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doc_第1页
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doc_第2页
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doc_第3页
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doc_第4页
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型课时新授课3学情分析战争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对于二战的内容非常熟悉,可以在课堂上请学生讲述二战的史实,教师适当分析战争的过程及其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慕尼黑阴谋和英法的“静坐战争”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德军西线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概括,分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培养学生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后果。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的讲述、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扩大在客观上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雅尔塔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 教材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意、日三国走向法西斯道路,给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法西斯国家的不断侵略扩张和相互勾结,使得世界战争的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绥靖政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围绕二战,本课的主线是:原因全面爆发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转折结束影响。2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轴心国集团的形成;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会战、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影响。2.难点:绥靖政策、法西斯专政的特点,二战的影响。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辅助教学设备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两种解决危机的典型或方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他们相互勾结,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他们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导致二战爆发。【讲授新课】一、邪恶的轴心(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请大家结合导读提纲快速阅读教材并思考:A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有哪些?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标志和影响。原因:历史原因可分为两点。第一,缺乏民主传统。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3年初,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的道路。以此为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三)“死亡工厂”1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931年,在日本军部策划下,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并进一步霸占了中国东北。日本一步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1936年以天皇和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专政在日本建立起来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二、疯狂的战车回顾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形势: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态度?(英、法采取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一)和平到来了吗?1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2慕尼黑协定的签订(1939年9月)及影响为了解决德、捷边界问题,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城召开了会议。在没有捷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区交给德国。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呢?第一,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气焰。第二年3月,德军开进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希特勒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其军事、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此后,凡是这种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出卖他国的行径,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1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9)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奇怪战争”和波兰覆亡英、法对德宣战后,本应配合波军在西线对德发起进攻,然而,它们却静坐西线、宣而不战,被称为“奇怪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波军孤军奋战,两个多星期后波兰覆亡。3法国投降、英国抗战德军侵占波兰后,并没有像英、法希望的那样,继续向东侵犯苏联。而是转过头来进攻北欧和西欧。1940年4、5月间,德军首先“闪击”丹麦、挪威,接着入侵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同时,德军绕过法国自以为非常稳固的“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5月下旬,德军直逼英吉利海峡,把40多万英、法军队追逼到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一块三角地带。英、法动员了大批船只,经9昼夜苦战,才把近34万士兵运过海峡,撤入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纵容德国侵略扩张而自食的第一颗苦果。1940年6月初,德军由北向南,向法国腹地急速推进,直逼法国首都巴黎。14日,巴黎陷落。新成立的法国卖国政府对德投降。法国败降以后,希特勒制定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从1940年8月11日,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猛烈的空袭,每天出动上千架飞机对英国的军事基地、工业中心、首都伦敦等进行狂轰滥炸。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放弃了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遏止了德国要尽快摧毁英国或迫使其求和的目的。10月间,希特勒取消了入侵英国的计划。(三) “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1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到1941年夏天,德国已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这时已形成了从西南包围苏联的态势。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分北、中、南三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由于苏军在战争初期准备不足,使德军在几个月里深入苏境内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控制苏联约40的人口及大部分工业区。尤其是中路德军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形势非常危急。2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英勇的莫斯科保卫战。(演示影片为祖国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片断。莫斯科居民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十月革命纪念日红场阅兵及斯大林进行鼓舞人心的演说,红军由红场直赴前线)第二年初,苏军从莫斯科的南、北两面开始反攻,经40多天激战,歼敌50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这次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欧洲战场如此,此时的亚、太地区形势又怎样呢?(四) “虎!虎!虎!”-日军偷袭珍珠港1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2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也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提出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妄图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日本的这一计划对于美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对此,美国也就不能不做出反应。首先,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其次,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这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美、日矛盾激化了。日本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这便演出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一幕。(显示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边演示、边讲述)珍珠港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中心,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太平洋上的交通枢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了突然袭击,仅以28架飞机、几艘潜艇的微小代价,毁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要舰只。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此同时,日本还出动陆军向东南亚各地的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到1942年春,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三、正义的胜利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蒙受了战争的巨大灾难。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只有联合起来,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尽快打败和消灭法西斯。(一)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1联合国家宣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们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有什么变化?归纳出绥靖中立参战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法西斯已成为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了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消灭法西斯,被侵略国家日益走向联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目的、时间、参加国和主要内容。然后,进一步明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在肯定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这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在各个战场同法西斯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推动战争向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转折,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1942年,三大战场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关键战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明确斯大林格勒的准确位置,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冬季,苏军展开强大的反攻。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此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一美胜日)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另外在北非战场上,英军在蒙哥马利将军指挥下反攻,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改变了北非战场形势。这三场战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之战以前,日本几乎没打过败仗,而以后日本没打过胜仗。阿拉曼战役以后,丘吉尔曾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战无不胜。以这些战役为代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阶段。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夺取战争胜利是反法西斯盟国的首要目标。为此苏美英在德黑兰会议上通过了三国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而且决定在1944年5月以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三)“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1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提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担心的是什么呢?东西两线作战。利用多媒体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线逼近德国。苏军也在东线发动猛攻。从此德国便陷入盟军东西夹攻之中。1945年初,两线军队相继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为加快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2雅尔塔会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内容包括三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