预防开颅术后发生硬膜外血肿,常规置入内径为2mm的引流管于硬膜外,与颅骨内板相贴,外接引流袋或负压引流器。,11:39,.,23,硬膜外引流管,术后平卧,引流瓶低于创腔30cm,注意使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有时可形成一定的负压,气体沿位置高和引流不畅的引流管进入脑室。当引流量50ml,术后1-2天可拔除引流管。当引流液性质为血性脑脊液时,不可外接负压引流器,应接引流袋。否则会导致脑脊液引流过度,速度过快,患者会产生低颅压,严重者会产生脑疝。引流量要视术中缝合硬膜情况而定。当引流量10ml,术后12d可拔除硬膜外负压引流器。,V-P分流管,脑积水是由于各种炎症、外伤、粘连或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导致脑脊液在颅内大量积聚。脑室分流术是另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对脑脊液进行分流改道,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以降低颅内压是防止脑萎缩的一种重要方法。,.,25,V-P分流管术后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注意体温大于38.5以上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同时要观察面色,P,R及出汗体征,防止引起虚脱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管道通畅抬高床头15-30,减轻静脉淤血每天定时挤压分流管,按压阀门1-3次,以保持分流管通畅。(按时按压阀门,术后防止堵塞,术后用甲紫做好阀门标记,术后1-3天,每天按压阀门1-3次,每次15下,用力均匀),.,26,置管期间的观察护理,严密观察,预防再出血术后体位引流管的固定及保护引流速度脑脊液的观察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及敷料的观察与护理更换引流管无菌原则拔管指征,11:39,.,27,各种引流管的放置高度,脑室引流管,腰池引流管,创腔引流管,硬膜外、下引流管,仰卧位:高出侧脑室1015CM(外耳道水平)侧卧位:高出正中矢状面1518CM(正中矢状面),低于创口1520CM,术后第一天与创腔水平,第二天稍低于创腔水平。,低于创腔30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