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挑战和要求_第1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挑战和要求_第2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挑战和要求_第3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挑战和要求_第4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挑战和要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研究性学习对当代教师的挑战和要求 “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升级。现阶段赋予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能成为自己的老师。研究性学习的方案改变了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能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选择适当的方式研究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增长知识,丰富了人生体验,完善了自我。 教师除了要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外,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更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研究性学习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当代教师又是一大挑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 一直以来,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可以借助所拥有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来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居高临下,学生只要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就行。但在研究性学习中,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研究性学习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都是比较前沿的或者现阶段还处于未知领域,超出老师的专业领域,有的即便在专业范围内,由于平时接触较少,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同时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主要起指导作用。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人体组织元素”研究时,给定了3个大的方向进行研究。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污染元素。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查阅资料时可以研究的方向又很多。比如具体的某种元素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元素体现的生理功能、过多过少会引起的疾病、又该如何来补充调节、不同年龄阶段或者人群对一些元素的需求量等等。这些不仅仅是化学领域可以独立完成的课题,还涉及到生物、医学、农业、计算机等领域。 正是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对有些问题不能解答,这样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绝对的服从。但现在,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方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因为这时教师不再是权威,教师的话不一定具有说服力,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问题。的确,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教师失去了以往的优越感,他们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我们倡导了几十年的新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至此才有了基础和可能。当然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同时对教师确实也是一个挑战。 其次,这种变化让老师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很多老师谈到,过去自己也比较注意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和高考、中考等有关的内容,除此以外极少关心。而且,由于基础教育段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一般任教五年以后,教师对教材。大纲已经比较熟悉,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就不会很大。但进入研究性学习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时的力不从心、无能为力,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我想,研究性学习开设过程中,教师因此获得多少新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因为这是未来时代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和素养。第二: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可以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可以基本上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结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对我们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从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学生课题进行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我们必须与个学科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自己学会合作。这是老师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这种深刻性不亚于当年中国教育由古代走进近代,它是一种范式的根本转换和极其痛苦的自我更新。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以研究性学习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是教师提升自己素质的一个良好契机。 尽管如此,要让师生真正走进研究性学习却并不那么容易,我们初次做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确定研究性学习课题成立研究小组搜集、分析资料制定研究计划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以验证假设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过程和体会)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成果交流与评价每个环节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从 引言的主要作用就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起点,引起他们的思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本堂课的教学中来。化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化学概念、定律、原理的产生往往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叙述:在制取朱砂的过程中,提出了“出数借硫而生”的质量守恒定律的萌芽思想,比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早了一百多年。当代美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讨论从问题开始”。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也应该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就难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 引言处于一节课的开头,它主要侧重于学生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发现问题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缺少这一步,学生的创造能力就难以开发和培养。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思考。表现在学习上,则学习不能做到主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合适的机会和时间。其实,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引言设计的基本原则 提出问题要有艺术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的重新组合,在这些“旧”知识的重新组合中使问题自然凸现出来。从已知中产生未知,使学生感到问题的存在是自然的事,因此能产生“我也能发现问题”的心理要求。这对学生注意和发现问题、积极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极为重要的。 提出问题要有针对性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或者与它有直接的铺垫关系。 以初三化学第四章第二节“化学方程式”一节为例,已经学过了质量守恒定律,纯净物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我进行了如下的设计:磷在空气里燃烧,这是一个化学反应,它的文字表达式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来;另一位同学接着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然后请学生们评价这两个表达式的优劣。当然一致认为化学式表达式更好。我接着话锋一转,这两个表达式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这个缺点是什么呢?经过讨论,最后归结到一点,那就是都没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它涵盖了这堂课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这节课的思维所围绕的轴心。 四、化学教学课堂导语设计 课堂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头语,它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要求,应用实验或直观的教具或生动的讲述、巧妙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大家都知道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而这恰恰是老师上一堂课的关键环节,如果老师在上新课时能从重点和难点入手,设计好导语,这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非常重要。例如在讲氢气的性质时,由于已经学过了氧气性质了,因此可以直接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和盘托出。我在这里作了如下讲述:“我们已经学过了氧气的性质,今天我们学习氢气的性质,今天这节课重点讲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是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氢气用途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讲这一节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心中有数,又便于教师讲述,起到统领全课的作用。 也可以在一节课的课前,根据所要讲述的内容恰如其分的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提出的疑点而转动起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在学生思不可解的情况下导出教学内容。 生动直观的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注意的有效手段,这是化学的优势,是导出新课的最佳方法。 当然,导语的设计应尽可能的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启发性,又是学生可以接受的,通过教师的言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再者,导语只是引语,并不是讲授的全部内容,因此导语的语言要精练,概括性强,不能拖泥带水,眉毛胡子一把抓。 总之,课堂导语,是教师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在一节课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导语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使学生开动脑筋,就会有积极的效果。 五、课堂结尾设计 一节课的结尾设计与一节课的导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讲述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巧妙的设计出生动有趣而有行之有效的结尾,就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一堂课结束时,对作业的解答方式,完成时间,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对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或复习题)给予一定的启发,对新课的预习给予恰当的指导。这是常见的课堂结尾设计。 又如对一堂课的内容、知识结构、技能和技巧,或用提纲、图示、表格等方式加以概括总结,强调知识要点,使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如学习完氧气的制法后,列下表总结如下: 六、化学教学疑问设计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堂成功的化学课,都由设疑、引导、定位、反馈、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设疑是这些环节中的第一环,设疑的目的是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设疑有助于创设课堂情绪,因为教学效益的优劣,直接受课堂情绪的影响。所谓课堂情绪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作用下,学生心理需求上所产生的情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往往比知识给予的信息交流更快更强烈,因此,理想的设疑是成功教学的先导。 设疑要有目的性: 结合教材,紧扣重点;适合学生实际与知识水平; 激发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开动脑筋; 通过设疑使学生积极进入学习状态,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设疑,能取得教与学的主动性。 设疑要有科学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当然有它的科学准则,教师的设疑的科学性,不仅可以帮助了解问题的科学答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学科学、重科学、讲科学的好习惯。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就有化学,例如,为什么不能用报纸包裹食品尤其是油腻的食品?而且让学生抛开报纸上的细菌不谈,谈另外的道理。 油墨中含有某些有毒的物质,它们极易溶于有机油脂中。等等。 设疑要注意方法: 通过讲述能引起悬念,由悬念产生思维。在设计教学整体时,对设疑内容解答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也应作充分准备,设疑可以是本堂课的中心议题,也可以作为知识展开的序幕,当学生不能正确回答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可以发挥了,及时提醒点拨,使教学目的和方向始终保持正确。例如,在讲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为什么差异很大时,我作如下设疑: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为什么金刚石的硬度很大,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呢?我们来作以下一些方面比较:组成构成核外电子数状态形态。比较下来,只有形态不同,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石墨是细鳞片状,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不同呢?然后让学生联系以前学习水分子的时候,水分子的形状,即构成水分子的原子是如何构成水分子的?最后点到分子的空间结构,再回到石墨、金刚石的空间结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是由于石墨、金刚石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设疑也可以先做实验,用实验造成悬念,引发学生思考。而且实验不仅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感性知识,更有强大的说服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最后得到答案,效果肯定明显。 七、化学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教师的又一种创造性劳动,精美的板书,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不仅让学生赏心悦目,更能激发思维,展开联想,发挥视觉记忆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因此板书也可以直接影响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1. 熟悉大纲。教师在构思板书结构时,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了然于胸,一个大概的轮廓和粗线条的框架确定下来。 2. 吃透教材。板书设计的完美性是教师水平的体现,教师在板书工程中,必须依据教学目的,吃透教材,细细推敲课型特点,分析学生情况,对粗线条框架实施“精加工”,如粉笔字的大小、颜色的处理,详细与简略的处理,括号、方框的增加与否,连线、箭头的应用,等等。 3. 板书时要注意:字迹清晰是前提;仪器装置图要尽量美观,比例适当;化学用语要正确,不能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