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魏征魅力在于进谏反腐_第1页
拓展阅读:魏征魅力在于进谏反腐_第2页
拓展阅读:魏征魅力在于进谏反腐_第3页
拓展阅读:魏征魅力在于进谏反腐_第4页
拓展阅读:魏征魅力在于进谏反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征魅力在于进谏反腐进谏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制里合理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约翰阿克顿出版了自由与权力一书,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我读这本书对我震撼最大的是什么呢?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权利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句话可以说是现在学界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我看了这句话以后,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古代。绝对权力谁有?君主有,这是无疑的。历代君主都有绝对的权力,生杀大权。但是,让我不解的是,为什么绝对的权力并不一定导致绝对的腐败?而且在绝对权力的支配下或者说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从汉代以来,历代都推出了引人注目的盛世,像文景、贞观、开元、康乾等等。大家都知道唐代的长安,就相当于说是现在美国的纽约、华盛顿都可以。全世界的留学生、学者都奔着长安而来。什么促使它出现盛世?基本的思路是,中国古代在国家制度方面,有很多合理的建构,我们不能一说专制,就是批判的对象。其实,专制有它萌芽、发展、繁荣以致后来衰败的阶段。我们今天批判的专制主要是指明代或者指清代的文字狱什么的。明朝确实是一个极端的王朝,这个大家都是认可的。我研究的隋唐五代,特别是唐代是封建专制上升的时期,所以说在上升时期的一些历史现象和文化思想,就不能和明代做同样的认识了,这其中也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进谏是个装饰,是个摆设,是君主专制旁边的一个样子,冠冕堂皇,其实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甚至认为古代的士大夫“亦官亦奴”,既是管理国家的官吏,又是皇帝的奴隶。我认为,古代的进谏绝非是花瓶,绝非是摆设,虽然它不是万能的。比方说比干进谏商纣王,商纣王可以把他的心挖出来;海瑞骂皇帝,也不得好结果。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主流来看,讲谏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谈一下,古代君主政治制度里面的一些合理的因素。我们今天骂专制,好像是一无是处。其实,我刚才也说了,专制制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制度,最后走向衰败,也是历史的必然。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以史为鉴的东西。比如说,唐代的国家制度。我们通常说到唐代,都要说大唐盛世,日本人一说,也必是大唐帝国,都要用到“大”字,好像我们都喜欢“大”字。谏官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两省机构运行过程中有无违纪违规行为,此外,像魏征这样的谏官其主要职责是直接规劝皇帝。唐代谏官设在三省中的中书、门下两省那么大唐盛世时期的国家机构是什么样子的呢?从魏晋以来,有一种制度叫三省制度。这种制度到了唐代进入了完善的阶段。这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的长官,必然都是宰相。我们中国历史上称之为“三省六部”制,就是说在三省之下统辖六部,相当于今天的六个部委。有意思的是,最高的是君主,君主下面是平行的三个省。中书省,李林甫就是中书省,叫中书令;然后是门下省,首长是门下侍中;然后是尚书省,首长是尚书令。实际上这三省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到了唐代,这三省确确实实成了统辖全国的政务机构。那么中书、尚书、门下都是负责什么的呢?中书省负责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包括起草皇帝的诏令。比方说唐太宗要任命魏征为什么什么,就必须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之类的高官来起草。起草完了以后,不管是大政方针也好、皇帝的诏令也好,统统的送交门下省。就是说门下省负责审核。门下省和中书省都安排有谏官在其中,尚书省没有谏官。虽然进谏的不都是谏官,但只要有谏官,谏官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谏。那么,中书省的谏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它负责监督整个大政方针的起草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违纪违规行为,这都属于它的职责范围。还有一部分谏官集中在门下省。门下省是负责审核的,同样门下省的谏官们也是负责监督这里面有没有违纪违规行为的。除此之外,谏官的最主要的职责是直接规劝皇帝。从秦汉以来,有两个制度是管理皇帝和百官的。管理百官的是御史台,御史台有弹劾的权利。上至李林甫下至县令、县官,无一不在他的视线之内,只要他掌握了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随时可以自由弹劾,这是中国古代的一把利剑。从秦代到明清,九品官弹劾宰相的屡见不鲜。但是,这是监察百官的。惟一能够监察君主的就是今天我要讲的像魏征这样的谏官,他直接监督的是皇帝,其次才是监督中书省和门下省。古代进谏的“谏”怎么解释?很多人解释成“建议”的意思,实际上是错误的。“进谏”实际上就是一种批评。古代进谏有五种方式,这五种方式,是根据君主的喜怒哀乐,而采取的五种进谏的办法,以确保自己不至于丧命,因为进谏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进谏是需要讲求策略的。皇帝情绪极佳的时候怎么进谏,一般状态下怎么进谏,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怎么进谏,最终目的都是要把他的反对意见让君主知道,但尽量的不给自己带来人身危害。这个“直言极谏科”的考试,直到宋代还有,再往后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有一点我相信是成立的,那就是皇帝没有那个胆量了。谏官不畏强暴,不顾生死,指出国家大政方针的缺憾在世界古代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进谏制度、监察制度。所以研究中国史的外国专家,对此非常感兴趣,说中国人确实是非常聪明的民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以后,把监察制度列为五权之一,也是从中国古代总结出的一个制度。所以说,君主专制制度固然有很多缺憾,都在它的运作过程中,确实是有一些合理的东西。比方刚才我们说的两个制度御史台制度和谏官制度。正是在监督机制的监督下,保证了唐代的大政方针制定过程中不容易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顺便提一下,唐代的谏官,凡是被任命为谏官的,大多数是科举及第的。在唐初,还没有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他们至少也是三代书香门第,文化素质很高,有很多人都是做过皇帝的老师。这是因为这些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理念,所以以天下为己任,绝非是魏征一个人的表现。应该是从唐代前期一直到中晚期,都体现了这么一个风格,就是不畏强暴,不畏生死,都要把自己对皇帝的不满,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缺憾提出来。再一个就是唐代的科举以诗赋取士。我们不管他的内容如何,都达到了唐代之前所没有的局面。我最感兴趣的不是进士科,而是科举里面的制举考试。这种制举考试是一种非定时的考试,进士科叫常科考试,一年一考,制举是临时性的。制举的特点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考试,这种考试的结局对入仕也好,对自己官运也好,还是很有影响的。制举考试的题目叫:“直言极谏贤能方正”,有人把它简化为“直言极谏科”。大家想想这种科举考试有一种什么样的含义呢?第一,举行这种考试往往是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或者是新的君主继位不久。唐朝的制举在前期只有一次,其他的都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进行的。大家知道,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的盛世局面发生了根本动摇,诸多问题开始发作。这个时候,尤其是唐德宗一个人就搞了三次“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过去骂他骂得最厉害,其实我感觉他有很多想振兴国家的举措,都是积极的。既然国家出现了问题,让你直言极谏,实际上就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公开批评王朝的机会,就是让你可以随便的批评,不管是君主还是大臣。因此,作为古代的士大夫,我感觉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他们并不是奴隶。二十四史记载的大多数士大夫的道德情操都是非常高尚的。这个“直言极谏科”的考试,确确实实体现了唐代社会或者说唐代政治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其他王朝所没有的。这个“直言极谏科”考试,直到宋代还有,再往后就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有一点我相信是成立的,那就是皇帝没有那个胆量了。因为在唐代后期,文宗的时候,有一次非常著名的制举考试,一个考生把皇帝骂到了极致。最后所有的考官都要算他及第,皇帝坚决不同意,而且从那以后唐朝就再也没有直言极谏的考试了。因为皇帝的自尊,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不管如何,它毕竟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一个是三省六部制里面包含的谏官制度,一个是“直言极谏科”为进谏提供的可能,都保证了监察制度的良好运行。古代士大夫的进谏意识很早就有,乃至于到了宋代时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宁鸣而死,不没而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人格。古代士大夫的进谏思想孝经影响很大古代士大夫的进谏思想是如何养成的。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一部孝经,成书的年代大都放在战国时期,有人说是孔子的后代作的编撰。孝经里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历史资料。今天看来,最重要的一条是孝经里面的一句话:“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人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这个材料已经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进谏的作用。另外我们古代思想文化所提倡的并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是后人编的。什么叫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是有这样的事情一定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皇帝为什么要让你死?这些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古代士大夫的进谏意识很早就有,而且日趋明显日趋占据主流,乃至于到了宋代时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宁鸣而死,不没而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人格。有人说这是主流意识还是非主流意识,我暂时回答不了,但是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古代知识分子具有这种情操。我在南开大学做过一次讲座,题目是谈古代的“谏”文化,我用的很大胆,因为我觉得它是文化,也就是说,这种进谏意识已经深深融入士大夫的血脉里,其实不需要什么条件或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产生这种进谏意识,它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刚才说的孝经大家也可以看到,假如这种现象一直贯穿至今的话,肯定会避免好多问题。孝经里提到了古代进谏意识的形成,我感觉这些思想对古代士大夫进谏意识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进谏意识在中国古代没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从上古、先秦,一直到明清,不管是武则天还是慈禧,给她们进谏的非常之多。比如说给武则天进谏的事,武则天曾经选美男子,确实也选上了,当时至少有三个大臣给她进谏,进谏的事是非常光明磊落的,而且更让我感动的是武则天根本没有生气,反而纳谏。男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再加三千宫女,女皇帝为什么就只能有两个?是不是男女不平等?当然不能这么理解,但确确实实我觉得武则天从生活上很朴素,就从她死后的无字碑来看,武则天也绝不是一个狭隘的人。我这样也是说,无论武则天也好,慈禧也好,进谏的人是大有人在,从古代广为流传的。贞观年间,李世民让人来长安做官没有人敢来,给足路费也不来做官,杀怕了。所以说魏征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龙威,李世民还是一忍再忍。魏征从十个方面指出了唐太宗不能恪守始终下面我想谈一些具体的事例,就是介绍一些古代的士大夫是如何进谏的,怎么体现他们的人格魅力。一个是我们今天说的魏征,魏征进谏现在电影、电视都挺火。说真的我对魏征进谏没有那么大的评价,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知道魏征他处于一个什么时代,是唐初,贞观年间,李世民让人来长安做官没有人敢来,给足路费也不来做官,杀怕了。大家可以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他敢拒谏吗?虽然李世民有许多历代君王都不具备的优良品德,但确实也跟这个时代有不可分离的内在原因,所以说魏征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龙威,李世民还是一忍再忍。所以说贞观时期是一个坐而论道的时期,不管谁进谏都是可以的,唐太宗纳谏率特别高我觉得也是必然的。而体现谏功风采的是乱世而非盛世,真正能进谏皇帝很厉害的全部都发生在乱世,这个时候确确实实是谏官的锋骨必露,让人看了非常震撼。我先谈谈魏征进谏。他确实是进谏的一个楷模,唐代人进谏的人之多,范围之广也是唯一的。这段材料很有意思,是唐太宗即位十三年以后的一段记载,魏征进谏上奏的话也被历代所借鉴,文采很棒。贞观十三年,新唐书魏征传里面的记载:我在中央任职十几年,陛下要我们以仁义之道时时刻刻要不断进谏,我们做到了。魏征随后列举了十个方面批评太宗。贞观之初唐太宗生活非常节俭,但是十三年后开始奢侈,而且劳役民众,征派很多的民众给他修造宫殿;贞观之初他远离小人,然而十三年以后身边都是小人,你虽然表面上对我们更加尊重,但是尊重背后,掩藏着咱们之间的距离,而且距离越来越大;贞观之初,所有的官的任命是吏部任命,但是十三年后很多都是你亲自招募任命的魏征从十个方面指出了唐太宗不能恪守始终,唐太宗听后说:“我愿意改之以终善道。”后来唐太宗下了一个命令把这些进奏的奏文交给史官要让后来的万世君主知道君臣之谊。这样的事情很多,其实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封建的君主其实也是一个人,我们无须要把君主想的多不近人情。不讲道理或残暴的君王固然有,我个人感觉更多的君主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在家也是父亲,在家也是丈夫。唐太宗也好、唐高宗也好,虽然他是皇帝,但很多地方还是和常人一样,比如说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平常心待之,把那些奏文交给史官记载下来,传给后人。唐德宗就举行过一次“直言极谏科”的考试,他想通过考试找到一个能使唐王朝重新复兴的一个途径,讨论更多的是批评国家时政的。唐朝后期开设“直言极谏科”考试,学子进谏空前尖锐很有意思,前期的进谏没有什么风风雨雨,后期的“直言极谏科”的进谏,是触目惊心的。刚才也跟大家说,唐代的中央机构是三省六部制度,安史之乱以后,六部制度名存实亡,唐代进入一个非常时期,后面的这些进谏都是针对这些国家制度发生紊乱的一些进谏。当时的皇帝为什么开设“直言极谏科”的考试?也是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贞元年间,公元785年,唐德宗就举行过一次“直言极谏科”的考试,他想通过考试找到一个能使唐王朝重新复兴的一个途径,讨论更多的是批评国家时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