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高一文言文训练一、基础知识训练1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2.对下面两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夫晋,何厌之有?A 两个“微”字不同,两个“夫”字相同。B 两个“微”字基本相同,两个“夫”字完全相同。C 两个“微”字完全相同,两个“夫”字也不同。D 两个“微”字不同,两个“夫”字也不同。3.下列句中黑体词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B近臣尽规,亲戚补察C能谤讥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4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夫晋,何厌之有?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忌不自信 (7).赵氏求救于齐(8) .陈胜者,阳城人也A.(1)(3)/(2)(4)/(5)(8)/(6)(7) B. (1)(4)/(2)(3)/(5)(7)/(6)(8)C.(1)(5)/(2)(6)/(3)(8)/(4)(7)D.(1)(8)/(2)(6)/(3)(5)/(4)(7)二、课本迁移及读本训练(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题目。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人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而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5、下列各句中黑体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 隙:隔阂B、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 沮:通“诅”,诅咒C、王卒伐之而有大功 卒:最终D、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 猜贼:猜忌,狠毒6.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辍谢,详病不行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B.且嚭使人微伺之微子之言,吾亦疑之C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D胥耻其计谋不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一定把树种在我梓里(故乡)的坟上,使它可以成为一个标记。B.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只是希望吴国失败来证明自己计策高明罢了。C.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你称王之后,要把吴国分给我一部分,我却想也不敢想啊。D.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浮于江中。于是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袋里,把它扔到江中。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吴国太宰嚭和伍子胥不和,为排除异己在吴王面前毁谤伍子胥,吴王听信谗言而大怒,杀了这一忠直老臣。B.伍子胥因自己的计谋屡屡不被吴王采纳而怏怏生怨,还将其子送到齐国以防不测。C.伍子胥是位忠直老臣,死前仍念念不忘国家,告诉门客,吴国将因太宰嚭反叛作乱而灭亡。D.伍子胥被害,不仅因太宰嚭的谗言,而且也因吴王也开始对他产生疑心,伍子胥死,吴国百姓在江边立“胥山“祠,表现出老百姓对伍子胥的同情和怀念。(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选自论语季氏)9下列各组句中黑体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且在邦域之中矣 D不患贫而患不安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既来之,则安之10下列各句中的“是”与例句中的“是”字,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C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D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11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有一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就不就其职位。”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做那件事”而一定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C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财物平均就无所谓贫,上下和睦就无所谓寡,上下相安就没有倾覆之祸。D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我担心季孙氏所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萧索的高墙之内啊。12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全文是一篇语录体(或称对话体)的议论文,孔子在与学生冉有和季路(主要是冉有)的对话中,表达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B 孔子用了古代著名史官周任的话指出了冉有作为季氏家臣的严重失职,接着又用一组比喻尖锐地指出冉有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C 冉有实际上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孔子尤其不能容忍他的学生在原则问题上的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因而又从品德和政治原则这个更高的层次上对两个学生进行了更加尖锐的批评。D.全文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看穿了季氏讨伐颛臾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削弱鲁国国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选自国语齐语)注:枹(f):鼓槌。 钩:衣带上的钩。 滨:同“濒”,迫近。13下列各句中黑体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鲍叔为宰 出使 B宽惠柔民 温柔C杀而以其尸授之 给予 D如鲍叔之言 如同14选出黑体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A(乡人)稍稍宾客其父 B请生之C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15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B治国家不失其柄C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 D患其众之不足也1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高尚品格的一组是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A B C D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鲍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计迎回管仲的故事;赞扬了鲍叔牙知人能让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赞扬了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B管仲在文中并未正面出场,但鲍叔牙的极力举荐和鲁国君臣对齐迎管仲的阻拦,都让我们感觉到管仲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治国之臣”。C本文的人物刻画形象生动,个性鲜明。齐桓公任命患难中鼎力辅佐自己的鲍叔牙为太宰,鲍叔牙力陈五个“弗若”,把管仲推到前台。当桓公对是否任用管仲而犹豫不定时,鲍叔牙打消齐桓公的顾虑,并献上迎回管仲之计。这段对话使忠臣、明主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D。鲁庄公也是一位明君,他有一位尽力辅佐朝政的谋臣施伯。齐使到鲁后,施伯便识破其用心,指出“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建议庄公杀掉管仲。庄公从谏如流,采纳了施伯的建议。但由于齐使巧于辞令,庄公只得将管仲“束缚以予齐使”。翻译: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1-15题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市租:买卖货物的税款(指收税权)君民:为人民之君,统治人民。筐箧之藏:用筐箧收藏财物,指敛财。退:在朝外。财迁于它人:财物转为别人所有为宰藏:为家臣蓄积财物十总之布:一种质地较粗的布。总:丝八十根。豆:古代一种食器。足于中,免矣: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意,推测。18、对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方食 方:正 B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进取于君 进:前进 D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19、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分食食之 食之不以其道 B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寡人不知 孰谓汝多知乎 D忠臣不为也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0、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21、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之”字,全都是代词且指代的对象相同的一项是:分食食之 言之公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一豆之食夫厚取之君则施之民 婴闻之 以君之赐 寡人之过也A. B. C. D. 2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章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B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C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D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23、下面节选是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最后一段,结合课文的理解,翻译其中划线的句子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译文: 上虞城南中学高一文言文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形式逻辑试题及答案
- 心电图训练试题及答案
- 道路抢险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办法
- 家电公司供应商评估规章
- 2020-2025年公共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 2020-2025年安全员之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 2.1 圆(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心得
- 多层电梯维保方案(3篇)
- GB/T 3618-2006铝及铝合金花纹板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 GB 31645-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胶原蛋白肽
- 某工业区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 江苏省社会组织网上办事系统-操作手册
- DB37-T 3079-2017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 2023版江西省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医疗机构名单(1744家)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各种隔离标识
- 钢质防火门窗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