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嘉莹说韦庄:深情都寄小词中与诗书在一起 韦庄 (上)中华诗词人物韦庄 | 叶嘉莹 讲 萧丽 书 (上)题辞刘征我嗜茶,请以茶喻。饮绿茶,必取西湖上好明前龙井,泡以名泉之水,盛以青花瓷盖碗或玲珑剔透之玻璃杯。诸美俱备,徐徐饮之,始能品其真味,得其真趣。中华诗词人物系列所选皆古大家之名作,请当今大诗词家讲解,并请著名书家为之染翰。诸美俱备,徐徐品之,始能会其深长之底蕴,听其弦外之音,心旷神飞,回肠荡气。“人生有味是清欢”。叶嘉莹先生韦庄菩萨蛮五首之一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之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之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萧丽书韦庄菩萨蛮五首叶嘉莹:韦庄是晚唐有名的诗人、词人。唐僖宗的时候,韦庄去长安赶考,适逢黄巢起义,未果,而且还生了病。他那首很有名的七言古风秦妇吟,就是在那个时候写的,从“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遍公卿骨”等句,不难看出变乱过后的长安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于是他离开长安,游历江南。战乱平定后,他再次赴考,一举得中。那一年,他五十九岁。考中进士后,韦庄随使者来到西蜀,西蜀有节度使王建很欣赏韦庄的才干,请他做了掌书记。后来唐朝灭亡,朱温做了皇帝,王建随后也在西蜀自立为帝,任命韦庄为宰相,此时韦庄已经七十二岁。晚年的韦庄,在西蜀有时候会想到已经灭亡的唐朝,也会回忆起当年在长安的种种情事。这五首菩萨蛮,就是在此心境中所做的。这五首词,次序不可以颠倒,极似杜甫的秋兴八首,从第一首到最后首,是有一定次序的。一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这是第一首。“别”“出”“和”这三个字是入声字,要分别读作“bi”“ch”“h”,凡是入声字,都要短促的仄声萧丽书韦庄菩萨蛮其一“红楼别夜堪惆怅”,他从当年离开长安的时候开始回忆。“红楼别夜”,就是回忆当年在小红楼里离别的那个夜晚。“红楼”,是一个温馨而美丽的地方,然而那却是一个离别的夜晚。所以他说“堪惆怅”,要离别的人满怀着惆怅的感情。“香灯半卷流苏帐”,有“红楼”,有“香灯”,有“流苏帐”,如果时值太平、安乐的光景,他们两个人本来应该可以在流苏帐里享受他们的美丽春宵。可是,因为现在是要离别了,所以帐子是卷起来的,“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天将破晓,也就是到了离人要上路的时候。“美人和泪辞”,他所爱的那个女子,“和泪”跟他告别。这个“和”字,不是温和,是伴随的意思。这个女子是会弹琵琶的,她抚曲作别,为他送行。“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就是说,那个美人在有“金翠羽”装饰的琵琶上,弹出来的声调如黄莺鸟的叫声那样流利婉转。那么,伴随着琵琶的声调,美人要说的话是什么呢?是“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在古代,不管是做官求仕也好、不管是做买卖做商人也好,男人是要出门的,不能株守家园。而女子呢,是一定不可以出门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注定了女子永远做思妇。“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所以这个女子就劝他,在那个美丽的绿纱窗下,要记得有一个像花一样美丽的人在等待你归来。“人似花”三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意思是说,我似花一般美丽,你难道不怀念吗?言外之意,你当然应该怀念,你当然也应该回来;第二个意思是说,花是很容易凋零的,女子的美貌也是很短暂的,如果过了很久你才回来,就算人还在,也不再是现在的花容月貌了。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萧丽书韦庄浣溪沙“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离别以后他到哪里去了呢?在秦妇吟那一首长诗里边,他就说有人从江南来,说江南的风景很好,所以他就离开了长安,来到了江南。第二首就是韦庄写自己离别了那个红楼的女子,离开了那个满是战乱的北方,来到了江南。“说”“合”要读作“shu”“h”,不能读作“h”“shu”,既不好听,又会把词里边的感情都丢掉。北方是如此的变乱,江南是如此的安定,所以人人都说江南真是美好。大家都劝他,你这个远游的人,离开故乡到江南来的人,你就应该在江南终老,就不要再回到北方去了。这个“合”,是应该的意思。那么江南究竟怎么个好法呢?“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第一是江南的风景好,“春水碧于天”,江南的春水,跟天一样的蓝。“画船听雨眠”,在“画船”上听着打篷窗的春雨安眠。江南岂止风景好,江南的人物更好。“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但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丽的女子。“垆”是什么呢?“垆”是卖酒的酒垆,古代酒家用土筑成的高台,用以储酒。所谓“文君当垆”,就是说卓文君当年在酒垆旁边卖酒。“垆边人似月”,在酒垆边上的那个女子光彩照人,一看她就觉得眼睛一亮,像天上的明月一样的美丽。因为她是卖酒的女子,要给人打酒、盛酒,手腕是露出来的,“皓腕凝霜雪”,说她的手腕像霜雪一样的洁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别人都劝说韦庄,说你还很年轻,你应该在江南多游玩一些时间。如果你选择还乡,你注定会“断肠”,因为你的故乡现在是一片战乱,所以你不要回去的好。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萧丽书韦庄菩萨蛮其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韦庄说,当年在江南的时候,别人劝我留在江南,但是我不肯,我当时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要回到故乡去。他说我现在才知道,当我终老四川连江南都回不去的时候,“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当时我还很年轻,穿着美丽的春服。“骑马倚斜桥”,一个年轻人骑着马,在斜桥上。白居易亦有诗“妾弄青梅倚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为什么是斜桥?因为桥总是弯的,所以是“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韦庄年少多才,他的秦妇吟传遍天下,被不少人写在锦缎做的帐子上作为装饰品,人家称他“秦妇吟秀才”。“满楼红袖招”,因为年少有才、有名,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女子钟情于他,她们穿着红袖,邀他上楼。古人常常用男女的感情比喻君臣、知己,所以也有人说这句可以理解为,他当年在江南的时候,可能当时也有人想要把韦庄留下来。“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他说那个美丽的女子,她住的地方有翡翠装饰的屏风。“金屈曲”怎么解释呢?因为屏风是折叠的,所以上面有可以转折的一个环钮,“翠屏金屈曲”指的就是翠屏上有黄金的屈曲。“醉入”,当时他喝醉酒,因为红楼之上有那么多美女,因此就是“花丛宿”。“花丛”,不只是花,也是美丽的女子。尽管如此,当时我还是一心想要还乡,即便现在不回去,老了之后也还是要还乡的。但这都是回忆。“此度见花枝”,现在他说,如果我再见到美丽的花枝,再有人挽留我,“白头誓不归。”就是说,我老了也不回去了,而且立誓永远不回去了。词本来是写给歌女唱的歌词,不带有作者主观的感情,但是从温庭筠开始,到韦庄、冯延巳、李后主,词人的感情越来越强烈。“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这是韦庄词的语言特色,非常直接,非常明白,非常主观。萧丽书韦庄荷叶杯萧丽叶嘉莹叶嘉莹,号迦陵,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24年生于北京。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攻读古典文学专业。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与普及,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著述甚丰,主要有迦陵论词丛稿中国词学的现代观清词名家论集迦陵文集等。叶嘉莹:李后主担荷了人间所有的无常与诗书在一起 李后主(上)中华诗词人物-李煜 | 葉嘉瑩 讲 萧丽 书 (上)题辞刘征我嗜茶,请以茶喻。饮绿茶,必取西湖上好明前龙井,泡以名泉之水,盛以青花瓷盖碗或玲珑剔透之玻璃杯。诸美俱备,徐徐饮之,始能品其真味,得其真趣。中华诗词人物系列所选皆古大家之名作,请当今大诗词家讲解,并请著名书家为之染翰。诸美俱备,徐徐品之,始能会其深长之底蕴,听其弦外之音,心旷神飞,回肠荡气。“人生有味是清欢”。中华诗词人物-李煜丨叶嘉莹 讲 萧丽 书(上)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嘉莹与萧丽叶嘉莹:我们在这个场合,已经讲过两次词了。第一次讲的是冯延巳,冯正中。第二次讲的是韦庄,韦端己。现在我们开始讲的是李后主。其实呢,我开始读人间词话,是在八十年以前,那时候我喜欢词,也读了一些古人的词话,可是我对于那些古人的词话呢,我觉得不知所云。我读了半天读不懂,当然那时候我刚刚十一岁,你想八十年前。那后来呢,我母亲,因为我同等学历考上了初中,所以就给我买了一套开明书局出版的词学小丛书,里面就有一卷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是把我带进词的一个引路人。可是我那个时候读人间词话,有很多其实我不懂,而且不只是我不懂,我后来长大了以后,现在也很老了,我再回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发现有些地方,我之所以不懂,是因为他没有说清楚。比如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然后他举的例证,什么“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类的都是诗句。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可是他举了很多诗的句子,我们中国的旧传统,这个理论是不够清楚的,他受了一些西方的影响,讲到什么有我、无我,但是他哲学也不够清楚。使我感动的,使我觉得豁然开朗,我懂得了词,就是他这一段话,讲温、韦、冯、李四家词。因为这一段话,他是以他自己真正的那个直觉的感受来讲的,而他有真切的感受,不但有真切的感受,他也有很敏锐的判断的眼光。李后主,我们今天说到李后主。李后主的词,你看我们所选的虞美人啦,相见欢啦,都是他国破家亡以后的作品。有一句话,我从来讲课,都不愿意跟年轻的学生提起的,就是人间词话的一句话,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说上天是用各种的痛苦和不幸造就出来一个好的词人。这句话我真是不愿意说。这词怎么这样的不幸!是天以百凶才成就一词人。李后主如果没有国破家亡,他写得出来这“春花秋月何时了”吗,所以词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萧丽书李煜 虞美人刚才我们说李后主是经过国破家亡,才写出来这样的词。王国维曾经说,他说李后主的词是“真所谓以血书者矣”,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个因为以前只是歌词之词,李后主以前也是给歌女写的歌词之词。他国破家亡以后,李后主的一个特色,就是他的性情之真诚,纯挚。他有最真诚的感情,最敏锐的感觉,他享受欢乐的时候,他尽情地享受欢乐。当他破国亡家,他也有非常真切深刻的悲哀。有人就说李后主前期的作品不好,后期的作品才好。前期的李后主跟后期的李后主是一个人。他享乐的时候,他完全沉溺在享乐之中。有一首他早年的作品:“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完全沉溺在享受之中,眼睛的享受,耳朵的享受,鼻子的享受,身体的享受,写各种的享受。以他敏锐的感情,真切的感情,他是写他的欢乐的。那他现在“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破国亡家。所以他也以他最真纯,最深切的感觉和感情,体认这一份人间的悲痛。所以他就写出来,我们人类的所有的共同的悲哀和痛苦。萧丽书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句话就把我们都打进这个大网里面去了。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年年的春天来,年年的春天走,这“春花秋月何时了”。我今天上午去参加恭王府的海棠雅集,恭王府是我当年读辅仁大学女校的旧址,那都是我当年的旧游之地。我今天重新再经过的那些街道,那是我当年每天走过的街道,“物是人非”我已经是90岁了。我当年同班的同学没有一个存在的了,更不用说当年的老师了。一样的花开,一样的海棠开,一样的柳絮飞,跟我七十年前所见的一模一样,所以“春花”是不改变,年年花开。“秋月”也是不改变的,年年中秋的月圆。“春花秋月”是永远有花开,永远有月圆。可是就在年年的花开月圆之中,我的九十年过去了。“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我经过恭王府附近,“往事知多少”,那都是我的往事。我看到每一个街道,那都是我的旧游之地,所以“往事知多少”。一句话把我们所有的天下人都打进去了,这是他总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下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是春天又来了,这是春花开了。“小楼昨夜又东风”,可是我的故国,李后主后来被北宋所俘虏,把他带回到北宋,他永远离开了他南唐的美丽的江山,所以“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可是我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说这个“东风”是回应的“春花”,“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回应了“秋月”,所以两句总起,然后接着写下来,是把这两句的情意的延伸。“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我们读古典的诗词,一定要把平仄读对。国家的“国”我们现在念平声,可是这个字在古代是个入声字,所以我一定要念“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但要把声调读对,顿挫,这个停顿的音节要读对。它是回应了“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然后再一句:“雕栏玉砌应犹在”,他回想他在当年在南唐的,他的宫殿,那个美丽的雕刻着花纹的栏杆。萧丽书李煜 清平乐我曾经去游过江南,我看到南唐中主读书的所在,那都是汉白玉石头的雕栏。而且我刚才说李后主在享乐的时候,他写他听歌看舞,他是说“晚妆初了明肌雪”,这些歌儿舞女刚刚化完晚妆,容光照人。“春殿嫔娥鱼贯列”,他的那些妃嫔,他的那些歌姬舞女出来一串,像鱼游过来一串,一串美女就出来了。他后面说:“临风谁更飘香屑”,他刚才说他看到舞女歌舞的眼睛的享受,他现在说在南唐的宫里面,他们撒香粉在走路的路上,所以一阵风吹过来,一阵香气是“临风谁更飘香屑”,临风谁在撒香粉,这是鼻子的享受,他写了各种的官能的享受。“临风谁更飘香屑”。我要讲的是下一句,“醉拍栏干情味切”。当时我饮酒,饮酒当然是口的享受,当我饮酒的这个时候,沉醉在酒中的时候,我一边醉,一边给这些歌女打拍子,就拍在我栏杆上,醉拍栏杆,我当时的享受是何等的享受啊。我现在一旦归为臣虏,我那南唐故国的“雕栏玉砌应犹在”。人老了,他已经离开故国了,那玉石的栏杆,他说应该还在。遥想我故国的那玉石的栏杆还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只是我李后主再也不是当年的、少年的沉醉在歌舞的李后主了。我现在今天早晨经过恭王府附近,到恭王府里面去看海棠花也是“雕栏玉砌应犹在”,我只是“朱颜改”了。他说“小楼昨夜又东风”,这在回应“春花秋月”,在回应春天又回来了,这春花秋月永远年年会回来。所以“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到春花开的时候,我的故国就“不堪回首月明中”,在回应这个秋月。所以他这首词,从春花秋月的永恒的流转,来对应人生的短暂无常。一句永恒,一句无常,一句永恒,一句无常,而句句呼应了春花秋月,这是李后主的词。萧丽书李煜 玉楼春我这样给他讲,我给他分析,其实李后主当年何尝用我的理性的思维,他只是真实的,真切的那种感觉,那种感情脱口而出,这真是天才,所以是李后主。而且他把我们天下人一网打尽了,所以人间词话还有一句话,他说:“李后主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间罪恶之意”。有人就说李后主自己就是罪人,怎么说他担荷人间的罪恶呢?他没有读懂王国维的意思。王国维说的是,释迦、基督,他担荷的是人间的大家的罪恶,李后主所写是我们大家的无常,我们所有的无常。所以王国维说他是用了“释迦、基督担荷人间罪恶”的比喻,而李后主担荷的不是罪恶,是担荷了我们人间所有的无常,无常的悲哀,所以李后主的词真是“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叶嘉莹说李煜:用生命的苦难换绝世好词与诗书在一起 李后主(下)中华诗词人物-李煜 | 葉嘉瑩 讲 萧丽 书 (下)题辞刘征我嗜茶,请以茶喻。饮绿茶,必取西湖上好明前龙井,泡以名泉之水,盛以青花瓷盖碗或玲珑剔透之玻璃杯。诸美俱备,徐徐饮之,始能品其真味,得其真趣。中华诗词人物系列所选皆古大家之名作,请当今大诗词家讲解,并请著名书家为之染翰。诸美俱备,徐徐品之,始能会其深长之底蕴,听其弦外之音,心旷神飞,回肠荡气。“人生有味是清欢”。叶嘉莹先生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叶嘉莹:我认为我们在这里讲词的时候,其实是把次序颠倒了,在词的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是温的年代最前,然后是韦庄,然后是冯延巳,然后是李后主。这个词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因为词之所以叫做词,这个本来是很单纯的。我们现在把它当做一种文体,这是我们后来的观念。词的本身就是song words,就是歌词,歌是音乐,词就是歌词的意思。那么最早的歌词,词就是配合当时唐五代以来的流行的歌曲而演唱的歌词。本来这个流行的歌曲,是一种民间的作品,它是流行的嘛,就是贩夫走卒,你都可以按照流行歌曲的调子写一首歌词。可是那些歌词呢,因为贩夫走卒之言,他不够文雅,他没有深度,就如敦煌的曲子词。那些文人,有学问的人不看重它,以为这些曲子词庸俗,不够典雅。什么时候词被人重视了?直到五代时候的后蜀编了花间集。花间集前面有一篇欧阳炯写的序文,他说:“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大众的流行的那些个是民间的俗曲。他说我现在所编辑的,是诗人文士的,是诗客为曲子写的歌词,所以词最早被文人搜集编在一个集子里面就是花间集。而花间集它为什么叫花间?就是因为当时那些个词,这些文人所写的歌词,都是给歌儿酒女,那些十七八岁的歌女去演唱的歌词。歌者,歌女,当然是女性,而作者是男性,所以作者要托为女性的口吻,写男女的离别相思的感情,都是这样的歌词。所以按照词的发展来说,温庭筠最早所写的菩萨蛮都是用女性的形象来写相思怨别的歌词。所以很多人认为温庭筠的词就是金碧辉煌,一些辞藻的堆砌,没有很深刻的意思。一直到清代的张惠言,他认为温飞卿的词里面有深刻的意思,比如他说“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他说这里面有离骚的意思,那有没有呢?这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讲温飞卿。他写的是没有明显的个性的,写女性的相思离别的歌词,这是早期的文人的词,温庭筠的词。萧丽书李煜菩萨蛮到了韦庄就不然了,因为韦庄我们上次已经讲过了,他是在晚唐的时代,他身经了离乱,唐朝后来被朱温篡夺了,他的唐朝败亡了。而且在他年轻的时候,到长安去赶考的时候,赶上了黄巢的变乱。所以韦庄虽然也写的是歌词之词,可是他历经战乱,国破家亡,他永远回不去他的唐朝,永远回不去他的洛阳跟长安了。是经过了亡国之痛,所以韦庄写的词感动人,他有很深刻的这种感情,而且是国破家亡的感情。我上次讲韦庄,其实有句话没有说,他说“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最后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我上次是完全用他跟长安的女子的离别来讲的。其实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这个“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是大有深意。“凝恨对残晖”那是太阳的西沉,一个国家的败亡,而且“忆君”的“君”按照普通来说,只要是“你”,都可以称“君”。可是按照中国的传统,君主也可以称君的。所以他从个人的,跟这个女子的离别,从“香灯半卷流苏帐”,从跟女子的离别,到最后的结尾,说我“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落日西斜,国家败亡,我怀念我的故国,故君,我没有办法再表达,没有办法再叙说了。所以这个小词就很妙,就从歌筵酒席的歌词有了深刻的意思。而他之所以有深刻的意思,是因为他经过了国破家亡的变乱。那么我们现在再看,下边这一首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你们一定要注意到这个读词,不是像话剧的表演,你怎么样美声,不是。是你要把节奏、声调,透过它的节奏、声调,把原作的感情传达出来。而且你看李后主,不用雕章琢句,人家天然的句子,自然的句子脱口而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脱口而出。“林花谢了春红”,也是脱口而出,真是说的好。萧丽书李煜虞美人北京现在正是各种花开的时候,可是你要知道花,只要一开,尤其像樱花海棠,一阵风马上就落。所以他说“林花谢了春红”。但是他说的好,你看这个“谢了”两个字,这是白话,谢了。这里面有很悲哀的一种感情。而且不是一朵花谢了,不是一枝花谢了,满林,所以他说林花。整体的花谢了,完全都谢了。什么样的花谢了,春天的花,红色的花,最美丽的季节,最美丽的花朵,“林花谢了春红”,真是写的好。也是写尽了所有的我们人生的无常的悲哀。下边三个字,“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他有前边的表达的这么沉重的悲哀,所以这三个字虽然是白话,但是那种沉痛的、哀婉的意思是很深刻的,“太匆匆”,真是。我眼看它花开,眼看它花落,所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你说林花谢了,这当然是值得惋惜,花开的时候应该是美好的。可是纵然,纵然在花开的时候,花这个生命,这个弱小而美丽的生命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朝晚”,早晚的对举,那不是说,你说它早晨只有雨,晚上就只有风?他说“朝来寒雨晚来风”就是朝朝暮暮雨雨风风。凡是诗词里面对举的,都是有重重叠叠的整体的意思。所以它说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后边他就说了,前面说的是花,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后边把花转变成了人:“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从花转到人。那红色的花朵上的雨点,就如同美人胭脂脸上的泪珠,所以胭脂泪。我看着那个带着雨点的花朵,我今天要尽我的情意来欣赏这一朵花,因为我今天不欣赏这一朵花,明天这朵花就没有了。所以你看红色的花朵,像美人的胭脂脸,花上的雨点像美人脸上的泪点。“胭脂泪,相留醉”,他留我为他再喝一杯酒,因为“几时重”。你什么时候再重见这一朵花?你说明年海棠花又开了,王国维有一句词写得好,明年海棠花纵然是开了,“不是去年枝上朵”,它不是去年的那一朵花了,那一朵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说“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萧丽书李煜虞美人杜甫写过同样的感情。杜甫有曲江二首,中间两句,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且看欲尽花经眼”,“欲尽”,快要开完了,快要完全谢去的,这个花,“欲尽”。“花经眼”,我眼看它含苞,眼看它开花,眼看它零落。“且看”,今天还有一朵花,今天还有一枝花,你就姑且、暂且看一看吧,明天可能这些花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而且你对着花要为它喝一杯酒,你“莫厌伤多酒入唇”。“厌”是觉得太多了,你不要推辞,不要说我今天的酒已经太多了,因为明天你再想对花饮酒,就再也没有这个花了。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是杜甫的诗。而现在李后主所写的,就是“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你永远不会再看见这朵花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真是无常,时时刻刻都在消逝。所以“人生长恨”,是“流水长东”。那永远拉不回来的,你的生命、你的时光,你的欢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后主是以破国亡家的经历,换来这几首好词。他如果没有破国亡家的经历,他就写他当年听歌看舞的歌词。萧丽书李煜子夜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我真是不愿意说这一句话,但是这无可奈何,所有的词人,写的好的,都是用生命的苦难换回来的。稼轩辛弃疾,他的词写得好。“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稼轩的词里面,豪放的词里面,有多少的那种悲哀。他20岁,他带着兵起义从沦陷的家乡到南宋来,他以为以他的才干、谋略,他的武功,他的能力,可以转眼就收复他自己的故乡山东的失地,可是直到他60多岁死去,他永远回不去了。所以稼轩的词,虽然是豪放的词,但是他里面有它非常深刻的悲哀。苏东坡有一首是柳絮的词,表面上说的是柳絮,他说的都是他自己被贬谪的悲哀,还有跟他同样被贬谪出来的悲哀,所以词真的是。词这个体裁它曲折变化,不像诗是直接的感发就出来了,所以词就是要写,要说那些难以言说的感情。王国维说“后主始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它不再是给歌女唱的歌词了,是文人诗客自己言志抒情的作品了,所以李后主的词真是对于词的一大开拓。好,谢谢大家。萧丽叶嘉莹先生吟诗诵词:吟诵没有一定之规吟诵,主要就是结合它的内容的情意跟它的音调的平仄,这个没有一定之规,有人要把它定出一个调子来,其实这个是不应该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不同的体会,每首诗也有不同的内容,所以这个要看读者他对这首诗的体会是如何的,还有他吟诵时候的环境、心情是如何的,不见得每次读起来都是必然一样。但是它基本上是有一个调子的,就是如果我们没有字的话,我们只用平仄来说: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就是你(应该)掌握这个调子。叶嘉莹:诗和词美感特质不一样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先生(三):诗和词在美感特质上有何不同?叶嘉莹:这个诗呢,所以是王国维说的词以境界为最上,他没有说诗以境界为最上,不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举的很多例证举得不恰当。但是诗跟词确实有不同的美。因为诗的开始源头,从书经、诗经开始,诗是言志的。诗所表达的,是你自己内心的感情心意的活动,是你自己的感情,你自己的意念,你自己的理想,是你自己,是诗言志。可是词的早期不是,“词”为什么叫做“词”?“词”的本身就是歌词,是给流行歌曲填写的歌词,用英文说是song words,就是歌曲的歌词,所以词没有深意,词就是歌词。它的原始根据中国最早的词集花间集的序言来说,是“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它是在饮宴、娱乐的场合,有很美丽很漂亮的美女,然后这些少年的这些才子,这些公子,这些才士,他们就给这个歌女写歌词。连北宋初年的晏几道,我们说他父亲晏殊是大晏,他是小晏,一直到宋朝都是这个风气。柳永也是这样,这些歌女(说)请你给我写新的歌词,所以词是歌筵酒席之间娱乐的,与我的志意没有关系。所以宋人的笔记记着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学道的人劝黄山谷,黄庭坚,说诗多作无害,说黄山谷先生你喜欢作诗,你多写点诗这个很好,没有关系。说“艳歌小词”,“艳歌”就是香艳的,讲爱情的,它是一个歌词,这种小词可罢之,你不要再写了。你的品格,这个很有名的诗人,你就写诗,你就言志就好了,你不要给这些歌女写这些爱情的歌词嘛。黄山谷就回答他一句话,说“空中语耳”,说我的歌词写的不是事实,我只是一个假想的爱情的词,我写我爱一个女子,不是我在生活上真的有了婚外的情感,一个婚外恋,不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歌词是给歌女写的歌唱的歌词,表面上写的都是美女跟爱情,不代表诗人自己的真正的感情。那么这样的歌词有什么好处呢?所以王国维才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它不在你外表写的是什么,你外表写的都是美女跟爱情,可是有的是在表面所写的美女跟爱情之中,里边有一种内容,有一种不是内容,有一种什么东西藏在里边的使你感动了,这个东西就很奇妙了。所以像王国维,比如说还是王国维说的,他说古今成大学问、大事业的有三种境界,是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种境界;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都是爱情的词,可是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为什么呢?第一首,他所引的第一个境界,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个是晏殊,就是晏几道的父亲晏殊的一首歌词。他第一句是开始,是说“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他当然写的是相思怨别,词里边常常写相思怨别都是假托女子的口吻,虽然作者这个词人是个男子,他假托女子的口吻来写的。说“槛菊愁烟兰泣露”,槛就是栏杆,菊是菊花,是入声字,所以我不能念j,我念j,是你看那栏杆外边的菊花,在烟霭之中好像带着一种愁容,“槛菊愁烟”。“兰泣露”,那兰花兰叶上的露水珠滴下来,就像女子的眼泪,“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我那个丝罗的帐幕,现在觉得寒冷了,秋天来了,“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那一对一对的燕子因为天冷了它就飞走了,飞到南方去了,他说“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后边说“明月不谙离恨苦”,天上的明月不谙,“谙”是言字边一个声音的音字,就是不懂得,他说天上的明月不懂得我们离别的痛苦,“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月亮的光斜斜地照在我的床边,从入夜一直到破晓,我一夜都不能成眠,我一夜都是相思,一夜都对着天上的月亮怀念我所爱的那个人。所以后边才接上,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前边的写相思这一段的感情的背景,所以你就知道是昨夜西风凋碧树,他独上高楼,是望尽天涯路,所以这首词表面上是写一个女子相思怀人,可是王国维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以为这种情景表现出来一种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就是第一你要把眼前的一切遮蔽的繁华都扫落,第二你要站在一个高处看到一个高远的目标,所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你可以看到更广远的境界,这是你要成大事业、大学问,你要摆脱你眼前的一切的这些个蒙蔽和诱惑,摆脱一切物欲上的,不是一个楼房,也不是一辆车子,你才有更高远的理想。那么第二种境界呢,用的是柳永的词。柳永写他爱慕的一个女子,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我憔悴了,我消瘦了,我的衣服都有一个腰带,说我的腰带宽就是松了,腰带松了就代表他憔悴消瘦了,他说我愿意相思怀念,我憔悴消瘦了,我终于不悔,终于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伊”就是那一个人,就是我所爱的那个人,我所追求的那一个人,因为为了她,为伊,“消得”,消得就是值得,因为她果然是美好的,果然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果然是一个值得我为了追求她而不辞劳苦的,为伊,为了她,消得,我值得为她憔悴。你如果有一个研究的什么学问的什么追求的目标,你为它夜以继日的,你或者做实验,或者在努力,或者在读书,所以“为伊消得人憔悴”,你先有一个理想,你的理想要摆脱世俗的一切蒙蔽,你有了理想,然后你要不辞劳苦地去追求,这是第二种境界。如果只是停止在这里,那你这大事业没有完成啊。王国维说的是“成大学问、大事业”,所以你要“成”才可以,你是有了眼光,你也付上了追求的代价,但是你成了没有啊?所以你要成,所以他写了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我曾经寻找了这个目的,这个我所爱慕的,我所追求的,我寻找了很久,我为她付上了一切的劳苦,最后,“蓦然”,我忽然间一回头,我发现我所找的那个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她不是在灯火繁华的大众里边,她是在一个寂寞的孤独的角落,我真的找到了我的理想了,我找到了。这个本来都是爱情词,可是这个爱情词就是很妙。词之妙处就在这里,就是有些个词它表面上所写的是美女跟爱情,可是这些美女跟爱情的词可以引起了读者很丰富的联想。它可以代表,就是爱情的这个情感的境界可以代表你人生所追求的另外的一种感情的境界,我们说爱,你爱这个国家,你爱事业,你爱学问,都是一种爱情,你如果以爱美女的心情来爱你的学问和事业,爱你的国家,这是同样的一种爱情,所以它可以引申。有的词里边就给你这个言外的,语言描写的以外的很多丰富的联想,这样的词就是有境界。有的词就没有境界,比如我现在不是举词了,举曲子,元朝的关汉卿写过一首散曲,他说“绿纱窗下悄无人”,绿纱窗下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跪在床前忙要亲”,他说我就跪在这个女孩子床前我要亲她一下,“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这个女子骂了他一句就扭过头就不让他亲。他后边说,“虽是我话儿嗔”,他说我虽然是骂你,嗔就是责备,是“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我一半是推辞,其实一半我也是愿意的。像这样的词这也是,这是曲子里边的曲词,就不给你另外的、言外的境界的联想,所以词里边有的有境界,有的没有境界,同样是写爱情,有的给你很丰富的联想,有的就是“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这个没有境界。所以同样写爱情,有没有境界是很重要的分别。叶嘉莹:什么是“弱德之美”?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之二:什么是“弱德之美”?叶嘉莹:“弱德之美”,这个是我自己创造的一个名词。我创造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在我写朱彝尊爱情词的时候。我这个人讲了一辈子的诗词,当然唐宋的诗词是讲了很多,后来就慢慢讲到清代的词人。我就讲到朱彝尊的词,朱彝尊的词里边,他有一卷他的词很多,朱彝尊词很多,诗当然也很多他有一卷词叫做静志居琴趣。这个“静志居”,就是把你的心志安静下来。“居”呢,就是一个人称一个房子,就是静志居;“琴趣”,就是说古代的词是可以配着琴来吟唱的,所以其实就是静志居的他的词作。那么他的这个住房叫做“静志居”。静志居琴趣这一卷词,整卷都是爱情词,当然词里边写爱情,这本来是中国的词里边的一个寻常常见的内容,从五代两宋什么温飞卿、韦庄都是爱情词嘛,所以都是写爱情的词。但是这一卷词在中国爱情词的传统的历史里面,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卷词。像花间集里边温飞卿、韦庄所写的那个爱情词,那个是写给歌筵酒席的歌女去唱的。花间集前面有一篇序文,就是说在绮筵公子的这些文人聚会,要给那绣幌佳人写一些美丽的歌词,本来是这样的场合。这样的场合你当然是对这个歌女的赞美啦,假想对歌女的爱情啦,都是这样子。但是朱彝尊这一卷的爱情词,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他所写的不是跟歌词随便这样写的,他所写的是他的一个不被世人所原谅、不被世人所接受的、不合乎世人的伦理道德的爱情。那是什么爱情呢?这个朱彝尊在小的时候,其实家里边相当穷苦,其实他的前辈在朝廷也做很高的官,但是他不是贪官,所以家里面其实是非常穷苦的,拿不出什么聘金什么东西。那么当时就有一家人家,有一家人家女孩子很多,然后就有人说媒,朱彝尊就跟那一家的一个女孩子结婚了。这个女孩子,我说女孩子很多,她有很多很多的妹妹,而且我说过朱彝尊的家里很穷,所以他的结婚等于是招赘、入赘,他就要住在这个女孩子家里去。住在女孩子家里去,那女孩子很多妹妹嘛,那每天都见面,有一个妹妹还很小,也就是九、十岁左右,她们这些姐妹也一起游戏,那朱彝尊就跟这个小女孩,他是从小就认识她,而且这个小女孩跟他读书,跟他学诗、学词,两个人中间就有了感情。所以他是写这样一种感情。但是这种感情是不被谅解的,不被承认的,所以他要在一种很压抑的、很不得已的这种的心情之下来写,但是写得非常美。那么我认为这种美在这种压抑的、不得已的情形之下,而要写自己非常真诚的、非常感人的一种感情,那么他这个美属于什么美呢?当然不是伦理道德的美,不是什么忠君爱国啦,这都不是,所以我就说他这种美是一种“弱德之美”。那么什么叫做“弱德”呢?这个德有很多种,有健者之德,有弱者之德,这是我假想的一个名词。它是有一种持守,它是有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都不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我说这种美是一种弱德之美。那我的文章有的时候在外国讲还要翻译,所以我就把它翻译成英文The Beauty of Passive Virtue。是美,The Beauty;of Passive Virtue是弱德的谦让的这种品德。所以我是慢慢讲词从唐宋一直讲到清,那么有各种不同的成就各种不同的美,我也给了它们不同的诠释。所以你说弱德之美,弱德之美的由来就是由我从写朱彝尊的词,那么他词里面这种美,我无以名之,所以我说这是一种Betaudy of Passive Virtue,是弱德之美。叶嘉莹:诗歌改变人的生命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先生(五):迦陵著作集精装精校版和人间词话七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先生想跟读者朋友分享些什么?叶嘉莹:其实前些时候也有人谈到这一点,有很多人就说,说现在旧诗词还有人喜欢吗?据我所知,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人,我完全不认识,现在你要让我去找,我都可以找出一堆(他们的信)来,(他们)写了,就说我偶然,偶然打开电视,偶然看到上边有你在讲课,我偶然哎呀使我非常感动,甚至于他说你简直是让我整个的人生都改变了,这个我本来也没有说怎么样,我只是很诚恳地,很真实地,把我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如此而已。至于说是北大出的,这是我的一部分,我当时我的全部作品是两家出版社,一家就是北大出版社,还有一家是中华书局,所以如果只看北大出版社,那只是我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中华书局也出了我一系列很多本书的。至于人间词话七讲附的有光碟,这是很新的,本来他们所编选的大概都是我过去的一些作品,也是我过去可能在台湾什么地方出过的集子,他们把它编选在一起了。可是我这些年来,我每年暑假回到温哥华,温哥华也有不少爱好诗词的朋友,所以我觉得这诗词是有生命的,就是他们每年都要让我给他们讲诗词,那么讲诗词的时候,现在科学进步了,就有录音、录像,所以我以前讲就讲了,讲完了就没有了,顶多有个录音带整理了,所以现在有录像,所以讲这个时间是跟其他我讲的时间相差很久了。我讲我写李商隐的嫦娥诗,那是一九四几年,这是2012年我的讲课,中间时间已经好几十年都过去了,所以这是最新的,所以才有一个光碟的录像。过去因为我讲了只是录音的整理,没有光碟的录像,而且这并不是我的全部,北大的是一部分,我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在中华书局。孩子学诗词最应注意什么?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先生(四):孩子学诗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叶嘉莹:这个现在真的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以背诵来说,越早越好,小孩子记忆力好,你让他记忆力好的时候记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从小比如说背了唐诗,我还背了论语,这对我长大了,就是我说我小的时候念李商隐的诗,我就很肤浅地了解一个嫦娥的故事,但是我背下来了,以后我就慢慢有更多的这种理解和体悟了。那论语也是,我小时候背就是背了,说是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或者是说“仁者爱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比如说这我都背了,背了你当时背是背了,你表面上也懂得了,可是你要对于人生有更深的体会,就是你有的人生经验越丰富,你体会的就越多。所以小时候背下来绝对是有好处的,可是就看你当时学的时候,你的家长或者你的老师是怎么样教你的。如果你的家长、你的老师像我的家长和老师,先把字都念对了,就是比如说我们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你先把读音都读对了;说是“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把这字都讲了,把杜甫当年要坐船回到长安去,他经过巫峡,这个背景你也大概知道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虽然是一个粗浅的了解,可是你大概是明白它的意思,你没有念也没有念错。现在有些个人是盲目地在教,据我所知。就是他们请来的老师,这个老师对于这个诗词的作者跟作品的内容完全不了解,对于这个诗应该怎么样读也完全不了解,什么都没有,他们觉得只要背就好,所以找了一些个连字都念不清楚的,连字都念不正确的,对于这个诗歌一点体会、理解都没有,不但对于内容不体会,对于诗的读音、格律也完全都不理解,就是盲目地念,盲目地哼哼唧唧地念,甚至于很多字音都念错了,完全念得都是不对的,这样的话就把小孩子带到一条邪路上,是学不出东西来的。所以我看到报纸上有一个消息,说有些个这样的学校叫小孩子背,就闭着眼睛,反正是跟着你就背,也不认字,也不知道意思,说等到大了,这跟哪儿都接不上轨。所以小时候背好处是有的,因为你记忆好,你将来长大有更深、更多的体会,可是你第一你读音先要读得正确,作者大概的生平跟这首诗的大意也要理解。否则的话,老师也不懂,老师连字都念错了,还带着学生按错的声音乱背,这就是不大正确的办法。叶嘉莹:诗有生命腾讯儒学专访叶嘉莹先生(一):诗词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叶嘉莹:诗词对我来说,这个是一个很长的历史的问题。我读诗词的时候非常小,我大概四五岁还没有正式入学就开始背诗了,词是我大概年长一点才读的词。我当时读诗词其实只是觉得它的声调很好听,我对于诗词的接受可以说分成很多不同的阶段。我接触诗词是很早的,我从小就听我们家里的长辈吟诵,所以第一个诗词给我的是音声的美,它有一个声调,吟诵起来也很好听。那我们家里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本来我的伯母很热心,说你喜欢诗词,我教你读吧。打开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的第一首,因为它是按照诗的体裁编的,开头是五言古诗,是张九龄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是一种有比喻,有寄托的诗,而且是古诗,声调也不是很好听,所以我伯母教我读它,我也背了,可是我觉得我不喜欢。但是我既然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已经认了字,我认字是非常早,很小我父亲就教我认字号了,所以字我都认识。那我就自己翻来翻去地看。我就翻到一首李商隐的嫦娥,它的题目就叫嫦娥。那我小的时候都听说过嫦娥的故事,他诗里边写“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当时以为我懂了,“云母屏风”,这个屏风,我们家里边我看过;云母石,这个石头我也知道,因为我们旧的家庭,那很多太师椅的背后都镶一块石头,虽然不一定是云母石,是大理石,都是石头,所以我知道云母屏风是镶着云母石的屏风。那在屏风里边有蜡烛的影子,这我也知道,“云母屏风烛影深”。说“长河渐落晓星沉”,说天上那个银河慢慢地消失不见了,那个破晓的东方的启明星也不见了,那就是慢慢天就亮了。然后他说“嫦娥应悔偷灵药”,说嫦娥应该后悔她当年偷吃了灵药,这个故事我也知道,说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后来就飞升到月宫里面去了。所以我想这个屏风我也知道,这个云母我也知道,这个天河我也知道,这个晓星我也知道,嫦娥奔月我都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故事,念起来挺好听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其实我当时不是十分的太懂。这是我小的时候,就是从声音、我认识的这些事物,我也觉得这首诗很美。那么这个事情过去了很久,当我结婚以后,到台湾,经过了白色的恐怖,也受了很多的苦难,而且在白色恐怖之中,我是无家可归,没有房间不说,连个床铺也没有,而且这种痛苦不能跟人说,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01-17:2024/AMD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PEG systems technologies - Part 17: Carriage of uncompressed video and images in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 - Am
- 【正版授权】 ISO 37114:2025 EN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Appraisal framework for dataset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that create urba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 【正版授权】 ISO 22932-8:2025 EN Mining - Vocabulary - Part 8: Extraction
- 【正版授权】 ISO 10545-23:2025 EN Ceramic tiles - Part 23: Determination of elastic modulus for glazed and unglazed ceramic tiles,substrate and glaze layer
- 【正版授权】 ISO 12231-1:2025 EN Digital imaging - Vocabulary - Part 1: Fundamental terms
- 【正版授权】 IEC 60245-5:1994 FR-D Rubber insulated cables -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 - Part 5: Lift cables
- GB/T 19851.12-202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2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
- 校园防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仑驾校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常规应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 赏识你的学生
- 哲学导论(完整版)
- 合成孔径雷达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 汉语拼音发音表(适合初学者和老年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