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1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2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3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4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二十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用T填写,错误的用F填写)1“科学发展”和“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由:F“科学发展”和“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2(2019台州选考模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理由:F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3(2018温州市适应考)“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说明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一定的文化。()理由:F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所以一定的地理环境会影响文化,文化说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4(2019绍兴鲁迅高级中学选考模拟)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和繁荣。()理由:T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实现创新和繁荣。5(2018嘉兴市基础测试)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日渐趋同。()理由:F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们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因此题中观点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6(2018浙江名校联盟3月模拟)拥有3 0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系统的甲骨文,已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入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证明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对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A BC D解析:选D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证明汉字对传承中华文明的意义,对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积极作用,符合题意;甲骨文的入选增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而不是高度认同,说法错误。7“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A BC D解析:选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保护古籍,也就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正确。科技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说法有误。说法错误。8(2019宁波十校选考模拟)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尽了难舍难分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同时,还有各种藏头诗、回文诗、顶针诗、嵌字诗等。这表明()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A BC D解析:选D题意反映汉字写就的中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不符合题意,且“难以逾越”说法欠妥。不符合题意。9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因为基因单一,所以长存一直都是强大的,引领世界文化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A BC D解析:选B题意反映中华文明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体现出的是其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也说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正确。中“基因单一”说法错误,且不利于文化发展生存。中“一直”和“引领”说法不符合实际。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短短的28个字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交融中勾画出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的意境,自古以来,一直都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求同存异,兼收并蓄C源远流长,历经沧桑 D博大精深,独领风骚解析:选D题意反映我国古典诗词能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领风骚,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1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C D解析:选A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入选;中国园林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入选;夸大了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的作用,排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2018年4月28日,茉莉花开满神州江苏民歌大会第二季在南京唱响。拔根芦柴花九九艳阳天杨柳青莫愁啊莫愁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曲调在积极吸取各地民歌精华后,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民歌大会。材料表明()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同一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创新发展自然环境决定区域文化特性各区域的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A BC D解析:选D一批经典民歌曲调在积极吸取各地民歌精华后,以全新的面貌亮相民歌大会,反映了中华文化在兼收并蓄中创新发展,也说明区域文化有个性也有共性,正确。中“逐渐同一”说法错误。自然环境影响文化区域特征,不能决定,错误。13(2018绍兴鲁迅中学3月模拟)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周年以来,随着经济、交通等的发展,草原文化在保护和传承中得到创新,成为人们认识内蒙古、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发展草原文化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保持各地区文化的明显区域特色保持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局面A BC D解析:选B草原文化侧重于区域特征,发展草原文化能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确。不符合题意。14(2018台州3月模拟)近年来,我国大力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C D解析:选C从题意中历数的我国不同民族的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以及我国对它们的大力保护等信息可知,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有误。15(2019绍兴选考模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人员利用DNA技术揭示了大量的文明细节: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这佐证着中华文化()A辉煌历程世界前列 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解析:选D题意反映我国一些农产品种和青铜冶炼技术从国外引进,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16某班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到颐和园开展“中国园林文化”探究活动,面对这座经典的东方园林,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评价。甲:既有北方山川雄浑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婉约的风韵乙:既有帝王宫殿的宏大气魄,又有民居小院的精巧别致丙:既有皇家园林的传统,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园林艺术丁:既有古代建筑的痕迹,又有现代建筑的风格从文化包容性的视角看,上述评价与颐和园的特点相符的是()A甲乙丙 B甲乙丁C甲丙丁 D乙丙丁解析:选A题意其实是考查四个选项中的观点是不是符合文化包容性,文化包容性涉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包括文化的历史继承,丁的观点不符合文化包容性,A项正确。17(2018绍兴鲁迅高级中学期末适应考)源于浙江的越剧在其发展中,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刻画人物的表演方法,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成为我国富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越剧的发展历程表明()A中华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传统戏曲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C文化包容有利于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D文化有多样性,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解析:选C题意强调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剧种越剧,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其他剧种或艺术形式的长处,说明文化包容有利于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题意。传统戏曲不能见证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B项错误。三、综合题(共2小题,共16分)18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在恢弘大气的歌舞中拉开帷幕,精美的敦煌壁画、飞天的仙女、大唐盛世的百乐齐鸣,展现出古都喜迎各方宾客的盛景。晚会既有交响乐、民乐,也有中国古典舞蹈和西方芭蕾舞,既有美声演唱,也有中国戏曲,力求用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融合体现出国际范、中国风、北京味。美轮美奂的演出让参加论坛的世界各国友人频频赞叹:“文化艺术没有国界!”结合材料,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千年之约文艺晚会为什么能获得世界各国友人的称赞。(8分)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千年之约文艺晚会为什么能获得世界各国友人的称赞。千年之约文艺晚会能获得世界各国友人的称赞,是因为晚会让世界各国友人见证了中国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魅力,受到了感染;是因为晚会既有中国风、北京味,又体现国际范,引起共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答案: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千年之约文艺晚会让世界各国友人见证了中国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晚会既有中国风、北京味,又体现国际范,有利于各国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19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观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倡导“一带一路”,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