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制取氧气.ppt_第1页
课题3制取氧气.ppt_第2页
课题3制取氧气.ppt_第3页
课题3制取氧气.ppt_第4页
课题3制取氧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制取氧气,回顾,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用途?,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多次压缩,降温,液态空气,低温蒸发,氮气,液氧,N2,O2,方法一:分离液态空气法,方法二:膜分离技术,空气,一定压力下,有富集氧功能的薄膜,富集氧气,小资料:,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预习新课P37-39,课文中实验室制取氧气介绍了几种方法?文字表达式是什么?,实验室怎样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实验2-5药品:高锰酸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装置,铁架台,试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导管,橡皮塞,棉花,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按照自下而上、自左向右的顺序连接;特别是要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试管的高度。,组装仪器,安装注意点:,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检查有无灯芯和酒精,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口只能插在集气瓶口附近,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后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原理】升高温度,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入药品,,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6、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3、固定在铁架台上,用药匙或纸槽;加入棉花,根据酒精灯高度固定,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加热,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收集,收集满后正放在桌面上,6、7不能换顺序,(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视频,(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答: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棉花,(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用试管加热固体时,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防止冷凝的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6、实验注意事项,(4)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的目的:防止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3)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氧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答: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当气泡连续而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5)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倒放会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O2,氧气收集方法及依据:,2、向上排空气法,1、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这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那种方法更纯净?为什么?,思考:,7、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到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8、验满方法,1、排水法,当大量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气体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操作较为方便,收集的气体较潮湿收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1.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并加以改正。,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铁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应对准药品加热,导管口只能插在集气瓶口附近,应加酒精,1、水槽中的水红了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