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经验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为大家提供高考经验:如何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的更新! 要想在高考中取胜,我们不仅要当好一个学生,还要成为一个会考试的考生! 学生,应该以学为主。但是现实情况以及学业压力迫使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还要做一名会考试的考生!那么如何做到会考试呢? 虽然很多同学因为考试,因为课业负担抹杀了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同学对高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停留在以“被迫吸收”的方式学习为主,往往“主动出击”的很少。高考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得不面对题海战术,因此,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为主动参与考试的“考生”。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尖子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喜欢主动钻研学科(非知识,而是试题),并把钻研上升为一种兴趣,他们这种主动钻研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学生”转变为“考生”的过程。 多做题会考试 但是,会考试还不等于多做题!真正的考试,即在临场压力状态下,在无参考的前提下做题。我来列举一下同学们平时的学习方式,你自然就会想到该怎样考试了。 例如,大家做错题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把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得出A才是对的,B怎么错,C怎么错,D怎么错;或者有的同学看原文怎么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而B、C、D在哪儿犯的错误。 再举个例子。大家做错或者不会做的时候,多半会研究答案。大多数同学看答案或听老师讲解后,能清晰地了解第一步到最后一步的“解题思想”,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因为你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回头来看试题,怎么想都对,就和看白话小说一样,看完过程就大体了解情节了。 大家都知道,高分同学比例非常低,如果都按照以上所说的解题思路答题,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才是,但现实却是,即使在很好的学校,一班50个人,也只有510个人是高分生,为什么不能达到3040人以上呢?显然,决定分数的关键不是同学们的“研究”。 比如前面的例子: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下,再仔细研究一遍题目后,既不用担心时间消耗,又不担心单词不认识,句子看不懂的还可以慢慢分析一下,最终知道为什么A是對的,B、C、D是不對的,至此好像学会了全部知识。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是第一次接触到这道题的水平。你掌握某道题對你做下一篇有什么帮助吗?用是肯定有一点用,因为有的同学至少隐约明白或者潜意识下遇到这类题型会照猫画虎,有的确实能“画”出来,并且做得多了,总有些相类似的解题过程被同学们掌握。但我们并不能确保高考时碰上的都是熟练的题,不能确保都能照猫画虎“画”出来? 很简单,我们不必花太多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关注问题本身。 作为“考生”的思考步骤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哪条路能通到结果。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需要我们求什么?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这是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善于关联与思考。 可是大家总是依赖题海过程中的参考答案、老师讲解,然后强记,没有做总结,没有提炼里面解题共性,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每次拿到新题的时候,依旧在想以前怎么做的?该用什么方法?该从哪里入手?做得多了,简单的题自然可以做出来,但是违背了考试是从试题出发的角度。要在题目中寻找解题方法,把任何题都当做第一次做,去验证你的思维,形成一种解法,解决大多数题,这才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做對,并给下面做铺垫。 学习没有捷径,考试是有捷径的,当大家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看到考题,自然而然地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道理很简单,当大家每次都能够从题目题干和设问中寻求解题方法时,哪怕临场压力造成不清醒状态,也能做對。即使题目不熟悉,平时没练习过,反正做任何题都一样,都是跟着题目走,到最后也能做出来,即使不能全對,也能拿下许多步骤分。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考生?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即试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尤其是理科、英语和各科的选择题。 什么是客观性?就是假设别人没说,你就不知道。尤其是英语阅读,很多答案看似没有道理,反而是正确的。比如说我出道题:一天没吃饭了,我要大吃一顿。问这句话说明了什么?A选项:一天没吃饭,我饿了:B选项:我正在大吃一顿;C选项:我一天至少吃一顿。问这三选项选哪个?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题目告诉你我一天没吃饭但并不表示我饿了,题目字面上没有,就没饿了这回事,所以不對;选B的是没有根据题目字面意思去做题,题目说我吃饭了没有?还没吃吧,所以这是审题的不客观;c答案不合理吧,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这就是客观,因此选C。还有语文选择题,只要本着客观审题原则,题目字面给的啥意思就照着这个意思做就没错,这才是符合命题者考查你的意思。很多人做选择题时题目完全看得懂,但是一主观联想,就错了。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这么几种:顺着题干的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维):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必要性思维);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客观思维,考好理科和英语的基础思维)。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目前同学们的能力水平并不差,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这就是能力。而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那些考高分的同学,之所以会取得高分是他们的思维對路了。 当然,前面提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只想表达一个概念:科学做“考生”。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考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单纯地认为是“检测知识点”。作为一个“准考生”,我们怕的是不敢想、不敢写,凡事都“事后分析”“事后明白”“恍然大悟”。一道题做错10次不要紧,至少你每次做的时候是完全凭的自己思考。最怕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校医院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招聘应届博士毕业生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第二季度上海文化广场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镇远县佰利供销再生资源回收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文旅集团招聘6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渭南合阳县煤炭事务中心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余姚市舜源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锦苑司法鉴定中心招聘专职管理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辖机场第一季度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项目经理职业生涯规划
- 2023年广东生物高考第18题光合作用说题课件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6社会体育导论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评课稿
- 中考英语作文预测(范文20篇)
- 选煤厂原煤分级筛技术操作规程
- 方物电子教室q2用户手册
-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表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