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05质量守恒定律一、单项课题(共12项;共24分)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得正确()A.炼铁过程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空气中镁的燃烧:C.将铁放入盐酸中反应:D.二氧化碳的实验室生产:2.分析下面的化学反应,结论是错误的()2C O2 2COC O2 CO2 2CO O2 2CO2反应物相同,参与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物也不同。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可以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联合反应,并且这些反应是放热的。直流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转化只能通过与氧气反应来实现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应变化关系的是()A.b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氯酸钾制取氧气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4.在反应A 2B=2C 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8。当2.8g a和一定量的b刚刚完全反应生成3.6g d时,c的质量为()A.8.8 gB.5.6 gC.6.8 gD.2.4 g5a和B是两个质量相等的固体。众所周知,甲是氯酸钾,乙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当同时加热甲和乙分别完成反应时,能正确指示生成的氧气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工商管理硕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目前,2.3克有机物质在足够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4.4克CO2和2.7克GH2O。该物质的组成推断如下:它必须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得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必须含有氧元素;分子中碳和氢的原子序数比为2:5;分子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38。以下选项是正确的()A.b .c .d .7.3克纯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反应中O2与CO2的质量比为1411B.纯物质含有元素c和h,不含元素o。C.纯物质中c和h原子的数量比为1: 4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比为768.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反应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进行测量。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x的值是22B。这个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碳、H2O和氧气C.钨由碳和氢组成,而钨的碳与氢的原子序数比为1: 49.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a、b、c三种物质各30g,经过火花点火,经过充分反应,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这种反应,下面的错误是()材料ABCD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克3030300反应后的物质质量/克有待测量33022A.变化后要测量的a的质量为5g这种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物质a可以是简单物质,物质c必须是化合物。D.物质c中所含的元素类型是物质a、b和d中所有元素类型的总和。10.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相关数据测量如下:材料ABC钟声反应前质量/克181232反应后质量/克X26212在下面的语句中,错误是()A.反应后物质a的质量是13克。b是反应物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54d。物质c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11.实验室通常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以产生氧气(2kcl O3 2kcl 3o 2 ),加热过程中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12.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代表相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1显示了在封闭容器b中燃烧的红磷。图2显示了足够的锌和铁与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反应C.图3显示了通过加热用或不用二氧化锰分解的等质量氯化钾图4显示了13.从化学的宏观到微观,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氮气和水。x分子必须包含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的原子(填入符号)。14.将C2H5OH和O2放入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完全反应。这些产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H2O。当容器恢复到室温时,测量容器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15.在一定条件下,4.8克CH4和12.8克O2完全反应生成10.8克H2O、5.6克一氧化碳和物质X。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16.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老师演示了下面的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验a中,平衡指针将为_ _ _ _ _ _(填写“左偏”、“不变”或“右偏”)。燃烧石蜡的质量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产生的总质量。17.目前,6.4 g未知物质与氧气充分反应。测定后,产生4.4克二氧化碳、2.8克一氧化碳和7.2克水,未知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单数量比被确定为_ _ _ _ _ _。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7分)18.一位同学用三个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所示:(1)其中,未达到实验目的的为_ _ _ _ _ _ _ _(填写序号),原因为_ _ _ _ _ _ _ _。(2)在实验A中,在铁钉的表面上观察到_ _ _ _ _,证明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实验b中,如果取下小气球并用玻璃棒替换玻璃管,可能的不利后果是_ _ _ _ _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3)请从微观角度简要分析您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 _ _ _ _。(4)内省:在探索或验证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如果要使用涉及或产生气体的反应,这些反应必须在_ _ _ _ _ _ _容器中进行。四、计算题(共2题;总计15分)19.化学兴趣小组的张南和他的同学们从内蒙古沂蒙地区的天然碱湖带来了一个“苏打”样本(含有碳酸钠、氯化钠和淤泥)。为了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样品中的沉淀物不参与反应,不溶于水),并获得一定浓度的纯氯化钠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2)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反应中产生的氯化钠质量(x)的比例公式为:(3)“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_ _ _ _ _ _;(4)如果最终滤液为不饱和溶液,则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 _ _ _ _;(5)如果上述实验用36.5%浓盐酸配制稀盐酸,浓盐酸的质量应为_ _ _ _ _ _。20.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化学利益集团提取了20克石灰石样品,并在高温下煅烧(除碳酸钙外,样品的其他成分在高温下不会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 CO2 ,石灰石煅烧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残余固体质量测量如下表所示:煅烧时间(分钟)剩余固体质量(g)217.8413.4612.3812.3(1)完全反应后产生多少g二氧化碳。(2)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案分析部分一、单项选题1.A分析:答:反应所应用的原理符合问题的含义,化学式符合客观事实,满足质量守恒定律,答:符合问题的含义。镁和氧的反应条件是点燃,镁在化合物中是二价的,符合主题的方程式是:b不符合主题。铁与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它能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反应,并且应正确书写生成物的化学式;其次,它应该遵循质量守恒,也就是说,它应该是平衡的;第三,应该正确地书写,并且四个箭头的匹配应该是适当的,并且应该相应地分析解决方案2.D分析:答:反应物相同,参与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物也不同。例如,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当氧气不足时,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这不符合问题。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是易燃的,可以用作燃料,所以它们不符合问题。c、上述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复合反应,而且这些反应都放出热量,所以不符合问题的含义。碳一氧化碳也可以通过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的反应来实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也可以通过用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实现,从而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答案是:d。分析根据给定的方程分析,确定反应物、产物和反应类型。3.B分析:甲、镁和氧会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最后镁或氧会有一种物质还原为零,这与图像和甲的含义不符;b、当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时,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加入,生成的氧气质量不断提高,b符合主题;c、当有催化剂时,反应时间应短,与图像不一致,c不符合问题的含义;碳酸钙在高温下会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会降低到零,这与图像不一致。d不符合问题的含义。所以答案是:b。分析根据氧和镁之间的反应,至少一种物质的质量会变为零。b根据过氧化氢产生氧气,只要过氧化氢足够,氧气质量继续提高使用催化剂从氯酸钾生产氧气是加快反应速度的一个办法。d根据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固溶体4.B分析:解决方法:让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为x,A2B=2C 3D7822.8gxx=6.4g那么c的质量是2.8g 6.4g-3.6g=5.6g.所以答案是:b。分析根据方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分析。5.B根据问题的含义,甲和乙是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甲是氯酸钾,乙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因此,在完全分解后,甲产生更多的氧气,乙分解得更快。图像分析表明,甲、乙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甲分解快,所以甲不符合问题;对图像的分析表明,甲产生更多的氧气,乙分解迅速,所以乙符合问题的含义。对图像的分析表明,甲和乙产生的氧气一样多,乙分解得很快,所以丙不符合问题的含义;对图像的分析表明,乙反应产生更多的氧气,甲分解得很快,所以丁不符合问题的含义。所以答案是:b。分析根据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不同配比,氧气质量最终相等。6.B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类型是相同的。根据主题,二氧化碳和H2O是在反应后产生的。有机物必须含有碳和氢,那么是正确的;元素碳在CO2中的质量为4.4g 1244100%=1.2g;H2O氢元素质量为2.7g 218100%=0.3g;1.2g 0.3g=1.5g 2.3g,表示有氧元素,则正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g: 0.3g: (2.3-1.5) g=12: 3: 8,则正确;如果碳、氢和氧的原子序数比为:=2: 6: 1,那么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b。分析根据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水的形成,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要判断氧元素,应该计算水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的碳元素。如果质量小于2.3g,则氧元素相等,但不含氧元素。质量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这意味着该物质必须含有氢和碳,并且可能含有氧。也因为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等于8.8g=2.4g,而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等于5.4g=0.6g,所以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2.4g 0.6g3.0g,这表明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b不满足这个问题。纯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比是:=1: 3,并且符合问题的含义;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是=7: 6,d不符合问题的含义。所以答案是:c。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六个不变量)“元素类型不变”的含义,可以看出,产品中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必须来自纯物质。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氧,也可能部分来自氧,另一部分来自3g物质,可以根据元素的质量不变来判断。根据产品CO2和H2O中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序数比可以通过将烃元素的质量除以每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然后进行比较来获得。8.D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产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后出现的新物质是产物。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不同,反应为氧气H2O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W的质量为8g,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20g-8g=12g,生成水的质量为10g-1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是:8g 12g-9g=11g。这个选项不符合问题的含义;B.该反应的产物是CO2和H2O,这不符合问题的含义;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w必须含有碳和氢,11gCO2中的碳质量为11g=3g,9gH2O中的氢质量为9g=1g,碳和氢质量之和为3g 1g=4g,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衢州市统考真题数学试卷
- 可转股借款协议
- (正式版)DB15∕T 1996-2020 《河套灌区玉米覆膜种植及残膜回收技术规程》
- (正式版)DB15∕T 1941-2020 《农牧交错区饲草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 厂房标准租赁合同范本
- 赣榆区购房合同范本
- 乐山初二期末数学试卷
- 风力发电场测量合同
- 市政模板施工方案(3篇)
- 六省联考数学试卷
- 2025年电梯安全管理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赛码考试题库
- 2025年餐饮经理人岗位胜任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中石化班组管理办法
- 肿瘤患者健康宣教
-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
- 对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
- 甲状腺癌病例分享
- 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
- 意识障碍护理评估要点
-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