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课,(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分子构成。,(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第十三章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1)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内能的特点:,第十三章内能,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物体对外做功外对物体做功,热传递做功,(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内能增大,内能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第十三章内能,都可以改变内能,等效,内能的转移,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能的形式没有变,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3.热传递与做功的比较:,第十三章内能,三、比热容,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C水=4.2103J/(kg),第十三章内能,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则吸收热量的公式为:Q吸=cm(t-t0)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放=cm(t0-t),第十三章内能,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满屋B、炒菜时,满屋飘香C、洒水时,水雾飞舞D、煮饭时,米粒翻滚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第十三章内能,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B两液体比容热c的大小关系是cAcB.(填“”或“=”),第十三章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只有气体之间才能扩散C、固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在0C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A、具有动能B、没有机械能C、具有内能D、没有内能,第十三章内能,下列事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B、用电饭锅做饭C、点燃的爆竹升到空中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第十三章内能,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第十三章内能,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B.凡是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热量,没有其他方法和途径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第十三章内能,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象是()A古代人“钻木取火”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坐在客厅里的客人能闻到厨房里做菜时的香味,这是因为()A、客人觉得饿了B、炒的菜是一种很特别的菜C、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D、只有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第十三章内能,将两木板刨得很平,然后将它们紧紧地贴在一起,拿开手后两木板仍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A、木板中的分子没有引力B、木板之间有空气,分子停止运动C、木板之间的分子间隔太大,作用力太D、以上都不是,第十三章内能,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B、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C、水扩散到了玻璃中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用力压缩一个物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体中的分子会被压得变小B、物体质量会减小C、物体中分子的斥力会变大D、分子间的引力会变小,第十三章内能,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的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C、物体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接触时,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第十三章内能,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吸热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热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第十三章内能,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A、蒸发现象B、扩散现象C、升华现象D、凝固现象,第十三章内能,食糖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甜了,这是由于()A、糖分子和水分子互相吸引的结果B、糖分子和水分子都不停地运动着C、糖分子进入水分子内部D、水分子进入糖分子内部,第十三章内能,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所以水结成冰后,冰的()A、分子的运动速度为零B、分子的内能等于零C、分子的运动速度不为零,但内能为零D、分子仍运动,分子内能仍存在,第十三章内能,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少克的水?已知c冰=2.1103J/(kg),c水=4.2103J/(kg),第十三章内能,内能的利用热机,定义: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焦/千克,燃料的燃烧值,利用内能直接加热,物理意义:燃料燃烧过程中释放热量本领大小的,利用内能做功,内能利用,热机,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构造,火箭,内能利用及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工作原理,构造,工作原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二、内燃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利用汽油作燃料的机器。,利用柴油作燃料的机器。,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燃料的燃烧值,燃烧值是燃料的特性,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特性。它反映的是燃料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热量本来大小的物理量。,燃料燃烧值的意义:表示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有效利用燃料,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利用内能来做功,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汽油机的基本结构,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汽油机是在气缸内燃烧汽油,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汽油机是利用四个冲程循环工作的。,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开机,关机,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吸气冲程,在吸气冲程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此时,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下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活塞又向下运动,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热机是把_能转化为_能的机器;在热机里,用来做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燃烧,生成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将_能转化为_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静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甲的内能大D.乙的内能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B.火药的燃气把炮弹从炮膛里推出来。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筒壁会热起来D.烧红的铁块慢慢地变凉了某汽油机一分钟内飞轮转动1200转,那么在1秒钟内完成个工作循环,做了次功。,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已知铝的比热大于铁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再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铝与铁块的末温t铁()A.t铝t铁B.t铝C铜)则()A.铜把热传给铝B.铝把热传给铜C.铜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3600r/min,在1s内汽油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次数及完成的冲程数为()A、15次,60个冲程B、18次,120个冲程C、30次,120个冲程D、900次,30个冲程,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为35%,乙的效率为25%,这两个数据表示()A、甲机比乙机做的功多B、甲机比乙机的功率大C、在相同时间内甲机燃烧的汽油比乙机多D、在消耗相同汽油时,甲机做的有用功比乙机多,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一.电荷,1.电荷:,2.摩擦起电现象,3.两种电荷,4.导体和绝缘体,物体由于摩擦而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点电或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大地、人体等.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玻璃、橡胶、陶瓷等.,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机械能电能。,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原因:,实质:,能的转化:,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2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C带正电,B带负电BC带负电,B带正电CC带正电,A带负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在摩擦起电过程中,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的电子总量_(填“变大”、“变小”“不变”)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将开关闭合,两盏灯都发光,将开关断开,两盏灯都熄灭,则这两盏灯()A一定串联B一定并联C可串联也可并联D无法判断,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B绝缘体内没有电荷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D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图所示,若只需要灯L1发光,则用导线连接接线柱;若连接BC接线柱,则灯L1、L2_联;若要使灯L1、L2并联,则接线柱A与B连接,C与_连接。,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A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去了B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去了C橡胶棒丢失了质子D毛皮得到了质子运汽油的汽车都有一条铁链子拖地,它的作用是()A发出声响,让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B通过它向空气和大地散热C作为运油车的统一标志D为防止汽油因振动摩擦起电,从而避免造成危害,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下图甲是李刚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使用的电路图。实验中他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IA、IB、IC,李刚没有及时将数据整理到相应表格中而是随手记录到了草纸上如图乙。已知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下列选项中三处电流均正确的是()AIA=0.5AIB=0.3AIC=0.8ABIA=0.5AIB=0.8AIC=0.3ACIA=0.3AIB=0.5AIC=0.8ADIA=0.8AIB=0.3AIC=0.5A,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某单位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电键),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面几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开关S1、S3断开,开关S2闭合,则灯泡L1和灯泡L2组成联电路;如果开关S1、S3闭合,开关S2断开,则灯泡L1和灯泡L2组成联电路;如果开关S2和开关S3都闭合,则可能会将电源。,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1、R2、R3的连接方法是(填“串联”或“并联”),电流表A1是测量_的电流。电流表A2是测量_的电流,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如图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下,则下述正确的是()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可能不带电,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楼道灯总是亮着将造成很大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如图各电路中,属于楼道灯电路的是(),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如图所示,AB、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人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A.RABRBCIABIBCB.RABRBCIAB=IBCC.RABRBCIAB=IBCD.RAB=RBCIABIBC,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道路旁的一排排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因此它们是串联的B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照明灯的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C由于某一盏灯短路使保险丝熔断时,其他所有电器都会停止工作,因此保险丝是接在干路上的D楼道中的声控灯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因此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L1、L2是()联的,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的电压,若电源电压为8V,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两端的电压为()V。,第十六章电压电阻,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观察小灯泡的可以粗略地知道风力的大小,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如图,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_V;当量程为015V时,如果电表的指针仍在原位置,则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_V。,第十六章电压电阻,为架设一条输电线路,有粗细相同的铁线和铝线可供选择,下面最好的选择与正确的分析应是()A因铁线坚硬,应选铁线B因铝线易于架设,应选铝线C因铁线便宜,应选铁线D因铝线电阻小,应选铝线,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和L2都标“3V0.25A”字样,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闭合后,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B、S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C、要想使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bD、若将导线m从接线柱B改到接线柱A上,则两灯都能正常,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1=S2S3,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正确的是()AR1R2=R3,I1=I2=I3BR1R2R3,I1=I2I3CR1R2R3,I1I2I3DR1R2R3,I1=I2=I3,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4.8V,1.2VB6V,1.2VC1.2V,6VD1.2V,4.8V,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A.R甲R乙R丙R丁B.R丁R丙R乙R甲C.R丙R乙R甲R丁D.R乙R丁R甲R丙,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方法连接,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A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也放在最右端B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也放在最左端C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放在最左端D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放在最右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处的电表分别是()A.表是电压表,表是电流表B.表是电压表,表是电流表C.表是电压表,表是电流表D.表是电压表,表是电流表,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则S2断开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2V和3VB.3V和2VC.2V和8VD.2V和5V,第十六章电压电阻,设计题:如图所示,有灯泡L1、L2,开关S,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要求:L1、L2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总电流,电压表测L1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L2的电流。请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规律,内容公式伏安法测电阻,知识梳理:,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4.电路图:5.实验过程:6.注意事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I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了如下数据。,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U=IR,I=U/R,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两条长度相等、截面积不等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粗电阻丝()A电流强度较大B电流强度较小C电压较大D电压较小灯泡的电阻为6,需要4V的电压,现有6V的电源,需要_一只_的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下面四对并联电阻,总电阻最小的是()A两个4B一个4,一个6C一个1,一个8D一个2,一个7,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两个电阻的比值R1:R2=1:4,串联后接在10V的电源上,则R1两端的电压为(),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干路中的电流为1A,则通过R1的电流为()两个定值电阻之比R1:R2=2:3,将它们并联接在一个电源上,通过他们的电流之比为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若将它们串联接在一个电源上,通过他们的电流之比为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如图,电源电压是12V保持不变,R1=R3=4,R2=6,试求,(1)当S1、S2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2)当S1、S2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如图,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10,R2=15,求:1)当S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2)当S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500mA,此导体的电阻为_。切断电源,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_。,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如图为“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1)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_不变;(2)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是2.5V,电流表的读数是0.5A,现在将阻值为5的电阻R换成阻值为10的电阻接入电路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_,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图中是小明同学研究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利用所测数据画出的U-I图像,由图可知,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AR1R2BR1R2);连接错误。,电路故障分析,1、电灯故障分析方法先分析电路连接方式,再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故障是断路还是短路:(1)两灯串联时,如果只有一个灯不亮,则此灯一定是短路了;如果两灯都不亮,则电路一定是断路了;(2)两灯并联,如果只有一灯不亮,则一定是这条支路断路;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一定是干路断路;在并联电路中,故障不能是短路,因为如果短路,则电源会烧坏。,电路故障分析,电表示数变化故障分析方法:(1)首先正确分析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根据电表示数变化情况并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故障原因。(2)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时,该部分电路断路,但电压表有示数。此时与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视为导线。串联电路:电压表示数变大,一是所测用电器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二是另一个用电器短路;,电路故障分析,电压表示数变小(或为0),一种情况是所测电阻短路,另一种情况是另一个用电器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一定有一个用电器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或为0),一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二是电路断路。,电路故障分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当开关闭合时,灯L1两端的电压也为9V,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或_。,电路故障分析,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A.L1灯丝断路B.L2灯丝断路C.电池耗尽无电压D.L2灯丝短路,电路故障分析,并联电路:电压表示数变为0,一定是干路断路路;支路电流表示数变为0,一定是该支路断路;干路电流表示数变为0,一定是干路断路。,电路故障分析,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K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电路故障分析,如图,闭合开关时,L1发光而L2不亮,则原因可能是()A、L2开路B、L2开路C、RL1比RL2大得多D、RL1比RL2小得多如图,闭合开关时,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原因可能是()A、ab间开路B、bc间开路C、cd间开路D、ad间开路,电路故障分析,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K后,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盏灯突然变亮,而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灯L1断路B、灯L1短路C、灯L2断路D、灯L2短路,电路故障分析,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K,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A、灯L可能变亮B、灯L亮度可能不变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如图,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都没有偏转;将灯L1和L2的位置互换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却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A、只有L1开路B、只有L2开路C、L2和电流表都开路D、L1和电压表都开路,电路故障分析,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AL可能变亮BR可能断路C灯L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电路故障分析,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电灯不亮,为了检查图中电路故障,现用一根导线进行判断,当导线连接BC时,灯不亮;当导线连接CD时,灯也不亮;当导线连接DE时,灯亮了。则电路故障原因是()A电阻R断路B电灯L断路CR、L同时断路D变阻器R断路,电路故障分析,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CL1的接线短路DL2的接线短路,电路故障分析,如图,闭合开关时,电流表A与A1的示数相同,则原因可能是()A、L1短路B、L2短路C、L1开路D、L2开路,电路故障分析,I=I1+I2,U=U1+U2,U=U1=U2,R=R1+R2(R=nR0),电压与电流分配关系,1/R=1/R1+1/R2(R=Ro/n),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分流,与电阻成反比,I=I1=I2,分压电路,分流电路,动态电路分析,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20,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的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如图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V1的示数_,电压表V2的示数_,电流表的示数_,动态电路分析,如图所示,R1,R2,R3是3个阻值均为30欧姆的电阻,电源电压为9伏,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动态电路分析,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片P向右移动时,关于两表示数的变化下述正确的是()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动态电路分析,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电流表A1的示数将_,电流表A的示数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动态电路分析,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不变,当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2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求R1、R2阻值。,动态电路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腔积液诊疗要点解析
- 抢救药品的剂量及用途
- 男孩女孩认知活动
- 宿舍卫生管理标准
- 农行转型成效汇报
- 项目履约评价汇报
- 脑出血护考讲解
- 文档转换指南
- 医院内科工作总结
- 尿布皮炎护理技术
- engel恩格尔注塑机机操纵使用说明
- 花卉学 二年生花卉
- 附件1:中国联通动环监控系统B接口技术规范(V3.0)
- 箱变设备台账
- GB/T 1185-2006光学零件表面疵病
- 微课(比喻句)讲课教案课件
- 银行间本币市场业务简介
- 2023年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辽阳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完整版)剑桥通用五级PET考试练习题
- DB32- 4385-202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