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3 14 双师冲刺-数资1 唐宋 笔记2020笔试线上双师冲刺班多省市联考1期_第1页
2020 03 14 双师冲刺-数资1 唐宋 笔记2020笔试线上双师冲刺班多省市联考1期_第2页
2020 03 14 双师冲刺-数资1 唐宋 笔记2020笔试线上双师冲刺班多省市联考1期_第3页
2020 03 14 双师冲刺-数资1 唐宋 笔记2020笔试线上双师冲刺班多省市联考1期_第4页
2020 03 14 双师冲刺-数资1 唐宋 笔记2020笔试线上双师冲刺班多省市联考1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师冲刺-数资 1 (笔记) 主讲教师:唐宋 授课时间:2020.03.14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1 双师冲刺双师冲刺- -数资数资 1 1(笔记)(笔记) 第一章 核心方法梳理 【注意】 1.冲刺课程数资部分共 6 节课,前 3 节为数学运算,后 3 节为资料分析。 2.数学运算第一节课讲解核心方法,第二、三节课讲高频题型、重难点题型 以及一些猜题方法。 3.核心方法梳理:以下四种方法在考试中用的非常多,尤其是方程法和赋值 法。代入排除法和倍数特性不属于中小学常规解题思维,是利用答案特点解题, 都是一种选择题的做法。 (1) 第一节: 代入排除法。 利用答案特点解题, 将选项代入到题干中验证。 (2)第二节:倍数特性法。看答案是几的倍数,也是利用答案特点解题。 (3)第三节:方程法。相当于正面求解,但是有些题目耗时较多。 (4)第四节:赋值法。条件中有些数没有给,可以假设一个,如假设工作 总量为 100。 第一节 代入排除法 【知识点】什么时候用: 1.看题型:年龄问题、余数问题(除以几余几、分完东西剩几个等有余数的 问题) 、 多位数问题 (出现个位、 十位、 百位等) 、 不定方程 (未知数多、 方程少) , 这几类题目正常做不好做,代入排除更快。 2.看选项: 选项信息充分 (选项为一组数) , 问法: 分别/各。 如选项为甲=100、 乙=50,属于选项为一组数;若选项为甲:乙=3:5 的形式,也属于信息充分,可 以设甲为 3x,乙为 5x,也可以考虑代入排除。 3.考场上 1015 题肯定会有几道题是可以用代入排除的,但是自己做的时 候往往想不到,都是用的方程法,考完才知道如果用代入排除会更快。因此,看 到以下几道题目要想为什么这道题可以用代入排除。 【例 1】 (2018 江西) 一家三口, 妈妈比儿子大 26 岁, 爸爸比儿子大 33 岁。 2 1995 年,一家三口的年龄之和为 62。那么,2018 年儿子、妈妈和爸爸的年龄分 别是: A.23,51,57 B.24,50,57 C.25,51,57 D.26,52,58 【解析】 1.年龄问题, 选项给出了儿子、 妈妈、 爸爸的年龄, 考虑代入排除。 正确答案需要满足题干三个条件,可以先验证简单的条件,已知“妈妈比儿子大 26 岁” ,A 项:51-2326,排除,B、C、D 项均符合条件。已知“爸爸比儿子大 33 岁” ,B 项:57-24=33,满足条件,保留;C 项:57-2533,排除;D 项:58- 2633,排除,对应 B 项。 【选 B】 【注意】 1.考试中遇到给出了 23 个人年龄的题目, 代入选项验证比正常推算简单。 2.已知 “妈妈比儿子大 26 岁, 爸爸比儿子大 33 岁” , 则爸爸比妈妈大 7 岁, 通过该条件验证选项会更快。 3.年龄差不随时间变化,因此不需要考虑题干 1995 年的条件。 【例 2】 (2020 江苏)某食品厂速冻饺子的包装有大盒和小盒两种规格,现 生产了 11000 只饺子,恰好装满 100 个大盒和 200 个小盒。若 3 个大盒与 5 个小 盒装的饺子数量相等,则每个小盒与每个大盒装入的饺子数量分别是: A.24 只、40 只 B.30 只、50 只 C.36 只、60 只 D.27 只、45 只 【解析】2.问法为“分别” ,选项给出了两个数,可以考虑代入选项验证。 3*大盒子装的数量=5*小盒子装的数量,小盒子装的数量:大盒子装的数量=3: 5,观察选项,无法排除选项。验证第一个条件,A 项:判断 100*40+200*24 结果 是否为 11000,11000 尾数为 3 个 0,100*40 结果有 3 个 0,200*24 结果为 2 个 0, 相加结果不可能有 3 个 0, 排除; B 项: 判断 100*50+200*30 结果是否为 11000, 100*50+200*30 结果有 3 个 0,计算发现正好为 11000,对应 B 项。 【选 B】 【注意】 3 1.题干有两个条件,有些同学认为可以不验证第二个条件(3 个大盒与 5 个 小盒装的饺子数量相等) ,因为第二个条件没有排除任何选项。若不验证第二条 件,直接验证第一个条件,有可能 B、C、D 项均符合,无法确定答案,还需要再 算一次,而先验证第二个条件,发现选项都符合,此时只要发现 B 项满足第一个 条件,则 B 项一定是正确答案。 2.本题也可以设未知数求解。 【例 3】 (2019 事业单位联考)某高校组织新生军训。已知学生的总人数是 能被 5 整除的 4 位数,千位和个位相同,百位和十位相同,已知学生将被分成人 数相同且小于 150 人的 35 个组,那么每组有多少学生? A.132 B.143 C.145 D.147 【解析】3.出现“4 位数” “个位” “千位” ,为多位数问题,总人数能被 5 整 除,则末位为 0 或 5,已知“千位和个位相同” ,若个位为 0,则千位也为 0,不 符合“4 位数” ,故个位和千位为 5。总人数可以分成 35 个相同的组,则总人数 =35*每组人数,代入 A 项:35*132,尾数为 0,因个位不可能是 0,因此排除 A 项;代入 B 项:143*35=5005,千位和个位相同,百位和十位相同,满足题干所 有条件,当选。 【选 B】 【注意】 1.参加公务员考试不一定局限于做公务员考试的题目, 现在事业单位也是多 省联考,出题和公务员考试很类似,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做一下 2018、2019 年事 业单位联考的题目。 2.总人数=35*每组人数,偶数*5 尾数为 0,则选项为偶数的也可以排除,若 选项没有偶数,此时需要继续验证。 3.B 项满足题干所有条件,不需要再验证其他选项。 4.多位数问题正常做较复杂,xyzn 不能表示 4 位数,4 位数应该表示为 1000 x+100y+10z+n,写起来很复杂,本题 x、n 相等,y、z 相等,写起来会相对 简单一些,为 1001x+110y,解题较复杂,建议用代入排除法。 4 【例 4】 (2019 深圳)某公司组织所有员工分乘一批大巴去旅游,要求每辆 大巴乘坐员工人数不超过 35 人。若每车坐 28 人,则有 1 人坐不上车;若开走 1 辆空车,则所有员工恰好可平均分乘到各车。该公司共有员工( )人。 A.281 B.589 C.841 D.981 【解析】4.总人数/28 余 1,为余数问题,考虑代入。A 项:281=28*10+1, 符合“若每车坐 28 人,则有 1 人坐不上车” ,已知“若开走 1 辆空车,则所有员 工恰好可平均分乘到各车” ,即 281/9 应该是整数,若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 9 的倍数,则这个数是 9 的倍数,2+8+1 不是 9 的倍数,则 281 不是 9 的倍数,排 除;B 项:589=28*21+1,若少一辆车,为 20 辆车,589 不能被 20 整除,排除; 剩余两项,最多验证一项,若 C 项正确,就选 C 项,若 C 项错误,就选 D 项,C 项:841=28*30+1,若少一辆车,为 29 辆车,841/29=29,正好整除,正确,对 应 C 项。 【选 C】 【注意】 1.本题车辆数未知,正常做需要设未知数,比较麻烦,最后发现可能还是要 回到代入上来。 2.代入选项验证时一般验证第一个选项较慢, 验证第一个选项时是在摸索题 目,一般会占做题时间的一半以上,此时不要觉得不想做了,验证后几项会越来 越快。 【注意】代入排除法: 5 1.范围: (1)典型题:年龄、不定方程、多位数、余数。 (2)看选项:选项为一组数、可转化为一组数(考查较少,如条件中给出 甲乙丙丁四个人,问甲,看起来不属于选项为一组数的题目,但是若题目中给出 四者之间的关系,如甲+乙=100、乙=2*丙、丙=丁*(1*3) ,代入选项可以快速得 出其他主体,即选项可以转化为一组数) 。 (3)剩两项:只剩两项时,代入一项即得答案。若通过倍数、奇偶等方法 排除了部分选项,再代入一项就可以得出答案,为中途考虑代入。 2.方法: (1)优先排除:尾数、奇偶、倍数。 (2)直接代入: 最值:有最多和最少要严格按照顺序代入,问最多,可能有 B、C 项都满 足,但是 B 项最大。问最大从最大的开始代入,问最小从最小的开始代入。 好算。 第二节 倍数特性法 【注意】倍数特性法:倍数特性有三种考法,三种考法之间具有关联性。 1.整除型:是三种考法中最基础的部分。 (1)第一种考查形式:如( )=3*?,可以想到( )为 3 的倍数。 (2) 第二种考查形式: 如 100=?*?, 两个数都不知道, 问第二个问号, 100 是?的倍数,即?是 100 的约数,如买东西花了 100 元,已知单价和数量都是整 数,则数量一定是 100 的约数。 2.余数型。 3.比例型。 【知识点】整除型: 1.若 A=B*C(B、C 均为整数) ,则 A 既能被 B 整除,又能被 C 整除。 2.适用范围: (1) 求总工程量、 总路程、 总价钱等。 如 18 天正好完成一项工作, 问总量, 6 答案是 18 的倍数;12 万件*一件的利润=总利润,总利润是 12 的倍数。 (2)若 A 是 B 的 2 倍,A=B*2,A 包含因子 2,则 A 是偶数;若 A=B,A、B 均为整数(若 A、B 不是整数,则无法谈奇偶) ,则 A+B 为偶数。 【例 1】 (2018 国考)一辆汽车第一天行驶了 5 个小时,第二天行驶了 600 公里,第三天比第一天少行驶 200 公里,三天共行驶了 18 个小时。已知第一天 的平均速度与三天全程的平均速度相同,问三天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A.800 B.900 C.1000 D.1100 【解析】1.求三天的公里数,S=v三天*t三天=?*18,若条件已知平均速度是整 数,则所求一定是 18 的倍数;若条件没有说明平均速度是整数,则所求大概率 (80%以上) 是 18 的倍数, 可以先用 18 的倍数排除选项, 然后再验证剩余选项。 18=2*9,一个数是 18 的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9 的倍数,A、C、D 项都不是 9 的 倍数,可以选 B 项,若不放心可以代入验证题干所有条件。 【选 B】 【注意】做题不能过于拘泥于理论,S=?*18,若?是整数,则 S 一定是 18 的倍数,为 100%正确的情况;若题干没有说明?是整数,可以认为 S 大概率是 18 的倍数。近五年只有山东一道题目运用该结论是错误的,问 9 天做了几个零 件,答案为 60,每天做 20/3 个零件,该考法为故意“坑”学生,但是由于近五 年只有这一道题,因此不需要太担心。 【知识点】余数型结合代入排除。如( )=18*平均速度+10 公里,不 能直接选 18 的倍数,需要加 10。 1.常见题型:平均分实物,最后有剩余/缺少。分完之后有余数、 ( )=已 知数*x+零头,直接认为( )是已知数的倍数是错误的,需要去掉/补上零头, 但是要注意加减不能用错,可以记住“多退少补” 。 2.例: (1)一堆苹果平均每人分 10 个,还剩 3 个,则苹果有多少个? 答:若选项分别为 83、77,剩 3 个,即多 3 个,要退掉 3 个,此时可以正好 7 分完,则总数-3 能被 10 整数,83-3=80,能被 10 整除,正确,选 83。 (2)一堆苹果平均每人分 10 个,还缺 3 个,则苹果有多少个? 答: 若选项分别为 73、 67, 缺 3 个, 补上 3 个, 此时能被 10 整除, 67+3=70, 能被 10 整除,正确,选 67。 【例 2】 (2018 陕西)苗苗有一堆草莓,乐乐也有一堆草莓。苗苗的草莓五 个五个地数,最后剩两个,七个七个地数,最后还是剩两个;乐乐的草莓五个五 个地数, 最后剩四个, 六个六个地数, 最后剩三个。 已知苗苗比乐乐多 8 个草莓, 则苗苗的草莓数为( ) A.37 B.62 C.72 D.77 E.87 F.92 G.102 H.107 【解析】2.已知“苗苗的草莓五个五个地数,最后剩两个,七个七个地数, 最后还是剩两个” ,即苗苗的草莓数/2 余 2,苗苗的草莓数/7 余 2;问苗苗的草 莓数,有余数,考虑代入,一个一个代入较麻烦,先看能否排除部分选项。苗苗 草莓数退掉 2 个为 5 和 7 的公倍数,则苗苗的草莓数-2 是 35 的倍数,直接列举 较快,苗苗的草莓数-2 可能是 35、35*2=70、35*3=105,分别对应 A、C、H 项, 此时最多代入两项,题干没有说最大/最小,从最简单的 A 项开始代入,A 项:苗 苗的草莓数数为 37,乐乐的草莓数数为 37-8=29,29/6 余 5,不是余 3,错误; C 项:苗苗的草莓数为 72,乐乐的草莓数为 72-8=64,64/6 余数不是 3,错误, 对应 H 项。 【选 H】 【注意】余同加余:除以两个数余数相同,可以用两个数的公倍数+余数。 【例 3】 (2017 联考)某地举办铁人三项比赛,全程为 51.5 千米,游泳、自 行车、长跑的路程之比为 3:80:20。小陈在这三个项目花费的时间之比为 3: 8:4,比赛中他长跑的平均速度是 15 千米/小时,且两次换项共耗时 4 分钟,那 么他完成比赛共耗时多少? 8 A.2 小时 14 分 B.2 小时 24 分 C.2 小时 34 分 D.2 小时 44 分 【解析】 3.余数型常考分东西有余数, 还有一种考查形式为 ( ) =ax+零头, 若( )=10 x+7,则( )为 10 的倍数加 7。本题为行程问题,但是只要可以写 成( )=ax+零头的形式,都可以用余数型思考。问总耗时, ( )=比赛时间+ 换项时间, 已知 “小陈在这三个项目花费的时间之比为 3: 8: 4” , 给出比例关系, 可以按比例设未知数,设三个项目的比赛时间分别为 3x、8x、4x,列式: ( ) =3x+8x+4x+4=15x+4, ( )-4=15x,即( )-4 是 15 的倍数,观察选项,选项 -4 分别为 130 分钟、140 分钟、150 分钟、160 分钟,15 含有 3 因子,是 3 的倍 数的只有 C 项。 【选 C】 【注意】 1.( )=15x+4,此处的 15 并不是长跑平均速度 15 千米/小时,两者只是 巧合。 2.2 小时一定是 15 的倍数(15 分钟是一刻钟,1 小时有四刻钟) ,验证选项 时可以不验证 2 小时,只验证 14-4=10 分钟、24-4=20 分钟、34-4=30 分钟、44- 4=40 分钟。 3.只要所求可以表示为未知数+已知数, 则所求-已知数能被未知数的系数整 除。 4.若 x 不一定是整数,此时可以认为大概率选 C 项,有时间做还可以验证一 下 C 项,没有时间可以直接选 C 项。 【例 4】 (2018 四川)10 个相同的盒子中分别装有 110 个球,任意两个盒 子中的球数都不相同。小李分三次每次取出若干个盒子,每次取出的盒子中的球 数之和都是上一次的 3 倍,且最后剩下 1 个盒子。问剩下的盒子中有多少个球? A.9 B.6 C.5 D.3 【解析】 4.已知 “任意两个盒子中的球数都不相同” , 即 110 各出现一次。 已知“每次取出的盒子中的球数之和都是上一次的 3 倍” ,若第一次取 5 个球, 9 则第二次取 15 个、第三次取 45 个,有比例关系,若第一次取 x 个,则第二次取 3x 个、第三次取 9x 个,总个数=前三次取的未知量+零头,设剩下的球为 y 个, 总球数=(1+10)/2*10=13x+y,整理得:55=13x+y。 方法一:不定方程可以考虑代入,没有说最多或者最少,可以随便代入,A 项:y=9,x=46/13,不是整数,错误,同理代入其他选项,发现只有 D 项正确。 方法二:55-答案 y 能被 13 整除,A 项:55-9=46,不是 13 的倍数;B 项: 55-6=49,不是 13 的倍数;C 项:55-5=50,不是 13 的倍数,对应 D 项。 【选 D】 【注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a1+an)/2*n。 【知识点】比例型(用法广泛) : 1.四种考法: 如男生/女生=11/7, 则男生人数是 11 的倍数, 可以是 11、 22、 33、,若男生人数为 20,20 除以一个数不可能是 11/7;女生人数是 7 的倍 数;全班人数为 11+7=18 的倍数;男女生人数差为 11-7=4 的倍数。四种考查方 式要都会,但不一定要都算,考场上要看问题,如问全班,则只看全班,如已知 全班人数是 120 多人,则全班人数为 126(126 是 18 的倍数)人。 (1)A 是 m 的倍数。 (2)B 是 n 的倍数。 (3)A+B 是 m+n 的倍数。 (4)A-B 是 m-n 的倍数。 2.A/B=m/n(m、n 互质) ,即 m/n 是最简整数比,不能再约分,如男生/女生 =1100/700,不能说男生人数是 1100 的倍数,因为条件已知男生 100 多人。不是 最简比时要约分之后再用。 【例 5】 (2020 上海)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去踏青,甲带的钱是另外三个人总 和的一半,乙带的钱是另外三个人的 1/3,丙带的钱是另外三个人的 1/4,丁带 了 91 元,他们一共带了( )元。 A.364 B.380 C.420 D.495 10 【解析】5.甲/总=1/3,乙/总=1/4,丙/总=1/5,则总数是 3、4、5 的倍数, 根据 3 的倍数,可以排除 A、B、D 项,对应 C 项。 【选 C】 【注意】 1.若提到某人是其他人和的 1/n,则这个人是所有人和的 1/(n+1) ,所有人 是 n+1 的倍数。 (1)推导:若其他人的和为 n 份,则某人是 1 份,所有人为其他人+某人 =n+1 份,则这个人占所有人的 1/(n+1) 。 (2) 例: 粉笔数资老师人数是其他老师人数的 1/7, 则数资老师人数是所有 老师人数的 1/8,粉笔所有老师人数是 8 的倍数。 2.这类题目在国考和联考中都有出现, 题目中每句话中的另外三个人都是会 变化的,如甲对应的另外三人为乙丙丁,乙对应的另外三人为甲丙丁,丙对应的 另外三人为甲乙丁, “另外三个人”只是一个指代词,不能设另外三个人为 x。 3.若本题为某人是其他人和的 m/n,则某人是所有人的 m/(n+m) ,m=1 为特 例。 【例 6】 (2019 江苏)某地区有甲、乙、丙、丁 4 个派出所。已知上月甲、 乙 2 个派出所的合计出警次数是 95 次,乙、丙、丁 3 个派出所的合计出警次数 是 140 次,乙派出所的出警次数占 4 个派出所合计出警次数的 7/40,则上月甲 派出所的出警次数是: A.55 次 B.60 次 C.68 次 D.75 次 【解析】6.有四个主体,不需要设四个未知数解方程,比例型只需要看是否 满足两个条件:条件中是否有比例关系,问题是否与比例有关(不一定与比例一 模一样) 。本题出现比例(乙派出所的出警次数占 4 个派出所合计出警次数的 7/40) ,且问题甲与比例中的乙有关,可以考虑比例型。 方法一:乙/总=7/40,乙是 7 的倍数,甲+乙=95,乙=95-甲,问甲,95-选 项=7 的倍数,代入选项验证,只有 95-B 项是 7 的倍数,对应 B 项。 方法二:乙/总=7/40,总数是 40 的倍数,问甲,总数=甲+乙+丙+丁,即甲 11 +乙+丙+丁是 40 的倍数,已知乙+丙+丁=140,则甲+140 是 40 的倍数,40 的倍数 尾数为 0,140 尾数为 0,则甲尾数为 0,观察选项,对应 B 项。 方法三: 方程法。 每个条件中都出现了乙, 则优先设乙。 乙是总次数的 7/40, 根据比例设乙为 7x,则总次数为 40 x,甲=95-7x,丙丁=140-7x,列式:95+140- 7x=40 x,235=47x,解得 x=5,因此甲=95-35=60,对应 B 项。 【选 B】 【注意】倍数特性指的是一种“特性” ,并不是完整解题,若没有选项,则 倍数特性没有用,倍数特性是一种选择题的方法,可以抛开一些条件快速解题, 有些条件用不上是完全正常的。 【例 7】 (2019 联考)调酒师调配鸡尾酒,先在调酒杯中倒入 120 毫升柠檬 汁,再用伏特加补满,摇匀后倒出 80 毫升混合液备用,再往杯中加满番茄汁并 摇匀,一杯鸡尾酒就调好了。若此时鸡尾酒中伏特加的比例是 24%,问调酒杯的 容量是多少毫升? A.160 B.180 C.200 D.220 【解析】7.本题正常做非常难,考场上解方程就需要 23 分钟,但是用倍 数特性会非常快。题目出现比例,伏特加/鸡尾酒=24%,问分母,可以将百分数 转化为比例, 伏特加/鸡尾酒=24%=24/100=6/25 (必须是最简整数比) , 所求是 25 的倍数,观察选项,选项末两位分别为 60、80、00、20,0 可以被任何非零数整 除,则 200 是 25 的倍数,对应 C 项。 【选 C】 【注意】 1.4 和 25 的倍数只看末两位: 如判断 1960 能否被 25 整除, 1960=1900+60, 1900 为 19 个 100,是 25 的倍数,只需要看 60 是否是 25 的倍数即可。 2.8 和 125 的倍数只看末三位:考查较少,1000=8*125,一个数能否被 8 或 125 整除,不需要看千。 3.陕西参加联考,也考查到了本题,有 8 个选项,根据末两位可以排除 6 个 选项,剩余两项分别为 200、175,此时可以代入好算的 200。 12 4.题目没有说伏特加是整数,A/B 未必是整数,若确定是整数,则本题所用 方法是 100%正确的,若不确定是整除,则该方法有 80%以上的概率是正确的,若 不放心可以验证一下。 【注意】倍数特性法: 1.整除型: 最基础的考法, 一般求总量时可以考虑整除型; ( ) *?=乘积, 可以考虑约数的考法。 (1)若 A=B*C,则 A 能被 B 或 C 整除。 (2)前提:B、C 均为整数。 2.余数型: (1)若答案=ax+b,则答案-b 能被 a 整除;若答案=ax-b,则答案+b 能被 a 整除,即多退少补。如答案是 10 的倍数多 3,可以先退 3。 (2)前提:a、x 均为整数。 3.比例型: 两个条件: 题干有比例, 为广义上的比例, 可以是比例、 百分数、 倍数(如 1.5 倍) ;问题与比例有关。 (1)若 A/B=m/n,则 A 是 m 的倍数,B 是 n 的倍数,AB 是 mn 的倍数。 (2)前提:A、B 均为整数,m/n 是最简整数比。 第三节 方程法 【知识点】方程法: 1.普通方程(考查多,比较容易) :未知数和方程的个数相等,可以直接求 出未知数,比如一个未知数、一个方程,或者两个未知数、两个方程。 2.不定方程(考查较少,但比较难) :未知数个数比方程个数多,无法直接 13 求出未知数。 3.设未知数技巧:如果前三种都用不到,可以直接用第四种。在做题时,只 要满足下面任意一种即可。 (1)设小不设大(减少分数计算) 。比如甲是乙的 3 倍、甲比乙多 200 元, 则尽量把小数设为未知数,方便计算。 (2) 设中间量/高频词 (方便列式) 。 比如某个量与其他很多量都存在关系, 那么优先设这个量为未知数。 (3)有比例按比例设。比如甲:乙=3:5、乙占总量的 1/2,那么就可以按 照比例设未知数,设甲为 3x,则乙为 5x。 (4) 问谁设谁 (避免陷阱) 。 有时候题目问的是甲, 设的是乙, 可能会选错, 问谁设谁就可以避免选错。 【例 1】 (2019 江西法检)假设某班级共有 58 人,他们的论文答辩成绩分成 优、良、中和不合格四档,其中良的人数是优的 3 倍少 2 人,中等的人数是优的 2 倍,优的人数是不合格的 1.5 倍,那么这个班论文答辩成绩为良的有多少人? A.25 B.26 C.27 D.28 【解析】例 1.方法一:方程法。成绩分为四档,题目没有给具体量,只给了 倍数比例关系。尽量减少未知数的个数,如果设成绩为良或者成绩为优的人数, 不容易计算。不合格的人数最少,优的人数是不合格的 1.5 倍,出现小数倍,优 先设不合格的人数为 2x,则优为 3x,良为 9x-2,中等为 6x,班级共有 58 人, 列式:2x+3x+9x-2+6x=58,20 x-2=58,解得 x=3,成绩为良的人数=9*3-2=25。 方法二:倍数特性。良的人数是优的 3 倍少 2 人,则良+2=优*3=3 的倍数, 选项加 2 之后是 3 的倍数,只有 A、D 项符合。剩二代一,代入 A 项:良=25,优 =9,中等=18,不合格=6,25+9+18+6=58,满足条件,当选。 【选 A】 【注意】考场上设未知数时不需要太过纠结,虽然最好是设不合格的人数, 但是设成绩为优的人数也同样可以解题,想到了直接设即可。 14 【例 2】 (2020 北京)甲、乙两个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之比为 5:3,甲学校如 果转入 30 名学生,再将 85 名学生转到乙学校,则两个学校在校生人数相同。则 此时乙学校学生人数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 200 人 B.在 200240 人之间 C.在 241280 人之间 D.超过 280 人 【解析】例 2.选项为范围,则需要计算出具体结果,不能猜答案。原来甲、 乙两个学校的在校生人数之比为 5:3,按照比例设未知数,设甲学校为 5x,乙 学校为 3x。甲学校如果转入 30 名学生,再将 85 名学生转到乙学校,则两个学 校在校生人数相同,列式:5x+30-85=3x+85,解得 x=140/2=70,看问题,此时乙 学校人数为 3x+85=295 人。 【选 D】 【注意】如果设未知数的时候不是问谁设谁,那么最后需要看一下问题,避 免选错。 【知识点】 1.不定方程:ax+by=,a、b 可正可负,考试中往往是正值。 方法:分析奇偶、倍数、尾数等数字特性,结合选项排除。 (1)ax+by=M,当 a、b 恰好一奇一偶时,考虑奇偶特性。 例:7x+12y=52,两个系数一奇一偶,先分析偶数,12y、52 均为偶数,则 7x 一定为偶数,7 不是偶数,则 x 为偶数,当 x=2 时,12y=38,y 不是整数,排 除;当 x=4 时,12y=24,解得 y=2,满足。 如果题目的选项存在“x=4 或 x=6” ,则要接着验证。 如果两个系数都是偶数,那么偶数+偶数=偶数,无法分析;如果两个系数 都是奇数,则无法确定奇偶性,也不能分析。 (2)ax+by=M,当 a 或 b 与 M 有公因子时,考虑倍数特性。 例:10 x+12y=72,系数均为偶数,可化简为 5x+6y=36,此时可以用奇偶特 性,也可以用倍数特性(速度更快) ,6y、36 均为 6 的倍数,5x=36-6y=6*(6- y) ,则 5x 也是 6 的倍数,5 不是 6 的倍数,则 x 是 6 的倍数,当 x=6 时,y=1。 山东考题:3 元的包子买了 x 个,6 元的豆浆买了 y 个,7 元的油条买了 z 15 个,一共花了 66 元,即 3x+6y+7z=66,问 z 最多为多少? 答:3x、6y、66 均为 3 的倍数,考虑倍数特性,则 7z 为 3 的倍数,7 不是 3 的倍数,则 z 为 3 的倍数,7z66,z 最多为 9,此时 3x+6y=3,x、y 肯定不 是整数,不满足;z=6 时,3x+6y=24,满足条件。 (3)ax+by=M,当 a 或 b 尾数是 0 或 5 时,考虑尾数特性(考查较少) 。例: 5x+7y=48,奇偶、倍数都不能用,5x 的尾数只能为 5 或 0,48 尾数为 8,则 7y 的尾数为 3 或 8,7*9=63,7*4=28。7*948,不满足,则 y 只能为 4,此时 x=4。 (4)做题时优先考虑倍数特性(做题速度快) ,其次考虑奇偶特性(适用范 围大) ,最次考虑尾数特性。如果都不能用,那么直接代选项。 2.不定方程组:一般都是 3 个未知数、2 个方程,或者 4 个未知数、3 个方 程。 第一类:未知数一定是整数,比如未知数为人数、零件个数,不可拆分。 方法:先消元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例 3】 (2019 联考)某次田径运动会中,选手参加各单项比赛计入所在团 体总分的规则为:一等奖得 9 分,二等奖得 5 分,三等奖得 2 分。甲队共有 10 位选手参赛,均获奖。现知甲队最后总分为 61 分,问该队最多有几位选手获得 一等奖? A.3 B.4 C.5 D.6 【解析】例 3.不定方程组的经典考法。已知 10 位选手均获奖,设一等奖、 二等奖、三等奖的人数分别为 x、y、z,列式:x+y+z=10,9x+5y+2z=61,消 元时,问谁不消谁,本题问 x,则不能消 x,优先消系数最大或最小的,如果消 中间的系数, 那么系数会出现一正一负, 容易出错。 消 z, -*2 得: 7x+3y=41, 奇偶、倍数、尾数都不能用,考虑代入选项,问最多,从最大的开始代入,代入 D 项:x=6,6*741,此时 y 为负数,排除;代入 C 项:x=5,此时 y=2,还需要 验证一下是否超过 10 个人,5+210,满足,当选。 【选 C】 【注意】 16 1.如果解出来 x=6、y=4、z=0,这种情况是正确的,条件只要求均获奖,没 有要求每个奖项都有人获得。如果解出来 x=6、y=2、z=1,6+2+1=9,不满足均获 奖。 2.如果纯代入,不能只凑分数,人数也需要考虑。代入 D 项:9 分*6+5 分 *1+2 分*1=61 分, 此时只有 8 个人, 不满足; 代入 C 项: 9 分*5+5 分*2+2 分*3=61 分,共 10 个人,满足。 3.没时间做数量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数量做得慢,二是其他模块做得慢。 高分选手往往都是快速做完其他模块,可以剩下很多时间做数量。 【例 4】 (2020 上海)某果品公司计划安排 6 辆汽车运载 A、B、C 三种水果 共 32 吨进入某市销售,要求每辆车只装同一种水果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 的信息,则有( )种安排车辆方案。 A.1 B.2 C.3 D.4 【解析】例 4.已知车的数量和水果的重量,要求每辆车只装同一种水果且 必须装满。问有多少种方案,但其实和排列组合没关系。设 A、B、C 三种水果分 别安排了 x、y、z 辆车,列式:x+y+z=6,6x+5y+4z=32,考虑消 z,-*4 得:2x+y=8。问有多少种方案,则要把所有情况都试出来, “运载 A、B、C 三种 水果” ,则未知数不能为 0,当 x=1 时,y=6,1+66,不满足;当 x=2 时,y=4, 此时 z=0,不满足;当 x=3 时,y=2,此时 z=1,x+y+z=6,满足;当 x=4 时,y=0, 不满足。可知只有 1 种情况。 【选 A】 【注意】本题的考法比较创新,需要多加注意,找到 x、y、z 有几种情况即 可。 【知识点】第二类:未知数不一定是整数,比如时间、钱数、长度等,有多 个级别的单位,可以拆分。联考只有 16 年考过一次,但是近几年北京、江苏、 上海均有考查。 1.特值法(一般赋零) :对于未知数不一定是整数的不定方程组,可以赋其 17 中 1 个未知数为零,进而快速计算出其他未知数。这种方法并不是猜题,是完全 可以做对的。 2.配系数(中学做法,无需掌握) 。配系数需要一定的灵感,直接学习特值 法即可。 【例 5】 (2018 北京) 老张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捐赠给山区贫困小学生。 3 个 笔盒、2 个皮球和 4 个杯子一共 89 元,4 个笔盒、3 个皮球和 6 个杯子一共 127 元。则一个笔盒多少元? A.10 B.11 C.12 D.13 【解析】 例 5.此类题目有时候问某个算式是多少, 有时候问某个量是多少,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以使用赋零法。3 个未知数、2 个方程,为不定方程组; 钱数可以为小数,可以使用赋零法,优先赋值系数最大的未知数为 0,即赋值杯 子=0 元,则 3*笔盒+2*皮球=89,4*笔盒+3*皮球=127,问笔盒,消去皮球, *3-*2 得:笔盒=89*3-127*2,选项尾数不同,直接看尾数,尾数为 7-4=3, 对应 D 项。 【选 D】 【注意】 1.赋值皮球为 0 元也可以解题,答案相同。 2.赋值法的原理: 需要用到线性代数,老师尽量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给大 家讲解。不定方程组(未知数可以是小数时)有无穷个解,而题目是单选题,答 案是唯一的,说明任意一组解都可以得到唯一的答案,因此可以挑出来一组特殊 的解,要想计算快,则数据越简单越好,赋值为 0 计算最简单。 18 【注意】方程法: 1.普通方程:设 x。 (1)设小不设大(避免分数) 。 (2)设比例份数(出现比例) 。 (2)设中间量(方便列式) 。 (3)求谁设谁(避免陷阱) 。 2.不定方程:代入排除。 (1)奇偶特性:系数一奇一偶。 (2)倍数特性(最快) :系数与常数有公因子。 (3)尾数特性:系数尾数为 5 或 0。 (4)直接代入选项。 3.不定方程组: (1)未知数一定是整数(比如例 3、例 4 求的是人数、个数,它们的解是有 限的,则不能用特值法) :消元。 (2)未知数不一定是整数(比如例 5 的单价,虽然根据选项可知笔盒是整 数,但是杯子和皮球不一定是整数) :特值法(一般赋 0) 。 第四节 赋值法 【知识点】赋值法:应用非常广泛,相当于一个好用的数学工具,不代表不 用赋值法就做不出来。 1.适用范围: 19 (1)全是比例。比如例 1,条件、选项全是比例,没有任何具体数值,此时 就可以考虑赋值。 (2)三量关系只知其一(A=B*C) 。比如工程问题,总量=效率*时间,大部 分题目只给时间的具体值,而不给具体的效率和工作量,此时就可以赋值效率或 总量。行程问题同理,S=V*T,只知道一个量,则可以赋值另外两个量的其中一 个(只能赋值其中一个) ;经济利润中,总价=单价*数量,只知道一个量,则可 以赋值另外两个量的其中一个。 2.具体用法: (1)对不变量赋值。比如工程问题,总量不变,常常赋值总量。 (2)按比例关系赋值。比如效率比为 3:5,则赋值效率分别为 3 和 5。 【例 1】 (2018 山东)甲、乙两个投资公司共同投资了 A、B 两个项目,甲公 司在 A 项目中的投资额是 B 项目的 2 倍,乙公司在 A 项目中的投资额是 B 项目 的一半,这两个投资公司在 A 项目的总投资额是 B 项目总投资额的 1.2 倍,问甲 公司总投资额与乙公司总投资额之比为: A.5:3 B.7:4 C.9:5 D.14:9 【解析】例 1.条件中全是比例,可以用赋值法。赋值时没有具体要求,可以 自由发挥。 甲公司在 A 项目中的投资额是 B 项目的 2 倍,则赋值甲在 A 项目投资 2 万,在 B 项目投资 1 万;此时不能再赋值乙,但可以设未知数,设乙在 A 项目 投资 x,在 B 项目投资 2x,这两个投资公司在 A 项目的总投资额是 B 项目总投资 额的 1.2 倍,列式:2+x=(1+2x)*1.2,1.4x=0.8,解得 x=4/7。问甲总投资和 乙总投资的比例关系,即 3/3x=1/x=7/4,对应 B 项。 【选 B】 20 【注意】本题设两个未知数也可做出来,但是没有赋值看起来清晰。 【例 2】 (2017 天津)一份溶液,加入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