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三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1页
冀教三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2页
冀教三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3页
冀教三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4页
冀教三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典范人生 主备人:胡翠霞 副备人:贾伟廷 张晓旭 倪芳芳 王焕京 裴中华沙河市第二小学第五单元 典范人生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典范人生诗两首选取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的两首绝句,表达的是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豪情与壮志;虎门销烟表现了林则徐的凛然正气,销烟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歌唱二小放牛郎英雄少年的故事被传唱至今,烈士的精神与高山同存;后羿射日借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讴歌了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英雄壮举;小萝卜头的故事读来让人感慨、落泪: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红色剧场中艰苦岁月里一个个鲜活的小英雄形象,一定能够引起当今孩子更多的思考。综合学习里的各项学习内容也紧扣“历史人物”这一主题,在积累、运用中更深地感受中华民族源源流长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四篇课文的故事,会背诵就义诗,会默写夏日绝句。 2、认读47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认识5个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分析记忆字形。 3、能够读懂一个小故事,并能简要概括文章大意。 4、学会从重点段落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设民主氛围,学生全员参加。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意见,多方位体验感情。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与气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课时设置: 21诗二首2课时 22虎门销烟3课时 23歌唱二小放牛郎1课时 24后羿射日2课时 25小萝卜头的故事2课时 阅读链接红色剧场2课时 综合学习五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我的小笔头3课时 综合测评1课时 周课时安排第一周:21、22课。第二周:23、24、25课。第三周:红色剧场、综合学习五。21诗二首 教材分析:本文所选的两首诗皆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感情 。一首是不满当时的朝政借古讽今,一首是刑场上的自我独白。两首诗的作者,一首是柔弱的古代女子一首是现代热血男儿、革命烈士。然而两首诗皆充溢着为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壮志豪情。 翻开历史我们看到李清照所处的年代: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宋王朝被迫迁都,只是无数百姓无家可归,作者也遭遇丧夫之痛。女诗人孤苦伶仃,飘零异乡,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就诗面而言,作者通过叙写项羽宁可自刎乌江也不会去见江东父老的情节,表达了对项羽不屈辱偷生壮举的仰慕之情。实际上诗人是借项羽的不苟且偷生壮举,抒发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谴责之情。就义诗1928年初,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同志被捕,在狱中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恼羞成怒,最终杀害了夏明翰同志。临行前,凶手问他有无遗言,他挥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8个生字。2、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就义诗,会写夏日绝句。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古诗内容。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重难点、关键1,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2,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划分;两课时。课前准备:了解诗人写作古诗时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夏日绝句,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2,理解夏日绝句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夏日绝句课前预习搜集李清照的资料以及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一、激情引入(3分钟)师:同学们知道李清照吗?谁能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诗夏日绝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5分钟)先让学生借助资料和字典、词典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全班组织讨论、研究。1、学生自由读诗;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古诗。字音:“项 、 雄”为后鼻音。字形:“亦”第五笔为竖勾,部首“” “鬼”是部首字,书写时要注意第六笔的竖撇是从上自下一笔写成。 “ 雄”的部首是“隹”;“羽”是部首字。3、再读古诗,在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三、品悟诗情(15分钟)1、学生自读古诗,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2、将读懂的在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记下来;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前两句诗人抒写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显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襟怀。后两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有力地讽刺了只顾逃命、苟且偷生的南宋君臣。)4、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的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四、课堂小结(3分钟)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朝廷的贪生怕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宋朝懦夫的的尖锐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古诗。2、把本诗中的生字规范的抄写两遍。六、板书 项羽:人杰、鬼雄、不过江夏日绝句 借古讽今 作者:敬佩、仰慕而抒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诗就义诗,掌握新词。2、理解就义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诵诗,背诵诗。课前准备:搜集夏明翰的生平资料。一、激情引入(5分钟)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同学们想过没有,当一个革命者面对着敌人的屠刀,表现会是怎样呢?(学生凭经验自由回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革命者的风彩吧!师板书就义诗二、初读,感知大意(10分钟)2、解题“就义” 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杀害 。3、熟读诗句师: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谁能介绍一下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然后回答。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教材分析中)二、读中理解(15分钟)1、师:读完诗歌,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诗,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3、后两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达了作者对前途乐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收取围绕重点的共性问题,以便组织学生讨论)4、诗的主要内容:只要我们坚持的是真理,砍头又算得了什么?你们可以杀了我,但是杀了我还会有更多的革命者站出来。)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突出“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还要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三、指导书写(5分钟)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书籍。五、课堂小结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壮烈的牺牲了。这位只有28岁的烈士,留下的不仅是这首光照千秋的就义诗,也是自己的奋斗历程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六、课堂练习背诵就义诗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有关夏明翰的其他故事。八、板书 为了真理不怕就义 就义诗 后人前仆后继22 虎门销烟教材分析虎门销烟讲的是1839年6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故事。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部分。先叙述前去虎门观看的人群林则徐坚决销毁鸦片的决心,接着描绘了销毁鸦片的过程,最后讲在林则徐等中国官员的监督下二百多斤鸦片全部销毁以及虎门销烟的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通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或观看电影林则徐.教学重难点、关键1、了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意义。2、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强身健体,保卫祖国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3分钟)1、扣图引题。(1)出示雕像图。(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板书课题,解题。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5分钟)1、范读讨论。(1)范读课文。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2自读课文。要求:(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3试读课文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三、指导写字(15分钟)1、“泄、侮”按笔顺描红。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四、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5分钟)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细读课文(20分钟)1、细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2、细读第六自然段(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3、|细读第二自然段。(1)自读课文。(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4)讨论: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4)齐读第二自然段。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4、细读第35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学习第一至三句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学习第四、五句。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3)细读第五自然段。指读第五自然段。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指导读课文。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1)引读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2)齐读第1、6自然段。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5分钟)二、复述课文(10)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2、讨论上述思考题。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3、指导复述。(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三、练习说话,写话(20分钟)1、出示幻灯文字。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3、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5、练习写话。四、作业布置(5分钟)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有感触的段落。2、造句不管都:-多少多少多少:-五板书:2 虎门硝烟水泄不通彩旗林立打击嚣张气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表明不可欺侮震惊中外伟大壮举23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歌的歌词。诗歌记叙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故事歌颂了他机智勇敢的与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全诗分七小节,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小节如一个缓慢悠远的镜头,将故事的背景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至六小节叙述了王二小牺牲的全过程。最后一小节写了人们对小英雄的缅怀和颂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过程与方法1、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2、学生通过听唱、朗读、想象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教学重点:1、易错字较多,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2、从主体部分的侧面描写中,感悟王二小英勇献身的正义壮举;歌颂他的英雄精神。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2、配合课文组织看VCD,看电影或讲故事。3、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录音带。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禁烟英雄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小英雄。有一首歌唱得就是这个12 岁的小英雄,想听这首歌吗?大家仔细听,听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磁带。) 学生听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轻声吟唱。 听过这首歌的同学可以说出歌名,有的同学甚至可以简单的介绍王二小的故事。 利用歌曲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王二小的生活年代,拉近了同学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读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组织学生读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读音的能力。 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并能从文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品读课文 升华感情 师:这首歌歌唱了二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大家认真读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歌词中歌唱的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理由。(如果在读文中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出标注。勾画相应语句,并从中感悟。 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大家学习得很认真,下面就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并随机提出问题)学生汇报: 1、二小是个机智的孩子。 a、学生要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老师可以放一段战争影片,也可以讲述相关知识,如“后方机关”是什么意思。 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具体说明情况危急的词句。 引导学生想象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B、学生要重点抓住“顺从”这个词语来体会二小机智。(“顺从”是听从的意思,但这里的“顺从”是假装的,这正看出小英雄的机智。 ) 2、二小是个勇敢无畏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当敌人知道上当后,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场景。 这部分要做好朗读指导。(采用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结合) 学生重点从“挑、摔”和“含着微笑”词句中体会敌人的凶狠和二小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大家的品质。从“含着微笑”体会小英雄的勇敢无畏。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让学生从具体语句中去感悟二小的机智。 训练孩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的能力。 学生通过想象更进一步体会二小的机智。 学生对当时的背景不太了解,播放影片或老师介绍一下当时背景资料,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体会当时情况危急,衬托出二小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学生在读中体会,更加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 知识拓展 师:是呀,同学们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二小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文章。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读。(可以自己单独读,也可以几个人分节读。) 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抗日战争中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课下,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读书、观看影视、访问等形式搜集抗日小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好抗日小英雄手册与同学们交流。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提升了文本的内涵。 回归文本整体的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印象。 用读来调动情感,来深化情感。 课外知识的延伸,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能够更充分地了解英雄,受到精神的熏陶与感染。 通过运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学生也能初步掌握课外查找资料的方法。 制作小手册,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把意犹未尽的感情以及被着上感情的文化气息的心灵得以延续,产生的是一种文化熏陶后的“惯性”。深化主题。 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的山区。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沟里。他们抓住了一个放牛的孩子叫他带路,勇敢的放牛郎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在山口设下的埋伏圈,而自己却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死时脸上还含着微笑。那一年,这个放牛郎才只有十三岁。他的故事流传至今。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去认识这位真正的英雄吧!(再播放歌曲)(五)课堂小结 这个感人的故事被编成歌曲,半个世纪来广为传唱,二小没有牺牲,他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人们去奋斗,他是真的英雄,它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六)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玩耍、安危、着急、昏暗、含笑、染红、传扬、抓住2、形近字组词耍、要;含、念;杨、扬;染、势。(七)作业布置 1、给词语排队,连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英勇地牺牲王二小在山间2、照样子改写句子。例: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们的埋伏圈。(1)我把苹果洗给别人吃。(2)妈妈把饭做好了。 (八) 板书设计 掩护大家 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 小英雄,永远 牺牲自己24 后羿射日教材分析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河,造就了多少英雄人物,其中不乏像后羿这样的神话英雄,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为百姓着想,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课文内容精炼,结构严谨,语言简洁生动,易于理解。第一部分首先让学生认识和领会世界的美丽,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第二部分讲了十个太阳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第三部分从多个方面写出了后羿是个令人敬仰的英雄。课文最后一部分写了天上只剩下一个太阳了世界又恢复了美丽。大家都很感谢后羿,希望他留下来。这说明了人们对后羿的崇敬和爱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拼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话传说中所营造出的美好情境。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讲一讲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后羿一心为民除害的好品质。 2、反复诵读,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 3、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亲近神话英雄人物,体会传统文化精髓。 2、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学习后羿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课前准备:再重温一下女娲和人的故事。重难点、关键:、复述故事。 2、 了解太阳的重要性,体会后羿的勇敢、智慧和无私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射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3分钟)1、教师: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后羿射日就是其中一个。2、指导学生读题。二、学生质疑,导读课文(5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1)后羿为什么射日?(2)后羿怎样射日?(3)结果怎样?3、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10分钟)1、听录音,学生欣赏传说。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3、大家一齐读一读。四、图文结合,学习生字,了解射日的原因(15分钟)1、指导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2、导读第2自然段。3、齐读第2自然段。4、学生自读,找出生字。5、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6、教师谈话:孩子们,你什么地方亲眼看过这种景象?你的心怎样?(难过、同情)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练习朗读。7、教师小结:现在你们懂了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了吗?五、朗读课文。(3分钟) 六课堂小结(3分钟)同学们,后羿射日讲的是后羿射死了天上的九个太阳,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的故事。课后把这个美丽的传说讲给弟弟妹妹听。 七、课堂练习(2分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茂密-( )炎热-( )温暖-( )2、赛读课文。八、布置作业1、练写生字词语2、积累课后的词语。3、复述课文。九、板书 十个太阳(水深火热)-后羿射日(英勇无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体会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景。4、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5分钟)1、分组分段朗读课文。2、指名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二、继续学文了解后羿射日过程(10分钟)1、学生自由读4、5、6自然段,找出生字新词。2、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3、学生集体反馈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说说后裔是怎样射日的?三、了解结果,体会生活的美好(5分钟)1、教师导读,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对比读第2自然段,体会后羿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感受生活的美好。四、拓展延伸,讲故事(15分钟)1、教师小结:神话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们收集到什么神话故事了吗?2、指名上台讲神话传说。3、教师小结。五、指导书写(2分钟)1、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3、作业展示,互相评议。 六、课堂小结(1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它虽然不真实,但象征着人们对勇敢、无私、智慧的美好向往,希望你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后羿身上的优秀品质 七 课堂练习(2分钟)1、补充词语( )的山峰 ( )的森林 ( )的花草2、选词填空激动 感动 感激1、这个故事又一次让我( )地泪流满面。2、盼望着,盼望着,( )的一刻终于来了。八、布置作业1、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六、七自然段。2、把搜集到的神话故事讲给朋友听。九、板书 后羿射日 十个太阳(水深火热)-个太阳(幸福、美好) 英勇无私25小萝卜头的故事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小萝卜头是红岩中的一个人物,原名宋振忠。爸爸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八个月与妈妈一起入狱,遇害时年仅九岁。解放后宋振忠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文章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们家在北方”,通过小萝卜头和特务的对话写出了他对自由和回到家乡的渴望。第二部分“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到“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通过写小萝卜头放飞虫子的感人故事,表现了小罗卜头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课文通过小萝卜头看远山想到了家,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两件事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正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基于这一立足点,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中心话题:用心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在故事中,小萝卜头都看到了什么?他又想到些什么?你是从课文中哪儿读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课堂上,当教学到“小萝卜头放飞小虫子时的所思所想”这一部分时,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是比较充分的,可以说是至真至纯的,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孺子可教”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囚歌。过程与方法:阅读法,讨论法等,与自身相结合来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1复述课文。2教学重点:领会“小萝卜头”在监狱中是怎样刻苦学习的。教学难点:知道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虫子放飞了。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课时划分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写“懂、默”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2检查预习情况。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4学习1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1检查预习。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教学难点: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齐读课题并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可能想知道很多事同学们想知道的事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是些爱学习的好同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资料。小萝卜头-中国革命史上最年轻的烈士,他叫宋振中,牺牲时,还不足9岁。1942年9月不到1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小萝卜头在狱中斗争很坚定,是个很勇敢很机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种让敌人害怕的气概。这位小英雄面对敌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难友们毫无畏惧地走向刑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个“小萝卜头”的故事。在他身上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5分钟)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2自由读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3反馈交流。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关押牢房懂事继续监狱沉默钉子特务囚犯仇恨愤怒耽误身躯分小组读-齐读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三)新授:(15)分钟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A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2齐读111自然段。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四)写字(10分钟)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五、课堂练习 1、扩词 守( ) ( ) 馆( ) ( ) 务( ) ( ) 所( ) ( ) 2、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唯恐- 若有所思-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板书 25 小萝卜头的故事 萝 卜 守 务 课 馆 器 翠 巾 所 在狱中-刻苦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写剩下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3你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4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教学重点:1.精学课文12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3.背诵囚歌教学难点:知道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虫子放飞了。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教学流程:(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2分钟)(二)复习导入(3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三)新授(15分钟)A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3指导朗读背诵。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B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指名读,齐读C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齐读最后一部分D讨论交流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四)拓展(5分钟)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五)写字(5分钟)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六)结束语(1分钟):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七)课堂练(5分钟)读句子,照样字写一写1、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2、它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八)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读在烈火中永生 板书:25小萝卜头的故事一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二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三小萝卜头得知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这件事情,要为他们报仇。四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阅读链接红色剧场 教学目标: 1、 要学生在阅读中吸纳优秀人物的正义感,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引领他们善于从日常的小事中明辩是非,是非明辩,爱憎分明。 2、 要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人物生动的形象、感受人物的鲜活的气息,体味人物真切的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再设计 与教学随笔 一、 影片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想给大家放一段电影的片断,你们想看吗?播放电影小兵张嘎。 师:影片观看结束,让学生谈谈收获 二、 阅读文本 师:课本105页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好下面就开始吧! 三、 谈感受 师:同学们,可以说这是一部我们百看不厌的电影,你最喜欢电影中的哪个内容,并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四、再看影片,直观感受 师:下面我想给大家再放一段电影的片断,你们想看吗? 师:电影虽然结束了,但影片中嘎子的机敏表现却历历在目,当然像这样的影片还有好多好多,能说说你们还喜欢哪些影片吗?并说说为什么?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五、 联系实际 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困难,当你独立面对时,你是怎样解决的?谁说一说? 因为电影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利用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意向指向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更清晰的掌握知识内容。 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真切的感情。 让学生再次重温影片中动人的一幕,对学生的情操加以熏陶。 触类旁通,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施自我教育。 六、 传唱不尽的歌 最后就让我们在闪闪的红星这首歌中,结束我们这节课吧! 播放闪闪的红星插曲 七、拓展延伸 师: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让我们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讴歌这一历史上的壮举吧。课下,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这样的影片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