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4分)1.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 )A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B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C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D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 3.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这说明(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4.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 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5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这一观点( )A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B继承了汉以前传统文化的精髓C说明了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D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的需要 6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7.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以上主张( )A阐述格物致知的理念B体现了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发展C奠定理学形成的基础D成为南宋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8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B程颐主张知行合一C宋代市民文化繁荣D二程思想走向对立9.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C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 D理学有唯心主义色彩 10.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与此相似的社会历史观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克己复礼,渐有文教”C“制天命而用之”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11.某学者认为“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下列属于黄宗羲的思想并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工商皆本 B天下为主君为客C经世致用D.循天下之公12明末清初,对“西学”的传入,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便是“西学源出中国”。他们认为当下一些中学不及西学的事物,其实是中国古代已有而传入西方,但中国本身反而失传的事物,王夫之也认为西学大多是“剿窃中国之绪余”。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优势B西学传入改造了中国自身的学术C士大夫借西学来复兴传统儒学D西学的优点为部分知识分子认可 13如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A技艺先进B实用性强C体系完整D注重实验 14.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B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15“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 )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16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A B C D17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18在古希腊,智者就已经把正义作为伦理问题来研究,并与法律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此后,这一基本观念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发挥。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规定法律的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各得其所”。这说明西方法律。( )A注重探讨伦理道德B蕴含人本主义精神C源自社会习俗规定D体现公平正义原则 19.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概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C.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 D.没有看到群众性文艺的真正力量 20对于宗教改革,甲同学认为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乙同学认为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根本不了解宗教改革B甲、乙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宗教改革C只有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关系D只有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宗教改革用理性代替了宗教信仰 21.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 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2有学者指出:“尽管(启蒙思想家)在其理性信仰中承继了固有的平等倾向,但他们仍旨在接管占支配地位的文化高地,并自上而下地启迪。这个战略导致他们集中精力攻克沙龙和研究院、日报和戏院、共济会地方分会和主要咖啡馆,他们在那儿能争取富人和权势们赞同他们的事业”这揭示出启蒙运动( )A是由平民广泛参与的运动B利用一切公共场所来宣传C具有广泛的社会动员的特征D在权贵和富人支持下进行23.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B.完全摆脱了宗教的影响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D.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24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B.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C.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D.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25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自然科学的学术组织“自然秘密协会”于1560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创立。1601年,意大利创立的罗马林琴学院,拥有32名院士,包括物理学家伽利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教会由研究神学转向研究科学B意大利保留了丰富的古典文化C文艺复兴带来的社会文化氛围D禁锢人们思想的神学已被推翻 26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 C火车D汽轮 27爱迪生告诫助手:“我们必须拿出成果,不能像有些德国教授那样,毕生研究蜜蜂身上的绒毛。”历史学家哈罗德埃文斯认为,爱迪生的出类拔萃在于:他清楚一点,必须找出一个途径,把灯泡整合进一个经济实用且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之中,否则他发明的电灯泡就纯粹是个新玩意儿而已。埃文斯旨在强调()A没有创新的发明只不过是一种消遣 B创意转变为商业现实的重要性C科技创新的时代到来D爱迪生发明了实用电灯泡 二、主观题(共46分)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听五刑自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盖必如此,然后轻重之序可得而论,浅深之量可得而测”;“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自词。凡以下犯上,以卑犯尊,虽直不右;其不直者,罪家几让之坐;其有不辜至于杀人者,虽有疑虑可怜,而至于奏谳,亦不准辄用拟贷之例。” 朱熹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重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摘编自蔡仁厚宋明理学南宋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为何被称为“新儒学”。(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带来的影响。(4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个遵循规律的自然界和一个依法运行的宪政社会使得人类的进步成为可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督教末世论盼望上帝降临的传统历史观,用一个不断进步的人间理想取代了虚无缥缈的天国蜃景如果说17世纪英国的自然神论者还羞怯怯地打着上帝的大旗,那么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则走向了激进的无神论他们陶醉在人类进步的光明前景中,运用羽毛丰满的理性对遍体鳞伤的基督教进行了猛烈批判。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世界古代史近代史或者中国古代史),围绕“传统与更新”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30.(22分) 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4分)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2分)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6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4分)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2分)(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4分)辉高18-19学年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 DDDDB 610 CBACD 1115 BDBCA 1620 DBBBB 2125 DCCDC 2627 BB28答案:(1)孔子以“礼”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而宋明理学的“理”指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因此“理”是“礼”的继承和发展。(4分)(2)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4分)(3)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道德品质,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现人性庄严。(4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第(1)问,所谓“新儒学”,其本质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从宋明理学的“理”是对孔子的“礼”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回答。第(2)问,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归纳即可。第(3)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评价宋明理学。29.(12分)答题思路:材料论述了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围绕“传统与更新”可以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选择史实加以论证。比如可以结合世界史中启蒙运动对人文精神发展的贡献,说明其如何把人文主义思想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层面,主张建立法治社会的。也可以反思中国的启蒙历程。【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阐述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阐述;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阐述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阐述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 -0分)偏离阐述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示例1:观点: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论证: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人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抨击教会腐败和神学世界观,要求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后的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传播。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卢梭等人倡导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独立思考,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的高度,描绘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示例2:观点:儒学革故鼎新显生机。论证: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继承先秦儒学,顺应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需要,使儒学显示出蓬勃生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批判孔教,宣传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现代中国,我们积极剔除儒学的封建成分,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30.答案(1)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材料二:社会契约论。(2分)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2分)时代背景:经济上都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室短租合同范本
- 喷漆修复合同范本
- 植树的牧羊人题目及答案
- 脂类代谢大题目及答案
- 2025年1月全国自考刑事侦查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竞产业游戏产品创新趋势分析报告及竞技赛事发展
- 小课堂在线教育创新方
- 2025年新村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专四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审计与法律试题及答案
- 2025西藏日喀则市高级技工学校招聘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和后勤保障人员2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14491-2025工业用环氧丙烷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内嵌视频)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精彩讲话:做细一件小事就是做实整个教育
- 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新生儿蓝光仪使用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手机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6届高三8月联考物理(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英语真题完全解读(全国一卷)(真题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