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咸阳城东楼,(唐)许浑,作者简介: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七五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注释: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中的小洲。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黄昏的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译文:,诗词赏析: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传达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尾联作结,融情于景。,主旨点拨: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国家衰败的无限感慨。,中考在线:默写填空。(1)_,蒹葭杨柳似汀洲。(2)溪云初起日沉阁,_。(3)行人莫问当年事,_。(4)现在我们常用诗中的“_”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一上高城万里愁,山雨欲来风满楼,故国东来渭水流,山雨欲来风满楼,2.阅读咸阳城东楼,回答问题。(1)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的作用。_,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2)试从内容角度赏析诗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妙处。_,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作者不仅准确地抓住了暴雨到来前狂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即唐王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唐)李商隐,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擅长诗歌写作,代表作有泊秦淮夜雨寄北贾生等。,写作背景:李商隐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内心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这首无题就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的诗。,注释:无题:唐代以来,有的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丝:这里与“思”字双关。云鬓改: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浓黑轻柔的秀发。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殷勤:情谊恳切深厚。,见面的机会难,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照镜,只担忧鬓发变色,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译文:,诗词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首联,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尾联希望有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寄意,借景言情。主旨点拨: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中考在线:1.默写填空。(1)相见时难别亦难,_。(2)_,夜吟应觉月光寒。(3)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4)【中考杭州】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_”来赞美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蜡炬成灰泪始干,2.阅读无题,回答问题。(1)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2)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_,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写作背景: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居家,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注释:陂(bi)塘:池塘。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飏(yng):飞扬,飘扬。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译文:,诗词赏析: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它一反作者其他词中常有的那种哀怨情调,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词一开始“树绕”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才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偶然”二句,使文情稍作顿挫,读来有一种萧散自得的意趣。“正莺儿啼”三句,承上两句意脉,即翻过小山岗,“柳暗花明又一村”,另有一番景象:莺啼燕舞,蝶儿忙。它们最能代表春天,比起小园来,是另一种春光。主旨点拨: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中考在线:1.默写填空。(1)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_,_。(2)远远围墙,_。飏青旗,流水桥旁。(3)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_,_。,李花白菜花黄,隐隐茅堂,燕儿舞蝶儿忙,2.阅读行香子,回答问题。(1)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上阕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B.本词下阕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C,点拨:A项上阕定点观察;B项,下阕移步换景,以行踪为线索由近到远,动静相间,风光如画;D项结合整首词的内容,“豪兴”是说明词人游兴正浓,“徜徉”是闲庭信步,与下阕“偶然乘兴”相呼应,主要表现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意兴豪迈”“旷达洒脱”概括不准确。,(2)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_,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香”,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个动物的活动特性相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句式整齐,格调轻快。本词句式都是三、四字句式,轻快流畅。,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写作背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注释: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西南。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强(qing):竭力、极力。识尽:尝够,深深懂得。休:停止。,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译文:,诗词赏析: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主旨点拨:本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中考在线:1.默写填空。(1)_,爱上层楼。(2)爱上层楼,_。(3)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噪声频谱分析仪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2030中国毛绒玩具市场营销策略及投资前景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正丁基锂行业发展状况与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 SKETCHUP草图大师窦紫烟87课件
- 护理员护工陪护培训
- 护理专科业务学习及课件
- 2025餐饮集团用餐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权益优先的离婚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债务承担与子女监护权离婚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餐饮业外卖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田忌赛马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
- 2023风光互补路灯设计方案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关节松动技术-上肢关节松动术(运动治疗技术)
- 2024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数学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中专宿舍管理制度和方法
- 屁屁辅助脚本
- 畜牧兽医题库
- 高效沟通提升医药代表拜访技巧的五大秘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